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卿相

第109章 我把你朋友,你把我當兒子

第109章我把你朋友,你把我當兒子第109章我把你朋友,你把我當兒子←→:sjwx

眾臣聽說皇上要處罰三公主,紛紛以家事為由告退。

兩副面孔也是格外有趣。

蘇希錦回了翰林院,案上的公文堆積如山,都是史館那邊送來的文書。

蘇希錦隨意拿起一本閱讀,初始還好,越往下看,眉毛蹙得越深。

“三月,辛丑,眾家齊聚洛陽。文帝曰:若吾為帝,必與諸位共治天下。河東呂氏、陳留謝氏、穎川陳氏觀文帝寬善仁下,為政精明,權略善戰,皆以帝為尊……”

據蘇希錦所知,先帝并非為政精明、權略善戰之人,他之所以能成為皇帝,一是因為他能茍,二是因為他有個好兒子和好兄弟。

文帝生性優柔寡斷,膽小怕事。當初幾大家族平定戰亂后,誰當皇帝成了難題。

于是大家挑了個風和日麗的黃道吉日,商量誰適合當皇帝。

說白了就是為自己拉票。

呂、謝、陳三家都說自己有錢、根基深,立功也多,皇帝之位當仁不讓。

只有文帝說:“若吾為帝,必與各位共享天下。”

文帝的意思是:天下是咱們一起打下來的,我們也一起當皇帝。如果你們擁我為皇帝,那我是皇帝一號,你們就是皇帝二號、三號、四號……

其他三大家族一聽,覺得可以。一是文帝性子柔和,容易拿捏。二是文帝有個弟弟,也就是周綏靖的爹景親王,手握二十萬重兵。加上周武煦手里也有十五萬重兵。如果打起來,可能打不過。

于是就選他了,兵多人傻,不選他選誰?

就這樣,文皇當上了皇上。他也信守承諾,登基后就大肆封賞。

什么丞相、太師、太傅、太保,親王,候爵……五花八門,換著花樣封。

在封外人的同時,他還不忘防備自己人。將唯一的弟弟景親王,貶到北方,駐守邊疆。打壓太子周武煦,提拔周樂臻的爹秦王。

就這樣的人,當不上“為政精明,權略善戰”。當然若有人要溜須拍馬,蘇希錦也不反對。

畢竟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只先帝明明說的是共“享”天下,此人卻將他改為共“治”天下。兩者一字之差,意思卻相距十萬八千里。

她將文書翻面,在最后看見落款:史館竇勇。

除他之外,還有許多類似的文章。

蘇希錦挑眉,決定應卯之后,去史館找各位聊聊。

“蘇大人,皇上有請。”有小黃門前來請人。

蘇希錦回頭,見是常值于福寧殿外的木內侍。

“下官這就來,”她將文書放好,拍了拍身上的紙屑,“三公主走了嗎?”

小黃門在前面帶路,畢恭畢敬道:“三公主還在福寧殿。”

沒走?那周武煦宣自己過去鬧哪樣?以女子之身勸解三公主?

蘇希錦搖頭,強搶有婦之夫入府,很明顯犯了綁架罪、非法拘禁罪,二者法條競合,則一重罪處置。若男子構成受害者,說不得還有強/奸或猥褻罪。

總之沒得洗。

正想著,就到了勤政殿外,木內侍悄無聲息下去。

蘇希錦等在外面,聽見周武煦沉重的怒吼,“滾回去,將人放了,成婚之前不得出府半步。”

三公主明顯不服氣,“同為皇室,為何皇兄可以三妻四妾,兒臣卻不可?”

“你皇兄可有當街搶人?”周武煦冷冷問,“你若兩廂情愿,朕也不管你。只人家是有婦之夫。”

蘇希錦就聽見三公主興奮的聲音,“父皇的意思是只要對方無家室便可?”

里面明顯一頓,周武煦無力慍怒,“也不可,再過幾月你就要嫁人了,回去將《女戒》抄一百遍。另外朕會派人向謝家致歉。”

三公主不肯,質問道,“那謝卯翰為何可以去青樓?兒臣為君,他為臣,作為駙馬,為何他可以納妾,兒臣卻不能養面首?”

周武煦道:“女子當守婦道,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你是朕的女兒,當起表率作用。”

三公主冷笑:“所以皇室女子連尋常男子都不如嗎?那兒臣要這公主有何用!”

周武煦愣是被她一番話說的啞口無言,“混賬東西,你不要自會有人要,滾!滾!”

不一會兒,三公主捂著臉,灰溜溜跑出來,肩膀撞到蘇希錦,連句道歉的話都沒有。

福寧殿內一靜,許久里面傳來周武煦平靜的聲音。

“蘇翰林還沒到嗎?”

“回皇上,到了。”

“請她進來。”

蘇希錦垂頭,甩著袖子進去。

周武煦背對著她,聽見聲音,并未回頭,“你聽見了?”

“嗯。”

“有什么想法?”

蘇希錦問,“陛下是問臣強搶民男一事,還是三公主方才的話?”

周武煦道,“都有。”

“若是強搶民男,臣以為當為大罪。陛下不妨換位思考一下,若今日被擄走之人是公主,陛下何以平怒?”

周武煦微愣。

“陛下之前問臣,為何每位皇帝都愛民如子,卻沒有民族向心力?臣說因為無人做到真正的以民為中心。此乃實例。”

周武煦回頭,無奈苦笑,“原來朕與其他帝王也不過如此。”

蘇希錦垂頭不語。

他沉思良久,似乎下定決心,而后問:“那你覺得她方才的話呢?”

蘇希錦道,“臣覺得三公主的話,有一定道理。”

周武煦眉頭輕擰,“你也贊同公主養面首?”

“不,”蘇希錦搖頭,“臣是覺得男子有三妻四妾的權利,女子也當有同等權利。當然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在農耕文明,男尊女卑也是理所當然。”

農耕文明?周武煦心中閃過一絲不解,而后道,“自古男為天,女為地。男主外,女主內。男子重德行,女子重貞潔。若女子養面首,便失了貞潔,與道禮不合。”

“此為謬論,德行應當對德行,而非貞潔。若陛下說,現階段男子社會貢獻大于女子,臣或許會認同。”

老生重談,蘇希錦其實并不想再辯論。但眼前之人是改變規則,主宰社會的人,給他洗腦,收益匪淺。

“道禮還說男為陽女為陰,陰陽互補。可知男女地位其實是平等的。之所以會產生男子三妻四妾,女子從一而終現象。是因為兩者生產力不同,為社會做的貢獻不同。這導致男權強盛,壓迫女權。”

農耕文明,大多靠力氣生活。男子有先天優勢,于是在外搬石筑房,賺錢養家。

女子就業崗位少,經濟不獨立,在不穩定的社會環境中,只能依附于男子。

再加上朝代的發展,必須要人數去支撐,所以傳宗接代觀念日漸強盛。

“臣唯一不解的是,許多男子軟弱無能,或吃喝嫖賭,或懶散無為。女子不得不接過重擔,主外又主內。既然責任與權利是對應的。男子失責,為何還享有自己的權利?女子承擔了男子的責任,為何不能擁有男子的權利?”

周武煦:“……”

他竟然覺得很有道理,隱隱還為女子感到不平。

蘇希錦嘆了一口氣,語重心長:“貞潔是自己要求自己的,而不是別人強加的。臣以為,若女子有能力為社會創造貢獻。陛下應當給予嘉獎,而非維護傳統。”

周武煦覺得自己就不該跟她討論這個問題,更不該跟她辯論。

反正無論怎么說,她都有道理。且會讓對方對自己的認知,產生懷疑。

這下自己給自己找事做,難收場了。

“那依蘇大人的意思,你以后也會圈養男寵了?”

蘇希錦大感意外,這是什么奇葩邏輯。

“真正良好的家庭關系乃一夫一妻。臣不耽于兒女私情,若成家,自然一心一意。若無有緣人,則一身獻于社稷。”

周武煦被她大義凜然的態度,逗得啞然失笑,“你是聰明不錯,但于此事還是過于稚嫩。”

隨著年歲的增長,心里會變,生理也會變,這是人為不能控的,

然私心里還是感動她,無時無刻不牽掛著江山社稷。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他感嘆,今日又受益匪淺。

蘇希錦也覺得上達天聽,收益匪淺。

“對了,陛下,您之前找微臣所為何事?”

周武煦這才想起,喚她來的正事,可“今日時間不早了,你且先下去,朕過兩日再讓人尋你。”

他原是請教她三農問題,今天被這事耽擱,需要回去消化幾天。

蘇希錦于是后退告辭,走之前不忘問:“陛下力排眾議,令臣為官,不怕成為陛下政治上的黑點?”

周武煦渾然不在意,“誰敢說你是污點?你的能力遠遠超過你的性別,朕量才適用,任人唯賢而。”

預防針注射成功,蘇希錦滿意離去。

自福寧殿出來,身后不自覺跟了一條小尾巴,亦步亦趨。她停,他停;她走,他亦走。

蘇希錦假裝沒看見,漸漸往宮外走去。

身后的人果然忍不住了,大著聲音嚷道,“站住!”

“六殿下在叫微臣?”

她轉身,食指指著自己。

“不是你是誰?”六皇子癟嘴。

蘇希錦含笑蹲身:“殿下又想出宮了?”

“才不是,”他皺眉,“本宮問你,你方才可是見了父皇。”

去福寧殿不見皇上見誰?蘇希錦好笑,“自然。”

六皇子臉色突變,“你去找父皇做什么?”

“自然是商量國家大事。”

“什么國家大事上朝不能說,需要你倆單獨說?”

這是什么話?皇上召見,由得她挑選場合?

六皇子狠狠瞪了她一眼,低頭踢路邊的石子。

蘇希錦無辜的摸了摸鼻子,按說她最近四點一線,老實得很,根本得罪不了他。

“聽說你要入宮為妃?”他囁囁開口。

“什么?”以為聽錯了,蘇希錦難以置信,“小孩子休要胡說。”

“本宮才沒胡說,”他猛然抬頭,紅著眼睛看她,“宮里都傳遍了,說你要進宮做我的庶母。”

我把你當朋友,你居然把我當兒子!

想到這里,六皇子深深失望,是他交錯了朋友,害得母妃傷心。

他要跟她劃清距離。

“小鬼回來,”蘇希錦拉住將要沖出去的六皇子。

“我跟你講,要不看你是小朋友,你這樣敗壞我的名聲,我肯定毫不留情,打爛你的屁屁。”

“你敢!”

“你看我敢不敢!”她抓住他,“我問你,這話你聽誰說的?”

庶母?說不是故意說給六皇子聽的,蘇希錦都不信。

“宮里撒水的侍女。”

她們說她接近他,就是為了討好父皇。

六皇子詰問,“你真要入宮?”

“臣為何想不開把自己關進皇宮里?”蘇希錦無奈,“臣對自己的現狀和未來都很滿意。你父皇于臣有知遇之恩,是臣的恩人。所以臣要忠君愛國,以此來報答你父皇的恩情。但僅限于此,從未有進宮這一想法。”

“真的?”他遲疑。

“臣發誓。”

他見她神色真誠不似作偽,遂選擇了相信。

蘇希錦看著他,語重心長,“宮里人心復雜,那人一看就是故意說給你聽的。六殿下以后莫要沖動行事。這次幸好你來問我,若是去問陛下,又有一番說道。”

她言辭懇切,六皇子也漸漸冷靜下來,“是本宮錯了,我以為看錯了人,就來找你了。”

“臣也有錯,”蘇希錦道,“臣反應遲鈍,現在才知有此謠言,未能及時澄清,讓你產生誤會。”

說實話,若沒有他這一出,蘇希錦估計知道了,也會認為清者自清,不屑一顧。

好在現在知道也不晚,她想法子澄清就是。

這個時機沒過多久就會到來,且不需要她澄清。

第二日,皇上因三公主搶強民男一事,下令重打公主三十大板,罰俸三年,關禁閉直到成親之日。

口諭曰:“公主乃朕之女,百姓為朕之子,今一女傷一子,朕實不能忍。顧重打公主三十大板,罰俸三年,關禁閉直至成親之日。望眾人以此為鑒,莫要再犯。”

又對男子進行安撫,令夫妻團圓。褒獎御史臺,因他們上報積極,才未釀成大錯。

口諭一出,百姓人人稱贊,稱周武煦愛民如子,持論公允,乃千古明君。

坊間更是把此事寫成小說,互相傳揚。更有戲班子將此編成劇本,宣揚周武煦的圣者仁心,寬懷大度。

周武煦的好名聲空前高漲。

此時蘇希錦正坐在茶樓聽說書人,繪聲繪色講周武煦愛民如子的故事。

“你給陛下出這餿主意,不怕得罪三公主?”

周綏靖與韓韞玉坐在她對面喝茶,聽到說書人講這故事,不由為她擔心。

旁邊的韓韞玉只勾起嘴唇,淡淡一笑。:sj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