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歡迎光臨讀趣網!
錯缺斷章、加書:
后臺有人,會盡快回復!第518章這只是開始
主題模式:
一個豆包
第518章這只是開始
“這,不太合規矩吧!”
站在最前列的幾位宰相,紛紛交換著眼色。
率先表示抗議的,就是王禹。
“是啊,那可是鑾駕,是君王的御座,謝氏一介婦人,豈可逾矩?”
鄭賢鄭宰相也表示不滿。
雖說“夫妻一體”,但赫連玨和謝氏到底不是普通夫妻。
他們除了是夫妻,還是君臣。
而君臣有別,御座更不是隨便哪個人可以染指的。
謝皇后倒好,不但坐在了赫連玨身邊,還坦然地接受百官的跪拜!
這、這——
似曾相識啊。
正旦大朝會的時候,謝氏就是如此招搖地進了正殿,并坐在了皇帝身邊。
但,那次到底是“例外”——封后大典嘛,人生就這么一次。
或許,圣人只是想要表達對結發妻子的看重,這才在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天,給了她最大的榮耀。
今天不是正旦,也不是封后大典,圣人怎么又——
勸諫!
必須勸諫!
圣人再尊貴,也不能有違禮制!
還有謝皇后,圣人任性、強勢,你作為妻子,理當賢惠明理,應該好生勸諫帝王,你怎么能——
王禹、鄭賢兩人剛剛想到這些,自己就先搖頭了。
一個敢于監國,勇于提拔女侍中的“皇后”,真的賢良淑德嗎?
她早就是個“妖后”了,好不好?
估計,圣人會這般縱容,就有謝氏自己積極爭取的緣故。
這個女人,從來都不是賢婦,而是個有野心、貪戀權勢之人。
偏偏圣人看不清謝氏的真面目,百般縱容。
“顧相公,您貴為中書令,乃諸位相公之首。”
王禹和鄭賢交換了一番眼神,索性一轉身,朝著顧恒拱了拱手。
他們的意思很明白:顧恒,你是中書令,你是首相,更該起表率作用。
圣人言行有違禮制,皇后有逾矩、大不敬的過錯,顧恒作為朝堂第一人,就該直言進諫,做個鐵骨錚錚的忠臣。
顧恒:……呵呵,都是多年混跡朝堂的老狐貍,又何必玩兒“借刀殺人”這一套?
京中剛剛經歷了一場動蕩,崔家已經轟然倒地。
世家的階層,再一次被遠在中州的帝后打破。
顧恒不確定坊間有關“圣人重病、皇后殉情”的流言是否靠譜,但他可以肯定的是,京中的種種都有帝后的手筆。
更有甚者,這件事本身,就是赫連玨、謝元這對夫婦設的局。
唉,加上這一次,已經是第幾次了?
帝后回京也才堪堪一年,世家、勛貴和朝臣們吃了多少的虧?
先帝時的三相只剩下了兩相,獨孤雄二十萬的西北軍直接上繳,穆伽藍等京畿守衛力量也都被派去長安搬磚頭……
不說改天換日,也是朝堂格局的極大改變。
圣人的強勢,皇后的能干,這些人難道還沒有深刻體會?
現在,帝后歸來,王、鄭兩人居然還在糾結“皇后逾矩”的小事兒!
真真可笑。
更可笑的是,他們自己不敢做出頭鳥,就攛掇他來做這桿槍!
嘖,真當我蠢啊!
王禹、鄭賢二人莫不是忘了,本中書令可是圣人從嶺南帶回來的,由皇后娘娘親自任命的!
在某種程度上說,他是帝后的心腹。
他豈會當眾拆帝后的臺?
“是啊,顧相,圣人此舉著實不妥,我等身為臣子,理當有勸諫的職責!”
跟在幾位宰相后面的,則是三省六部的主官。
其中有王、鄭的黨羽,聽到這兩位宰相開口,便跟著小聲附和。
顧恒微微一笑,卻仿佛沒有聽到一般。
勸諫?
老夫是不可能勸諫的!
沒看到圣人的心情極好嘛。
在這個時候觸霉頭,絕對就是自己找死。
還有皇后與圣人并駕齊驅的過錯,嘖,她連監國的重任都扛了起來,又何況只是坐在了圣人身邊?
最重要的是,這是圣人的意思啊,是圣旨!
皇后不過是“遵旨”罷了!
顧恒雙手疊放在身前,老神在在地站在隊列第一排,根本不聽某些人的攛掇。
王禹&鄭賢:……好個老匹夫,果然奸猾!
他們倒是想站出來勸諫,可又不敢。
崔家,已經被銀甲軍團團包圍,是流放,還是族誅,都還在等圣人的裁決。
王、鄭等幾家氏族既是盟友,也是姻親。
不能說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吧,也會有“兔死狐悲”的悲涼。
他們還想著,等帝后歸來,想辦法給崔家求求情——首惡是崔二郎,崔弘頂多就是教子無方、管家不利。
罪不至死吧!
更不該株連整個家族!
想想隔壁的穆家,穆伽藍都跟突厥小王子勾結,按兵不動,放任京城淪陷了,圣人不也只是將他調防到了長安?
長安?
如果非要流放,可以像穆伽藍那一支,被流放到長安。
圣人有意遷都,這在朝堂上不算什么大秘密。
尤其是議政堂的大佬們,早就知道了帝后的計劃。
他們還知道,過去的幾個月里,不斷有匠人、流人等匯集長安。
偌大的新城、恢宏的宮城,正在拔地而起。
最快三年,最遲不超過五年,長安新城應該就會落成。
屆時,圣人應該就會下令遷都。
雖然眾權貴們在平城經營了一兩百年,雖然故土難離,但皇命不可違。
早晚都要遷去長安,何不借用此事,大大的賣帝后一個人情?
不但能夠救下崔氏一族,興許還能給自己一個搶占先機的機會!
王禹、鄭賢等幾個老狐貍,腦子轉得果然夠快。
原本只是想為老友(姻親)求一條生路,沒想到竟想到了更多!
“好!為了崔氏,為了世家,這次就先忍一忍吧。”
王禹沖著鄭賢使了個眼色。
“對,還需要向圣人求情,就不要在凱旋之日觸圣人的霉頭。”
鄭賢點點頭。
不就是共坐一席嘛,謝皇后監國,他們都忍過來了,這已經不算什么了。
估計啊,就是圣人凱旋歸來,心情大好,這才偶爾任性了一把。
反正就這么一次,應該不會成為“常態”,先忍忍吧。
王、鄭等幾個老狐貍紛紛這般勸慰自己,但,他們根本想象不到,這只是開始。
赫連玨才不是“偶爾任性”,而是一直瘋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