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周,被女帝強納入宮

第140章 大軍已到!

第140章大軍已到第140章大軍已到(1/2)

秦王叛軍的先鋒——捧日軍被剿滅的消息,迅速在京州城里掀起了軒然大波,各方蠢蠢欲動。

孔府。

“左相。”

大理寺卿范同問道:“陛下勝了,會不會讓我們上朝,找我等的麻煩?”

孔令達輕笑道:“逞一時之威罷了,秦王大軍馬上就到,看她還如何取巧破了他們!”

范同想了想悶聲道:“我們是不是如應無用那般,也在陛下身上下點籌碼的好啊?”

孔令達不屑地撇了撇嘴:“女子終究是成不了大事的。”

范同聞言,小心翼翼地問道:“那依左相之意,我等該選哪位王爺?”

孔令達淡淡一笑:“別急,這種時候,誰著急,誰先出局,我等靜觀其變即可。”

楊府。

楊英廣大吼道:“李剛!李剛,你給本相出來!”

好一會,李剛跌跌撞撞地跑了進來,連聲道:“相爺,相爺,我在這兒!”

楊英廣乜了他一眼,呵道:“你小子,跑哪兒去了!”

“本相交代你的事情辦完了嘛?”

李剛顧不上喘口氣,急忙回道:“辦完了,辦完了,都辦完了,王爺!”

“無論是受傷的神策軍將士,還是陣亡的神策軍將士,小的都已經把撫恤送去了,還特意說了,是相爺您賞他們的。”

“無論是士卒還是他們的親屬,心中對王爺已經感激不已!”

楊英廣頓時笑得合不攏嘴,“很好,這回的事情你辦得不錯。”

這支天下強軍,是本相的了!

旋即又問道:“李藥師的份也收下了?”

李剛苦著臉說道:“沒有……”

“不止他不收,就連他娘子也不肯收,小的硬塞給她,竟是將小的打了出來!”

“相爺您瞧,這還青著呢……”

“罷了。”楊英廣擺擺手,“他不收就不收吧。”

“本王的心意到了就行,務必知會兵部的人,不可在后勤糧草輜重上,為難他!”

而后,他轉過身,負手而立道:“陛下想來又要上朝了吧”

與此同時。

秦王大軍汲取了前鋒戰敗的經驗,提高了警惕。

針對敵寇不斷小股襲擾的戰術,秦王燕策天挑選出數十名身手矯健的將校,組成隊伍,專門應對敵寇的偷襲。

敵寇慣用的襲擾戰術遇到了克星,幾次惡斗之后,沒有占到便宜的敵寇退入山林,叛軍順利進入三川口。

兩日后,叛軍的戰旗終于越過烈山,飄揚在京州的天空下。

烈山之役畢竟是發生在京州之外的土地上,叛軍入境的消息傳來,京州城氣氛陡然變得凝重。

叛軍所在的位置離京州城只有一百余里,步兵兩天可到,如果是騎兵,一天就能抵達京州城下。

此時。

陳無咎和魏無音已經將災民全都收攏到營寨里,緊閉寨門不出。

秦王的叛軍似乎也沒有拿下這些營寨的意思,視若無睹地穿了過去,直撲京州城。

進入京州的第一日,叛軍繼續進發,一路上毫無阻攔。

第二日清晨,遭遇敵寇襲擊,叛軍列陣迎擊,敵寇大潰。

第三日,敵寇敵寇襲營,叛軍出擊獲勝。

第四日,叛軍克隴原村。

第五日,破金明。

四日內,叛軍連戰連勝,直抵京州城下。

金明是京州城東南一個村寨,距離京州城只有十里,修筑有寨墻壕溝。

第140章大軍已到第140章大軍已到(2/2)

早在叛軍抵達前,村中居民就已奔走一空,只有一幫敵寇占據寨墻防守。

叛軍用了半日時間便攻克寨墻,驅走敵寇,然后立即掘土壘城設立金明寨,作為叛軍進攻京州的基地。

秦王麾下共有兩員大將——華子健和李士彬。

華子健既死,此時帶兵的便只能是李士彬。

李士彬有鐵壁相公之稱,行事最是周全無懈可擊。

在李士彬的帶領下,穩扎穩打的舉措令敵寇如芒在背,當夜便有敵寇夜襲偷營,但鐵壁相公早有準備,一番交戰之后,敵寇倉皇逃去。

接下來幾日,叛軍源源不斷地越過烈山,叛軍陸續開入金明寨,同時王信又令一部調頭北上,在京州城北設置營盤,形成夾擊之勢。

面對叛軍緩慢卻無懈可擊的嚴密行動,盤踞在京州的敵寇露出烏合之眾的本來面目,進退雜亂無章,舉止張皇失措,幾次偷襲都沒有占到半點便宜。

叛軍實際斬獲雖然不多,但華子健兵敗帶來的陰影已經一掃而空,認為敵寇也不過如此。

連日來,隨著后續部隊的不斷抵達,集結在金明寨的叛軍已經有兩萬人。

烈山烈山之役的潰兵,也在金明寨以東另置一營,進行收容。

京州地處平原,天氣晴朗時候,十余里外的城池一角隱約在望。

對于眼前這座大周的都城,叛軍很是慎重。

城內的禁衛軍雖然疏于戰陣,但終究有十萬之眾,又是據守堅城,他們幾乎沒有什么便宜可占。

究竟要如何打,是個難題。

李士彬注視著遠方的京州城,良久道:“備馬!”

一名親兵牽來戰馬,然后俯身趴在地上。

李士彬踩著親兵的背脊跨上坐騎,打馬朝京州城奔去。

旁邊的將領見狀紛紛跟上,一行十余名將領帶著百余名親兵疾馳而去。

華宜孫直起腰,望著那群騎兵煙塵滾滾從寨前馳過,不禁露出憂色。

數日前的烈山之戰他仍然記憶猶新,這支隊伍里,秦王軍的高級將領都在這里,一旦遭遇敵寇,只怕沒有人能夠生還。

張亢似乎看出他的想法,冷冷嗤笑一聲,說道:“鐵壁相公性情豪強,治軍嚴酷,那些將軍們就是明知危險,又怎么敢勸諫?況且他們連戰連勝,正是士氣高昂的時候。哪里吃過苦頭?”

說話間,一名小校叫道:“華宜孫!”

華宜孫放下镢頭,“在!”

“張亢!”

“在。”

“立即去大帳聽令!”

華宜孫與張亢抹去手上的泥土,趕往大帳。

燕策天吩咐道:“這幾日歸隊的散兵也有四五百人。”

“這些軍士來自各支部隊,有些一兩人,有些五六人,互不統屬。”

“就暫時交由你們指揮。”

從指揮一百名士卒的步兵隊率一躍成為負責一個折沖府的將領,華宜孫心里卻沒有半點喜悅。

他與張亢對視一眼,然后道:“遵令。”

燕策天微笑道:“前面有士彬負責,你們就負責帶領潰兵伐木,制造攻城器械吧。”

“是。”

燕策天沒有再說什么,只點了點頭,便讓他們離開。

京州城外一馬平川,戰馬一刻鐘便趕至城下。

李士彬在里許外勒住坐騎,然后打量著城門上的情況。

他看了片刻,然后揮了揮手。

后面一名親兵打馬上前,一直靠近到距城池一百余步的距離,然后張弓搭上一支重箭,朝城上射去。

弓弦還未松開,一道寒光忽然閃電般從城池上方射下,將那名親兵連人帶馬一并射殺。

李士彬連眉毛都沒有動一下,目光從堡壘到江州城門,再到城頭的巨弩,一一看過,最后與城墻上那名彎弓搭箭的女子對視一眼,才策馬返回金明寨。

秦王軍已到,京州城內的氛圍,頓時無比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