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天有24萬小時

第156章 標桿就這么有了

“8的排片量,你們是干什么吃的?之前說好的影院排片呢?都哪去了?”

“沒有點映你們都不知道怎么干活了么?”

負責宣發的梁靜罕見的暴跳如雷。

畢竟,這是他們公司第二部上映影片。

在第一部電影取得了百倍收益之后,竟然只拿到了八個百分點的排片量,這無疑是在打他們宣發組的臉。

同時梁靜也很納悶:

“為什么老板不讓采用點映模式?”

作為一個專業搞宣發的,她太明白點映這種模式的強悍了。

“明明是自己發明出來的宣傳方式,這次卻讓別人學了去,自己不用?這不是自己打自己臉么?”

如果采用點映,她有信心將這個拍片拉高三倍。

畢竟,如果口碑好的話,電影院拍片那邊也不傻不是?

不過這次對于選拔組這邊的暴跳如雷,寇瑜表現的十分淡定。

“放心,再等等,畢竟排片這種事情都是一天一變的,但票房考驗的是一個電影的持久作戰能力。”

宋佳和徐西征這邊表現的也十分淡定。

“再等等看吧,好事兒多磨,好飯不怕晚,大家會知道這部電影的魅力的。”

說實話,當這話發到工作群里,梁靜都淚目了。

從事宣發工作這么多年。老板和演員向來都是對排片量不滿的,就算再高都不滿意。但像今天這樣,雙方同時安慰自己的,她還是頭回碰見。

這讓她好奇了。

“這電影到底是又怎么樣的魔力?”

不過不管有怎么樣的魔力,排片量是實實在在的。

在只擁有8的排片量情況下,加上將將1,000萬的預售票房,第1天,催眠大師只拿到了不到1500萬票房。

而在它上面,是錦衣衛的5,300萬和蘇乞兒的3,600萬。

而網上大多也是關于這兩部電影的信息,首先是蘇乞兒,因為啟用了兩位極有觀眾緣的演員,再加上天王的熱度,所以大家對這部電影挺期待的,但實際看過之后,這部電影的質量就讓人有些失望。

甚至有人說,這一版的蘇乞兒不像是蘇乞兒,倒像是霍元甲。

“看之前我還猶豫去不去,看完之后這里破碎,天雷滾滾,驢唇不對馬嘴。”

“蘇乞兒,你被霍元甲了!臺上那個華夏人站起來了,站起來了!”

“原來蘇乞兒是個bboy!”

“事實證明,專業人士就應該干自己擅長的事兒,就別去別的圈玩了,給職業選手點生存空間吧!”

罵聲一片。

相比之下,錦衣衛倒讓人有些驚喜。

“本來以為是個爛片兒,現在看來好像不錯。”

“其實這片子也沒多好,但是相比于蘇乞兒,這片子簡直就是吊打,特別是子丹的胸,我真是愛了!”

“本以為港片落寞,沒想到在現在還能看到一個港味兒十足的電影。整部電影的動作戲都十分精彩,特別是吳小尊,真讓人驚喜!”

“因為之前這電影的投資公司到處黑人的事,我對這電影還挺反感的,但是現在看來好像真應該把導演和電影公司分開來看。”

“我是女生對動作戲不感興趣,但我對里面的感情戲著實打動了,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情,就是和你一起相擁死去。”

從這樣的討論度來看,擁有這樣的票房,實至名歸。

寇準的催眠大師倒是暫時被人忽略了,大家好像都忘了,在電影上映之前,雙方的一場罵戰。

不過還是有人記得這部電影的。

首先是穆正英。

因為上一次自己的一篇帖子誤傷了人在囧途這事,雖然穆正英在之后做出了糾正和道歉,但他還是心有芥蒂的。

她覺得自己犯了一個錯,而她想要彌補。

所以才知道這導演又有了新片之后,她第一時間就關注了,完全沒聽網上說的什么,她只想去再看一看這個導演是否依舊延續了人在囧途的才華。

然后兩個小時的時間她被驚艷到了。

在整個華夏電影市場里面,懸疑片的地位是何等的地位,作為一個專業的影評人,而且是一個專業電影的教授,穆正英十分清楚,而她也清楚之所以這樣的原因。

一方面是懸疑電影需要一個極其精密且強悍,劇本作為內核支撐,但在整個華夏電影市場一個絕佳的劇本其實很難找出,好的劇本很難被電影化。

另一方面則是,導演總希望在劇本之外做更多其他領域的嘗試。

這就導致很多懸疑片看上去漏洞百出,演技拙劣,制作驢唇不對馬嘴,氣氛尷尬。

十幾個片子里能出一個還不錯的,可是被這些爛片擠壓的也直接被劃到爛片的領域了。

可這部催眠大師,卻仿佛在給所有過去10年懸疑片上了一堂專業課。

他在用他的整體色調告訴你什么叫做氣氛融合,他在用他整體的故事節奏告訴你什么叫做劇本嚴謹。

甚至就連演員都在用自己的演技告訴那些渾水摸魚的所謂演員,什么叫做演技。

穆正英坐在電影院的椅子上,明明最后的字幕都已經放完,可是她久久不曾起身,手中的小本子上本想記下一些信息,可最后一字未記。

不是這電影無話可記,而是這部電影太過精彩,讓她沒這個時間。

即便從電影院回到家,穆正英腦海中還不時的閃現出關于電影的一些畫面,而那種緊湊的感覺也不斷的沖蕩著她的心神。

她很想用自己專業化的影評人態度來控制住自己這種極不專業的反應,可是努力之后她放棄了。

“我是個影評人沒錯,可我也是個喜歡看電影的人。”

然后她在電腦屏幕上寫下了一個標題——真正意義上的國產懸疑片標桿從此誕生!

她不是個喜歡夸贊吹噓一部電影的影評人,她更擅長的風格是在一堆夸贊中,發出那不同的聲音。

“但是這部電影,我愿做那第一個叫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