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卿相

第117章 蘇母來京

第117章蘇母來京第117章蘇母來京←→::mayiwsk

“表哥別擔心,皇上已經拒絕了。”

蘇希錦沒想到他反應這么大,心里不免感觸。一起長大的情誼,總是別的感情比不了的。

林舒正聽了她的話,緩了好久心才落到實處,心情一時天上,一時地下,不能控制。

他強笑道,“我就說嘛,你這么忠心為國,皇上怎會將你嫁給遼國那個老昏君。”

聲音還帶著未平復的顫抖。

又起身擰著她的耳朵,責怪道:“這么大歲數了,下次說話能不能一口氣說完?”

“哎,哎,”蘇希錦以手捂臉,不滿掙扎,“輕點輕點,我現在身價白銀十萬,牛羊兩千,綢緞若干,掉一根頭發說不得就是一兩銀子。”

“白銀十萬?那老不死的這般舍得?”林舒正即刻收手,將扇子倒插在背后,從袖口里掏出一把碧玉小算盤,“市面上粗糧十文每斗,白米一百文每斗,一兩銀子等于一千枚銅板,一百斗粗糧,十斗白米,十萬就是千萬粗糧……嘶,陛下當真拒絕了?”

經他這么一算,蘇希錦頓時覺得虧大了,早知道就先嫁進遼國宮,帶著銀錢跑了。遼皇命不久矣,說不得還能掙個太后,垂簾聽政……

晃了晃腦袋,收回不切實際的想法,“使臣隨口一說罷了,遼皇怎可能給聘禮?”

“也是,就你這單薄的小身板……”林舒正嘖嘖出聲,“遼皇就是再昏聵,也不至于眼盲,做這明顯的虧本生意。”

蘇希錦白了他一眼,她這身材怎么了?雖說不上性感,好歹該有的都有。

“不過,”林舒正轉念一想,“為防以后再發生此事,不如你先找戶人家訂親?”

“正要與你說這事兒,”蘇希錦道,反正明天就會傳遍,“我已經……”

“是正哥兒來了嗎?”林氏溫柔婉轉的聲音自外面響起,“錦兒,快出來看看誰來了。”

誰?蘇希錦與林舒正對視一眼,就見門口站著一對老人和一對年輕夫婦,年輕男子手里牽著一三歲多的小男孩,女子懷里抱著一個一歲多的小女孩。

“叔祖父,叔祖母,”蘇希錦叫了一聲。

林舒正方才還艷如紅玫的臉,立刻陰沉下來。

原來門外站著的正是蘇重八一家人。

蘇重八夫婦原本正在打量府里景致,聽她疏遠的稱呼,蘇母心頭一黯,笑容勉強,蘇重八則冷哼了一聲。

“我就說不來不來的,你偏要來看看,來了還不是看人臉色?”他一臉陰陽怪氣。

林舒正冷笑,就要出聲諷刺。

卻被蘇希錦不動聲色攔住,她上前兩步,問中年夫婦,“此行路途遙遠,三叔,三嬸可累著了?要不要先歇歇?”

李淑芳抱著孩子受寵若驚,蘇義仁淡笑道,“我們年輕倒還好,就是兩個孩子身子弱,病了一路。”

他比以前更加成熟,整個人看起來沉穩而謙虛。

“阿靈,去女醫館找個大夫過來看看,”蘇希錦吩咐一聲,低頭逗弄李淑芳懷里的孩子,“這位就是婷姐兒吧?”

一歲多的孩子眼神清亮,只面黃肌瘦帶著病態,應當是舟車勞頓而致。

“正是,”李淑芳沒想到她竟會問自己,一時有些激動,“婷姐兒,叫姐姐。”

蘇希錦中狀元之事傳入向陽村,頭天村里的人還讓他們躲起來。第二天就個個恭喜,親切熱絡。

蘇家一門出了兩個大官,成了青陽縣炙手可熱的門戶。蘇希錦則被編進了戲劇里,成了民間故事主角。

此次他們進京,也是兩里長街,全村恭送。

婷姐兒害羞的將臉埋進她的胸口。

李淑芳神色尷尬,“孩子小,還怕生。”

蘇希錦淺笑點頭,招呼幾人進屋。當年蘇義仁入牢,李淑芳有和離的意思,后來被蘇義仁接回家,生下童哥兒。

蘇家情況好轉后,大伯母常常以此事刺她,蘇重八夫婦也看她不順眼,以至于她生活得小心翼翼,生怕做錯事被休棄。

幾人在客廳坐定,雙手抓著大腿衣裳,局促不安。

蘇希錦讓下人泡了茶,又讓花貍包了幾個銀元寶,送給兩個孩子。

“使不得,使不得,”李淑芳連連搖頭,“你都還是孩子,又沒成家,如何能給他們銀子?”

“哼,她如今在朝為官,囂張快活,給點錢弟弟妹妹花怎么了?”

不等蘇希錦說話,蘇重八就酸溜溜嗆聲。

蘇母不贊同,“吃茶都堵不上你的嘴。”

這兩夫妻很有意思,以前蘇重八出謀劃策,蘇母在外鬧事。而今蘇母被蘇希錦教育后,洗心革面,蘇重八倒開始作了。

三番兩次被嗆聲,蘇希錦不僅沒惡語相向,反而更加和顏悅色。左不過已經過繼,早不是一家人,只當個尋常親戚相處罷了。

女兒被生父譏諷,蘇義孝這個女兒奴內心很不開心。心里深處那淡淡的眷戀消失殆盡,只有對女兒的心疼和對蘇重八的不滿。

蘇義仁替孩子收了紅封,諄諄教誨兩個孩子,“這是姐姐的心意,長大后要孝敬姐姐,知道嗎?”

兩個孩子乖巧的點頭。

蘇希錦道,“今晚就在這里吃飯吧?剛好表哥讓食為天送了烤全羊。咦……表哥呢?”

“表少爺走了,”花貍稟告,“說明日再來找大人。”

一房子奴仆成群,個個穿著光鮮體面,干干凈凈的樣子比他們這些鄉下來的還體面。

蘇重八看得火熱又火起,當初若是沒把老二一家過繼出去該多好啊。現在坐在這里的官老爺,說不得就是他。

但現在也好,怎么說他還是蘇義孝的親生父親,血緣關系一輩子斷不掉。兒子有的,都有自己的一份。

“大伯沒跟你們一起上來?”

“大哥去看望大嫂了,一會兒就來。”蘇義仁眼里劃過一絲悵然,兩個哥哥沒讀書,卻都比他過的好。

他這個花光家里錢的舉人老爺,最是沒用。

房子里都不是外人,蘇希錦問道:“三叔因何被官府辭退?”

按說蘇家兩位在朝為官,便是過繼了,官府也會顧忌蘇義孝父女,不會主動辭退才是。

蘇義仁皺眉,不解問:“是我自己主動離職,誰說的被辭?”

蘇希錦心思一轉,便知是大伯母故意這樣說的。

“龍縣令離任后,新來的知縣好大喜功,善用阿諛諂媚之人,不堪為任。三叔人微言輕,處理公務常常受人掣肘。索性辭了職位,到京里來謀求生路,也方便下次科舉。”

原來是這樣,蘇希錦了解過青陽縣新縣令,姓陳,是京里某位官宦人家的子弟,下基層只為歷練鍍金。

如此看來,那人當真不堪為任。

蘇重八輕了輕嗓子,神情威嚴:“你兩如今在京里做大官,可不要忘了家人,也給你三叔尋門差事做做。”

“你們別聽爹的,”蘇義仁聽后漲紅了臉,急切解釋,“我有個同僚給我介紹了份差事,在府丞家記賬寫書,也能賺錢補貼家用。”

“你好歹是舉人老爺,”蘇重八不滿怒吼,“以后也是要中狀元的,哪能給人家賬房,侍候別人?”

蘇義仁捏緊拳頭,低頭不語。

“京里貢士、舉人遍地,都沒有官職。街上隨便一個寫信的都是舉人出身,三叔這差事哪兒不體面了?”他看不清現實,放不下身份,還攛掇別人好高騖遠。

蘇希錦皺眉,一句話刺破他的幻想,說完不管他臉色如何難堪,沖蘇義仁道:“不過三叔既然打算參加下次科舉,這份差事確實不適合你。”

蘇義仁自然知曉,府里人多事多,既浪費時間,又荒廢學業。

但他還有一家人要養活,有這么一份差事在京都立足,已是天大的恩惠。

“我這里有份差事很適合三叔,就不知三叔愿不愿去?”蘇希錦問。

蘇義仁道:“你介紹的,總歸比我找的好。”

蘇希錦眼睛一彎,“是白松學院的助教,任務少,平時輔助夫子教學,能學些知識,也不會荒廢學業。”

蘇義仁夫婦大喜,蘇母亦心懷感激,唯有蘇重八不甚開心。

“助教?我兒乃舉人大老爺,怎么也得當個夫子……”

還沒說完,便被蘇母一把拉住。

“多謝阿錦,你三叔去。”

白松書院乃京都三大書院之一,進去讀書之人都是大富大貴的人家。

有的是嫌棄國子監教學質量不好,有的是進不了國子監。里面的夫子都具有真才實學,有的是儒學大家,比如呂子芙兄妹的師父裴老,目前就在三大書院之一的萬仁書院掛職。

助教雖不是夫子,然在書院耳濡目染,受益頗多。

蘇義仁是讀書人,自然知道其珍貴之處,心潮澎湃。

聊了會天,食為天的烤全羊到了,林舒正還另送了幾樣菜品。

等大伯母一家到來,飯宴正式開始。

大伯母穿了件絳紫色絲袍,上披同色坎肩,面色紅潤,富氣逼人,周身透露著得意。

蘇母欣慰又發酸:“云兒嫁得好,人又孝順,給你買了這么好的衣服。”

大伯母撇了撇嘴,似是不屑:“哪兒是她買的。”

說完看向蘇希裳,蘇希裳摟著她的肩膀,低頭一笑,“是我給娘親買的。”

聲音嬌軟,面帶紅暈,一身艷紅緞面綢,頭戴兩支金步搖,一支白玉簪,做工精細,質地上佳。脂粉敷面,嘴唇紅艷,柳眉不掃而黑。

蘇希錦大為疑惑,這些東西價值昂貴,尋常官宦之家都拿不出來。她哪里來的?

“你?”蘇母問出了眾人所想。

蘇希裳看了蘇希錦一眼,抬起手臂,露出手腕上質量上佳的碧玉鐲。

她笑而不語,倒有副官家小姐的矜持。

大伯母笑著解釋:“裳兒與一貴人交好,兩人情同姐妹,這些東西都是她送的。”

蘇希錦好奇,“不知那位貴人是誰?”

按說這京中之人,她雖認得不多,但門楣還是了解大半。

蘇希裳冷笑,“怎么?你也想認識?那等我回去與她說說。她身份貴重,尋常人是看不上的。”

蘇希錦嘆了一口氣,不再說話。

蘇希裳以為她嫉妒了,只覺內心舒暢,頭一次揚眉吐氣。

大伯母手摸著身上的絲綢衣裳,滿足感慨,“還是生女兒好,兩個女兒都爭氣。你說是不是?三弟妹。”

李淑芳胸中生悶,唯唯諾諾道是。

用過飯,大伯母一家離開,臨走時將蘇重八夫婦也帶走了。

因著那邊房子不夠,蘇義仁夫婦留在了蘇府。

時辰已晚,趁著蘇義孝兄弟說話的間隙,蘇希錦將林氏拉到一邊,將今日朝堂之事告知于她。

林氏渾身發冷,臉一時白一時紅,后怕不已。

“那現在怎么辦?”她哆哆嗦嗦問。

“阿娘明天將我的庚帖送至太傅府,由韓府送往靈隱寺。旁人問起來,阿娘只說是慶豐三年訂下的。因著空智大師有言,從未對外公布,東西也一直放在靈隱寺。”

林氏點頭不迭,“阿娘知曉,必然不會錯。”

“阿娘做事我放心,晚上睡覺時,阿娘也跟爹爹透個信兒。”

“那韓公子那邊?”

“他們能處理好。”

“娘親的意思是……韓公子可有成親的打算?”

蘇希錦就曉得一旦林氏知道此事,必然催婚。

“韓大哥對我極好,然婚事只是權宜之計。他五年內沒有成親的打算,我也沒有。”

林氏張了張嘴,“這可怎么辦?五年后你都十九歲了。就沒有別的法子了嗎?”

“當著皇上和百官面說的,無法反悔。”

“哎,那也比和親遼國好。”林氏嘆氣,“你的命怎么那么苦,早知道讓你與表哥訂下婚事算了。”

蘇希錦樂不可支,“阿娘還沒放棄這個想法?不說我們是表兄妹,便是我與表哥訂親也阻止不了。他們之所以會妥協,是因為韓家三朝為官,根基深厚。”

不是隨便一個人家就能護住她。

林氏對于她不能與林舒正成親,表示深切的遺憾。轉頭又覺得韓韞玉模樣好,青年才俊,兩人又青梅竹馬。倒也般配。

就是門第太高,今后嫁進去恐怕吃虧。

一夜嘆息。

第二日,蘇狀元與第一公子韓韞玉訂親的事傳遍京都。

眾人表示震驚和羨慕嫉妒恨。

蘇希錦一個村女出身的根基淺薄女子,能搭上三朝為官的太傅之嫡長孫。

這個長孫還是被皇上欽點的第一公子。年僅十八便為四品大理寺少卿的韓韞玉,以后的王佐之才。

陌上人如玉,君子世無雙。

韓韞玉何其俊逸絕塵,出身高貴之人,竟落進了野雞窩,可惜了,可惜。:mayiwsk←→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