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武宗舊事第611章武宗舊事←→::mayiwsk
此刻的沈烈抬起頭,看著皇太后端莊典雅的傾城玉容。
一臉無辜。
瞧著太后玉容上那殷切的期盼。
沈烈便在心中嘀咕著:“太后剛才是怎么說的來著,太后說可聽,也可不聽,那臣肯定是……”
不聽啊!
很合理呀。
瞧著沈烈這一臉的無辜,李太后錯愕過后,便覺得心中好似有一團小火苗,蹭的一下就躥起來了。
見沈烈這般裝聾作啞,假裝糊涂,拿出了大人們對付皇帝的辦法來對付她李彩鳳。
李太后血壓又開始飆升,深深的吸了口氣,便只好默念著:“不動怒,不動怒……”
就當他是一根蠟燭,不點不亮。
想了想。
李太后便只好向著左右,揮手道:“都下去吧。”
既然這沈烈假裝聽不懂她這位皇太后暗示,那就只好讓左右退下,改暗示為明示了。
可是這種事總不能傳揚出去吧。
便只好單獨談。
隨著宮女,太監紛紛退下。
關上了殿門。
守在殿外。
李太后便強自將心中那團憤怒的小火苗壓了下去,咬了咬紅唇,便索性將事情挑明了。
清了清嗓子。
李太后便又輕聲道:“愛卿呀……那鳳陽馬氏奉祖宗遺命,看守皇陵,沒有功勞還有苦勞……你大人大量,便網開一面吧。”
這次該聽懂了吧!
“哦……”
沈烈聞言,眼珠子轉了轉,覺得裝傻有點不合適了,便只好恭敬一禮,自說自話:“啟稟太后,臣無狀,又想起了……武宗年間的舊事來了。”
絮絮叨叨。
嘀嘀咕咕。
沈烈便只是念叨著武宗一念之差,對外戚,對大臣,對藩王的心慈手軟,才三十一歲并英年早逝的陳年舊事。
說個不停。
核心思想就是一句話。
咱們可不能重蹈武宗的覆轍呀!
心慈手軟要不得!
一時間。
沈烈與皇太后二人一個在上,一個在下,隔著幾十層臺階自說自話,簡直是雞同鴨講。
當然了。
這一招也是大臣們在朝堂上,經常用來對付皇帝的招數。
可此時。
看著沈烈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李太后心中剛剛熄滅的小火苗,又蹭的一下冒了出來。
好氣呀!
李太后此時,恨不得抓起手邊的團扇便狠狠砸過去,而那寬大華美的宮裝遮掩下,胸膛劇烈起伏著。
說起來。
這也就是李太后了。
這要是換一位太后……
多半就當場暴走了。
終于。
隨著沈烈的喋喋不休,端莊嫻熟的大明皇太后憋不住了,發出了一聲低喝:“住口!”
沈烈便趕忙把嘴閉上了。
不再多言。
于是殿內又一陣沉寂過后。
李太后氣壞了,狠狠的瞪著沈烈片刻,卻又無可奈何,他就是鐵了心裝糊涂,誰也拿他沒什么辦法。
于是又一陣血壓飆升之后。
李太后便只好氣憤的揮了揮玉手,便好似少女一般賭氣道:“你……下去吧。”
沈烈便一本正經的行了一禮,輕聲道:“哎,臣告退。”
隨著沈烈亦步亦趨。
退了下去。
殿外。
新來的侍衛,宮女,太監們都驚呆了,又不敢吭聲,便那樣眼巴巴看著沈大人走了。
而李太后余怒未消。
沉著玉容。
站起身。
將那華美宮裝的長袖一揮,便快步離開了這大殿,向著寢宮走去,可是走著走著。
隨著一陣冷風吹過,涼意襲來,李太后忽然驚醒了,抬頭看,卻發現自己不知為何……
竟然來到了冷宮門前。
可能。
平時走慣了這條路,溜達著就走過來了。
而此時。
那冷宮的大門敞開著,幾個老宮女正匍匐跪地,在寒風中跪迎太后,而那房舍中卻傳來了吱呀吱呀紡紗機轉動的聲音。
忽然間。
李太后驚醒了過來,忙道:“起來吧。”
隨著幾個老宮女站起身。
那紡紗機轉動的聲音,讓大明皇太后心情變得平靜下來,卻又皺起了黛眉,在心中嘟囔著什么。
她李彩鳳何時這般沉不住氣了,竟然因為三言兩句,竟然對皇兒的心腹愛將動怒了。
這可不像她。
畢竟他……
所言非虛。
想到了當年武宗皇帝確實是一念之差,斷送了自己的性命,稀里糊涂便沒了命。
前車之鑒,歷歷在目。
讓她心中生出了幾分懊悔。
這件事……
確實她這個皇太后錯了,這個時候心慈手軟什么吶,她是絕對不容許,讓她的皇兒落到武宗的下場。
一時間。
端莊嬌艷的大明皇太后,那玉容上一陣陰晴不定,瞧著……竟好似有些進退失據。
警覺了。
李太后便伸出手,在那華美宮裝遮掩下,輕輕在自己豐腴的腿上捏了一把,那明眸中卻又迷離著一絲迷茫。
按理說。
不應該呀。
她到底動怒個什么勁兒吶。
沒來由。
李太后伸出手,又拍了拍自己的臉,將凌亂的心思整理了一番,恢復了一貫的端莊雍容,便如往常一般儀態萬千。
徐徐走進了那冷宮。
在一片鶯鶯燕燕聲中。
李太后揮了揮手,卻不知為何,一瞧見這滿屋子的紡紗機,還有那躍動的一根根棉線,她心中便踏實了起來。
那蓮步輕移。
從紡紗作坊里走了出去,穿過了一道門,另一個房間里,一些老宮女,先帝的妃嬪卻正在織布,剪裁著什么。
“恭迎太后。”
“圣母娘娘萬福金安。”
幾聲山呼,讓李太后心中又踏實了一些,便走到了桌旁,拿起了一件異常厚實的綢緞料坎肩。
抖了抖。
瞧著這坎肩,李太后奇道:“這是什么樣式?”
沒見過呀。
一旁。
立刻便有一個管事宮女,恭敬應道:“回圣慈太后的話,這是沈大人叫人送來的樣式,說是……給三大營將士穿在甲胄里頭,可以……防箭。”
“哦?”
李太后不由得明眸睜大,心中更加好奇了,原來絲綢制作的坎肩貼身穿戴,便可以防箭么?
這說法她還是第一次聽說。
這要是別人說的,她多半便會認為是胡言亂語,可偏偏,這話是沈烈所言,那便十有八九是真的。
那管事的宮女便又思索著,輕聲道:“沈大人說,這是當初元人的法子,一來這絲綢十分光滑,穿在里頭……可以省了騎馬顛簸,甲胄摩擦之苦。”
“二來這絲綢都織得很密實,極富韌性,沈大人還說……如果穿有絲綢內衣,當被來自較遠距離的箭射中時,箭簇往往會不會直接穿透絲織物,而是帶著絲織品一并穿入體內……再拔出箭簇時,絲織物會一并帶出。”
隨著那管事的宮女,繪聲繪色的訴說著。
李太后便做出了釋然的樣子,點了點頭,很快便又雍容道:“那你等便好好做。”:mayiwsk←→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