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穿越:大耳賊劉備

第200章 董卓之請

二手穿越:大耳賊劉備_第200章董卓之請影書

:yingsx第200章董卓之請第200章董卓之請←→:

“袁公路,既然認得節麾,那就該行禮拜見才是……莫非袁長水眼中已無朝廷?”

劉備看著袁術笑了笑:“本將持節監軍,你卻稱我為賊……袁公路,誹謗節帥,事犯《謗章》,這是謗君之罪。”

“縱兵行兇,強擄民女,事犯《九章》軍律,這是亂軍之罪。”

“袁公路,你可知此兩罪皆當斬……”

劉備這還真沒瞎說,真要是按照律法而言,就憑袁術強搶民女,已經可以判斬首連坐了。

只不過,誰都知道律法是治不了袁術的。

袁術眼神陰沉的看著劉備身后的旗幟和節麾,很敷衍的拱手行禮:“吾卻未曾聽聞朝廷遣了節帥……不知劉督軍是為何而來,難道是專為尋吾錯處?”

“本將奉詔監軍之事,朝廷月前便已通發三輔,袁長水居然不知情?”

劉備看著袁術,輕輕笑了笑:“那這一個多月來,長水營怕是不在防區啊……謗君亂軍之罪便不提了,袁長水領了朝廷軍令卻不在防區,這是擅離駐地違令失守之罪……此罪可不僅是斬立決,而且還得連坐……”

“袁公路,不是我要尋你錯處,只是你本就處處不法,我若行軍法斬了你,張太尉也救不得你。”

“本將初來監軍,倒是正該斬個不法之將以立威的……”

天子授節是會向地方明發公文的,三輔的交通可沒斷絕,劉備還在河內耽擱的時候,三輔各郡以及張溫軍中必然就已經收到朝廷通告了。

而袁術不知情,就意味著袁術這段時間根本不在軍中,大概每天都在外面到處鬼混。

袁術盯著劉備看了一會兒,卻突然笑了:“……哈哈哈……劉督軍如此唬我,想來是有用到袁公路之處,督軍有事不妨直言,何必字字加罪?”

劉備有些驚訝,這袁公路的城府比自己想象中深得多了。

“備確實有事請袁長水相助……袁兄常征民夫,可知槐里周邊有沒有全無男丁,只有婦孺之地?”

既然被袁術說破,劉備也不再詐唬,看了看袁術部下拉著的那幾個女子。

趙云上前,將袁術部下逼退,將那幾個女子帶到劉備身后。

劉備這邊人多,關羽張飛領兵在外圍虎視眈眈,袁術部下沒敢有什么動作。

袁術見狀倒是笑得有些詭異:“原來劉督軍也是同道中人……既有此需,早說便是啊!”

劉備心想我去你喵的同道中人,搖了搖頭一臉正色:“備有不少袍澤的妻兒被人擄到了槐里縣,備只是怕袁長水誤將他們征為民夫罷了……”

“袍澤妻兒?”

袁術聞言嬉笑更盛:“這倒是個好名義……”

“袁公路!我沒和你說笑!”

劉備板起了臉,眼里確實有了殺氣:“此處人煙可不多……備將你等殺盡也是易如反掌,你若再無正形,那便會因強擄民女死于民亂……”

袁術看著劉備的眼神,慢慢收起了嬉笑:“督軍袍澤親眷果真被擄到此地?”

看到劉備點頭,袁術拱手低頭:“是袁某失言了……但這些女子皆是本地無婚配的庶民,吾征發她們,只是為了給軍中將士尋些侍妾,乃奉張太尉軍令充實使女營。不知督軍袍澤親眷是被何人所擄?”

袁術居然會因此事道歉?

劉備不由得再高看了袁術一眼。

袁術說的應該也確實是真話,劉備也看到了那些女子,姿色很一般,應該還不至于入袁術的眼。

只不過,遇到姿色不一般的,即便有婚配,袁術肯定也不會放過……

所謂侍妾和使女營,其實是生意。

有功的部下可以用侍妾作為賞賜,無功的軍將也可以在‘使女營’花錢尋歡。

大軍駐防向來都是生意,不僅能找朝廷索要錢糧軍餉,還能抄掠郡縣或是強令富戶們繳納軍資,即便無處抄掠了,也能在將士們身上賺錢。

這才是張溫為何要把四萬多大軍都駐扎在同一個地方的真正原因。

而且,軍中不僅有‘使女營’,還有賭場和藥坊。

賭場各營都有,入場便會交‘巡營費’,這入場費自然是落到校尉手里,校尉會向主帥進貢,也就不會有監察巡營了。

至于藥坊,賣的是寒食散、烏頭麻、狼毒酒之類的鎮痛藥。

寒食散就是五石散,服后會使人全身發熱,感覺不到疼痛疲累,實際上就是致幻劑。

烏頭麻是附子與大麻的混合物,效果比五石散強得多,小劑量致幻,大劑量致命。

狼毒酒就是莨菪,也就是天仙子,強效迷幻藥,量少能鎮痛,量大能發瘋。

——軍中確實需要大量鎮痛藥物,朝廷藥局會大量供應,這些藥物的醫用鎮痛效果也確實非常出色,只不過實際用途大多不是醫用罷了。

當然,劉備并不打算在軍中打擊黃賭毒,他只想把段颎的族女以及冥卒們的家人救出來。

“乃是前驃騎將軍董重所為。董重已落罪死于詔獄,無人知曉他將擄走之人安置于何處,便只能慢慢搜尋。但此地人口大多已入軍中,備一時難以索問……”

劉備點頭問道:“此事乃援救袍澤親人之義,袁兄素有俠名,又領過虎賁……如今又常征發民夫,想必對軍中‘民夫’與此地遺民都頗為熟悉,不知可否幫備探尋此事?”

“董重擄的人?以虎賁擄的?”

袁術明白劉備為何找上自己了,點了點頭:“既是為督軍袍澤尋親,此事自當效力,我這便回去查此事……”

“袁公路果然任俠好義……使女營之事便別再做了,此事容易污了四世三公的美名。”

劉備勸告了一句:“再說,備既來此,過不了幾日,軍中便沒有使女營了。西邊大戰將起,袁兄且早做準備。”

“大戰將起?劉督軍是有涼州消息?”

袁術有些疑惑。

“沒有,但我既來了,大戰便必定得起。平了叛亂才好回家啊……我可不想一直呆在這兒,袁兄難道想一直待在這鬼地方嗎?”

劉備招手讓關羽張飛解圍收兵,隨后拱手告辭。

袁術看著劉備離去,眼里驚疑不定。

槐里城內,太尉主營。

“劉備真這么說?”

張溫滿臉不安的看著陶謙:“他這是要去涼州惹事?!”

“此事乃袁公路所言,應該確有其事。”

陶謙出言道:“倒也不能說是惹事……涼州叛亂若是不能平,那我等久戰無功也是罪過,朝廷讓劉備持節監軍,想來本意便是如此。”

“無論劉備為何而來,如今羌人已退,我等本就該進軍涼州……只是董卓不從軍令,使得大軍令出兩門,難以齊心。上公當誘殺董卓以立軍威,驅其部速進金城以獲全功才是。”

孫堅的看法更激進一些,而且還是沒忘記找董卓麻煩。

畢竟之前就已經得罪了,要是不把董卓坑死,將來肯定會被董卓報復的。

董卓此時在美陽,確實不服從張溫調派,說董卓不從軍令倒也不冤枉。

但張溫顯然沒膽子誘殺董卓,看著陶謙問道:“袁公路此時在做什么?”

“正在幫劉備查其部曲家眷,袁公路托我向上公請令,說是最好全軍清查,恐有很多軍將已征發了劉備部曲的家眷……”

陶謙搖了搖頭:“劉備為袍澤尋親,此事確實得給他幾分薄面……聽聞他子女被擄,若不應此請,恐劉備真會去涼州惹事的。”

“那便令全軍徹查……”

張溫想了想,點頭應道。

“張公,此事不可!”

孫堅出言反對:“若因劉備一句話便讓全軍清查,豈不是在幫劉備立威?且諸將皆多征發民夫,恐其部曲家眷已入各將之側,若全數清查歸還,只需幾日,劉備之名恐將凌于張公之上……”

“文臺,劉備所說大戰將起,說的可不是叛軍,而是他自己啊……他兒女剛被擄走,若阻止他找回部曲家眷,他和他那些部曲會怎么做?”

陶謙向孫堅搖著頭:“此事不可阻的,軍中將士也多會同情劉備……”

孫堅微微搖頭,朝張溫低聲說道:“張公,劉備本就是監軍使者,若他立了威,張公如何自處?”

張溫沉默不語。

孫堅再次舊事重提:“不如借劉備之事,先查董卓軍中……查董卓軍中時,稱此乃劉備以監軍之權強行軍法,要求清查董卓不法事,并責令其將所有民夫與女子皆歸還。董卓征發的民夫和女子可不少,若強令其歸還,必可使董卓與劉備對立……”

張溫不解:“若是董卓果真將所有人都送還槐里呢?豈非反使其與劉備相合?”

孫堅搖頭:“若董卓果真全無私心,那也對張公無害啊……若是董卓稍有不法之事,張公便可與劉備一同以軍法處置……若是劉備稍有不公之處,張公便可與董卓一同將其殺之,左右都是有利。”

陶謙嘆了口氣:“此本就是整飭軍伍之事,堂堂正正便可,何必如此……能拉攏劉備,又何必要與其為敵呢?”

孫堅看了陶謙一眼:“幫劉備查董卓,這同樣是在拉攏劉備啊……”

“既然如此,那便給董卓發軍令,就說劉備持節監軍,要他將征發的民夫和使女全數歸還……”

張溫點頭同意了孫堅的建議。

陶謙搖頭笑了笑,譏諷道:“上公身為太尉,卻行此小肚雞腸之事,還想以此攬獲軍心?軍心靠的是劉備那樣為袍澤做事,怎能靠陰謀得來?”

張溫聞言大怒:“陶恭祖!你這是不想做官了嗎?”

“上公不妨將陶某貶到邊地為卒,也好過在此浪費光陰!”

陶謙哼了一聲,轉身離去了。

孫堅看著陶謙走出大營,突然像是想到了什么,皺起了眉,卻沒再出言。

其實孫堅的建議是注定會失敗的,劉備根本就沒在槐里停留,而是將部隊駐到了美陽。

張溫軍令傳到董卓軍中時,劉備正在和董卓對飲。

“張太尉竟然假玄德之名查我……哈,他是要謀你我性命啊……”

董卓譏諷的笑著把張溫的軍令遞給劉備。

“那董將軍打算如何應對?”

劉備也笑了笑:“我確實要尋到部曲家眷。”

“此事董某當然義不容辭,不過,既然張太尉要謀你我,我等何不給他個教訓?”

董卓伸手指了指西邊:“張溫既無膽略又無軍謀,若他不去職,這叛軍便平定不了,大軍只能在此徒耗錢糧……董某已有一年未曾歸鄉了。”

“僅僅只是為歸鄉而已嗎?”

劉備笑了:“董將軍是不甘于張溫之下吧?”

“玄德何出此言……張溫可是太尉,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董某怎敢有不甘之心?”

董卓連連擺手:“只是將士們盡皆思鄉,但張溫卻無平定涼州之意。董某故鄉在隴右,已被叛軍占據……董某想領軍出戰,可張溫卻扣著糧草不給,乃至董某無法收復故鄉,著實可恨。”

“董將軍要討叛,備自當相助……不知可有計出?”

劉備點頭問道。

“他不是要查董某么……董某確實行過不法之事,但所有不法之事都有張溫之令,且皆是事實……”

董卓低聲道:“只看玄德可愿向朝廷舉張溫之罪了。”

“強征使女、聚眾賭博、售賣狼毒……這些事我都知道,但僅憑這些恐怕不足以讓張溫去職。”

劉備搖頭:“天子應該不在乎這些……”

“那假傳軍情殺良冒功致叛呢?”

董卓冷笑一聲:“張溫向朝中傳了羌人退去之事,并稱缺少軍資,請朝廷撥給錢糧……但實際上,前次戰敗后,隴西、安定等郡受張溫敗軍抄掠,乃至全郡皆反。他不敢再度進軍涼州,不是缺少軍資,而是隴右全民皆反,他不敢再去!”

“……董某也奉其軍令征發過民夫,那些民夫皆可為證。”

“董將軍倒是好膽略……不怕自己因此落罪嗎?”

劉備頗有些佩服的看著董卓。

能拿著自己的罪名和罪證去搞張溫,這膽子確實夠大。

“董某雖領了其軍令,但未曾抄掠故鄉之民……也正因如此,董某才會缺少軍糧。”

董卓很認真的看著劉備:“若張溫去職,即便董某戴罪,至少在朝廷任命下一個主帥之前,玄德可行監軍之權與北軍鄒中侯同掌大軍……只要錢糧足備,董某戴罪立功也不是難事……董某只想速定涼州,收復家鄉。”

劉備起身拱手:“既然如此,劉某盡力而為。”

其實劉備知道,董卓不會因此落罪的……朝廷需要有人能平定涼州,而董卓是天子好不容易拉攏的兵馬。

而且,董卓與湟中義從和羌人關系挺好,他確實能平定涼州之亂。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