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傳家寶_重生七零我有億萬物資_都市小說_新
賬號:
第417章傳家寶
重生七零我有億萬物資有錢過年:、、、、、
生產隊里如火如荼地開始建大棚。
看著他們的拖拉機拉回來的各種材料。
隔壁的生產隊都有點兒覺得他們生產隊瘋了,學種圓蘑菇誰沒學呀?
跟著技術員不少人學了,但是最后能有成效的也就是那么一個生產隊。
要是那么容易學,那么容易種成他們早就中了,何必等到現在?
而且這一次他們生產隊種蘑菇,居然還要花這么大的代價。
這個大棚的代價可大下了。
萬一沒種出來,全生產隊社員的錢可就打了水漂。
可是這個生產隊的人人人都和傻子一樣,人家不光不聽他們的說三道四,風言風語。
而且還一臉驕傲地告訴他們,我們肯定能種成。
所有人都不知道他們哪來的信心。
三天時間就已經建了兩座大棚。
甚至隔壁村的生產隊長都來勸王大壯。
“老王啊,你可悠著一點兒,你建一個大棚試驗一下,我們也不反對。可是你一下子建兩個大棚,這得多少投入啊?
一般村子一個大棚都建不起來。你們村兒雖然說以前有錢,可是也不能這么禍害。
你可是要考慮清楚。要是出了問題,你這個隊長可跑不了,得負責任的。”
王大壯得意地拍了拍生產隊長的肩頭。
“兄弟,這個你就不用擔心,我敢干,自然有這個把握。你放心,我們生產隊絕對不會干賠錢的買賣。”
勸的人多了,聽到這話,幾乎是所有人都以為王大壯瘋了。
誰敢這么說?誰敢打保票。
可是人家生產隊里的大棚如火如荼地建起來,三天就出成果。
可想而知這些人的多么賣力氣。
他們的大棚不光建成了,而且經過馮慧珍的三天集訓,第一批可以動手操作進行初期培育菌絲的技術人員已經上手。
培育蘑菇原始的這種土壤是要經過殺菌消毒。
然后才能把成熟的菌絲移植進去。
這個過程中要保證無菌。
村里挑出了十個年輕人專門跟著馮慧珍手把手地學。
馮慧珍教得仔細,他們學的更加專心。
三天之后,一批一批的成熟菌絲已經移入了大棚。
村民們看得心頭發熱,就是不知道什么時候能看到成果。
忙活了三天大棚總算是進入正軌,后續的流程,馮慧珍開始在大棚里一邊講解一邊給他們培訓。
關于蘑菇的種植,病蟲害預防,以及收獲保存。
甚至關于蘑菇后期的運輸過程當中需要的各種防護,還有蘑菇的深加工。
這一個月馮慧真忙得是腳不沾地。
半個月之后,所有的村民參觀了他們的蘑菇大棚,看到大棚里已經長出來的密密麻麻的小蘑菇。
眾人像是慈祥地看著自家的孩子。
這可都是錢呀。
就是照顧自家小孫子,也沒什么精心過。
“慧珍要照這個勢頭,多會兒能夠長成?”
王隊長那小心翼翼的樣子,輕手輕腳,連說話的聲音都放低了幾分。
似乎生怕驚著了大棚里的所有蘑菇。
把馮慧珍給逗樂了。
“隊長,你們別這么小心翼翼。如果一直按照現在我祖父的整個流程進行下去。兩個月到三個月就可以成熟,當然我預估的是兩個月。”
種植這個蘑菇,馮慧珍是真種過。
當初的時候,曾經在一個蘑菇大棚里給老板打工。
她也算是身經百戰。
這蘑菇大棚里從一開始的培養菌絲,到后面的種植過程,一直到后面的收割,包括運輸,她都曾經參與過而且是其中的好手。
只能說是巧合中的巧合,本來她就想著要走了,臨走之前怎么能夠給村民們一份答謝的禮物。
想來想去還沒想好。
空間里東西不少,可是把這些東西拿出來送人未免就有些辜負這份情意。
和這些村民相處到現在,已經不是單單一份單純的情誼。
當初她在山上出事兒的時候,村民們不顧自身安危,冒著大雪上山去尋找。
這些年在村子里生活,人們對自己的照顧。
還有對于他這個這么年輕的女知青如此的信任。
都是難得的一份感情。
結果村民們已經遇到了這種難題,這是正好把現成的技術給他們。
讓他們以后有賴以為生的技術,比給他們糧食,給他們錢都更合適。
馮慧珍用了心,大家更感動。
別人不知道,王大壯怎么能不知道。
馮慧珍已經跟他談過,馮慧珍的工作關系和糧食關系要調走。
人家已經拿回來了介紹信,他這邊出一份手續和介紹信。
馮慧珍就不屬于他們農場。
馮慧珍明明可以直接拿著自己的東西轉身走人就行。
現在留在這里盡心盡力地指導他們是圖什么?
這是一份珍貴的人心。
“那要是收割的時候,大家不會怎么辦?”
“隊長這種事情我已經教給了大家,當然我這本冊子說得很詳細,操作中間還需要大家的實踐。如果遇到什么難題的時候隨時給我打電話。
這是我在省城的電話。以后你們遇到什么難題可以給我寫信,也可以給我打電話,等到我放暑假的時候長一點兒。
會專門再回來一趟,給大家做一次指導。”
“隊長,您別擔心,我雖然離開了咱們農場,可是我曾經是咱們農場的人。不會忘記這一點。
大家和我都有深厚的情誼。不是說人走茶涼,我希望大家遇到困難的時候還能想到我。我能幫忙的地方一定會幫大家。”
周圍的這些人聽到這番話,不由得落下淚來。
除了隊長以外,跟著馮慧珍學習的十個青年他們當然知道。
馮慧珍要離開了。
馮慧珍笑著拍拍手,你看看你們這么大小伙子了,哭什么哭?我一個女孩子都沒哭,你們大男人掉眼淚。這可不像話呀,再說我現在又不走。
起碼要走也等到我的假期全部過去的時候,我再走,這邊我一定會給你們忙完手頭的工作。
你們幾個可不要偷懶,老老實實地把我教的東西全都學會。每一天我可是要檢查的,誰也沒有記住一定會受到懲罰。
所有的東西你們都必須做到滾瓜爛熟,爛熟于胸,我任何一個挑出來的問題你們都能回答得上。
這不光是對你們負責,也是對咱們村子負責,對所有人負責。”
“慧珍,你放心,我們一定會好好學。”
十個青年堅定的回答,當然這十個青年以后會成為這個縣有名的蘑菇基地的技術人員。
馮慧珍幫助他們整理出來的蘑菇種植技術不光涉及到圓蘑菇,還有平菇,香菇,金針菇,白玉菇,雞腿菇等等,甚至后世一些珍貴的菌種。
這也是他們縣里的蘑菇基地后來發展越來越壯大的緣故。
這一些珍貴的資料后來都被他們精心地保存在家里,當成了傳家寶。
友情連接:
小說相關推薦:、、、、、、、
《》是有錢過年傾才力獻的一部情節蕩氣回腸,扣人心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