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歡迎光臨讀趣網!
錯缺斷章、加書:
后臺有人,會盡快回復!第249章橡膠!
主題模式:
一個豆包
第249章橡膠!
“阿元阿姐,你可真厲害!”
隔著一道屏風,謝元仿佛都能看到黎寶珠那雙明亮的大眼睛里,清清楚楚地寫著“佩服”二字。
呵呵,厲害?
一胎四寶,這、這有什么值得夸耀的?
每次聽到別人夸自己厲害,謝元都有種莫名的尷尬——
我不是母豬,也不是兔子,難道生的孩子多了,就厲害了?
偏偏人家都是真心賀喜,并不是言語譏諷。
謝元也只能在心里吐槽兩句。
“還好!”
謝元含混地應了一聲。
為了防止黎寶珠繼續“能生孩子”的話題,謝元主動出擊,“對了,最近寨子里可還好?”
“前段時間的颶風,對你們可還有影響?”
“我們也還好!”
黎寶珠聽謝元提到了自己的山寨,便收斂了玩笑的心思,認真地說道,“多虧阿元阿姐給我們送了許多物資。”
“這次的颶風不是很大,我們又在山里,沒有受到太多波及。”
不過,他們呆在山寨里,卻能看到天際邊呼嘯而過的颶風。
那兇猛的氣勢,真的很可怕。
幸好他們的山寨距離海邊比較遠,四周又有大山,這才比較安全。
即便如此,山寨還是受到了些許影響。
附近的農田都被沖毀了,若沒有越王府提供的“賑災物資”,黎部的百姓,可能都要餓肚子了。
“阿元阿姐,真是太感謝你們了!”
最初,黎寶珠與謝元交好,與越王合作,更多的還是為了利益。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彼此的來往越來越深,黎寶珠才發現,越王府是真心把他們這些俚人當成了“子民”。
不是未開化的蠻夷,更不是山里的猴子。
在越王府看來,他們是人,是跟山下的百姓沒有區別。
黎寶珠對越王府也就有了歸屬感。
“不用客氣,都是自家人。”
謝元牢記后世的民族大團結,所以,她是真的打從心底認可嶺南的這些俚人、僚人。
口頭的感謝不能說太多,否則,就太過廉價。
黎寶珠知道怎樣才是正確的感恩方式。
她想到此行的目的,趕忙說道,“對了,阿元阿姐,你不是讓我多注意山里的作物嘛。”
“我給你說啊,在外面山寨向南的雨林里,我發現了一種奇怪的樹。”
謝元好奇,“什么樹?”
嶺南的物產非常豐富,有著許許多多動植物。
在后世的時候,謝元看到一些兩廣的美食博主,用當地的食材做美食,都會覺得新奇——
咦?這是什么?我都沒見過呢。
后世那般資訊發達的年代,謝元都有沒見過的食材,就更不用說在更為古早的古代了。
在沒有經過歷史變遷、戰火等侵蝕的當下,或許會有一些后世都沒有的作物。
“我不認識,問了寨子里的老人,他們也沒在意。”
“這種樹的樹干里會流出一些白乎乎的東西。軟軟的,粘粘的。”
“喏,我還帶了一塊兒,阿元阿姐你看看,這玩意兒有用嗎?”
黎寶珠一邊說,一邊從放在腳邊的背簍里取出一塊乳白色的物體。
在屏風外伺候的如意,見此情況,趕忙取了那塊東西,繞過屏風,送到了謝元面前。
其實,在黎寶珠說出“樹干會流出白乎乎的東西”時,謝元心底就有隱約的猜測——
莫不是橡膠樹吧。
這玩意兒不是原產自亞馬遜的外來物種嘛。
難道在古代,這個架空的王朝,原始的嶺南叢林里,也有?
謝元的疑惑,在看到如意捧過來的那團乳白色物體的時候,頓時得到了解答。
天然乳膠!
許是時間的原因,這塊乳膠顏色發黃,還帶著一些黑褐色的小斑點。
謝元讓如意拿近了,仔細看,才看清,那些黑色的小點兒,應該是昆蟲或是葉子之類的東西。
伸出一根手指,謝元輕輕戳了戳,比較硬,但有彈力。
是她所知道的橡膠。
“寶珠,橡膠樹,哦不,我是說這種樹多嗎?”
謝元有些激動,她必須激動。
橡膠的作用太大了,簡直就是工業化進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種原材料。
鞋底、輪胎,雨布、塑料,還有各種可以用來達到密封效果的膠墊、膠圈等等。
當然,這些物品,以當下的生產力水平,大多數是做不出來的。
但,謝元相信古代人民的偉大智慧。
只要有了原材料,只要有謝元提供“創意”,多給一些時間,總能開發出適合這個年代的橡膠制品。
幾個月不行,就幾年,幾年不行就十幾年。
她還要在這個世界待上一輩子了,有著大把的時間可以等待。
“阿元阿姐,原來這個叫橡膠樹啊!”
黎寶珠非常聰明,她從謝元的口誤中,聽到了橡膠樹三個字。
“到底是阿元阿姐,就是見多識廣。”
“橡膠樹?雖然名字有些怪,聽著卻極好!”
黎寶珠幾乎要變成謝元的小粉絲了。
對著自己的偶像,就是一通無腦吹。
謝元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
她確實知道很多,不過,這也不是什么特別值得驕傲的地方。
她是站著了巨人的肩膀上,這才能如此的“厲害”。
“這個橡膠樹,還挺多的。我去轉了轉,足足有一大片呢。”
小粉絲黎寶珠吹捧自家偶像的同時,也沒有忘了偶像的問題。
她認真地回答著,說道“大一片”的時候,還不由自主地舉起了兩只手,在身前用力地一劃拉。
“阿元阿姐,這個橡膠有用?能賣錢?”
做了當家人,黎寶珠開始知道了“柴米貴”。
她的族人住在山里,種田、打獵,日子只是溫飽而已。
黎寶珠經常出入縣城,還曾經去過廣城。
所以,她知道外面的世界是多么的大、多么的繁華。
作為寨子的頭人,黎寶珠希望自己的寨民也能過上衣食無憂、富貴安康的好日子。
尤其是認識了謝元之后,她愈發體會到了那個“錦衣玉食”的意思。
京城來的貴人,是真的“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啊。
在他們寨子里用來果腹的芋頭,越王府的廚娘卻能做成精致、美味的小點心。
黎寶珠見識到了外面的繁華、貴人的講究,便也滿心地發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