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正安之前覺得自己受到了打擊。
連續被掛了幾次電話之后,他知道大概對方沒有興趣跟他談下去,但是他內心不甘心,這書是好書,而他有這個欲望,想要將它做成一本出版書。
甚至還有野心將這本書做成一本暢銷書。
一本真正的能夠將文化流傳起來的暢銷書,和市面上那種雞湯,那種軟文截然不同。
于是他決定再打一次。
“要是這次再被掛斷,那這事可能就真的是命里無我了。”
這才有了這次電話,而像是叩響了命運的大門似的,這次電話被接通了。
“喂。”
聽見電話里的聲音,馮正安宛若聽見了仙音,整個人精神立刻一振,急忙說道:
“先生,我之前給您打過電話,我是華夏出版社的編輯,在xx網站上看到了您的長安24小時,我覺得這本書有潛力出版,所以打電話過來想要問下,您有這方面的想法么?”
等了等,沒聽見對方回復,但電話也沒被掛斷,馮正安接著說道:
“是這樣的先生,我這邊華夏出版社是正規的出版機構,我也不是騙子,您如果不相信的話,我可以出示我的工作證。至于您這本書,雖然現在還沒有連載完,但是我也能夠感覺到先生您在寫作之前是有著相當詳盡的資料調查和研究的。整個故事,也邏輯嚴謹,思路清晰,實在是網文中不可多得佳作。”
“但如今的網絡環境,讓網絡小說其實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出版實體可以讓您的作品擁有更多的讀者,流傳到更多的層面。”
“這我倒是知道,但是為什么是你?”
“您的意思是什么?”
馮正安終于聽到了那頭說話了,可這句話,他沒聽懂。
“我的意思是,為什么是你來出版這本書?而你出版這本書和其他編輯又有什么不同?”
電話那頭重復了一遍。
不知道為什么,馮正安聽著電話里的聲音,總有一種自己像是在面試的感覺,弄得他著實有些緊張,而他終于聽明白了是什么意思。
他坐在位子上,皺著眉頭想了想,然后說道:
“實話跟您說吧先生,其實我在華夏出版社雖然是編輯,但是權限的確不大,剛入職不到一年,也并沒有什么成績,所以的確不能幫您爭取到更多地宣傳機會,不過我認識一些很靠譜的編輯,他們會幫您爭取到更多地資源的。”
“你的意思是,你給我打了這么多電話,終于打通了,現在要放棄自己出版這本書么?”
寇準還真沒想到,得到的是這樣的答案。
然后他聽見電話里的坦白的聲音說道:
“先生,其實我也想讓自己出版這本書,我有預感這本書能夠幫助我解決現在的困境,但是對于您來說這樣的選擇并不公平,您這本書的質量我是知道的,而這本書如果換一個有著更多資源的編輯,一定會有著更好的成績和更好的未來發展,你很有可能成為一個鼎鼎有名的大作家。”
這坦白的讓寇準都有點吃驚了。
“這世界上竟然還有這么實誠心眼子的人?”
他有點納悶,同時也有點喜歡這家伙,想了想他說道:
“換不換編輯的事兒倒時候再說,你到底是不是華夏出版社編輯我還不確定呢,這樣吧,見一面吧,這幾天我都在滬市,如果你方便的話,就過來談談吧。”
馮正安聽見這回復,整個人頓時興奮起來,急忙回道:
“方便的,方便的,那什么,我現在就訂票。”
然后五分鐘后,寇準就收到了對方發來的車票信息。
“您好先生,我這邊下午四點多就能到,您看您什么時候有時間?”
寇準想了想。
“那就福祿壽酒店吧。”
緊接著寇準發了個地址過去。
一個字一個字發地址的時候,他有些懷念從前。
“那個能直接發定位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啊。”
然后他收起了手機。
在他打電話發短信得時候,林小溪就在一旁靜靜的看著他,這就是林小溪的聰明之處,她知道自己什么時候是可愛的,知道自己什么時候是招人討厭的,而18歲的女聲大多不知道這一點。
至于寇準這段時間在網絡上寫了本書的事兒,林小溪也知道,不過她沒想到這書竟然直接就能出版了,甚至有編輯直接找上門來了?
“你到底還有多少本事是我不知道的?”
但不知道是不是不想讓寇準得意,她心里有疑問,但她能忍,就是不問。
不過要是寇準知道她的問題,一定會立刻回答她。
“你不知道的還很多,比如我腰很好,胯基穩,槍法準。”
騷里騷氣,寇準從不認輸。
騷年騷年,不騷咋過年?
之后,兩個人在天臺上吹了會兒風,膩了一會兒就離開了學校,至于學校那邊采訪什么的,寇準才不管,就讓那些老師自己頭疼去吧。
然后下午的時候寇準就來到了福祿壽酒店。
之所以選這里,一方面是因為這酒店很出名,另一方面也是想著給這位編輯安排一下住宿,畢竟人大老遠來一趟,寇準也不能什么也不表示不是?
他在酒店的大廳坐了沒一會兒,就收到了對方的短信。
“我到酒店了,那個我是在哪等你?”
寇準抬頭看一下酒店門口,然后就看到一個神色匆忙的年輕人,頂著一腦袋油頭慌里慌張左顧右盼的沖了進來。
手里除了一個手機和個錢包,什么都沒有。能看出來,這家伙是連行李都沒收拾,從公司直接就往火車站奔了。
瞧見對方目光看向這邊,寇準揚了揚手,示意他。
然后他終于看清了,對方長什么模樣,的確年輕,看模樣畢業也就三五年的事,但整個人有些邋遢,甚至說是不修邊幅。
瞳孔里布滿著血絲,能看出來平時沒少熬夜,而手里微黃的指甲蓋能看出這家伙煙癮很大。
的確是個正經編輯的模樣。
而馮正安這邊的反應則比寇準這大了很多。
來之前馮正安對于長24小時這本書的作者,腦海中貢獻了很多的想象,但是怎么想也沒有想到對方竟然是個看模樣只有十八歲的年輕人?小說《我一天有24萬小時》第97章華夏出版社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