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夜活埋后,我奪了假千金鳳命

第102章 錯把珍珠當魚目

第102章錯把珍珠當魚目第102章錯把珍珠當魚目(1/2)

“為何,為何會造成這樣的局面?”錦初的聲音像一拳打在棉花上,有氣無力,迫切地想要知道真相,卻又不敢去聽。

姬承庭斂眉,薄唇輕起:“有人投靠了外敵,若非盛國公及時出手,邊城余下的十幾萬大軍,都活不成,孤欠了盛家。”

他這輩子都感恩盛家。

早在回城的那一天,他就默默發誓,一定會拼死保護盛錦初。

錦初臉色蒼白,沒敢繼續追問投敵的人是誰。

重新坐上馬車,她有些渾渾噩噩,忽然意識到父親自從捐贈糧草后,就已經被人盯上。

能讓父親主動死的理由,她不用想也猜到了。

肯定是有人用自己的性命威脅父親!

錦初忽然攥住了姬承庭的手腕:“殿下,淮安不能去,咱們直接去隴西吧。”

淮安是北梁糧倉,重兵把守。

只要太子一出現,必定有人會將消息傳到北梁帝耳中,錦初深知太子表面風光,實則舉步維艱。

稍有不慎就會被北梁帝懷疑。

她不愿意看著太子再陷入泥潭。

姬承庭安撫道:“我是奉命前去,你不必擔心。”

到了淮安腳下,一眼望不到頭的金黃色麥田,整座山,種滿了稻谷,數十個侍衛帶刀在附近巡邏。

他們并沒有靠近,而是在城內找了個地方歇歇腳。

等天黑之后

姬承庭才帶著錦初出了門,他抬手攬著錦初的腰,疾步在黑夜中行走,又來到了白日經過的那座山。

匍匐在山腳下。

長慶伸手拔起一根稻苗遞來:“殿下,這些都是假的。”

姬承庭順勢接過,金燦燦的稻穗是用線織的,上面刷了一層金粉,若不是湊近了看,絕看不出異樣。

錦初伸手摸了摸,越發好奇,姬承庭順勢拔起一些放入懷中,聽著越來越近的腳步聲,攬著錦初的腰,轉身隱入黑暗,快速離開。

從麥田回來。

姬承庭將線織的稻穗放在桌子上,臉色緊繃。

“淮安為何會種假的稻?”錦初疑惑。

“迷惑朝廷,等有朝一日再打仗,朝廷拿不出糧草,后果不堪設想。”姬承庭情緒復雜道。

錦初又問:“難道皇上不知情?”

長慶忍不住開口解釋:“皇上自然是知道的。五年前殿下向朝廷求糧草,朝廷表面上撥出可以供幾百萬人吃三個月的糧草,結果遲遲沒送來,殿下派人去查,才知朝廷壓根就沒有給糧草,糧草的隊伍裝的全都是石頭,殿下求到了盛家,盛國公耗盡無數家財收集糧草,運到了前線,解了殿下的燃眉之急,等戰事平穩后,殿下若要深究,只有兩種結果。”

“其一,糧草被盛家劫持,又被朝廷及時發現,盛家非主動送糧而是被收繳。其二,揭露朝廷丑聞,軍心動蕩,北梁必有內亂。”

錦初氣急;“所以!盛家解決了糧草之急,那些臟水就要扣在盛家頭上,總之朝廷沒有撥糧草的丑聞不能爆出來,會寒了三軍的心,會讓北梁動蕩。”

她看向姬承庭,對方也明白了她的疑惑,低聲道:“淮安的糧草運去了西北,當時西北也在打仗,為穩定軍心,朝廷不能透出無糧草的困境,只能虛張聲勢,舍棄一方。”

北梁帝選擇了西北,放任了姬承庭和近四十萬大軍自生自滅。

“今局勢穩定,父皇心中有疑,派我來查淮安。”

錦初臉色已經不能用難看來形容了,她終于明白了,盛家屢屢被人陷害,是害怕朝廷陷害盛家,和撥空糧草的事暴露,會導致皇家顏面無存,被天下人唾罵。

另,父親捐糧,是北梁的大恩人。

這樣的功績會收俘三軍。

北梁絕不允許有這樣號召令極強的人存在。父親的存在,是時時刻刻提醒他們曾經做過的卑劣事。

空糧草一事傳出,三軍必惱,那些死去的家屬也絕不會善罷甘休。

這件事就需要有人來背負。

所以,一幫人合起伙來陷害盛家,一步步將父親給逼死了。

這幫人為了一己之私,為了顏面,逼死了有功之臣,和強盜又有什么區別?

她不敢深想,父親當年是懷著什么樣的心情毅然決然地踏上了那條船。

錦初很快就推斷出了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北梁帝是知情者,是施令者,勇王和云王是策劃者,策劃了西北,南疆兩場戰爭,讓北梁自顧不暇。

原本他們的計劃是丟失兩座城,削弱北梁兵力,到時太子還要背負戰敗的罪名。

不,太子極有可能還會死在戰場上。

可盛家的出現,打破了原本的計劃,讓太子險勝,守住了城池。

盛家成了勇王和云王爺報復的對象。

勇王和云王爺利用了北梁帝的多疑,要挫一挫太子的威風,才有借口收起太子和展將軍手中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