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記錄第172章火箭衛星!
早上,趙博遠剛來到辦公室,桌上的電話響了。
“趙博遠,來開個會。”
電話不是曾廠長打來的,而是林靜打來的。
“十三車間開會叫我干嘛?”
趙博遠有點不解。
但本著大家都是合作的技術伙伴,趙博遠還是過去了一趟。
原來,是關于火箭的事。
洲際導彈早已發射,但火箭項目還沒有那么快完成。
因為火箭項目屬于大規模項目,甚至為了建造火箭,還需要打造一個基地!
目前,火箭項目已經進行到了主體完成的階段。
“趙博遠來了啊。”
龍主任依舊是十三車間的負責人。
見到趙博遠來了,他露出了如沐春風般的笑意。
趙博遠現在也算是十三車間的一份子,畢竟經常來。
另外,他和林靜關系好,林靜可是十三車間當成寶的存在。
某種程度上來說,趙博遠和林靜,就是這個廠的兩顆雙子星。
他們都是年輕、長相上佳、具備特殊天賦的技術天才!
尤其是當趙博遠和林靜坐到一塊兒,那更是賞心悅目。
“龍主任,各位,早啊,吃了沒?”
趙博遠打了個招呼,熟絡地和大家伙兒打成一片。
原本有些嚴肅的氣氛,頓時就變成了“吃了,你呢?”、“我也吃了,吃了包子油條,你呢?”、“我喝的粥”這樣煙火氣十足的對話。
龍主任有點無奈,而林靜莫名有點想笑。
等大家說完,龍主任才繼續話題。
“好了,咱們繼續正事兒。”
“目前來說,這個火箭,咱們是象征意義的發射。”
“還是說,往里邊加點什么?”
“就這一點,不知道各位有什么看法?”
十三車間畢竟是高精尖基地,全稱是戰斗工業研究所。
如果是后世,趙博遠一定建議他們在火箭上裝個打擊衛星。
但在現在這個年代……
好像有點不太現實。
但光是發射個能播放音樂的衛星?
好像又不太夠。
“你有什么看法嗎?”
林靜小聲問趙博遠。
趙博遠想了想,說。
“首先一點,肯定是發射一個科技集成品。”
“我也是這么認為。”
林靜說。
此時,大家已經熱烈發言。
有人建議在火箭頭上裝一個發射裝置,到太空后展開一面巨大旗幟。
也有人建議裝一個循環播放的大喇叭,全天候二十四小時播放《馬克思宣言》。
雖然聽著有點離譜,但卻非常符合這個時代大家的想法。
龍主任讓人記錄了這些想法,然后看向林靜和趙博遠。
“林靜,趙博遠,你倆有什么想說的?”
“林靜你先來。”
趙博遠說。
林靜點了點頭,說道。
“我建議發射某種科技集成品,且要實用價值大于形式價值。”
“畢竟,這里面花的錢可不少。”
這話引起了大家的深思。
“是啊,花這么多錢,就弄個大喇叭上去,這不是鬧嗎?”
有人點頭贊同。
方才那位建議發射大喇叭的仁兄,頓時露出了不好意思的笑容。
說發射大旗的那位,也哈哈哈地笑了起來。
當然,這只是討論,其實也無傷大雅。
畢竟最終的決定,還是會慎重作出的。
而且他們的建議,并不是完全離題的。
“趙博遠,你呢?”
“有什么看法建議?”
龍主任接著問道。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趙博遠。
雖然趙博遠嚴格來說并不屬于十三車間,但沒有任何人敢忽視他的實力。
這是個技術大牛,更是個技術天才。
所有人都被他的軍工發明創造所折服。
因此,他的建議,重若千鈞!
趙博遠笑了笑。
“我的看法是發射衛星。”
“衛星?”
龍主任對“衛星”這個詞還比較新鮮。
實際上,不只是他,很多人都非常好奇什么叫衛星。
因為衛星并不是這個年代的產物。
我們都知道,我們的第一顆衛星叫“東方紅”。
但世界的第一顆衛星于1957年發射,那時候才有“衛星”這個叫法。
換句話說,實際上是別人發射之后,我們才開始發射衛星。
“衛星是指圍繞一顆行星并按閉合軌道做周期性運行的天然天體。”
趙博遠說。
“我們要制造一顆人造衛星。
這顆人造衛星使用壽命長,運行壽命應該以年為單位。“
“而不僅僅是一次性產品。”
這一點就很符合林靜所說的,花了這么多錢,不可能單單用一次就完事了。
這個東西,應該具備長期的硬核價值。
“另外,這顆衛星應該滿足不同的實用價值。”
“比如,觀測。”
趙博遠進一步闡釋了衛星的功能。
“比如說,氣象衛星。”
“它可以從太空觀測云層,根據云層的光譜,預測下雨和晴天。”
“這樣一來,就極大地方便了我們的民眾進行各類勞動。”
“下雨時,我們可以收集雨水,及時收衣服,避免雨大造成經濟損失。”
“晴天時,我們可以曬谷子、糧食,進行婚姻嫁娶,以及各種適合戶外的活動。”
“這有利于農業,也方便人民群眾。”
“此外,還有聯絡衛星,將這個衛星作為一個中轉站,進行無線電波的接收與發射……”
隨著趙博遠提到這一點,許多人陷入了沉思。
如果這一點能夠實現的話,那么第四次工業革命將率先出現在我國!
因為,按照趙博遠的這個說法,從此電話就不再是有線的。
另外,除了電話,還有許多其他設備也將變成無線的。
通俗來說,這就相當于后世家里安裝WIFI了。
這其中的價值,不可估量!
“另外還有一種,那就是軍事衛星。”
“專門引導我們的坦克、戰機,從而一舉開啟信息化作戰時代!”
趙博遠說到這里,許多人已經露出了驚訝的神色!
能夠想到這一步,就是將衛星價值最大化的發揮了!
而且經過趙博遠前面的闡釋,大家大致明白了趙博遠想用這顆衛星做什么,也理解了應該怎么做。
大的方向和未來,他已經描繪出來。
至于如何具體實現,那就是技術方面的事。
但總的來說,這非常具有可行性!
龍主任激動地說。
“我就知道,找你來開這個會準沒錯!”
“這確實是極大化發揮火箭發射的價值!”
“但是,要如何保證這個衛星可以長時間運行?”
龍主任問起了技術實現的問題。
趙博遠說。
“太陽能。”
太陽能在這個時代還屬于未知之物,但在趙博遠前世那個時代并不算稀罕。
太陽能充電器、太陽能路燈……幾乎隨處可見。
甚至連車輛都有太陽能充電板。
所以說啊,一鯨落,萬物生。
從火箭這個項目上能想到衛星。
而衛星很多技術一旦實現,就不僅僅是軍工價值,還有經濟價值和工業價值。
很多人說,造火箭能夠衍生無數產業,這并不是一句虛言。
后世常說的“光伏”產業,實際上也是從這里起步的。
“那我們就好好研究研究,這個‘衛星’應該怎么造吧!”
龍主任高興地說。
“趙博遠,你覺得,衛星應該怎么造?”
“第一顆衛星應該具備哪些功能?”
“第一點,這顆衛星應該能夠播放《東方紅》!”
趙博遠果斷地說。
這下,方才那兩位建議往火箭裝大喇叭和搞面大旗的仁兄,頓時歡呼起來!
“贊成!”
“支持!”
\“就該這么干!\“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