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臣女愿領兵第281章臣女愿領兵→、、、、、、、、、、、、、、、、、、、、、、、、、
“殿下,兩國交戰,哪有女子出征的道理。我虞國又不是沒有戰將!”一直沉默的嚴華站出來,臉上不乏輕蔑之色。
崔相看著雍王和嚴華,瞇了瞇眼,兩只手揣在袖中,默默看著,不說話。
雍王沒有看嚴華,而是對著虞帝再拜。
“梁敵兇猛,去年顧、葉兩位將軍拼死才能險勝。兒臣愿意領兵前往,可也不敢恃才傲物。兒臣資質平平,只愿我虞國將才都能為此出一份力。男子也好,女子也罷,但凡能助力打贏這場仗,男女又有何妨?錦文縣主熟悉北境形勢,善用兵法,有勇有謀,當初在北境軍營里提出的一些用兵之道,一直到現在還有沿用。試問各位大人,這樣的人能否隨行出征?”
雍王近段時日一直頗為低調,極少在大朝會上發表看法,如今能一口氣說出這么多話,而且氣勢洶洶,還是連日來第一次。可越是這種反差,才越能讓人詫異。
不得不說,雍王的話十分有理。
與剛剛毫無主意的太子比起來,高下立見。
眾人想褒獎雍王一番,又恐不合時宜,拂了太子的臉面,可心底里卻開始觀察起了雍王。
“陛下!錦文縣主畢竟是女子,此次交戰關系重大,若兵法不當,延誤戰機,影響的可是五萬將士的性命。還請陛下和雍王殿下三思而行!”
就在眾人開始附議之時,有個不合時宜的聲音出現了。
此人正是通政史葉永和。
葉永和驟然聽到雍王提及自家侄女,還要侄女隨行出征,心下大駭,不免話說得重了些。
他雖然也想攻破梁敵,可侄女是萬萬不能上戰場的。大哥就是上了戰場再也沒有回來,如今還要讓十七歲的侄女也去北境嗎!
那北境是葉家人心里永遠的痛楚之地,他只期望此生都不要再沾染上,哪里會希望侄女再度出征。
眾人本想駁斥說這話的人幾句,可一看是葉家人,就都打消了念頭。
他們心里都清楚,葉永和的這通話并非真正在貶低錦文縣主。換位思考,誰愿意讓自家十七歲的姑娘去打仗呢?
“葉大人。”雍王依然跪在地上,稍微側了側身。對著葉永和,他的語氣自然緩和了不少。
“錦文縣主完全可以擔此大任,如若父皇應允,此次隨行,本王定能保她安危!無論戰況如何,本王都不會怪罪于她,還請葉大人放心。”
雍王的話發乎情,止乎禮,又是一招以退為進。
眾人聽著連連點頭,紛紛覺得雍王殿下有魄力,有擔當,堪比眾皇子之典范。
“這……”葉永和聞言皺了皺眉。
無論雍王怎么說,他都堅持自己的想法,侄女不能上戰場。
可如今雍王給他立下了這樣的保證,作為臣子,他沒有理由說什么。
只是,他不知道侄女心里怎么想,是否愿意走這一遭。葉永和心里長長嘆氣,有些恨自己無能。
若當初自己學武,非文官出身,這個時候就可以替代侄女,何至于需要她一個葉家女眷去邊境打仗。
葉永和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更多的是對侄女的心疼和擔憂。
雍王似乎看出了葉永和的想法,“葉大人,錦文縣主想必也是愿意走這一遭的。或許可以召錦文縣主入宮,當面詢問。若她不愿前往,本王絕不強人所難。”
雍王的話語依然溫和,可葉永和卻從他的眼神里看到了一絲篤定。
葉永和心里忽然涌起了一股不好的預感,有個猜測在他的腦海里一閃而過。
“既然殿下如此說,臣也提議召錦文縣主入宮。若她愿意前往,自然多一分勝算。”崔相在此時發話了。
眾人聞言,紛紛附議召錦文縣主入宮。
正當朝堂之上一片沸騰之時,殿外有宮人來報。“錦文縣主在宮外求見陛下!”
眾人十分詫異,這就來了?
雍王聞言,亦是十分驚詫。
原本眾人還在懷疑,是不是雍王和錦文縣主說好了,一唱一和的。可雍王此時臉上的驚喜之色十分明顯,看上去他并不知道錦文縣主要來。
“傳。”虞帝的臉上依然沒有什么情緒。
很快,宮人帶著一個女子進殿。那女子一身素衣,頭上只別了一根木簪。可她眼神堅毅,進殿之后臉上沒有半分畏怯和退縮。
那神態,那模樣,讓人不禁想起了當初鎮北將軍葉永長出征前夕的場景。
葉寧語在眾目睽睽之下進殿,走到正中深深跪拜。“臣女葉寧語拜見陛下!”
葉寧語很是從容,可正是這份從容,讓虞帝心里有些不喜。
自己是天子,是一國之君。旁人見了他,都是對圣威天顏的畏怯,可是這個女子的臉上看不出絲毫的恭敬之色。
虞帝沒有繞彎子,他開門見山。“有人舉薦你此次前往北境,與大軍隨行出征。你,可愿吶?”
御座之上的虞帝高高在上,垂眸看著葉寧語。
葉寧語挺直腰板,恭敬一拜。“臣女昨夜見三叔晝夜不眠,滿腹憂慮,才知邊境起了戰事。臣女愿盡綿薄之力,隨我虞國戰將前往,協助嚴將軍擊退梁敵。”
第281章臣女愿領兵第281章臣女愿領兵→、、、、、、、、、、、、、、、、、、、、、、、、、
此時,崔相從旁開口。“錦文縣主,此次并非嚴將軍掛帥。”
葉寧語神色看上去有些詫異,“不是嚴將軍,那……是太子殿下?臣女愿隨太子殿下出征!”
崔相再次提醒。“也不是太子殿下。”
葉寧語看著更為疑惑。“敢問陛下,此次何人掛帥?”問罷,又補充了一句。“不管何人掛帥,臣女都愿前往北境,助他一臂之力!”
眾人見葉寧語這樣的反應,愈發確定她應該不曾與雍王事前商議過。
就這樣也敢跑來大殿自薦,這位葉家大姑娘的膽量著實過人吶!有人在心里唏噓。
也有人不免想起上一次,這個女子同樣這般從容地走進武英殿,不過那時的她是為父正名,不惜與當時身為太子的瑞王當庭對抗,聲淚俱下地讓陛下重判太子。
當時的場景實在太過轟動,眾人依舊記憶猶新。
兩次上殿,竟是兩次全然不同的處境。父親喪命北境,如今她竟還有膽量前往,不愧是虞國百年門楣的葉家!
當所有的人都在為葉寧語唏噓感慨之時,只有一人心急如焚。
葉永和顧不得君臣禮儀,快走幾步來到侄女身側小心提醒。“阿云,不可意氣用事,你哪里抗得了梁軍!還不快向陛下告罪,立馬回府。”
葉永和知道侄女行事一向頗有章法,可眼見她攬下這天大的重擔,葉永和實在不能坐視不理。
大哥不在了,他得替大哥護住他的血脈,不能讓侄女有任何閃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