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傳奇太子妃:從難民堆到問鼎中宮(2)第258章傳奇太子妃:從難民堆到問鼎中宮(2)→:由于太長時間沒有食物供給,邵棋回到城墻外不一會,就餓昏了過去。biquge.biz
當天夜里,是小孩一臉著急地把她叫醒了。
“姐姐!姐姐!醒醒啊姐姐……”
邵棋頭暈眼花,剛一睜眼,就聽見四周喧嘩聲不斷,城墻上燃著烽火,刀劍齊鳴,正打得熱火朝天,城內也是殺聲震天。
小孩扶著她往一邊的角落里躲:“姐姐,我聽他們說,城里面打起來了,死了好多人哪……”
打起來了……是內斗么?
邵棋斂眉深思,正在這時,城門處忽的傳來一聲巨響,下一刻,鎖鏈落地,大門緩緩打開,從里面走出一個人來。
他穿著深綠色的官服,身后站著裝備精良的騎兵,分作兩列,一字排開,立于道路兩旁。
那人朝著城外的難民們一拱手:“鄉親們,鶴州知州王福得欺上瞞下,私吞災糧,現已就地正法。我乃新任知州,遵陛下旨意,迎各位入城,陛下愛民如子,必不會讓鄉親們受苦,城中早已備好了糧草住處,請各位稍安勿躁,隨我等進城。”
他話音落地,難民們靜了一靜。
良久,人群中才爆發出一聲尖銳的啼哭聲,接著就是歡呼與哭喊一同迸發,如同久旱逢甘霖一般,令人激動得渾身顫抖。人們爭先恐后、烏泱泱一大片地擠了進去,仿佛生怕晚了一步,城門就又會把他們攔在門外。
邵棋和小孩被擠出了人群,跟著隊伍最后進了城。
騎兵們把他們這些難民護送到了西城區,那里本來就荒無人煙,官府將它改造成了簡易的難民區,派專人負責分發糧食,讓難民們暫且安頓下來。
邵棋在和小孩閑聊的時候才知道,他們這些難民都是從北地南下的,由于天氣大旱,糧食顆粒無收,他們才被迫離開了家園,南下尋找活路。
“我和我娘本來想著去投奔我舅舅,但是我們被趕了出來,然后就四處流浪,最后就到這里了……”小孩說著說著,語氣漸漸低落。
應該是想到了自己白日里剛草草下葬的娘親。
邵棋把手邊剛領到的粥遞給他:“吃飽了才有力氣,有力氣才能出人頭地,等你出人頭地了,就能把你娘安頓到更好的地方去了。”
小孩用力地“嗯”了一聲,埋頭狼吞虎咽起來。
邵棋也低下頭喝自己碗里的粥,賑災糧素來都不會是什么精細糧食,而且為了防止地方官員層層克扣,朝廷里有經驗的賑災官員往往會在糧食里故意摻入沙礫和石子。
這樣一來,賑災糧就變成了地方官員們都嫌棄的劣糧,連貪都不愿貪,而惟有如此,這些劣糧才有機會進入難民們的口中。
牙齒輕輕一咬,就能咬到好幾顆石子,細碎的沙礫磨得舌頭生疼,邵棋面不改色,將整碗粥全部咽下。
而她一直痙攣的胃這才稍稍好了些許。
已是夜深,邵棋在安置好的屋子里睡了下來,到了這般田地,哪還顧忌什么男女大防,這間屋里一共安排住了五個人,她,小孩,一對夫妻,和另一個姑娘。
總共三張床,邵棋和小孩睡一張,那對夫妻睡一張,另一個看上去膽子比較小的姑娘睡一張。小孩自告奮勇,要睡在床的外側,說是萬一夜里有動靜,可以保護姐姐,邵棋聽見這話笑了笑,隨他去了。
昏昏沉沉入夢,而與此同時,系統上線,開始傳送劇情。
原主邵棋,是個普普通通的山野孤女,從小跟在鄰居阿婆身邊長大,性情機敏聰慧,甚至不少鎮上的老先生都夸她有讀書的慧根,可惜從小無人教養,給耽擱了。這倒也不算什么,原主只想陪在阿婆身邊,等阿婆老掉了,她就找座山,住在山上,做個隱居避世的農女。
但原主小的時候,算命的給她算了一卦,說是“富貴命短”,當場就被阿婆拿著棍子給趕了出去。
沒想到,一語成讖。
在原主十五歲這年,村莊大荒,村子里的不少人都南下成了難民,而阿婆也強行塞給了原主盤纏,讓她出去自尋生路,而阿婆自己,則選擇永遠留在這個小山村里,生死不論。
“棋娘啊……雖說那算命的都是一張嘴九分假,但我還是想告訴你,咱們是本本分分的莊稼人,不該咱們要的,咱們不強留,明白嗎?”
原主點點頭,帶著阿婆的勸誡下了山。
而就是在鶴州城,原主被人牙子看中,綁上了輪船,和其他被綁的姑娘一起,被賣到了京城里的貴族大員府上做奴婢。
原主被賣到了賢王府,也正是在這里,原主遇到了她命中的“貴人”——賢王魏秋旸。
魏秋旸很喜歡原主,將她放到了身邊,給了一個妾的名分。原主好讀書,他就給她搜羅各種各樣的書籍,兩人時不時清談一番,吟詩作對,有時魏秋旸還會被原主的言談所驚艷,感嘆她的巧思慧根,于是更加寵幸她。
魏秋旸曾經三番五次地在私下里告訴過她,以他的身子骨,他是不愿娶妻的,所以原主會是他身邊唯一的女人。
原主銘記阿婆的話,其實對于有沒有正妻并不在意,她只想安安分分做好自己便是。她本以為日子就會這么圓滿美好地過下去,直到有一天,原主意外地被太醫診斷出懷孕了。
這個消息一出,整個賢王府都炸開了鍋。
正妃還未娶進門,妾室就先有了孕,天底下哪有這么荒唐的事,而且還是出現在魏氏皇族。
無數的流言像刀子一樣往原主的身上扎,而宮中的端貴妃——賢王生母,更是將賢王召進宮,在眾目睽睽下扇了他一巴掌,怒斥他“作為皇嗣,毫不莊重,丟了魏家的臉”。
傍晚魏秋旸回來時,原主跪在他的腳邊,哭著說:“我真的喝了避子湯……我,我可以打胎,殿下!”
魏秋旸沒有責怪她,而是如往常一樣把她抱在懷里,安撫似的親吻她,眼神溫柔深情:“我相信你,棋娘,無論如何,我都會讓我們的孩子生下來的,打胎這樣的話,日后不要提了。”
看見心上人付出了這么多,原主萬分愧疚自責,而魏秋旸只讓她安心養胎,不必操勞旁事。
后來魏秋旸又進了幾次宮,只聽說陛下和端貴妃都對他失望至極,怒斥他“毫無親王之儀”,而魏秋旸卻態度堅決,最后只好不了了之,只是朝野之中盛傳賢王府的妾室敗壞了賢王府的門風,讓賢王變得“沉溺情愛,不問朝政”。
這些原主都聽說了,只是聽的越多,就越心疼心上人為自己的付出,她是隱隱約約知道魏秋旸是有意于儲君之位的,只是鬧了這一出后,朝臣們都當他是個被女人蠱惑的蠢貨,恐怕再與那個位子無緣了。
《》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節與文筆俱佳的都市小說,轉載收集快穿之女配手握封神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