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穿越:大耳賊劉備

第147章 謀敗

二手穿越:大耳賊劉備第147章謀敗_365

第147章謀敗

“聽聞那宗將軍一向謹慎,怕是不會給伯陽公取其為質的機會……”

丘力居淡淡的說了一句,轉身走了。

張純皺起眉頭,看了看丘力居,嘆了口氣。

不是宗員謹不謹慎的問題,而是丘力居不想這么做。

丘力居可以帶烏桓部族幫張純劫掠人口,因為他們自己本來就要劫掠錢糧。

但挾持護烏桓中郎將這個黑鍋,丘力居不想背。

宗員是持節的胡烏桓中郎將,而且是中原大亂時天子派出來平叛的,若是烏桓人參與挾持他,萬一失手導致其死傷,等大漢騰出手來烏桓會被滅種的。

而且,攻打公孫氏本就更符合丘力居的利益。

丘力居是遼西烏桓部頭人,在遼西與公孫家長期進行資源爭奪,兩邊本就有仇,而且除掉公孫家能使丘力居的部族得到更多發展空間。

其實張純現在只有一個選擇。

就是去見宗元,領了將令,立刻帶著烏桓騎兵去攻打遼西公孫氏。

要不然,丘力居恐怕會調頭和劉備合作。

誰以宗員的旗號攻打公孫家,丘力居就會跟著護烏桓中郎將的旗幟行動——這是奉詔討賊,合法抄家,不是劫掠,沒有后遺癥的。

而且公孫家族百年積蓄,財貨確實比現在的廣陽多得多,面臨的風險也要小得多。

廣陽雖是州治,卻是幽州最小的郡,只有五個縣,其中昌平和軍都都是軍事防區,沒什么油水。

良鄉北邊的廣陽舊縣只有幾家豪族鄔堡,安次又已經被公孫家盤踞……

唯有薊縣有點搞頭,但劉備已經說了,只要薊縣城破,肯定會付之一炬……那廣陽還有啥好處?

張純和丘力居都不會懷疑劉備的說法——劉備敢只帶五個人跑來談判,這是亡命徒的架勢,多半什么都干得出來。

而且劉備是廣陽長史,其它郡出問題和劉備沒關系,但是薊縣沒守住就是劉備的罪過,于公于私,劉備都會死守到底的。

劉備看起來是在和張純談判,實際上被說服的,是丘力居。

當然,這對張純而言也并不是壞事,反正廣陽的人口也是人,遼西的人口也是人。

而且有廣陽部隊相助,又有合法名義,也比偷偷摸摸當亂賊好些。

離開昌平時,士仁頗有些感慨:“我本以為此來兇險萬分,卻沒想到長史竟能說動張純……”

“我可沒說動他,只是給了他另一個選擇罷了。”

劉備搖頭:“君義你也做過生意,該知道人皆逐利,若是予所有人都有利,這生意自然就很好談。只不過,利有很多種,而此時公孫氏就是那個利。”

“士某往日做的無知買賣,卻是未得此門道……”

士仁很是欽佩的跟在劉備身后:“求長史收士某為門下走卒,士仁愿為長史效犬馬之勞。”

劉備回頭看了士仁一眼,笑了笑:“你也見到昌平那數千烏桓騎了,張純與我仍然是敵非友,此刻入我門下卻是危險萬分。”

“士某這等無能庸碌之輩,在哪兒都是兇險。長史為士仁報了家仇,士某自當追隨長史。”

士仁老老實實的說道:“士某無才無能,唯膽量尚有幾分,只怕長史看不上士某。”

“君義連夜報信有勞,自愿隨我赴險又有功,本就已是我門下了。只是我軍中自有章程,君義尚未過得部曲武選,暫時不能入我近衛。但君義之功已可任我屬吏,不知君義想做何職?”

劉備邊走邊問。

說實話,士仁能力并不差。

有膽量有武藝,口才也還行,還讀過書,又熟悉胡人習性,也懂些商務財賦與人情世故。

雖說任何一樣都算不上出類拔萃,但合在一起卻是難得的人才,劉備還不至于看不上他。

關羽張飛這等頂尖的將才,必須給他們謀勝。

而士仁這樣看起來不起眼卻樣樣都懂一點的人,卻很適合謀敗——劉備其實很需要這樣的人。

“為兵為吏皆是士仁之幸,主君但有吩咐,士仁莫敢不從。”

士仁臉上有欣喜之意,立刻拱手稱君。

劉備點了點頭:“既然如此,我便予你個好差事,你做過商人,又與蘇雙和張世平有舊,可先做我門下馬監……你敢不敢再去找一趟張純?”

馬監也叫監馬掾,是長史屬吏,軼祿一百石,負責軍馬整備飼養管理等事務……其實就是弼馬溫。

這職級不高,但也并不低,而且確實是個好差事。

士仁很是勇敢的點頭:“主君請吩咐。”

“你去找張純做筆生意……告訴張純,就說我知道他缺糧,愿意幫他一把,讓他拿些駑馬來和我換糧食……”

劉備給了士仁一個做買賣的任務:“張家確實缺糧,張純必然會同意的……張純擄了昌平青壯,正好讓他就地把那些青壯用來運糧。”

“主君是要借運糧為由把青壯奪回來?”

士仁點頭表示懂了。

“不,我怎么能劫掠友軍呢?我是要別人來搶,也要讓張純這兩天有點事做……你帶張純的人去拒馬河新亭找簡憲和,你應該聽過簡雍之名吧?”

劉備思索著問道。

士仁點頭:“我認得簡主簿,去年某帶人協助關司馬運糧,就是受簡主簿相雇。”

“那就好,憲和知道這事該怎么辦……憲和也剛好是你的上司。”

劉備將士仁再度打發到了張純那里,自己回了薊縣。

從昌平到薊縣其實很近,離西營更近,向南五十里便到。

張飛此時已領兵六百駐于西營。

劉備特意讓張飛在此接應,主要是為了避免返回薊縣的時候出什么意外,因為此時應該已經有不少豪族到達薊縣了。

去張純那兒沒帶幾個人,是因為劉備知道張純至少會聽自己把話說完——只要能把話說完,張純就不會干掉自己了。

但返回薊縣,卻比去張純那里更危險。

因為之前被關羽引到南邊的那些部隊,此時也有可能往薊縣行動。

那些都是之前已經投靠了郭勛的豪族私兵——他們之前在野外,有很多可能都沒收到劉備發出的軍令,甚至不知道郭勛死了。

但靠近薊縣后他們肯定就能知道了這些,而他們肯定不會奉軍令入城,因為會擔憂自己被劉備清算。

這些人假扮黃巾謀害劉衛,心里有鬼,是不可能服從劉備軍令的。

若是在薊縣附近半路遭遇劉備,這些人必會心生殺念,因此要讓張飛帶兵接應才能確保安全。

同時也好在與張純談完后第一時間讓部曲給簡雍和牽招傳訊,讓牽招領兵來薊縣,以便鎮住張純。

其實這也算是劉備長進了,他以前多少有些賭徒心態,只謀勝不謀敗。

現在結了婚,心態有些不一樣了,會先考慮退路。

和張純做糧食交易其實也是在謀退路,既是為了確保張純不會突然發難襲殺自己,也是為了把被張純擄走的青壯弄回來。

城外已有豪族部隊正在扎營,關羽暫時沒放他們入城。

郡內豪族離薊縣距離不一,收到劉備的軍令后大多是一家一家來的,眼下到的人不多,只有兩家。

見到劉備的旗幟,這兩家都派了人過來交令,與劉備一起進了城。

張飛在城外等著,只要再有人過來,便讓其主事之人去城內議事。

“諸君既然來此,那便是忠勇之士,如今劉府君與郭刺史皆為國盡忠,我等自然要為他們復仇討賊。”

“現在賊人公孫氏正盤踞于安次……劉某也沒別的打算,只按田畝文書點名。凡在本郡有萬畝田產或百人同戶之家,若兩日之后未到薊縣交令,便全都是黃巾賊同黨,我等當同討之!”

“誰家討滅黃巾賊寇,所得錢糧財貨田產佃戶便是誰家的戰利……斬獲的軍功也將由宗將軍報之朝廷。”

“諸君舉族興旺就在此時!請附名于此,編為宗將軍麾下義軍!”

雖說現在人沒到齊,只能一家一家去說,但劉備要的就是這效果,每來一家,他便會拿著軍令找一家簽字畫押。

簽押之后就是‘義軍’了,算是合法抄家。

錢糧財貨、田產佃戶、軍功官位……

豪族養私兵不就是為了這些么?

愿意聽話的就拉,不愿聽話的就打,就是這么簡單粗暴。

其實劉備的說法比郭勛之前的方式更能令豪族們接受——郭勛之前是帶豪族私兵劫掠中戶庶民,掠奪田產,逼人為奴,抄掠錢糧……

但搶那些窮人哪有搶不聽號令的大戶叛逆有搞頭?

打劫和抄家那可是兩個概念。

而且郭勛那里可沒法記戰功。

刺史沒有領兵之權,劉衛又拒不合作,也沒把兩部郡兵交給郭勛,再加上宗員也沒讓郭勛打中郎將旗號,這戰功是報不上去的。

反倒是劉備,雖然官位不高,卻是合法領兵,而且眼下算是直接投奔宗員,名正言順啊。

宗員不讓郭勛打他的旗號,是不愿意牽涉到天子和豪右之間的爭端——無論幫哪邊都是罪,軍功越大罪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