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水村種田手札

突然襲擊

_長水村種田手札_女生頻道_螞蟻文學

←→:

“行了,老古說不出三天,他就帶著酒過來。”掛了電話,楊師傅這樣對顧況蘊說道。

“麻煩了,楊師傅。”顧況蘊真心感謝,人家老人家為了她跑前跑后的,滿滿的都是老人的關心。

“這有啥麻煩的,好了我回屋休息了。”楊師傅不在意地擺擺手,然后背著手慢悠悠地走了。

這邊,王胖子看楊師傅走了,拍了拍還在蹦跳的小心臟,有些委屈,“小蘊妹子,楊師傅對你態度可真好。”

顧況蘊笑瞇瞇地望著楊師傅走遠的背影,“這些老人家都很好呀,對我特別好。”

“他們對你就是春天般溫暖,對我就是冬日般嚴寒了。”王胖子感嘆。

顧況蘊只笑不語。

“對了,小蘊妹子,聽說韓清逸家的公司投資了你們村子?”王胖子問。

“對,之前縣上要拿我們村的土地建冶煉廠,還好有韓清揚大哥的幫助我們才能擺脫這個局面,現在看來,當初村長做出的決定也不是錯誤的,我們還是得有一個強有力的保障的。”

王胖子點點頭,“韓氏確實是個強有力的助力,你們村子應該是韓氏旗下做的第一個度假村,他們應該會很重視的。以前他們投資的旅游酒店、主題樂園這些都辦的不錯,有以前開發的成功經驗來說,想來這個也一定不會差的。”

顧況蘊作為合作社的副經理,自然是知道韓氏對長水村以后發展的規劃的,他們為長水村的規劃,既兼顧了長水村本來的旅游發展,又拓展了別的方向,為長水村未來的發展做出了長遠的規劃,以后除度假村本身外,還可能規劃公園、醫院、住宅和娛樂區。

不得不說,韓氏在開發長水村這一層面上還是做了很大的讓步的。

作為韓氏來說,其實將整個長水村全部納入酒店的范圍,將村民安置到其他地方去,將村里的土地完整地利用起來,其實才是最好的,不得不說韓氏確實做出了很大的讓步。

她也簡單地介紹了一下以后度假的規劃。

“嘖嘖,那這里以后可不得了了,那這村里的日子可真是過得美滋滋啊!”

“怎么,龍哥,要不你們也來長水村開個隨園的分店。”顧況蘊玩笑道。

王胖子忙擺手,“那可不敢,就算我愿意,那錢師傅也不敢啊,搶生意搶到楊師傅頭上算怎么回事啊!教會徒弟,餓死師傅,會被人戳著脊梁骨罵的。”

顧況蘊也只是開個玩笑而且。

不過,到時韓氏既然要鋪這么大的攤子,那餐飲的問題肯定會引進的,月亮灣和隨園并不是面向同一批顧客,不存在競爭關系,所以隨園要是來長水村開了分店,對她也沒什么影響。

不過現在說這些也太早了,要等到度假酒店修好,至少要等到大半年以后了,再加上周邊的配套設施,沒有個一兩年這些問題都是不會考慮的。

端午一過,來長水村旅游的人更多了,因為天氣越來越熱,大家也比較喜歡玩水,不過就是皮膚比以前曬黑得快了一些。

村里賣防曬霜的生意眼見地好了不少,每到節假日海邊擺的遮陽傘也是一個接一個的,像許多大蘑菇開在海邊。

這天,長水村一個少見的陰天,沒有太陽,氣溫稍顯涼爽。

上午十一點剛過,一輛小型的旅游大巴就開進了長水村,因為沒有提前通知別人,這輛車進村的時候,守在村口的巡邏隊就讓他們將車停到了村口的停車場。

“小伙,找你問個事兒,月亮灣在哪兒啊?”

旅游車門開,下來幾個頭發花白的老人,他們背著手,站在長水村的停車場上四處打量,其中一個老人就找守停車場的年輕人問了。

那長水村的村民估計也經常給別人指路,很熟練地就給幾位老人說了。

他看著他們每個人都拖著個小行李箱,年紀看著又挺大,想著他們走那么遠估計也挺困難的,便對他們說道,“幾位大爺,看你們都帶著行李,想必是來渡假的吧。咱們現在待的位置是長水村村南,月亮灣在村北,走路過去還挺遠的,你們順著這條路走過去,到村口,那里有坐觀光車的地方,到月亮灣一個人只需要花五塊錢。”

幾位老人點點頭,覺得這個地方還挺不錯的,居然還有觀光車可以坐。

于是,幾位老人便拖著行李箱朝村口走去了。

到了村口,果然看到有兩輛觀光車正停在村口的一個廣場上。

這會兒正是飯點,村里也沒見多少人走動,許多顧客都找飯吃去了,所以這會兒兩輛觀光車都停在村口。

他們還看見了新建中的商業街和比街而臨的,正在新建中的長水村游客服務中心,長秋村到處都是欣欣向榮的景象。

坐在觀光車上,幾位老人不斷打量著周圍的景觀,當通過沿海的公路,廣闊的大海展現在他們面前,帶著些咸腥味道的海風迎面吹來,幾位老人不由自主地覺得心情舒暢、心胸開闊起來。

“老吳,你是在哪兒打聽到老楊的住處的,嘿,看這景色,藍天白云,綠水青山,寶山福地啊!這老小子還挺會享福。”

這話一出,來人的身份立刻便知曉。

不錯,這群老人正是幾位時常出現在隨園的客人,上次要王胖子買粽子的人。

端午一過,他們過足了吃粽子的癮,閑來無事,一位老人便想起了當初提議的去看老楊的事。

在他們幾個老家伙聚會的時候提了一嘴,沒想到立刻便得到了眾人的響應,大家退休后沒啥事兒,正好打發打發時間。

“找他兒子小楊問的,說他不住鎮上了,住在鄉下,一個人租了個房子,不過白日里他都不在他那小房子里,在一個農家樂里。”

“我聞著這空氣,都比城里清新了不少啊!”

“是啊,在家里待久了,這偶爾出來一次也挺不錯的。”

“那咱們現在就是去那農家樂?”

“可不是嗎,正好到飯點兒了,咱們也吃頓飯。”

“這感情好啊,這一早上起來,我還真有點餓了,剛才在車上就吃了幾個小蛋糕,還真頂不到什么事。”

“那今晚咱就在這兒住一晚,要是行的話多住幾天。”

“行啊,不過我一個孤家寡人不用給家里報備啥的,就是你們這幾個家里有老伴兒的,不擔心啊!”

“那有啥,這都退休了,還不能出來玩幾天。”

“我們家里那個去閨女家住了,說這幾天都不用管我了。”

“可以啊,老鄭,御妻有術嘛!”

“行了,你們可別打趣我了,你們不也出來了嗎。”

說話間,觀光車就到了月亮灣,停在了公路的路邊,司機師傅還特別熱心地將老人們的行李搬了下來,服務十分周到。

幾位老人抬頭看了看掛在院門上牌匾上三個大字,“月亮灣”。

“看來咱們走得沒錯,就是這兒了,月亮灣。”

“終于到了啊!”

“欸,你們看,這是不是老楊的字。”一位老人仔細打量了那牌匾一番,心里便有了一個疑問,忙問了旁邊的幾人。

此話一出,頓時其他老人的視線也轉到了那牌匾上,開始細細觀察起來。

“看起來挺像的。”一位老人。

“我看應該就是他的字。”另一位老人給出了肯定的看法。

“既然你們都這么覺得,那老楊應該就是在這兒了,看來他和這兒的主人關系還挺好的嘛,居然愿意給老板題字了,以前我們讓他露一手都老大不愿意的。”

“行啦,不管是不是老楊的字,咱們進去吃飯就行了,幾個大老爺們兒磨嘰什么!”一個性子有些急躁的老人就忍不住說話了。

正是飯點時刻,月亮灣里是坐滿了人,今天來玩的大概三分之一的游客,都到這里來吃飯了。

餐廳里坐不下,還在院子里搭了遮陽的棚子,幾臺大功率的風扇呼呼地吹著,總算消去了幾絲暑氣。

遮陽棚下面,是嘈雜喧囂的人群,以及不停穿梭在其間的上菜的人。

幾位老人看到此等熱鬧的場面,都不由地怔愣了一下,這漁家樂真是出乎意料的地熱鬧啊!

“生意這么好,看來咱們有口福了。”一位老人玩笑道。

“走吧,咱們進去唄!”

沈煜在院子里招呼客人,早就發現這群站在門口打量的老人家了,心里正猶豫著要不要出去招呼他們呢,他們就進來了。

看他們拖著箱子,沈煜想著,今天好像沒有游客聯系他要來月亮灣住啊!不知道還有沒有房間能安置下他們。

腦中閃過這些思緒,一點也不影響沈煜邁出去的步伐。

“幾位老人家,是來吃飯的嗎?”沈煜問。

“是,趕緊給我們找一張桌子,我們點菜。”剛才那位脾氣有些急躁的老人馬上開口催促沈煜。

幾人都是熟悉他這個急性子的人了,也見怪不怪了。

其中一個老人對沈煜溫和地笑了笑,“小伙子別介意啊,這老劉就是性子有些急,說話有點沖,他可不是對你有什么意見,你別介意哈。”

沈煜笑笑,示意并不介意。

以他的見識,自然看出這都不是些身份簡單的老人,雖然面容已經老去,但那周身的氣勢總是改變不了的。

“是啊,老劉就是急性子,我們是來吃飯的,也是來找人的。小伙子,你們這人有沒有個姓楊的老頭兒?”

“我們這姓楊的老人有兩個,不知道您找哪一位?”楊師傅和楊老在省城都是挺厲害的人,他覺得找誰都有可能。

“我們找楊光宗。”一位老人直接報出了楊老的大名。

這下沈煜知道是誰了,“你們找的是楊老吧,他在里面喝茶呢,各位先坐下吧,我去給您叫。”

沈煜將他們安排到了一個大桌,然后對老人們說道。

月亮灣里到飯點的時候,正是最忙碌的時候,這時候林冬青、柳外婆和楊老一般都會提前吃完飯在客廳里休息。

所以沈煜這個時候去小別墅的客廳,總能找到楊老。

聽沈煜說有幾個老頭來找他,楊老遲疑了一下站起來,心里也在猜測著會是誰來找他。

結果,到了院子外一看......

“老尹、老劉、老鄭......你們怎么都過來了?”

這幾個老家伙,昨天還在群里說話,一點風聲都沒告訴他,怎么今天就出現在他面前了。

還趕起了時髦,居然搞。

幾個老人正在點餐,聽到楊老的聲音都抬起頭來望向聲音傳來的方向,急性子的老劉還站起來拍了楊老的肩膀一下。

“嘿老楊,咱這不是給你個驚喜嗎?”

楊老扶額!

“哈哈,老楊你不厚道啊,來這么個好地方享福居然不通知我們。”

“對啊!枉你還是個知識分子呢,不知道什么叫茍富貴勿相忘嗎?”

楊老再次扶額,這詞兒是這么用的嗎?

不過,幾個好友能來看他,他心里著實很高興了。

自從他退休回老家,和這些老家伙們見面的時間也少了。

之前在鎮上一個人的時候還是挺想他們的,直到來了長水村,一天有事兒干,有人說話才覺得沒那么孤單了。

這會兒突然見到這些老友,不過一個來月的時間,總覺得是多年沒有再見過面了,有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楊老整理了一下思緒,按下心中的激動,“你們還沒吃飯吧,也別點什么菜了,你們都坐著,我去廚房說。”

“行啊!這現在是你的地盤了,你說了算。”一位老人調侃道。

“行,咱們聽老楊的。”

楊老安撫好幾位老友,便去廚房點餐了。

大家同在省城,也都互相認識。

所以等到楊老點完餐回來,眾老人又驚訝了,老楊后面居然還跟著另一個他們認識的人——楊師傅。

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所以這群老人就是通過美食這道媒介互相認識的。。

自然的,通過老楊他們也認識了以前醉云軒的掌廚,而這群老人們則戲稱楊師傅為——大掌柜。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