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王妃靠種田造反

第230章 是示好,也是博弈

親,歡迎光臨讀趣網!

錯缺斷章、加書:

后臺有人,會盡快回復!第230章是示好,也是博弈

主題模式:

一個豆包

第230章是示好,也是博弈

傍晚,赫連玨從軍營回來。

他直接進了正院,褪去外袍,凈面洗手。

換了寬松的長袍,將自己收拾干凈,這才來到正房。

“阿元,今天感覺如何?孩子們有沒有鬧你?”

赫連玨非常熟稔,一屁股坐在謝元近前,就是開始給她揉捏雙腿。

隨著月份越來越大,謝元的肚子也如同氣球般,以周圍人難以想象的速度,飛快地膨脹起來。

那么大的肚子,就算診脈無法像b超那般精準,馮太醫以及赫連玨夫婦也確定:一定不是一個孩子。

甚至都不一定是雙胎。

有可能有三到四個孩子。

赫連玨聽到太醫的推測,再看看謝元那高高的肚子,向來清冷孤傲的眼里,滿滿都是擔心,以及莫名的敬畏。

天哪,這么多孩子?

阿元這般纖細的身子,能、能承受得了分娩的痛苦嗎?

不行!

必須找個靠譜的穩婆,提前做好萬全的準備。

赫連玨沒有告訴謝元,暗中找來太監多福,也是錦衣衛的頭頭兒。

“去!哪怕給本王找遍整個嶺南,也要找到好的穩婆。”

“……如果嶺南實在找不到,就去京城。快馬加鞭,不計一切代價,也要找到能夠保住王妃平安的人!”

赫連玨下達這些命令的時候,神情甚至帶著幾分瘋狂的狠厲。

那模樣,如同一頭蓄勢待發的猛獸。

一旦事情有了萬一,他就會立刻伸出鋒利的爪牙。

多福從小侍奉在赫連玨身邊,對這位主子再了解不過。

但,他還是第一次看到主子如此害怕、如此兇狠。

多福知道,若王妃娘娘真的有什么不測,自家王爺一定會“發瘋”。

不是過去的裝瘋,而是會血流成河的那種喪心病狂!

多福打了個寒戰,不敢繼續想象。

他領了命,就拼命去尋找。

不只是穩婆、醫女,就連深山里的僚人、俚人部落的巫醫,多福的錦衣衛都跑去探訪。

據說,最遠的已經跑去了崖州,并且有了些許眉目。

多福仔細篩選,并暗中觀察、實驗。

他在等結果,唯有十足的把握,他才敢跑去向赫連玨回稟。

赫連玨將事情吩咐下去,也沒有就此撂開手不管。

每隔兩日就讓太醫來診脈,所有的脈案、藥方,赫連玨都一一過目。

白天的時候,盡量不出門,就陪著謝元。

如果實在有公務,也是當天趕回來。

回來后,為謝元揉捏雙腿,給孩子讀書做胎教。

閑暇之余,夫妻還會討論一些政務。

今天也沒有例外。

謝元簡單說了說孩子的事兒,就把話題引到了周家人身上。

“周刺史的女兒,很是能干。”

“我當初就想選她做女官,可惜蘇夫人沒同意。”

“不過,由她執掌周家的中饋,周刺史的后院,倒是不會鬧出亂子。”

后院安穩,周文成也就能好好的做事。

“嗯!”

對于周文成及其家人,赫連玨并不在意。

他這聲簡單的回復,只是在回應謝元的話,而非真的關注。

“王爺,我想把黎部以及幾個僚人、俚人部落的事兒,交給周刺史。”

謝元見赫連玨興趣缺缺,也沒有停止談話。

她看著赫連玨的臉,輕聲說道,“他是刺史,山民開荒、登記戶籍等事宜,本就該是他的職責。”

是職責!

可也是一份極大的功績。

朝廷考核官員,可不計算gdp。

而是看某位地方官在任期間,增加了多少人口,開墾了多少荒地。

有了人、有了地,才能收來賦稅,才能有更多的人去服徭役。

嶺南情況特殊,山多,寨子更多。

這些僚人、俚人的部落,基本上都是“黑戶”。

他們不下山,不入朝廷的戶籍。

哪怕占了地,也不繳納賦稅。

現在,通過黎部與烏淵女王的恩怨,赫連玨收服了黎部。

黎部新任首領黎寶珠,已經答應了赫連玨的條件:不下山,卻要登記入冊,并繳納田稅!

除了黎部,還有十幾個部落,也都跟赫連玨達成了協議。

一旦這些部落全都入了越州的戶籍,那就給越州直接增加了上萬戶的百姓。

朝廷對于州郡的劃分,大多都是根據人口來的——

治下有三萬戶,就是上州。

有兩萬戶百姓,則屬于中州。

不足兩萬戶的,便是下州。

原本的越州,就是個戶籍只有一萬三千戶的下州。

赫連玨這一弄,直接讓越州成了中州。

若是再努把力,興許還能變成上州!

也就是赫連玨不是刺史,否則,他只要把增加人口的數量報上去,那就是妥妥的大功。

待到朝廷“大考”(朝廷對官員大規模的考核)的時候,定能評個“上等”。

有了上等的考評,就是晉升的砝碼。

可惜,赫連玨不是刺史,他一個被朝廷忌憚的藩王,非但不能邀功,還要隱瞞這些事。

龍椅上坐著的那位,已經夠忌憚他了。

如果知道他連那些蠻夷都成功教化,讓他們成了天朝的順民,肯定會更加防備。

赫連玨知道分寸,也就沒有把這件事上報。

反正,那幾個部落已經把人口都登記完畢,他的越王府里,有著明確且詳細的資料。

至于那些田稅,擁有鹽場、糖鋪、西北馬場以及黑吃黑的赫連玨,根本就不放在眼里。

……但,再不在意,也不能輕易拱手讓給別人吧。

“太過便宜他了!”

赫連玨心里不太樂意,可提出這個建議的人是謝元,赫連玨不會拒絕。

如果撇開他與周文成的個人恩怨,周文成本人卻是個好官。

讓他來當越州刺史,也是最合適的。

至于這份“大禮”,理智地想一想,竟也十分恰當。

“越州還是大周朝的越州,而本王也是朝廷的藩王。”

“讓越州重新歸到刺史的治下,確實應當。”

赫連玨有兵權,卻沒有治理地方的能臣。

而軍人管理地方,是大忌。

政務與軍務,還是要明確分離。

越州,確實需要一個刺史。

為了越州的長治久安,他們不但要把周文成推上去,還要讓他坐穩這個位子。

畢竟圣人一開始并不想選周文成。

周文成這個刺史,不過是權宜之計、無奈之選。

赫連玨要讓周文成當得名副其實、底氣十足,讓京中的皇帝都無法輕易罷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