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在晚唐

第十二章 :快刀

第十二章:快刀第十二章:快刀←→:、、、、、、、、、、

身高八尺的趙懷安在人群中本就是鶴立雞群,之前那伙夷人早就注意到了他。

現在看到趙懷安大聲說話,其中一個聽得懂唐話,轉身呵斥:

“唐人,別多管閑事,免得大禍臨頭。”

趙懷安聽著蹩腳的唐話,推開身邊站著的老墨,走出人群。

他雙手插在衣袖里,對著那個會說漢話的夷人武士,哼道:

“路不平有人踩,事不平有人管。這老漢何錯?要受得你們這份毒打。”

在趙懷安說這個話的時候,另外兩個夷人已經從兩側包了過來,其中一個已經繞到了趙懷安的右手后側,一言不發,虎視眈眈。

而左手邊的那個,也就是剛剛踩老叟的那個矮子,走到了趙懷安的左正前方,正用土話說著一些垃圾話。

三人的手都扶著刀鞘,上下打量著趙懷安,只要不對勁,就會在第一時間斬殺這個冒失的唐人武士。

對于三人的惡意,趙懷安毫無反應,只是隱蔽地掃了一眼右后方的那個夷人后,就滿臉冷笑。

他不屑地對著前面的夷人,嘲笑道:

“一群豬狗,果然無可救藥。”

這句話直接點燃了那三名夷人的怒火,中間那個會說漢話的夷人,直接一步上前,抽出刀就劈向趙懷安。

但趙懷安明明雙手插袖,卻后發先至,右手逆拔橫刀,從下至上,高位持刀后,一刀就劈在了夷人武士腰腹的空擋處。

一聲慘叫后,趙懷安迅速收刀,右腳向后方退,絲滑地完成了身位的變換。

此時站在右后方的夷人,剛將刀高舉在額頭,準備砍,就看到那唐人忽然面向了自己,還俯身下潛,手里的刀也橫切向了自己的肚子。

電光火石間,又是一聲慘叫,這個夷人的肚子被直接剖開,下水混著鮮血流了一地。

趙懷安迅速解決掉兩人后,轉頭看向了僅剩的那個夷人。

此時那人刀也舉在頭頂,但身子已經驚駭得發僵了,看到那“惡煞鬼”兇戾地看向自己,嚇得連忙后退。

但趙懷安并不打算放過他,追步上前,刀從右位切上,直接將此人的持刀手臂砍斷,然后刀橫著斬在了他的脖子上。

“噗通”

毫無生機的尸體重重的砸了地上,鮮血從喉嚨的刀口處狂噴。

整個集市似乎都靜止了,然后下一秒,有人哭著大喊:

“殺人了!”

接著圍著看“熱鬧”的人群一下子炸開了,如同鳥獸一樣四散奔逃。

而趙懷安將橫刀上的血振開后,收刀回鞘,然后吩咐阿奇墨將老叟的竹簍帶上,就拉著還發愣的老叟快步撤離。

在趙懷安三人離開營地外的市集不久,從營地里跑出一隊吐蕃兵,他們先是看了一眼躺在地上的三具尸體,又抓了市場上的人問話,然后就收兵回去了。

而這一切,都被不遠處的趙懷安看在眼里,隨后就帶著阿奇墨和那個老叟一起回去了。

等趙懷安回來的時候,看到夷人們和鮮于岳三人涇渭分明的坐在兩邊,趙六和自己收的三個門徒走坐在中間,都沒人說話。

此時趙六看到了趙懷安回來,忙起身拍了拍自己,而身后楊茂、孫泰、趙虎也利索起身,迎了過來。

趙懷安拍了拍老六,然后就主動走到鮮于岳那邊說道:

“關里的情況我看了,那些吐蕃兵應該是臨時到的這里,人數至少有二十人以上。”

剛剛從營地里跑出來的吐蕃兵大概就是這個數字,也不知道營地里還剩下多少。

聽到吐蕃兵人數不多,鮮于岳眉頭舒展了不少,不過他看到趙懷安衣裳沾血,疑惑:

“趙君是和吐蕃人交戰了?”

趙懷安搖了搖頭:

“沒有,只不過順手宰了幾個渣滓。”

說完,他把老叟喊來,溫聲道:

“老漢,那幾個人是有黨羽的,那個市場你不能再去了,你這里的稻米、臘肉就賣與我吧。”

老叟這個時候已經還魂,他一個勁對趙懷安感激,說這一筐東西不要錢,就送給趙懷安。

趙懷安能占這個便宜?再說了,他有錢!

于是,他沖趙六一喊:

“老六,將你那銀鋌給這老丈。”

趙六一聽這話只感覺心肝一起痛,他死命搖頭:

“不行,我這有銅錢,夠給這筐稻米了。”

趙懷安懶得和趙六啰嗦,直接從他的衣帶里搶過銀鋌,還罵了句:

“老六,你也是要做大事的人,斤斤計較這個?以后錢多的是。再說了,給銅錢,老人家能搬得動?”

然后趙懷安就將一塊五兩重的銀鋌遞給了老叟。

老叟怎么敢收,但趙懷安一個勁塞,到底還是“被”給了。饒是如此,老叟也是一個勁說:

“給多了,太多了。”

趙懷安不搭這個話,而是問營地的事:

“老丈,我看你是唐人,怎么到了這里賣稻米。”

這本是平常寒暄,但奇怪的是,老叟囁嚅半天,還是沒直接回答趙懷安的話,只是一個勁的感謝。

趙懷安不明就里,但后面的鮮于岳則悄悄拉了一下他的衣服,他也就不追問這個了,而是問了最重要的問題:

“老丈,這銅山關的情況你知道嗎?”

這下子,老丈倒是知無不言了。

也正是通過老叟的情報,趙懷安等人了解了銅山關內吐蕃人的事情。

原來在十幾日前,大概有數百多的吐蕃部落兵抵達到了銅山關,因為關墻失修多年,早就坍塌得不像樣了,所以這些吐蕃兵就在廢墟的南面扎了木柵。

不過這些吐蕃兵搶占了銅山關后,卻并沒有禁這里的山市,反而自己也在市面上買賣。

有了這些吐蕃兵的加入,這個小山市規模倒大上了不少,一些山里更深處的部落也翻山越嶺到這里互市。

這些吐蕃兵一直呆到了前日,據說是有幾個南詔人來到了這里,之后營地內的吐蕃兵就向著南方傾巢而出了。

現在里面有多少,老叟說不上,但肯定不多。因為自吐蕃兵出營后,剩下的吐蕃人就再沒去過市場,一直龜縮在營地內。

要不是這樣,那些流浪的夷人刀客也不會在市場上那么囂張跋扈。

老叟說完這些后,趙懷安就讓老六將包袱里的肉干、稻米全部拿出來分給眾人吃,就單獨拉著鮮于岳到了一邊。

二人盤腿坐在草甸上,小聲說話。

“老岳,你來講講。”

鮮于岳思考了一會,頗為欣喜道:

“趙君,要是那逃戶沒說謊的話,那現在正是我們闖關之時。”

趙懷安愣了一下:

“逃戶?”

鮮于岳知道趙懷安肯定又是不知道情況,就解釋了一番。

原來在這處三不管地帶,不僅有吐蕃、夷、羌、邛等部落,還有大量的漢人逃戶,他們都是躲避官府的稅收,才逃進山里的。

鮮于岳告訴趙懷安,在蜀地這種情況很普遍,雖然蜀地饒富,但正因為此,稅賦更重,不僅要供給朝廷,還要維持吐蕃、南詔兩邊的防線。

而這些年來朝廷又接連打了幾次大仗,尤其是五年前平定龐勛之亂,朝廷為了籌集糧餉,在蜀中征發更重,這一下子就引爆了蜀地百姓的恐慌。

劍南各縣戶口多逃逸,有些靠近巴、岷、邛山區的地方,甚至是整鄉整鄉逃跑。

地方根本抑制不住。

而這些逃戶入山后,于山間草甸開墾山田,平時自給自足,只有固定時間有互市了,才會到市場上賣些糧食和山貨,換取生活必需品。

趙懷安聽完這些才恍然大悟,這不就是那老叟的樣子嘛,怪不得問他怎么到這里的,支支吾吾。

不過趙懷安并不知道,鮮于岳只是說了一部分,另外一些礙于世家的身份也不方便說。

因為大量的逃戶除了跑入山林,更多的還是被他們這些豪族給吸納了,然后又被用在開辟荒田,建立莊園。

而南詔那邊同樣得益于這些逃戶,這些年來南詔也不好過,但為何今年執意攻打劍南?就是這些年大量逃戶跑進了南詔,讓南詔那邊知道了蜀地虛實。

這些東西肯定是不方便和趙懷安說的,所以鮮于岳也不主動講這些。

趙懷安不懂這里面的彎彎繞繞,他想了一下,忽然說了個辦法:

“剛剛我在市集弄了點動靜,那些吐蕃人雖然沒出來追,但肯定有了警惕,所以我打算再帶隊去試探一下,爭取將里面的吐蕃人給引誘到這里,然后你帶著剩下的人與我一起伏擊。”

鮮于岳思考了一下,認為這個計策雖然不是多高深,但在這種敵我情況,沒準好用。

鮮于岳同意了,但還是問了后續怎么辦?畢竟計策就算奏效,也只是誆騙出一部分吐蕃兵,剩下的呢?

趙懷安并沒有直接回答,而是笑了笑,帶著鮮于岳回去吃肉干了。

回去后,趙六和楊茂兩人已經用刀將肉干都分好了,不論夷漢,都是一個拳頭大小,然后每個人還分了一竹筒的生稻米和清水。

趙懷安來的是,看到眾人都沒有用飯,心里滿意,于是拍了拍手:

“大家都吃,后面有一場富貴要送給大伙。”

說完,他不理會眾人的驚訝,拿起肉干咬了一口。

真硬啊!←→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