被活活燒死后,絕色通房殺瘋了

第22章 時家父子登門

第22章時家父子登門第22章時家父子登門→、、、、、、、、、、、、、、、、、、、、、、、、、

一直到夜幕降臨,顧南蕭才安撫好王妃,略顯疲態地回到自己院子。

他一回來,就吩咐下人將東西都擺放回去,說暫時不會搬去新府邸了。

他們母子之間的往事,云溪也聽下人提過一些,無非就是一個控制欲極強的母親,與一個天生反骨的兒子,相愛相克的過往。

看著神色有些頹然的顧南蕭,云溪心里竟不合時宜的,升起一絲心疼的感覺來。

她對顧南蕭冷淡好長一段時間了,但顧南蕭對她卻始終很是熱忱。這樣的相處模式,本也算相安無事。

但自從昨天談了那些敏感話題后,顧南蕭就立刻給她身邊,增派了四名暗衛,明面上又增添了四名護衛,再加上千羽,現在云溪身邊有九個人,日夜輪流看著她的行蹤。

云溪雖然此刻并不會離開,但這可不是一個好兆頭,也不知顧南蕭的疑心病,會不會愈演愈烈。

所以,她必須盡快打消顧南蕭心中的疑慮,并且隱藏好自己要離開的意圖,麻痹顧南蕭放松心中的警惕。

正好今天顧南蕭心情不佳,是最需要關愛的時候。云溪決定趁這個機會,主動求歡一次,應該會事半功倍。

顧南蕭發現今晚的云溪十分熱情,不僅回應了自己,而且還任他予取予求,白日里在母妃那被逼迫的不快,此刻已被徹底沖散。

他覺得云溪昨晚,雖然沒有答應抬貴妾的事,但心底總歸還是歡喜的,不然今天怎么就突然變得熱情起來?

或許這丫頭說不想當正妻,也并非真心之言,畢竟女人都是口是心非的。

次日早朝結束,顧南蕭歸家,與云兮共同用了午膳后,準備小憩一會兒,卻收到了時家遞來的拜帖。

而且,時首輔與時清臣父子二人,此刻已經在庸王府門前等候了。

庸王那邊收到拜帖后,便派人將顧南蕭傳去了堂屋,準備一同見客。

但父子二人剛一見面,庸王便對著顧南蕭冷哼連連。若說最近京都誰心情不快,時首輔是第一,而他庸王就是第二。

庸王不快的原因,正是此刻名滿京都的好大兒,顧南蕭。

他這個兒子,脾氣就跟他娘一樣,又臭又硬,從來不知柔順為何物,一點也不如兩個庶子討人歡心。

小時候還能想辦法壓著他低頭,等長大些了,也唯有王妃和世子封號,能讓他稍作妥協。自打他當上金吾衛統領后,就什么招數也不靈了。

而他這個父王,無論說什么,顧南蕭都一副不陰不陽的樣子,雖然父子之間現在很少再爭辯。

但他所表現出來的態度,卻是堅決不聽、不信。現在他更是被皇上捧得高高的,就連爵位都,另封了世襲罔替的侯爵。

使他這個庸王成了京都的笑柄,人人都說他不愿給的世子之位,如今顧南蕭也不稀罕了。

顧南蕭現在是整個京都,人人艷羨的青年才俊,才年過弱冠,就能封侯。將來憑借自己的能力,也能登上親王之位。

自然再也不需要看他的臉色,更不需要等他傳下爵位了。

顧南蕭完全明白他父王在氣什么,雖然他也知道皇上如此給他封賞,實則是激化了父子二人之間的矛盾。

但盡管如此,顧南蕭也覺得,自己在壓抑了二十年后,才因此緩過一口氣來。

他今后無論走哪條路,都不想再被他父王,拿來與庶弟比較,也不想再被他父王,用挑剔又審視的眼光,整日品頭論足。

時至今日,長久的壓抑生活,讓他徹底變成一個,可以忽略外界評判的人。

在父子二人一陣沉默的對峙中,時家父子已經被下人引入堂屋。雙方簡單見禮后,便各自落座。

時首輔先命隨行小廝奉上登門禮,又與庸王寒暄了好久,還是顧南蕭實在忍受不了,主動開口問道:

“不知今日,時首輔與時少家主登門,所為何事?”

其實雙方都心知肚明,顧南蕭這次是撅了時家的老底兒,可可偏偏人家是天潢貴胄,若是換個對手,時家就直接告對方盜竊秘方。

但庸王是太后最寵的幼子,而顧南蕭卻是帝王很倚重的朝臣,所以時家父子研究了數日,才決定登門拜訪。

雖然他們心中也沒有個章程,但這一趟卻是必來的,起碼能探探口風,如果能得到了結此事的條件,也算是一種收獲吧。

既然顧南蕭開口問了,時首輔就算再尷尬。也只得硬著頭皮開口:“老夫攜犬子登門,主要是想問問顧侯爺,那些方子的來歷。”

顧南蕭本就對時家父子不喜,再加上云溪整日給他灌輸義姐被辜負的事,就更加劇了對他們的偏見。

本可直接回答的問題,他偏偏要吊著他們,顧南蕭不答反問道:“不知貴府的方子,是何來歷呀?”

時清臣的臉上,快速地閃過一絲尷尬,而后含糊其辭地回道:“這些方子,是我與一位十分要好的故人,一同研發出來的。”

顧南蕭聽他如此說,仿佛聽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話。面含譏誚地輕呲了一聲,便將身體向后傾倒,靠在椅背上,高抬著下顎,鄙夷地打量著時清臣。

直至將人盯得面露慍色,才拉長了嗓音問道:“難道時首輔父子二人上門,名為拜訪,實則是想為我們庸王府,灌上一個偷盜配方的罪名嗎?”

時首輔今天可謂顏面掃地,被這個剛滿弱冠的毛頭小子,如此擠兌奚落,但又不得不壓下心中的怒火,只為尋求一個解決辦法。

他趕緊連連稱不,索性也不拐彎抹角了,直接說出來意:“咱們畢竟同朝為官,都是大燕國的中流砥柱。

兩家如此僵持下去,都鬧得顏面無光,今日我父子二人登門,也是帶足了誠意來解決問題的。就想問顧侯爺一句,準備如何解決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