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卿相

第198章 回京(四)等她回來

第198章回京(四)等她回來第198章回京(四)等她回來←→::mayiwsk

從福寧殿出來,繞過筆直而繁忙的長道,就見宮女挎著花籃徐徐前行,太監則抬著水桶,貼著墻角而走。

三月初春,春寒料峭,忙碌半天的他們已有了熱意。

朱紅色甬門處,一人身著紫色官袍,從容沉靜的往外走。袍身輕輕擺動,只見那人膚白如玉,艷郎獨絕。

縱使瞧過許多次,眾人仍難掩心地的驚艷,“韓大人。”

個個原地停息,彎腰向他行禮。

韓韞玉微微頷首,冷淡而疏離,盡管他一個字也沒說,卻沒讓人覺得高高在上,只是遺憾距離遙不可及。

“真個兒是仙人,”宮女小聲說,流露著艷羨。

“他方才是不是看我了?”

有活潑的宮女問,轉頭卻見身邊姐妹個個都紅了臉。

也是,這樣神仙般的人物,縱使不能擁有,看一眼也是美好記憶。

這時,一位十三四歲,身著粉白長襦裙的少女,笑著從這群宮女身側走過。白嫩的小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那纖細的小腰,仿佛兩只手掌就能輕輕握住。

世上怎會有人生得這般好看。

清純脫俗,又帶著幾分俏皮。

“嘉樂公主。”眾人紛紛回神。

六公主周樂月含笑回眸,輕輕抬起身側宮女的手,“不必多禮。”

宮女受寵若驚。

這位公主自小住在尼姑庵,半年前才被陛下接回宮,如今是陛下最寵愛的公主。年紀輕輕就被賜了封號,取名嘉樂。

要知道,這是只有在成親時,公主們才會有的殊榮。

因著常年待在尼姑庵,公主凡事親力親為,平易近人,對宮女太監們也多有體諒。前頭有宮女不小心弄壞了皇后娘娘的春裳,嘉樂公主知曉后主動替她求情,免了她打殺之罪。

“你們可瞧見韓大人了?”小公主問,一雙美麗的眼睛盈滿笑意。

宮女恭敬回,“方才過去,這會兒該到正陽門了。”

“呀,”周樂月輕呼,懊惱地拍了拍額頭,“本宮又來晚了。”

說著提起裙擺,蹦蹦跳跳地跑開。

宮女皆艷羨,家世好,相貌好,性格好,還得陛下寵愛。嘉樂公主大約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

若及笄后許一門好親事,這輩子也十全十美了。

可惜公主卻看上了韓大人。

也不是說公主不好,或是韓大人不配。實是因為韓大人早有婚約,對方是陳國第一女官,蘇大人。

三年前,要不是那場官案,韓大人與蘇大人早已成親。說不得現在娃娃都能走路了。

韓大人是個癡心人,多年來身邊連個貼心人都沒有。前頭皇后娘娘憐惜,為大人賜了下一房妾室,被他毫不猶豫拒絕。

說是已有婚約,不負舊人。

眾人這才知,原來這些年,他一直在等蘇大人。

可蘇大人都被貶了,猴年馬月才能回來。

遙想此處,宮女無不嘆息,有羨慕嫉妒的,有憐惜韓大人的,有埋怨蘇大人的。

好好的,偏要詆毀先帝干嘛?

不過現在不同了,嘉樂公主回宮,主動親近韓大人。對方對誰都不熱絡,唯獨能與嘉樂公主說幾句話。

可見并不是落花無情,流水無意。

“哎,”小宮女捂著臉失望,“你們說嘉樂公主與韓大人配,還是蘇大人配?”

“自然是公主,”話畢,就有人直言,“公主身份尊貴,傾國傾城,與韓大人男才女貌,天作之合。”

與公主比起來,蘇大人未免顯得根基淺了些。

“我覺得蘇大人,蘇大人與韓大人青梅竹馬,從小訂有婚約。當年遼國來襲,韓大人怒發沖冠為紅顏,若不是三年前……”

“我覺得是公主,蘇大人不可能。嶺南那般偏遠,古往今來,你見哪個被貶嶺南回來過?”

這也是,丫鬟太監各自點頭,“真可惜,蘇大人為國為民,平時疫,退遼使,各種獻計獻策……”

唔,做人還得蘇大人,格局高,才學豐,實力強,身板硬。

“你們一群人在這里嘰咕有啥用?”隊伍中,領頭的宮女回,“這種事還不得看韓大人?只要韓大人愿意,誰反對得了?”

是呀,最終得看韓大人心意屬誰。

“可嘉樂公主是韓大人的救命恩人呀。”最開始說話的宮女小聲嘀咕。

前不久韓大人上山狩獵,中途舊疾發作。被正在山中采藥的嘉樂公主所救。

正陽門外,凌霄雙手抱胸,駕著馬車等在門外。眼見著自家公子出門,忙輕趕著馬車上前。

“今日比往常晚些,大人,咱們還去靈隱寺嗎?”

是挺晚的,日上三竿,大師這會兒正在禮佛,韓韞玉上了馬車,“不去。”

“好嘞,”凌霄拉了韁繩,調轉車頭,打道回府。

“等等,韓大人且等一等。”

馬車將行,身后傳來女子急促的嬌呼。

“是嘉樂公主,”凌霄回頭示意,“大人?”

“嗯。”

嗯,就是停下的意思。

不一會兒,就見那嬌小柔媚的小女子,提著裙擺急切地跑過來,拉著窗幔喘氣。

“大人怎的走這般快,是故意躲著嘉樂不成?”

她嬌嗔,胸口起伏,汗滴順著白皙的臉龐滑落,流入衣襟。

半青澀的果實,初具女子成熟的芬芳,霎是讓人憐惜觸動。

“不敢。”韓韞玉道。

“哼,”嘉樂公主輕皺鼻尖,“那就好。”

自己這么美麗可愛,誰能拒絕得了。

“聽說陛下在查蘇大人一案,”她嘟嘴,“你的蘇大人要回來了嗎?”

韓韞玉垂眸,“當年之事太過倉促,真相如何,還得看刑部審查。”

小公主小手捏緊,嫩臉轉到一邊,“如果你真想蘇大人回來,我可以請父皇幫忙。”

“不需要。”

“哼,”固執的男人,她還不想呢。

“公主若無事,韓某先行一步。”

“等等,那個……你病情如何?”

韓韞玉目光微異,“勞公主掛心,一切安好。”

“這樣就好,”嘉樂公主舒了一口氣,從衣襟里拿出一只精致的荷包,“這里面裝的草藥,是我親手采的,對喘疾很有效。你睡前放在枕邊,能穩定病情,長久可減輕喘疾。”

她微微探身,嬌臂伸進車窗,手指白嫩如蔥。身上不時傳來一股奇特的香味,似藥草混合著廟里的香火。

韓韞玉眸子轉暖,幾息之后終是接過荷包,“多謝公主。”

“不必客氣,”公主將雙手背在身后,往里看了看,“大人這是要去城西嗎?本宮今日出門太急,沒備馬車。你帶本宮一程可好?”

美目盈盈,笑容嬌俏,端的是美麗可人。

“這恐怕不妥,”韓韞玉拒絕,“男女有別,還請公主另置馬車。”

說完敲了敲車廂壁,凌霄得令,立刻趕馬離開,不一會兒就將粉色身影扔在身后。

他有些話想問,卻知道不能問。

主子的事,下人不得多言,只可惜了那樣善良大氣的蘇大人。

廂內,韓韞玉捏著那枚荷包定定出神,突然他道,“去靈隱寺。”

“是。”

雖不知大人為何突然變了心意,凌霄仍是毫不猶豫回,并在前個路口,調轉馬頭。

靈隱寺內,空智大師翹著二郎腿,左手一只燒雞,右手一杯黃酒,嘴里哼著不知名的曲兒。

“燒雞配酒,天長地久。”嗯,香。

突然,他雙目一定,耳朵輕動,下一刻飛快將酒肉藏進金身佛像的紅布下,伸手一抹嘴巴,正襟危坐。

“師父,”有小和尚恭敬敲門,“韓施主求見。”

屋里傳來若隱若現的肉香味,小和尚皺了皺鼻子,認真嗅了兩下,味道又不見了。

是了,師父德高望重,佛法無邊,怎么會吃這紅塵俗物?定是他嗅岔了。

阿彌陀佛,罪過罪過。

空智大師扯了扯胡須,那家伙來做甚?打擾他吃喝享樂,遂道:“不見。”

“晚輩已經在這里了,”韓韞玉翹唇,“還請大師暫時放下身前之物,允晚輩一見。”

空智大師看了看紅布,滿臉無奈,“進來吧。”

這家伙當真難纏,狗鼻子也沒這樣靈的。

踏進房門,老和尚一手持念珠,一手平放,嘴里不停念叨著佛語。

“小沙彌已經走了,大師可以先用餐。”

“嘿,”空智大師扔了念珠,從紅布下掏出酒肉,“說吧,這次找老夫又為何事?”

韓韞玉拿出那只精致的荷包,“還請大師幫晚輩看看,這里可有異處。”

空智大師聽后,擦了擦手,先是將荷包放在鼻尖嗅了嗅,又將里面的藥草拿出來觀察。

“沒什么,都是些尋常藥物,清熱解毒,是哪個小姑娘送你的吧?”

韓韞玉垂眸,“真沒有異樣?”

“嗨,你還不信老夫,”空智大師撇嘴,胡子跟著亂顫,“都說了只是常見之物。這小丫頭也是有意思,還在荷包里裝些香灰。”

說著將荷包扔給他,“你最近少些走動,上次舊疾復發,也沒查明原由。”

上次他病得委實突然而奇怪。

京中某些府邸,大人們一回府就開始清理罪證。陛下愛才若渴,今日解世子那一遭,讓他下定決心徹查當年之事。

當初所有趁火打劫,落井下石之人,莫不臨危自查,力圖洗得干干凈凈。

那竇勇也是,嘴里沒個把門的。升官發財了還記著以前那些陳芝麻爛谷子的事做甚?

這下玩脫了吧?

又有人利害相關人物,想得更長遠,打定主意不讓蘇希錦回京。

京中如何先不表,遠在惠州城的蘇希錦,卻看著參軍報告,陷入沉思。

惠州多鹽,官鹽價高。而百姓腌制魚肉野味,均需用到鹽。為了減少成本,紛紛從各處購買私鹽。

如此私鹽泛濫,漸漸影響到官鹽銷售。

“私鹽委實可恨,”鐘大人氣極,捏緊拳頭,“大人,不如咱們加大執法力度,嚴查私鹽,將私鹽商販抓起來?”

蘇希錦好笑,“你當那販賣私鹽的都有誰?”

不只是百姓,便是販賣官鹽的官員,也牽扯在其中。真要抓,只怕牢里都裝不滿,還影響官府日常運作。

這事前面有不少大人都做過,后來不還是得將商人放出去?

最重要的是,不管鹽產量多大,只要官府控鹽,百姓吃不到便宜的鹽,總會向私鹽看齊。除非官方肯降價。

“大人,”她能想到的,韋大人也能,“總這樣也不是辦法,百姓購買了私鹽,如何再購買官鹽?不如再向上申請,降低鹽價,讓官鹽與私鹽同價。如此,百姓必不會再購買私鹽。”

“也不妥,”蘇希錦搖頭,“想法是好的,但做不到。”

一是朝廷不答應,人專門想抬高鹽價,憑著這點收稅。二是官鹽降價,私鹽必降得更低,如此會形成惡性循環。

左也不成,右也不成,到底如何才好?總不能任其發展吧?

蘇希錦垂眸細想,“堵不如疏,如今鹽業為民制官賣,若改為民制官控民賣呢?”

就像現代的代理授權一樣,朝廷讓渡一部分權利,將食鹽承包出去。

“大人何意?”眾人不解。

鹽鐵可是國之命脈,如何能交給百姓售賣?這不僅僅是荒唐,更是違法了。

“官鹽不再零售,而是批發。咱們設計一樣東西,譬如鹽鈔和鹽引,設定每張鹽鈔可購買鹽的分量。讓擁有鹽引的商人進鹽場購鹽。而具有鹽引的購買者,必須注明其銷往何處。”

到時候,只怕官府不管,各商家也會自己舉報私鹽。

這樣依舊是官府控鹽,只不過商家先購買鹽鈔,求得路引,便是清朝的做法。

只不過這樣有兩個缺點,一是本來官府定價就不便宜,而商家還需要花費路費、人工費、時間成本等,只怕打擊了私鹽,價格仍舊高昂。

二是朝代變換,或者哪個地方出現大災難,朝廷要錢,又會收稅加價。如此每年鹽價不一樣,鹽鈔也面臨著貶值。

“妙啊,”正想著,鐘大人撫掌大笑,“還是大人有辦法。如此一來,咱們只要牢牢控住鹽場就行。凡來購鹽者,皆出具鹽鈔和鹽引。”

他怎么就想不到呢?

“大人,咱們快把此法報于朝廷,說不得會得上面嘉獎呢。”

蘇希錦沉默不語,這不容易,估計又要得罪好大一批人。

且她的目的不僅僅是打擊私鹽,還想讓老百姓用上便宜的鹽。:mayiwsk←→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