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侯棄子

第391章 趙林的禮物,想搶青州軍!

第391章趙林的禮物,想搶青州軍!第391章趙林的禮物,想搶青州軍!→、、、、、、、、、、、、、、、、、、、、、、、、、

成平二十六年九月十七!

成平帝六十大壽。

普天同慶。

全城燃起煙花爆竹。

整個盛京城籠罩在一片歡騰之中。

在剛剛建成的奇石園內。

各地方官員陸續獻上壽禮。

“東寧巡撫陸鼎獻上東海明珠一對,愿陛下福源長遠,壽與天齊!”

一對碗口大的珠子被兩個小太監用托盤托著走過眾人面前。

“天南巡撫葉炳坤獻上玉山一座,愿陛下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一個足有磨盤那么大的玉山被幾個太監抬著過來,通體晶瑩剔透,上面雕刻著山川河流,花鳥蟲魚。

“三邊總督顧景德獻上汗血寶馬一匹,愿陛下圣體康泰,國運昌盛!”

一匹全身血紅,沒一絲雜色的雄壯寶馬被一個太監牽著走來。

“西北總督……”

隨著太監尖利的嗓音不時響起,一個個價值不菲的禮物被送了上來。

成平帝滿意點頭。

這些禮物都很難得,顯然搜集這些東西都用了心。

底下議論紛紛。

“勞民傷財!勞民傷財啊!”傅承望捻著胡須道。

旁邊的禮部尚書白鴻彬低聲道:“傅大人,這時候就別說讓陛下掃興的話了。”

傅承望不滿道:“就算掃興我也要說。白大人,你可知這些東西怎么來的?”

白鴻彬干笑了兩聲。

怎么來的?

總不可能是這些官員花錢買來的。

那么自然免不了巧取豪奪。

這東西眾官員知道,成平帝也知道。

但沒人在乎。

反正沒巧取豪奪到他們身上。

傅承望怒道:“這些東西富麗堂皇,卻不知沾染了多少人的血,耗費了多少錢糧。若是用在百姓身上,得有多少百姓免于饑餓災難?”

白鴻彬不說話。

旁邊的戶部尚書姜豐遠接話道:“傅大人在此吐槽有什么用,何不上前勸誡陛下?”

傅承望坦然道:“老夫自然會上前勸誡,讓陛下把這些東西用于天下百姓,但不能是現在。”

不管怎么樣,都不能打擾了成平帝這六十大壽的壽宴。

就算普通人的壽宴都要顧及,何況堂堂皇帝。

周圍的大佬們都紛紛點頭。

傅承望別的不說,這點所有人都很佩服,坦誠。

“不知趙大人給陛下獻上什么禮物?”兵部尚書卞安仁問道。

趙林坐著的這個地方,都是朝廷大員,真正的大員,一二品的高官才能坐的。

前后左右不是尚書總督,就是內閣大學士。

都是些老頭子,最年輕的如傅文啟,也將近四十了。

只有趙林一個二十不到的年輕人。

此時聞聽卞安仁的問話,不少人都露出古怪之色。

趙林給皇上帶了六十船的稻谷做賀禮,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

但是,真要送六十船的稻谷,趙林這個新鮮出爐的全國河道總督怕是就要飛了。

皇上才不管那么多,你敢只送稻谷就是看不起他。

別說皇上了,就是在座的各位大臣,他們過壽要是有人只送稻谷,哪怕寓意再好都沒用。

不值錢就是不值錢。

趙林微微一笑,道:“卞大人稍等,馬上就到我了。”

話音剛落,便到趙林了。

“河道總督趙林,送六十船……稻谷。”

念禮單的小太監愣了一下,隨即趕緊繼續念道:“這些稻谷乃是趙林帶人親自開荒種植,在陛下的天威下風調雨順,順利長成,特以此恭賀陛下千秋圣壽,萬壽無疆!”

成平帝本來高興的臉色猛地沉下來。

所有人都看得清清楚楚。

立刻,不少人開始幸災樂禍。

“趙林還真敢啊,我還以為他只是說說而已。”

“呵,拿稻谷當壽禮,就算老百姓也不高興的吧?”

“這下看這位新晉的河道總督怎么收場。”“

“要不要賭一下,看他這個河道總督還能當多長時間……”

不少人議論紛紛。

在他們看來,趙林年紀輕輕卻兩年四升,一步登天成為和六部尚書都平起平坐的從一品大員,靠的就是成平帝的寵信。

只要成平帝的寵信沒了,打回原形還不是分分鐘的事。

“你怎么真的送稻谷?”

白鴻彬吃了一驚,道:“送稻谷的寓意是好,但該有的也得有啊,稻谷只能算搭頭。”

傅承望微微皺眉,但沒說話。

他也很矛盾。

一方面贊賞趙林不勞民傷財,另一方面也擔心他因此惡了皇上,被革職查辦。

趙林笑道:“白大人等著看就是了。”

成平帝當即就發火了:“朱忠言,這就是你跟朕說的神秘禮物?”

朱忠言連忙道:“陛下息怒,趙林不會如此愚蠢,且等等看。”

成平帝冷哼一聲:“若只是稻谷,朕就把你這個狗奴才和趙林一塊砍了。”

朱忠言笑道:“陛下也許會砍奴婢的腦袋,但絕不會砍趙大人的。”

“哦?看來你對他的禮物很有信心啊。罷了,朕就等等看。”

第391章趙林的禮物,想搶青州軍!第391章趙林的禮物,想搶青州軍!→、、、、、、、、、、、、、、、、、、、、、、、、、

成平帝來了興趣。

也不用等,在太監念完禮物的下一刻,趙林的禮物就送了上來。

很長一溜,用紅布蓋著,很神秘。

來到成平帝面前,紅布掀開,眾人立刻伸長脖子去看。

在短暫安靜后,發出一聲整齊劃一的驚呼聲:

“這、這是稻谷?”

“這是稻谷?”

成平帝問道。

不光如此,白鴻彬也震驚地詢問趙林。

趙林笑道:“怎么不是?六十船稻谷,絲毫不差,祝賀陛下六十大壽。”

出現在眾人面前的,是六十艘由青銅制成的船,每艘船都長一丈,寬半丈,高六層,船上鑲嵌著寶石。

每一層,都插滿了稻谷。

只是,那稻谷由白銀做桿,黃金為穗,黃白之色交相輝映,差點閃瞎人眼。

此外,還有金銀玉石做的野草野花,天空飛鳥等等。

為了這件禮物,趙林可是把所有剿匪平叛抄家得來的黃金都填進去了,還特意讓蘇迪調蘇家的匠人秘密制作,對所有人保密,如今果然一鳴驚人。

白鴻彬忍不住問傅承望道:“傅大人,趙林此舉是不是勞民傷財?”

傅承望板著臉道:“只要沒禍害百姓都不是。”

旁邊的大臣都嗤的一聲笑了。

李承乾道:“沒想到傅大人還挺會雙標。”

傅承望嚴肅道:“李大人此言差矣。所謂勞民傷財,前提是勞民,若是趙林自己搞來的錢財做的這些稻谷,沒用民脂民膏,那便沒有勞民。”

“但是傷財了吧?”李承乾接著問道。

傅承望仍然很嚴肅的樣子:“確實有些傷財,趙林以后切不可如此。”

趙林聽勸道:“岳父大人說的是。”

李承乾連帶周圍的大臣都氣笑了。

你傅尚書剛剛還一副憂國憂民的架勢,現在到你女婿身上,就成了下不為例了。

以前怎么沒看出你傅承望這么不要臉呢?

“這件禮物,最起碼得花費幾十萬兩黃金白銀吧?”有人低聲說道。

趙林坦然道:“十萬兩黃金,五十萬兩白銀,其他銅玉沒算,正好合陛下的六十大壽。”

也許趙林的禮物不是最貴的,但確實最得成平帝滿意的。

趙林站起身,對著成平帝遙遙一拜:“以此祝賀陛下千秋萬圣,萬壽無疆。”

成平帝高興道:“好!好!不愧是朕的愛卿,朕很喜歡。賞……”

成平帝想了想,問朱忠言道:“賞他什么比較好?”

朱忠言連忙道:“趙林即將赴任河道總督,手下沒人不好辦事,不如讓青州軍繼續跟著他。”

成平帝點了點頭,道:“好!趙林原本是宣武將軍,擢升為顯武將軍,為總兵官,繼續領青州軍。”

眾人的臉色紛紛變化。

尤其是一些武將,都對趙林怒目而視。

他們在戰場上拼命,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現在才不過四五品,做個衛鎮撫官。

這小子不過是給皇帝送個禮,竟然就成了從四品的顯武將軍?還做了總兵?

這厚愛也太厚了吧?

當即就有人站起來,道:“陛下且慢。總兵官乃是國之重臣,極為重要,就這么授予一個年輕人,不太妥吧?”

成平帝高興的臉色一下就沉下來,道:“有何不妥?”

“熊廣利,西北邊軍,從三品的衛指揮同知,前年授定遠將軍銜。”

看到站起來的這人,傅文啟立刻低聲對趙林介紹。

“熊家的人啊。”趙林呵呵一笑。

熊家本來要報復自己,但被宋淮安牽扯住,焦頭爛額,現在還沒騰出手來。

此時要不是熊廣利站出來,趙林都要忘了熊家了。

熊廣利道:“顯武將軍乃是極為榮耀的軍銜,非有足夠戰功不能給。請問陛下,趙林何德何能,有何戰功,就這么給了他顯武將軍的名號?”

“是啊,若是趙林軍功足夠,我們無話可說,但是光送禮就給了個顯武將軍銜,確實有些過了。”

“請陛下收回成命。”

不少武將紛紛站起來。

這里面有和熊家交好的人,但也有不相關的人。

這些不相關的人站出來反對給趙林授顯武將軍,更反對任命他為總兵官的職務。

如果說顯武將軍只是虛銜,聽起來好聽。

那么總兵官就不一樣了。

這可是實打實的實權。

總兵官共分三種,一是邊鎮總兵,如趙景州就是,除了鎮北關的兵力外,他還可以調動邊鎮三省的兵力。

二是內地總兵,比可以跨省用兵。

三是京營總兵,可全國機動。

無論給趙林哪一個,都足以讓他瞬間成為軍隊體系內極為重要的一員。

所以武將們并不想讓趙林做這個總兵官。

但是他們哪能攔得住成平帝。

如果可以攔得住的話,成平帝就不昏庸了。

“混賬!朕親口說的話,你們要讓朕吞回去?”

成平帝大怒。

熊廣利等人嘩啦一下跪下,連說不敢。

“臣不是這個意思,趙林太過年輕,驟登高位,對他也不好。陛下真想給他授銜,可以讓他去邊關磨煉幾年。”熊廣利道。

第391章趙林的禮物,想搶青州軍!第391章趙林的禮物,想搶青州軍!→、、、、、、、、、、、、、、、、、、、、、、、、、

“哼!居心叵測!”

不用成平帝開口,就有人跳出來了。

肖偉倫。

這是太子黨的一員。

之前趙林入獄,太子并沒出面救援,結果趙林不僅出獄了,還高升一級,成為河道總督,讓太子非常后悔。

太子也曾專門給趙林解釋,但誰都知道隔閡一旦出現,再想彌補就不容易了。

不過為了拉攏趙林,太子還是指使肖偉倫跳了出來。

肖偉倫身為兵部侍郎,對于這些事很有發言權:“陛下,諸位將軍,在下認為趙大人做總兵官名副其實。原因有二。”

肖偉倫侃侃而談:“一,趙大人平叛有功,他的軍功并不比邊關的將軍少。”

“二,趙大人年輕。有人會說年輕是缺點,怕趙大人德不配位,但是在我看來,卻恰恰相反。就是年輕,才有犯錯的機會。給趙大人十年時間,還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將軍嗎?而那時候趙大人還不滿三十歲,能帶兵到六十歲,足可以為皇上、為這天下百姓保三十年太平。”

“荒謬!”

熊廣利怒道:“我朝又不是缺人,在座的各位將軍哪個差了?用得著冒險用他?”

“對!用兵一事應當謹慎,剿匪平叛算什么?不過小打小鬧。真上了戰場,怕是嚇得褲子都要濕了。”

“陛下要讓趙林做總兵官我等也不反對,但總得顯示出他有這個資格吧?”

不少人反對,也有很多人渾水摸魚,趁亂鼓噪。

成平帝氣得臉白:“一群混賬東西!朕的話也沒用了?”

此時李承乾輕咳一聲,站起來道:“陛下,諸位大人,請聽我一言。”

熊廣利道:“李相請講。”

李承乾道:“小趙大人有勇有謀,文武雙全,正該重用。最近天下不太平,他即將赴任河道總督,要去全國治水,領些兵馬也是應當,這也是陛下為他的安全考慮。”

“李相這么說就不合適了,若是只為了他的安全考慮,給他派些護衛就是了,用得著擢升他為顯武將軍、總兵官?”熊廣利冷笑道。

李承乾笑道:“熊將軍莫急,聽老夫一言。現在因為天災的事,到處都是流民匪患,非常嚴重。小趙大人的安全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需要他在治水的時候維護當地太平。只是沒有合適的官身,小趙大人不好調遣當地兵馬,這也是陛下為大局著想。”

“李相此言差矣。什么職務做什么事,平叛剿匪的事情自有當地兵馬,若是不成再派軍隊,用不著趙林去。”戶部侍郎熊瑛站起來道。

趙林做了河道總督,要全國去跑,整治水利,這對熊家來說再好不過。

只要他離了青州軍,熊家就有幾十種辦法整死他。

但要是讓他做了總兵官,還帶著青州軍,那就麻煩了。

所以不管如何,都不能讓趙林做那個總兵官。

這些年熊家也收買拉攏了不少官員。

熊廣利和熊瑛打頭,其他官員也紛紛站起來反對。

這次就不止是武將了,一些文官也站了起來,甚至連趙林的河道總督都一起給反對了,要成平帝把這個也給他撤了。

主要是一些嫉妒趙林年紀輕輕就登上高位,想要渾水摸魚。

好端端的壽宴眨眼間變成了彈劾趙林的朝會,成平帝氣得臉都白了。

“都閉嘴!”

關鍵時刻,李興業站出來,喝道:“這是陛下的壽宴,你們想干什么?要造反嗎?”

連傅承望都知道不能在這個時候擾了成平帝的興致,這些人卻絲毫不在乎,可見眼里根本沒有成平帝。

“李大人何必如此。”

趙景州突然發話:“這也是大家為趙林著想。他沒有經驗,萬一做了錯事,豈不是辜負了陛下的期望?”

趙景州這一開口,現場突然就安靜下來。

誰都知道趙景州也是成平帝的心腹,才能執掌鎮北軍。

但現在明顯是成平帝想封趙林,而趙景州卻提出反對意見,這是要干什么?

君臣反目嗎?

傅承望目光一凝,低聲道:“趙景州過分了!”

李興業也怒道:“不是東西!”

他們兩個是知道趙林和趙景州關系的,所以極其憤怒。

周圍的大臣們都很奇怪,趙景州反對很正常啊,大家都是為了利益,這兩位怎么就那么生氣呢?

成平帝也震驚地看著趙景州。

趙景州起身道:“陛下,恕臣斗膽,趙林確實不方便繼續帶兵了,這個總兵官也做不得。”

看著自己的心腹愛將,成平帝也不得不壓下怒氣,道:“理由。”

趙景州道:“理由有三。”

“一,趙林沒有足夠的資歷。在場的諸位將軍,都是從小兵開始,一步步走到現在,有資格坐在陛下面前,參與陛下的壽宴。趙林不是,他只是平叛剿匪,連正式戰爭都沒參加過,怎能一步登天做總兵官?”

“二,趙林沒有經驗。帶兵打仗不是兒戲,一次疏忽可能就導致全軍覆沒。趙林在某些方面確實做得好,但不能掩飾他沒上過戰場的缺點。一旦讓他做總兵官,萬一出了錯,損失的將是我朝的將士,臣不得不反對。”

第391章趙林的禮物,想搶青州軍!第391章趙林的禮物,想搶青州軍!→、、、、、、、、、、、、、、、、、、、、、、、、、

“三,趙林有大才,應該用在關鍵的地方。比如治理河道,讓他專心治理就行,就不要用平叛剿匪這樣的事情讓他分心。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嘛。”

“臣說完了,請陛下定奪。”

趙景州行了一禮,又施施然坐下。

成平帝開始猶豫。

別人的話他可以不聽,但趙景州的話的考慮。

此時又一個人站起來:“陛下,臣以為趙將軍說得有道理。”

人群一陣騷動。

傅承望目光一凝。

“龐靜修,衛國公的長子,九門提督。”傅文啟及時介紹。

趙林看了一眼龐靜修,龐靜修正好看回來,朝趙林禮貌地拱拱手。

趙林拱手還禮,面帶笑容。

文臣武將分列兩班,趙林和文臣們都在成平帝左側,龐靜修等這些武將在右側,中間是趙林為成平帝準備的六十艘船的稻谷。

“衛國公乃是前軍方第一人,現在在軍中的影響力也很大。龐靜修出面,必然有他的指使。如此看來,他們是鐵了心地要阻止你做總兵官了。”傅文啟道。

趙林淡然道:“不,他們不是針對總兵官,而是青州軍。”

果然,那邊龐靜修繼續開口:“臣以為趙大人的才華能力世所罕見,不愧是天子門生,假以時日,必然會成為國之柱石,所以應當讓他專心辦事,讓別人來處理那些瑣事。”

“比如呢?”傅承望開口。

龐靜修道:“比如剿匪平叛,應當讓別人率青州軍去,而不是讓趙大人親自率領。無論如何,刀兵兇險,若是趙大人受傷出事,將是我朝的最大損失。”

“龐提督說得對,趙大人才華橫溢,能力絕世,不應該在那些瑣事上浪費精力。”熊廣利附和道。

“不僅不能浪費精力,連刀兵都不能讓他靠近。把青州軍交給別人,趙大人只管處理河道的事情就是了。”熊瑛緊隨其后。

“確實如此。”副宰相邵玉堂只說了四個字。

成平帝緩緩點頭。

他自然不希望趙林出事。

而且文貴武賤,讓趙林領兵也確實不是什么好事。

所以成平帝當即就要應允。

“反對,不能失去青州軍。”趙林當即就低聲對傅承望他們說了一句。

“荒謬!”

李興業立刻站起來,先對成平帝行了一禮,道:“陛下,臣以為不妥。”

“哦?說說你的理由。”成平帝道。

對于這位皇室侄子,成平帝還是非常的信任。

李興業道:“趙林在江北做的事情有目共睹,不管平叛剿匪,還是治理百姓,很多時候都需要青州軍配合。若是沒了青州軍,地方軍隊又不配合,怕是會影響趙林辦事。”

成平帝緩緩點頭:“有道理。”

“李大人此言差矣。”龐靜修道:“趙大人是河道總督,可以隨意調遣全國所有漕軍,誰敢不聽?”

李興業道:“聽和做是兩回事。陽奉陰違的事情還少嗎?你們說了這么多,不就是想搶走青州軍,好讓趙林辦事遭受阻礙,甚至辦不成嗎?”

“你?”

龐靜修大怒,剛要反駁,趙林呼得站起來,道:“陛下,李大人說得對,他們就是想讓臣無兵可用,這樣就沒法幫陛下收取海貿商稅了。”

趙林知道成平帝的忌諱在哪。

果然,這句話一出,成平帝立刻大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