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王妃靠種田造反

第44章 繼續挖坑!

親,歡迎光臨讀趣網!

錯缺斷章、加書:

后臺有人,會盡快回復!第44章繼續挖坑!

主題模式:

一個豆包

第44章繼續挖坑!

燕王?

赫連玨被廢之后,朝堂上下催促圣人盡快冊立新儲君。

圣人沒有答應,反而給幾個成年皇子封了王爵——

二皇子被封為齊王,封地齊州。

三皇子是燕王,封地在燕地。

四皇子為邕王,封地是邕州。

五皇子則是楚王,封地在楚地。

后面的皇子年歲還太小,這一次沒有封王。

四位封了王爵的皇子,眾人也都有討論:

“二皇子母族高貴,他本人也是廢太子之下,最年長的皇子,所以他的封地最好,在富庶的齊州。”

“五皇子素有賢明,頗受那些世家出身的文官推崇,他的封地雖然算不得多富庶,但地方極大。是諸王封地中最大的一個。”

他兩個都是奪嫡的熱門選手,圣人對他們也更加看重。

至于三皇子和四皇子,他們排在五皇子的前面,若是越過他們封五皇子,未免不太好。

且看看這兩位皇子的封地,一個在苦寒的燕地,一個干脆就是嶺南的蠻荒之地。

這樣“敷衍”的封地,一看這兩位就是湊數的,是占了“續齒”的便利,這才能封王。

所以,哪怕封了王,三皇子這個燕王依然不被重視,反倒成了一部分人可憐的對象。

“唉,都是一母所出。赫連玨就能當太子,而燕王卻只能做個‘閑散王爺’!”

三皇子更加“透明”了,就連同樣被可憐的四皇子,都不把他當成對手。

然而,此刻,在距離京城三千里之外的越州合縣,蕭子修卻看到了燕王的標記。

蕭子修心跳加速,后背發涼,渾身的汗毛都豎了起來。

這、這是什么情況?

謝氏開的糖鋪,為什么打著燕王府的名號?

“……赫連玨!你到底要干什么?難道你非要把三郎拉下水?”

蕭子修不笨,站在招牌前發了一會兒呆,就立刻明白了——

這是赫連玨的陰謀。

他應該發現了什么,然后反手狠狠地刺了三皇子一劍!

劍鋒直沖心房,好不陰狠歹毒!

三皇子素來的形象都是淡泊名利、與世無爭。

赫連玨呢,故意把自家的產業掛上了燕王府的大名。

越州刺史崔伯庸不是瞎子,看到糖鋪的招牌,頓時就會懷疑。

崔刺史若是足夠聰明,或許能夠看到“真相”:

赫連玨整日酗酒,王府全靠一個女人支撐。

崔刺史都不把他放在眼里。

糖鋪若是掛上了越王府的招牌,不說崔刺史了,就是越州的豪族們也不會懼怕,而是會想方設法的霸占。

赫連玨掛上燕王的旗號,是想“狐假虎威”。

燕王再是個小透明,也是京中的王爺,他的母親還是圣人的寵妃。

崔伯庸和越州地方的豪強們,多少要忌憚幾分。

所以,赫連玨此舉,只是借用燕王的旗號,燕王并不知情,他是無辜的。

就算事情鬧到京城,燕王也可以“洗白”,繼續做他的小透明。

但,如果崔刺史不夠聰明,只是看到了事情的“表象”:

赫連玨廢了,掌控不住自己的王府。

而蕭子修呢,又曾經是三皇子親近、倚重的親舅舅。

如今蕭子修成了越王府的典軍,他便架空了越王,在越王的地盤幫燕王斂財!

蕭子修用力握緊拳頭,牙齒咬得咯咯作響。

他可以想象,如果崔伯庸真的這么想,那三皇子“韜光養晦”的策略就失敗了。

二皇子、五皇子便會知道,三皇子并不如他表現的那般無欲無求。

三皇子一直都在扮豬吃老虎!

二皇子、五皇子驚愕之余,還會有種被愚弄、被欺騙的憤懣。

奪嫡之爭加上內心的憤懣,他們會瘋狂地針對三皇子!

一個弄不好,這兩位可能還會聯手!

“三郎的大勢未成,沒有足夠的擁躉者,沒有耀眼的政績,只有圣人的恩寵是不夠的呀!”

蕭子修心急如焚,他恨不能抽出腰間的橫刀,直接將糖鋪的招牌砍個稀爛!

但,他不能!

這里是越州,崔伯庸正死死盯著越王府上下。

作為王府典軍,蕭子修在出門的那一刻,估計就有刺史府的人跟了上來。

他的一舉一動都會落在監事之人的眼中。

而他劈砍招牌的行為則會“欲蓋彌彰”,是心虛的越描越黑。

蕭子修長長吐出一口氣,冷靜!必須冷靜!

他要盡快想辦法處理此事。

絕不能讓人懷疑三郎,繼而——

可惜!晚了!

赫連玨出手,自然不會給蕭子修補救的時間。

廣城那邊,糖鋪的生意持續火爆,終于引來了廣城刺史的關注。

“燕王府的產業?”

廣城刺史的家族,跟五皇子有些關系。

當初赫連玨一行途經廣城,廣城刺史以“避風”為借口躲了出去,就是故意給赫連玨難堪。

沒辦法,他是五皇子黨。

在隔壁的郡縣多了一個多月,確定赫連玨一行已經離開廣城,廣城刺史才回到刺史府。

他還不放心,專門派了人手尾隨。

所以,赫連玨的王妃在漁村災后重建,還收購了大量甘蔗的事兒,廣城刺史都知道,并立即寫密信送往京城。

不過,赫連玨酗酒、王府要靠一個女人支撐的消息,成功讓廣城刺史降低了對赫連玨的戒備。

他還要忙著海運、煮鹽等事務,便暫時減少了對越王府的關注。

再度聽聞越王府的消息,居然是因為火爆的糖鋪生意而引起的。

“回稟大人,奇怪的是,總管糖鋪生意的人,明明是前太子詹事趙憫,可招牌上卻掛著燕王府的印記!”

廣城刺史沒說話,面色凝重地在書房里轉了好幾圈。

忽地,他腦中靈光一閃,“我想到了!那個趙憫或許根本不是什么太子黨,而是隱藏的三皇子黨!”

“或者是,三皇子見赫連玨被廢,便暗中搞鬼,收攏了那些殘存的太子黨。”

而不管是哪種猜測,廣城刺史忽然意識到:那位在京中頗有“魏晉風雅名士”名號的“閑”王,并沒有他所表現的與世無爭。

廣城刺史眼睛陡然一亮:大發現啊!真是重大發現!

我要立刻給五皇子寫信,讓他謹慎提防三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