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師出有名第253章師出有名:有二三十支箭矢,朝秦素煙射來,其中一支精確無比的對準了張青楓。
危險!
張青楓心中大駭!
這支箭的力量,速度,與剛才那支別無二致,這是絕殺的一箭!
箭矢看似奇快無比,但是在張青楓眼里,卻無比緩慢。
這種程度的箭矢,他也能射出,也就是說對方的武力最多與他齊平,甚至不如他。
但是對方暗殺經驗豐富,所以剛才在猝不及防之下,他差點被偷襲得手。
而秦素煙常年游走在生死間,對危機的感應極為敏銳,所以能一下子反應過來。
這是常年積累的戰斗意志,就算張青楓修煉到第九重境界,也無法擁有這種戰斗意志。
“看來,我的內功上去了,但是我的武器和戰斗意識,與這些人相差甚遠。”
張青楓喃喃自語,眼里露出一抹精光,假裝嚇得跌倒在地,箭矢險而又險地朝他的頭頂擦去,剛碰到最前方的幾縷發絲,一道聲音響起。
一顆石子,直接打偏了箭矢的箭頭,即便張青楓不躲,他也不會死!
張青楓抬頭看去,發現秦素煙渾身上下包裹著護體罡氣,那幾十支箭矢,根本無法近得她身。
見到張青楓躲開箭矢,她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神色,在這些許疑惑后,又轉頭看向四周。
秦素煙掌中勁氣一吸,幾十片葉子浮在她身前,然后身形一抖,葉子如同利劍一般,像周圍射去。
噗!噗!噗!
樹林中接連響起幾道聲音后,就又恢復了平靜。
“剩下一個。”秦素煙喃喃自語,然后邁步向林中走去。
張青楓看得目瞪口呆,幾十個普通人就這么被解決了?
看來,在戰場上他真是運氣,全部仰仗著勁弩之威,畢竟五十步內無敵。
“剩下的最后一人,應該就是對我放箭的人吧。”
張青楓用手撐著身子,看見馬夫已經嚇得躲在馬車底下。
“行了,出來吧,看你這點出息。”
張青楓吩咐了一聲,然后重新回到位置上。尛說Φ紋網
仔細回想起剛才的畫面,秦素煙應對那幾十支箭矢,根本不會吹灰之力,為何石子是在千鈞一發之際,才發出?
難不成她是看出了什么?
張青楓心中微微一驚,這丫頭洞察力這么敏銳?
想想對方將軍出身,他也不覺得奇怪了。
“看來在這丫頭面前,我得小心行事,猥瑣發育才是王道。”
“不過這樣一來,我的戰斗意識,永遠無法提高,這該如何是好?”
張青楓微微皺眉,天天躺在椅子上偷懶,就算內功精進,也就如同一個空有蠻力的大漢。
就在他尋思之際,秦素煙提著劍回到馬車,她瞥了一眼張青楓后,然后抱著劍坐在位置上斜靠著。
她淡淡地開口道:“我救了你的命,也算是共患難。”
秦素煙話音剛落,然后就閉上眼睛,不再說話。
她的言外之意,是患難之交就該坦誠相待,不管是雞舍,還是其他的。
張青楓暗暗猜測,她可能問的也是,剛才他靠自己躲過的那一箭。
要說是巧合,哪有這么巧的事情,對方畢竟是殺手,每一發箭矢都精確無比。
“眼見為實,耳聽為虛,到時候我請你吃炸雞。”
張青楓微微一笑,并沒有睜開眼睛,馬車緩緩地前進。
雖然算是患難,他們都還沒開始‘坦誠’呢,他怎么可能全盤托出,萬一最后秦素煙反水怎么辦?
只有秦雨竹、林子衿這樣已經‘坦誠’過的人,問起雞舍,還有武功一事,他才會選擇不做隱瞞。
一路無話,他們很快就回到了爵府,兩人都有一些期待,竇碧會不會發兵而來?
張青楓是想等對方主動出擊,到時候痛打落水狗,好好出一口惡氣。
秦素煙雖然已經厭倦了軍旅生涯,但骨子里是個好戰之人,也想看一看這次的熱鬧。
所謂兵仙,究竟會怎樣打這場仗?
護國公府。
竇碧在房間內,并不知道,張青楓已經惦記上他了。他還以為對方正在焦頭爛額,他殊不知再過幾日,焦頭爛額的人就該是他!
“父親,據探子傳來情報,白云縣、長興縣昨日就下令封閉城門,不允許任何人出入。”
“依我看來,白云縣、長興縣的情況已經不容樂觀,爵府的存糧,很快就要耗空。”
“看來,嵐武郡很快就要落到我們的掌控中。”
竇尼挽一臉喜氣,拿著情報走進屋子。
“很好!”
竇碧淡淡地點了點頭,坐在案上閉目沉思。
“父親,嵐武郡守馬上就屬于沈金兵,你為何還面帶憂慮?”
“難不成,是怕張青楓起兵攻打?”
“我想過了,就算他狗急跳墻,但也師出無名,將徹底被天下人辱罵!”
竇尼挽將情報放在案上,然后尋了個椅子獨自坐下。
“我們要的不僅是嵐武郡在掌控中,還要嵐武郡里沒有任何變數。”
“張青楓一日不除,我們就算拿下嵐武郡守的位置,他對我們來說也是異數。”
“我們現在要想的是,如何除去這個異數,他師出無名,我們何嘗不是師出無名?”
竇碧依舊沒有睜眼的意思,放在桌面上的情報,早在他意料中,根本沒有查看的必要。
他看得很明白,皇上也看得很明白!
外患解決之后,武朝就該解決內憂了,護國公府囤聚了重兵,并且拉幫結派,皇室早有除去他的意思。
他對武朝而言,是個潛在威脅,而且他卻有自立之意。
同樣,擁有兵權的張青楓,對武朝來說是最大的異數。
當威脅和異數矛盾激發碰撞到一起,這才是武朝皇室漁翁之利時,這也是皇室慣用的御下之道!
只要有一個合理的借口,打下張青楓的轄區,穩住民心,竇碧就不怕皇室出兵來犯!
“父親,如果要師出有名,我倒是有一計必然可行。”
竇尼挽眼睛一亮,頓時想到了一則妙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