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王妃靠種田造反

第414章 你不行?我行!

親,歡迎光臨讀趣網!

錯缺斷章、加書:

后臺有人,會盡快回復!第414章你不行?我行!

主題模式:

一個豆包

第414章你不行?我行!

謝元聽不到獨孤勇的心聲,不過,就算聽到了,她也不會讓獨孤勇等朝臣們帶節奏!

朝堂上的節奏,應當有她這個監國皇后來把握!

“好,鄭侍中果然好記性,五年前的舊檔案記得分毫不差!”

謝元趕在獨孤勇開口之前,搶先說道,“五年前,先帝動用20萬大軍,耗時一年,總計消耗了42萬石糧食。”

“而此次圣人出征,兵馬只有13萬,卻已經帶了30萬石糧草。”

“圣人英明神武,又有神器襄助,本宮相信,此次御駕親征,定能盡早凱旋。”

所以,赫連玨此次出兵需要耗費的糧草,30萬石,是足夠的。

戶部尚書卻以此為借口,超額預留糧食,卻不肯拿去賑災,很明顯是說不過去的。

這些朝臣,剛才是對謝元進行情感綁架——

你家男人出征,外人都想著給他多多準備糧草,你倒好,為了收買人心,弄個賢后的好名聲,竟連丈夫和十幾萬大軍的生死都不在意!

而現在呢,謝元又把問題甩給了朝臣——

我相信我家夫君,認定他勇猛善戰,青出于藍,他定能比先帝更快、更徹底地擊敗突厥。

你們卻總拿著圣人出征的事兒做幌子,是不是看不起圣人?

王、崔、鄭三位相公神色不動,擱在膝蓋上的手,卻都微微收緊。

好個謝皇后!

一句“本宮相信”,就把他們之前設下的圈套甩了回來。

另外,還有神器!

他們怎么把那種會爆炸的小瓷瓶給忘了。

突厥最精銳、最有殺傷力的就是騎兵。

他們行如風、疾如閃電,穿插奔襲、進退神速,大周的官兵跟騎兵對上,經常吃虧。

而那個小瓷瓶,似乎就是專門克制突厥騎兵的神器。

當初突厥小王子圍攻京城,這些朝臣們可是站在城門樓上,親眼看到了小瓷瓶的威力。

小小一個丟出去,轟然一聲爆炸,方圓好幾米都能受到波及。

小瓷瓶的破壞力或許沒有那么大,不可能真的把那些騎兵、戰馬炸死。

但,那種忽然爆炸的聲響,會驚嚇到戰馬。

馬,終究是個畜生,即便平時馴化得再好,一旦有這種近乎天雷的聲音,也會被驚到。

一旦戰馬驚了,它們就會沒頭沒腦地逃跑。

到時候,自己人沖垮自己的隊伍。

潰逃、踩踏……再精銳的鐵騎,也經不住這樣的折騰。

而赫連玨的手上,似乎有很多這樣的小瓷瓶。

此次出征,更是帶了一箱又一箱。

朝臣們雖然不是各個都通曉軍事,但就常理而言,擁有一種極具功效的神奇武器,絕對能夠盡快結束戰役!

興許這一次,赫連玨還真能又快又徹底地蕩平突厥!

十個月?

興許半年就能凱旋。

糧草、軍械等后勤補給,估計也能最大程度地節省。

而之前,戶部尚書張嘴閉嘴拿著大軍的軍需做筏子,竟顯得有些“小題大做”!

朝堂上又是一片靜默。

還是崔弘,到底是老狐貍。

見他的馬仔小弟們都變成了啞巴,便輕咳一聲,再度開口,“皇后娘娘,老臣也堅信圣人能夠盡快凱旋!”

“但,愿望雖好,卻也要考慮現實問題。”

“前方戰事錯綜復雜、戰場情況瞬息萬變。我們在后方,誰都不敢保證,前線會發生怎樣的變故。”

“另外,老臣還聽說,突厥經過幾年的修整,不但恢復了元氣,還把周遭的幾個小部落都吞并了。”

“兵部那邊應該有戰報,如今的突厥,不管是人數,還是地盤,竟是比五年前更多了。”

崔弘的一番話,倒也入情入理。

眾朝臣聽到他開口,仿佛這才反應過來,紛紛出聲附和。

謝元掃了眼眾人,卻沒有被崔弘的話輕易說服。

她的目光,最后落在了獨孤勇身上,“獨孤侍郎,您是馳騁疆場的老將,多次領兵打仗,對于戰事一定非常了解。”

獨孤勇抬起頭,滿臉驕傲,卻還是故作謙虛地說了句,“皇后娘娘謬贊!某只是一粗鄙武夫,不敢得到您如此盛贊。”

“獨孤侍郎謙遜了,獨孤氏世代武勛,族中子弟啟蒙時就熟讀兵法。”

謝元狀似繼續在吹捧獨孤勇以及他的家族。

獨孤勇愈發得意了。

他們獨孤氏本就是鮮卑舊勛貴,曾經的八柱國之一。

獨孤勇的祖、父、兄等全都是大將軍。

就是他本人,也是戰功赫赫的車騎將軍。

而獨孤家的子弟,各個都熟讀兵書,從小練武。

他們獨孤家,就是大周朝數得上號的頂級武勛之家。

“本宮也讀過兵書,卻有一事覺得困惑,”

謝元鋪墊好語言,便立刻話鋒一轉,“既然戰場上瞬息萬變,那些古代先賢的兵書是否能夠將所有的變化都記錄下來?”

獨孤勇一時沒有反應過來,嘴巴比腦子更快一步,”怎么可能?”

“先賢們是根據諸多戰事總結出一定的經驗,然后再將這些經驗歸納為‘兵法’——”

說著說著,獨孤勇自己就閉了嘴。

就在剛才,崔相公還說戰場瞬息萬變,人們根本無法預測。

結果呢,他獨孤勇就大言不慚的說什么“有一定的經驗”。

也就是說,戰場上還是有規律可言,還是有經驗可以借鑒。

事實上,朝廷出兵之前,都會根據之前的經驗做出準備。

糧草、出兵路線,以及兵力部署等等問題,也都是依據那些規律進行的預判。

崔相公說什么“無法預測”,其實就是在欺負謝皇后是個女人,可能不懂軍國大事。

偏偏,人家懂!

還以此為契機,進行了反攻。

最可憐的還是他獨孤勇,仿佛被架到了火上——

贊成崔相公的說法,可自己又說漏了嘴。

不贊成,難道要站到謝皇后這一邊?

忍了又忍,再三權衡,獨孤勇決定閉著眼睛說瞎話,“當然,也不能都按照兵書,否則就成了‘紙上談兵’。”

“行軍打仗,最忌諱照本宣科,還是要看戰場敵我的實際情況!”

謝元略失望:“獨孤侍郎,你不行啊!”

獨孤勇:……什么叫我不行?這話太有歧義。

“沒關系!你不行,本宮的女侍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