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穿越:大耳賊劉備第185章人心善變_wbshuku
第185章人心善變
第185章人心善變
此時是七月初二,張燕正在大伾山籌備嘗新祭。
嘗新祭是秋祭的第一場,這是漢代祭祀后稷的儀式,沒有固定日期,是在當地的第一穗粟米新成熟的時候舉辦。
后稷是谷物之神(稷神),是舜帝時的農官,也是傳播谷物普及耕種的華夏先祖。
七月是粟熟時節,嘗新祭便是將最先成熟的那一束新粟獻于稷神,感謝先祖為后世子孫傳下谷物糧種,也是向先祖表示子孫后代依然在傳承先輩留下的糧食。
這是收割粟米之前的儀式,不是為了祈禱豐收,而是為了傳承耕種,繼往圣大道,念先輩之功。
七月嘗新祭稷神,八月收完粟米后,會在仲秋時舉辦秋社,祭拜土地(社神),那時才是豐收祭。
所謂“社稷”,就是這么來的——土地與糧食。
通常每個地方的秋祭都是地方主官主導的,這也是太守和縣令的重要工作。
黑山當然沒有地方官,而且山民種下的田地也不算多,都是各個山谷附近摳出來的田地,糧食收獲不會太多的。
但張燕仍然很正式的領著山民們準備秋祭。
此刻的張燕其實已經有了做官的覺悟,也有了做官的樣子。
他現在知道什么是官了,也懂得怎么做官——劉備和張郃在冀州給他示范過了。
“玄德兄,河北誰不知道燕乃黑山之賊,如何做官啊?朝廷不來剿燕,便已是承玄德兄之情了……”
張燕朝劉備笑了笑,笑得有些憨厚。
看起來與張牛角生前的神情毫無二致。
“如今涼州叛軍大起,幽州又有鮮卑作亂,荊揚民亂四起,泰山反賊無數……四海皆亂。”
“朝廷需要兵力討叛,但天子手里卻缺兵少將……”
“黑山有軍民數十萬眾,若上表以軍屯視之,那黑山軍便是朝廷棟梁,飛燕兄便是朝廷大將,如何做不得官?”
劉備拉過張燕,說道:“只要飛燕愿意,我定能使黑山從賊變成軍!”
張燕沒說話,看著劉備,劉備朝他點了點頭。
張燕拱手問道:“不知玄德兄需要燕做些什么?”
這家伙果然是個明白人。
“備欲請飛燕全取太行為基,并帶兵助我平定幽州。若是缺少軍糧,可盡取我西河之糧。”
劉備點頭直言道:“飛燕驅逐鮮卑,安定幽冀二州,以實打實的功勛拜將封侯……此乃大道正途,飛燕可愿與我同袍?”
張燕神情嚴肅的躬身行禮:“玄德兄以大道相邀,燕怎敢不從?只是燕有大罪,不知此事要如何施為?”
“飛燕只需遣使去雒陽請戰鮮卑即可,其它事自有我來做。”
劉備扶住張燕,不讓其躬身:“待幽州平定,鮮卑退去,備入京述職之際,便是飛燕開府拜將之時。”
張燕繼續躬身,結結實實的將揖禮行完:“逐胡靖邊,燕義不容辭!”
不得不說,張燕適應得挺快,看起來倒真有幾分大漢忠臣的味道。
其實,要招安張燕根本不需要劉備入京述職……
劉備只是為了讓張燕出兵幫忙罷了。
因為劉備沒打算直接舉薦那么多太行賊為官。
若是劉備一口氣建議招撫十幾家賊人,天子肯定會認為這是劉備謀反的前兆……
畢竟劉備也姓劉,一次性招撫那么多山賊,等同于舉薦十幾個領兵幾千的武官,而且那些人還全都是反賊——這是想干啥?
當那么多軍將的舉主,這是要學袁隗?
但若是只招安黑山張燕,那就能一次性解決所有問題。
讓張燕吞并太行山,成為整個太行山的首領,將太行所有賊人全都視為‘黑山軍’,然后招撫新的黑山軍。
以黑山軍的影響力,天子無論如何都不會認為劉備有反亂之心——黑山軍規模太大,若受招安,張燕的官位必然高于劉備。
而且,這樣名義上只招撫了黑山軍一家。
各個山頭的頭領,同樣會因張燕受招撫而做官,劉備的承諾同樣能兌現。
當然,這事太大,劉備的奏報確實很可能無法傳到天子面前,所以得找個中間人來辦這事。
離開大伾山后,劉備快速趕往了鄴縣。
張郃已經在張奉家里等待劉備了,這是甲騎快馬趕往甘陵通知的。
張郃不僅要帶兵支援劉備,還要向張奉介紹劉備。
張奉便是最初交保護費的那位——張讓的兒子。
作為中常侍張讓的兒子,天子劉宏的連襟,何皇后的妹夫,張奉是最合適的中介。
最重要的是,劉備確實派張郃保護了張奉。
雖說收了保護費,但這保護費收得很合理,每個人只收五斗糧而已,而且還是長期保護。
換成其它軍隊,吃拿卡要的可真不只這么點消耗。
再加上其它士族豪門不待見張奉這宦官后代,劉備雪中送炭,援助的情分是實打實的。
張郃這幾個月每月都去張奉家里收保護費,和張奉已經很熟絡了,但張奉一直沒能見過劉備。
不過,劉備剛到張家,張郃還沒來得及介紹,張奉便迎了上來。
“可是玄德公當面?玄德公援助之情,奉一直感念萬分,聽聞玄德公有大事教我,不知是何大事?”
張奉表現得非常客氣。
這還是第一次有人稱劉備為公……其實眼下劉備是當不起這個稱呼的。
但劉備也沒拒絕這個稱呼:“備來此,是為送張兄一筆大功,也是為徹底解決黑山寇掠之事……”
“哦?玄德公要討黑山?”
張奉有些驚喜,也有些驚訝:“可黑山怕是難剿啊……”
他在鄴縣住了這么久,很清楚,若是沒個十萬大軍,基本上是沒法剿滅黑山賊的。
之前劉備的部隊能‘對付’黑山,無論是怎么個對付法,那都是本事,張奉稱劉備為公,其實是因為忌憚。
現在聽劉備說要徹底解決黑山賊寇,張奉的第一反應其實是——劉備是不是來勒索軍費的?
“不是討伐,而是招安。”
劉備直言不諱的告訴張奉:“黑山張燕聚眾百萬,備可討不了,也無人能制……但張燕有歸附朝廷之意,想讓備為他尋個門路,而張兄這里……豈不正好是個門路?”
張奉眼神一亮:“真有此事?”
“當然,我已將黑山使者帶來。此乃安邦定國之功,只是要辛苦張兄去雒陽往來奔走……”
劉備轉身示意使者來見張奉。
那使者,其實就是張白騎。
這倒沒作假,張白騎現在確實是張燕的重要臂助,很得信任,其山頭都被設在了烏金山,也就是黑山鐵礦所在地。
這倒不是因為張白騎姓張,而是因為張白騎打劫的效率確實高,與張郃配合收保護費也最給力,確實給黑山創造了不少收益。
畢竟張白騎一直都能得到張郃與白垚的配合……
而且張白騎確實是黑山軍中最適合當使者的人,他曾是正規軍的軍官,禮儀、行為、語言、舉止等方面本就是訓練過的。
為了此事,張白騎還恢復了他的本名——張琰。
其實劉備讓張奉做這事,對張奉而言一點難度都沒有,只需要入京給張讓帶個信就行。
但這確實是個巨大的功勞……
張讓很清楚天子需要什么,只需要把這事告知張讓,這事九成九是能成的。
張讓薦舉的官,那就天生屬于張讓一黨,于公于私,張讓都會想盡辦法把這事辦成。
招安黑山軍,在河北擁有一支強大的武裝,這是能使宦官勢力重新壓制士人的蓋世大功。
而對于天子而言,這是可以使天子完全脫離困境的生意,血賺!
劉備可以借張燕之手解決太行賊,并一舉驅逐鮮卑,甚至全取幽州……當然,這得看天子懂不懂事了。
張奉當然很配合,他能得到獻計之功,而且黑山不僅不會再騷擾他家,還會不遺余力的保護他,張讓家族也會因此快速擴張。
這對所有人而言都是巨大利好,甚至對太行賊也是——這會使太行賊相信,劉備不僅能舉賊為官,而且有能力將張燕這種明著造反的反賊也送到天子面前。
當然,劉備建議招安,那就得負后續責任,這是慣例。當年公孫舉招安后復叛,也是段颎去清理門戶的。
太行賊若想當官,那就得把試圖謀害劉備的人揪出來,并且加入張燕的黑山軍。
若是這么做了,那就不太可能復叛了,復叛會被張燕干掉的……
若是不這么做,那同樣會被張燕干掉……
而張燕這邊,劉備對其確實是有極大恩義的,待張燕出兵與劉備同討鮮卑,那就是實打實的同袍戰友加舉薦之情。
再加上有張白騎(張琰)在其身邊監視和限制,只要雙方不產生原則上的沖突,那就會是相對穩固的同盟。
只是現在劉備實力有限,等將來實力足夠了,再逐漸消化吸收黑山軍,使其徹底納入自己麾下便是。
當劉備在冀州與張燕商議招安的時候,涿縣十里亭又已駐進了不少太行賊。
那是各個山頭的首領和他們的親信。
但他們沒有入城。
他們來涿縣,當然是因為得知了劉備要設宴舉薦他們為官。
而不入城的原因,恰恰是因為王政的部隊已經全部入了城。
劉備先邀王政進城,又讓王政去送慶功宴的請帖,起到的最重要的效果,其實是讓太行賊們產生很多別的念頭……
比如……
王政是不是已經投奔劉備了?要不然為啥他的部隊直接進了涿縣?
劉備說除左髭以外,其它十三家太行首領都可以為官?
這意思是不是想聯合各家一起干掉左髭?
劉備說要開慶功宴,可誰會在被盟友背叛之后慶功呢?慶的什么功呢?
這事怎么看都像是要分山頭站隊啊……
但是……如果不去參加這個所謂的慶功宴,會是什么后果呢?
劉備寫的表章確實是真的,劉備的信用大家還是認可的,說了什么就必然會做到,確實從不騙人。
若是其它各家都去了,而自己沒去……
如果沒有招安做官這個選項,那所有首領肯定都得幫左髭,要不然會成為大家的敵人。
可有了招安做官這個選項之后——那左髭反而成了大家的障礙……
朝廷慣例如此,招安時向來都是賊首不赦,其余皆可招撫。
那這事……
各家太行賊滿心都是問號和驚嘆號。
其實也有太行首領當面問過王政,但王政卻無法詳說。
王政怎么說?
王政也不知道劉備要做什么啊……
其實王政此時已經相信劉備確實要舉太行首領們為官了,他只是不相信劉備會真的舉薦自己這個仇人。
王政能想到的是,劉備大概是打算合十三家首領之力一起干掉左髭,招安得交投名狀嘛。
這很自然,也很合理,最先打算干掉劉備的確實就是左髭,這還是王政告訴劉備的,是實話。
而王政確實也不在乎左髭死不死……
他巴不得左髭趕緊去死,這樣就不用擔心之前做兩面人的事兒了。
所以王政只能說:“先去看看吧,反正只是赴個宴喝個酒,到時大家一起商議就是。”
十三家首領中,當然會有講義氣的人將劉備設宴之事告訴左髭。
可左髭也不知道如何應對……
是要阻攔各家首領的前程?還是要公然率軍進攻涿縣?
王政的部隊已經入城,若王政已經投了劉備,那涿縣就有三千守軍,在各家都有別的心思的時候,攻得下涿縣嗎?
若王政沒有投劉備,那無論是阻攔各家赴宴還是直接進攻涿縣,其實都等于把王政的部隊送給了劉備,沒什么區別。
關鍵是各家首領現在未必愿意對付劉備,面對當官的機會,若是逼得急了,很可能當場反水。
對劉備最熟悉的就是左髭,他知道劉備說了的就會兌現,他知道做官之事是真的。
左髭只能先保護好自己——他留在西河,守著即將成熟的糧食,也控制著各家賊人的家眷。
太行諸賊全都在涿縣城外,等著劉備的宴會,但心思各不相同。
沒人意識到,劉備此時根本就不在涿縣城內。
劉備會被太行賊背刺,歸根結底是因為沒有真正統治太行賊,且與賊人們的道不同。
但是,當劉備給了他們一條正路官道之后,人心與角色就有了變化。
劉備不再是他們的障礙,左髭才是……
七月初七,劉備帶著張郃重新回到涿縣。
張郃帶的部隊不多,只有八百人,但足以護劉備入城,也足以讓涿縣保持穩定。
這十天里劉備幾乎一直馬不停蹄,人都瘦了一圈,但精神卻顯得更健旺了。
因為此時劉備既有了明確的方向,又有了解決問題的把握。
裝出來的自信與從容,怎么也比不過真正的成竹在胸,熟悉劉備的人都能一眼看出,他現在與之前大不相同。
“夫君看起來又有了當年單騎退敵的模樣,可是已有定計?”
左沅見了劉備神采,大概是想起了往事:“可還要沅為夫君鳴鼓進軍?”
“哈哈……好,鳴鼓,進軍鼓!”
劉備大笑起來:“備宴,請賓客入城!”:wbshu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