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規則之皇

三二八.拿來主義

潛規則之皇_sjwx

但唐書并不鄙視李靖的這種行為,倒不是唐大少爺改了性子,或者對于所謂的真正的愛情很是推崇。而是他感覺,如果類似李靖這樣的男子多了的話,對于唐大少爺這樣的人絕對算是一件好事。因為他能夠占據和挑選的資源也更加的豐厚了。唐大少爺自然非常支持了。

但對于感情這樣的事情,唐書其實并沒有什么確鑿的想法,只要個人感覺滿足感覺充實就足夠了,這也要看每個人自己的心性了。哪怕是唐大少爺這樣的人物,絕對是色狼中的戰斗機。但是在現實中,只要唐詩有所要求的話,唐書也完全可以守著唐詩一個人生活。

這就是人的復雜性和多面性了。終究每個人需要的只是個人的滿足感罷了。

“這位姑娘不用擔心,我們沒有什么惡意的。兩位都是我們的貴客……”唐書安慰著素素,雖然言語柔和,但含義卻是有些干巴巴的,好吧,唐大少爺都有些不好意思繼續說下去了,他說的確實也沒錯,他們確實算的上是貴客,但如果唐書的要求得不到滿足的話,貴客就會變成階下囚了。

“李兄,你或許不知道,我們已經找你找了很久了,可惜一直沒能找到你的蹤跡,我們探查的結果在你加入了江淮軍之后,就找不到接下來的線索了,甚至我們都準備放棄了。卻沒有想到我這次出來,竟然能夠恰巧遇到李兄,看來這也是我們大漢的氣運了。也說明了李兄和大漢還是很有緣分的。”唐書看著李靖說道,

李靖目光閃爍,顯然他沒有想到竟然從唐書口中聽到這樣的言語,之前唐書的出現以及態度。就讓李靖有種感覺,似乎漢軍準備招攬他,但是沒有想到漢軍的誠意竟然這么足,李靖絲毫沒有懷疑唐書是在說謊,唐書臉上的喜悅并不是假裝的。而且能夠調查到他加入了江淮軍,可見其中花費了多大的力氣。

要知道李靖自己原本可沒有加入江淮軍的意思,甚至他本來是準備前往江都面見楊廣的,但是半路上才改變了主意,由此可見對方確實是費時費力的在尋找他。再加上唐書就算武功眼力非凡,但只是遠遠的看了一眼。而且很快就擦肩而過,卻準確的猜想到了李靖的身份,這已經可以證明了漢軍對李靖的熟悉了。

這倒是讓李靖稍微有些動容。任何人受到這般鄭重認真的對待,都會有所觸動的,不過李靖終究非同一般,要知道早在大隋的時候。李靖就已經揚名公卿之間了,心氣自然非凡。

“李主簿和大漢的好意,倒是讓我有些慚愧了。”李靖開口說道,也只是簡單的言語,并沒有表明什么態度,這也是理所當然的,這般有才的人物可不會那么簡單的選擇未來。雖然對于李靖加入江淮軍的事情,唐書始終想不明白,怎么看杜伏威的江淮軍都不像是能夠成事的樣子。

或許說杜伏威根本沒有想過稱王稱霸之類的事情,所以江淮軍才會軍紀散發兵匪一家的。對于李靖為何選擇了江淮軍或許就會成為一個秘密了,不過真正說起來,李靖進入江淮軍只是作為一個小兵而已,他似乎根本沒有展露自己的能力,或許那也只是李靖的一次游戲吧?!

對于李靖的寡言少語,唐書也沒有在意,在不清楚唐書的來意以及真實態度之前。李靖這樣并不表態的表現才是最為合適的,這其中或許也有著李靖如今對大漢根本沒有多少的了解有關。

在幾位高手的駕馭之下,快船快逾奔馬,很快就回到了唐書的坐船之前,說是唐書的坐船稍微有些夸張。其實不過是四海商行的一艘中型貨船,不過為了方便唐書乘坐,特意在上層艙室進行了改造,能夠讓唐書居住的更為舒適,這樣做也算是一種特意的偽裝罷了。

還是由唐書攬著素素直接跳到了船上,而李靖本身的武功也是非常不錯,雖然血戰十式乃是沙場上的武學,但是在平時的江湖爭斗上也是威力不俗,李靖本身而絕對稱得上是高手,在這個武道盛行的世界中,想要成為名將,本身終究要有著水準之上的武力的。

船上的水手通過纜繩處理著快船,而唐書則是直接帶著素素和李靖等人,走入了上層的艙室之中,原本唐書的宴席已經撤去,在唐書去追趕客船的時候就已經吩咐了侍從重新準備一桌飯菜,這時候已經有幾道菜擺放在桌上了,可見唐書行動之前,就沒有想過李靖能夠從他手中錯過。

“李兄,還有這位姑娘,請坐吧。路途勞累,正好飯時,先填填肚子吧,我這艘船上的廚子水平可是非常不錯的。”唐書很是熱情的招呼著,一副老熟人的樣子,素素有些無措的被唐書拉著坐了下來,李靖倒是安之如飴的,品嘗著香茗。而唐書又是一番明知故問的探尋素素的名字之類的資料。

一番言語之后,侍從已經將飯菜全部送上,都是極為精致的菜肴,色香味俱全,這段時間以來,李靖和素素為了逃脫江淮軍的追捕,可是一直都小心翼翼的,自然顧不上享受什么的,更何況這兩個人似乎都不是那種喜歡享受的人物,不過在這種被邀請的情況下,雖然素素有些放不開,但李靖卻是毫不在意。

三人這頓飯的氣氛倒是非常不錯,唐書和李靖對飲幾杯,一邊聊天一邊吃飯,絲毫沒有食不言寢不語的風范,唐書高談闊論談笑風生的,卻是并沒有提及正事,只是說著天南海北,中原域外的諸多新鮮事情,使得原本還有些迷茫愧疚的素素都不由為之吸引。

哪怕原本心中有所成見的李靖也不得不佩服唐書的見多識廣,只言片語中透出的道理也讓他時不時的深思。

因為看到了李靖和素素的緣故,唐書已經通知了屬下,這艘商船并沒有繼續南下,而是找到了一個碼頭停駐了下來。這也是在向李靖和素素表達善意,畢竟這次素素是要回到滎陽,而李靖也是護送素素的。

不過雖然將船停了下來,作為善意,但唐書可根本沒有想過要將素素送回瓦崗啊。在原著中,素素回到了瓦崗之后,就被瞿讓命令著去陪男人,對于素素這樣的侍女而言,這樣的事情極為常見,這個年代可沒有什么人權之類的問題。弱者的一切權利都掌握在強者手中。

素素在原著中的遭遇雖然讓人氣憤,但是在這個年代類似這樣的事情根本不算什么,就算是天下太平的時候,那些下人侍女都掌握不了自身的命運,更何況在這樣天下大亂之時。太平時節好歹還需要什么賣身契之類的東西,在天下大亂的時候。甚至連那種字眼中都透著邪惡氣息的賣身契都用不到。

很多人家為了能夠活下去,賣兒賣女這樣的事情實在很是常見。唐書有了這樣的決定也不過是因為的時候,對于素素的惋惜和好感,這樣我見猶憐的女子不應該遭受那樣的命運,好吧,在唐書看來,這樣的女子如果交給他還行。但是交出去讓別人處置那就是絕對不行的了。

當然,這時唐書肯定是不會將這些言語講述出來的。品著茶,隨意的和李靖以及素素說著各種各樣的閑言絮語。氣氛很是恬淡,素素很是被唐書的見識廣博所吸引,不時隨著唐書的講述,神情變化不定,素素可是個好聽眾哪,但李靖就不同了,雖然有時候同樣被唐書的言語吸引,但更多的時候。李靖還是一副平淡沉默的樣子。看得出來,李靖是打定了主意,并不準備首先開口探尋唐書的目的了。

這算是后發制人嗎?在自己并不了解情況的時候,通過其他方面收集著線索和信息,等到有一定把握之后。才展出風采,這也算是兵法吧?!對于李靖的謹慎,唐書很是欣賞,兵者,國之大事也,自然不可不慎。

唐書倒是不介意和李靖素素消磨時間,反正如今他悠閑的很,而李靖和素素如今就在唐書手里,也玩不出什么花樣來,不過唐書并沒有那樣的賭氣似得想法,完全沒有那個必要。

“藥師兄,嘿,說起來也是個巧合。李兄字藥師,在漢軍中,左將軍名為郭藥師,而且郭將軍也是當今天下少有的帥才之一,和李兄很是有些相似,相信你們二位見面的話,一定可以相談甚歡的。”唐書開口道,

李靖驚愕一下,這樣的事情確實很是巧合,唐書這樣的言語之下,讓李靖對于郭藥師也多出了一些好奇心,名字類似也就罷了,而且在唐書口中這個郭藥師竟然被推崇為當今少有的帥才,這更讓李靖動容了,帥才這種稱呼可是簡單就能說出來的,當逢亂世,將才或許很多,但是這種能夠統籌大局的帥才卻是歷代都很少見的。

“李主簿過獎了,在下算什么帥才,至今為止除了紙上談兵之外,也就是在邊郡和突厥有些小沖突而已,根本算不上什么,倒是在下這段時間也聽聞了漢軍的威名,不敢和郭將軍相提并論。”李靖很謙虛的說道,

“李兄就不必客氣了,對于李兄的才能我們知之甚深,漢王對李兄也是分外的推崇,所以一直以來都是不惜大量的人力物力的尋找李兄,一直沒有李兄的消息,還讓漢王很是有些神傷,這次我能夠恰巧遇到李兄,也是天可憐見,這也是在下的幸運了,相信回去之后,漢王對于我這個功勞肯定是不吝封賞的。”

唐書臉上帶著淡淡的笑容說道,這番言語雖然沒有明白的吹捧,但這種隱晦的贊美卻更加讓人舒服,可不是嗎,唐書不過是找到了李靖,就要算成很大的功勞,可見李靖本身多么的受大漢的看重。

哪怕李靖的心性再怎么沉穩,但直到現在他依然沒有一個發揮的舞臺,雖然勸說自己實在蟄伏和學習,但天下大勢紛亂變動,也讓李靖有些恨不能投入其中的感覺,如今聽到漢王對他如此重視,李靖也難免有些心熱。這樣的待遇如果他在沒有什么感覺的話,只能說李靖是個冷血動物了。

“多謝漢王的看重了!”李靖很鄭重的行了禮說道,就算是大才,也需要明主賞識啊!

唐書也并沒有急著說招攬的言語,畢竟李靖這樣的人物如果不對漢軍有個真正的認識的話。他是不會輕易的做決定的,唐書也不想因為急躁壞了事,況且唐書還有著很多的籌碼可以拿得出來,而且李靖就在唐書身邊,如果最終說服不了的話,武力也能降服啊。所以唐書并不急,

“李兄,當今天下大亂,各方義軍蜂擁而現,隋軍的鎮壓卻是越鎮越多,地方不穩。大隋大廈將傾,李兄以為然否?”唐書看著李靖開口問道,

李靖神情略微有些痛苦,顯然對于隋朝,李靖還是很有著一定的感情的,這也難怪,他的舅舅乃是當年隋朝大將韓擒虎。更受到了大隋很多公卿的看重,對于大隋鼎盛時的聲威印象非常深刻,但轉眼間,大隋朝就落到了如今這種地步,使得李靖心里自然說不上好過,對大隋有著一定的忠誠感,但他的頭腦告訴他大隋已經日暮西山,這種感覺十分復雜,但李靖并不是那種認不清現實的人,當下點點頭表示認同。

同時目光炯炯的看著唐書。想要知道唐書到底要說些什么,李靖知道對方想要招攬自己,但是也有些好奇對方會用什么樣的說辭來說服他。

“很多人都說楊廣是個十惡不赦的昏君,大隋落到了如此地步,完全都是他自作自受。李兄是否認同?”唐書再次問道,看著李靖黝黑粗糙的臉頰微微抽動,唐書也并沒有等待李靖的回答,而是自顧自的說道,

“文皇帝時鼎盛的大隋落到了如今這種地步,在我們看來的確是楊廣自作自受,他就是個敗家的典范,但要說楊廣完全就是昏君,他的一切政令都是胡作非為卻也是污蔑了,很多人把一切的錯誤都推到了楊廣身上,這或許沒錯,但認為楊廣的一些政令都有錯卻也是胡攪蠻纏,我們對楊廣的看法就是,他只是犯了一個不可饒恕的錯誤,才會導致大隋落到了如今這種地步!”唐書正色說道,

唐書這樣的言語頓時吸引了李靖的注意力,就連一邊的素素也豎起了小耳朵,誰讓如今很多人都把一切怪責到了楊廣身上,那種輿論就是楊廣是個昏君,之所以天下大亂都是他的錯誤,他的那些政令,什么修建運河征討外族也都是錯誤的。

唐書也不遲疑,直接將他對楊廣的一番看法完全說了出來,類似的觀點他已經說過了數次,對云玉真,對宋師道等人,對李靖再說一下自然不是什么問題,而且唐書說的越發詳細了。說到底,唐書拿出這個觀點不過是為了一個先聲奪人的效果罷了,以此來顯示他們對國家對天下的認知而已。

這樣的觀點論點充分,足夠讓人肅然起敬了,自然也就會對接下來的言語有了更高的容忍度。唐書一番話講完之后,李靖沉默著,如有所思,而素素卻是一臉的迷糊,最終只是垂下頭不言不語的。

“楊廣只是忽視了民眾,就是這一點造成大好局面淪喪,本來鼎盛的國家落到了如今這種地步,楊廣自己生活奢靡,從未想過民眾卻連飯都吃不上,生存不下去之后,自然要揭竿而起了。隋朝國庫豐厚,卻最終便宜了其他人,如李密這等人,打下了洛口倉,聲望大增,吸引了無數流民,卻用來推翻大隋,這種事情說起來也是有些可笑。”唐書走到窗邊,搖搖頭說道,

“太白兄真知灼見,可笑我一向認為自己才智高絕,卻從未想清楚這點。”李靖有些慚愧的說道,似乎因為唐書顯示出來的智慧,言語也親近了很多,這都稱呼起唐書的字來。

“這都是漢王和我們共同探討的,不過,李兄,不是我吹牛炫耀,大漢智者人才應有盡有。”唐書只是這樣夸耀了一句,并沒有繼續說下去,但李靖還是點點頭,他倒是沒有認為唐書是在吹牛。

眼見自己這番行為效果不錯,唐書也沒有停頓,準備繼續忽悠下去,好吧。這也不是忽悠,而是用事實來證明了漢軍的強大和智慧,讓李靖認識到漢軍的出眾,以及漢軍就是最為適合他展現才能的舞臺。

“河北青州的大漢,江淮的杜伏威、輔公佑。河南瓦崗軍的瞿讓和李密,雖然當今天下義軍無數,但是大多良莠不齊,真正給隋朝帶來了巨大打擊的就是這三股義軍。”唐書如是說著,李靖這時候也沒有了淡漠的樣子,反而很是認真的聆聽著。聽到這里,也是連連點頭表示認同。

“這三支義軍雖然可以說對推翻大隋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這個天下的歸屬卻并不只是這三只義軍就可以決定的。諸如梁師都,劉武周、薛舉等人也紛紛開始反隋,還有南方的林世宏,巴陵的蕭銑以及余杭的沈法興。吃人魔王朱粲等人,天下形勢洶洶,但還有一些勢力隱藏在后,等待著時機。”唐書洋洋灑灑的將當今天下的諸多義軍勢力點了出來,說到后面,看著李靖,

李靖點點頭。“太白兄說的是世家門閥吧,諸如四大門閥,這些世家門閥潛勢力巨大,本身就掌握著莫大的權勢,而且當今天下形式,恐怕他們也不會甘心這樣等待下去的,嶺南宋閥一向對隋朝就沒有什么歸屬感,宇文閥更是因為楊堅代周一事心存不滿,而李閥更是暗地下招兵買馬的,蠢蠢欲動。”

“沒錯。說的就是他們,但是四大門閥中,真正可能對當今天下產生巨大影響的也就是李閥和宋閥。”對于李靖的配合,唐書很是滿意,唐書又是一番長篇大論。將四大門閥的優劣講述了一遍,這般看穿實質的言論讓李靖不喝彩稱贊。

“獨孤閥和宇文閥已經出局,宋閥因為地理位置的緣故,也只能選擇和其他勢力結盟,暫且放到一邊。那么剩下的就有李閥了,以如今天下形式,龍蛇并起諸多的勢力中,李兄認為有哪幾方勢力可以參與到逐鹿爭鼎之中?”唐書看著李靖詢問道,這樣一問一答,有來有往,才能讓李靖更為的投入其中。

“瓦崗軍李密如日中天,縱橫捭闔得天下民望,因為有能力參與其中。”李靖如是說道,說完就看著唐書,那意思自然是讓唐書對此進行評價了。好吧,類似的言語唐書已經對宋師道宋魯等人說過,如今還要再費一遍口舌,不過唐書也不在意,直接將他對李密的評價講了出來。

李靖瞪大眼睛,瞠目結舌的,沒想到如今威望蓋世的李密在唐書眼中竟然是如此的不堪。不過唐書的解釋也確確實實的充滿道理,以往只不過是被表象蒙蔽沒有想到,但是唐書點出之后,李靖在一思索,卻發現唐書的評價恰如其分,李密還真是鼠困籠中,往來奔赴啊。

“李密就是為王前驅的命,不過他確實能夠影響到逐鹿定鼎之事,這也和他如今樹大招風有關,他吸引了隋軍大部分力量,就為其他的勢力節約了很大的力量,李密和洛陽之間的戰斗,不管誰勝誰負,對于其他勢力同樣是件好事,就看哪方勢力能夠借助這個機會了。”唐書最后評價道,

李靖沉默半響之后,點點頭,神情有些唏噓,顯然這種逐鹿之事的詭譎和變換讓他有些唏噓,李靖雖然有著軍神的潛質,但更多的才智還是在軍事方面,對于其他方面只能說是有著一定的見解,卻也沒有太過深入。

“這么說來,最終能夠有著機會統一的勢力也就不多了,除了占據了青州、河北的大漢之外,還有就是能夠占據關中的勢力,至于其他的勢力嗎,宋閥能夠影響一些,而江淮……”說道江淮,李靖沉默了下來,顯然之前加入江淮軍的遭遇,讓李靖有些不知該如何評價了。

江淮軍同樣聲望不俗,之前已經說過,除了瓦崗軍和唐書的漢軍之外,就是江淮軍真正給隋朝帶來了很大的麻煩,而且江淮軍攻占歷陽,扼守長江航道,聲望也是非同一般,絕對是當世有數的義軍勢力之一。

“江淮軍政令不修,綱紀不明,看似聲勢浩大,不過從中也可以看出杜伏威根本就是胸無大志,根基薄弱,這爭奪天下的事情。卻是和杜伏威無關了,但杜伏威確實也算是個人杰,他占據江淮,兵威鼎盛,并不難取得一個好結果。或是割據一方,或是擇明主而投,進退都不失公侯將相之位,由此可見杜伏威的氣運也是不錯了。”

唐書倒是毫不客氣的評價了杜伏威一番,這個世界的杜伏威和歷史上有著很大的不同,但只是從江淮軍的情況上就可以看出杜伏威根本沒有定鼎天下的可能。但他卻也無愧梟雄的稱呼。

“大亂之世,龍蛇并起。我自馬邑南下,一路行來,見過的義軍數不勝數,諸多號稱亂世群雄,實則個個爭蠅逐利。威福自矜,衣冠其外,敗絮其中!原本對于號稱江淮大總管的杜伏威,聯合李子通擊敗隋軍,一舉扼守住了長江水道,我還當他英雄氣魄,但真正加入江淮軍中。卻是兵匪一家,胸無大志,也不過爾爾!”

李靖嘆息一聲說道,顯然也是認同了唐書的說法,說完看了看一邊的素素,顯然想到兩人相遇時的情況了。

“杜伏威這樣的行徑,不過是趁著亂世縱橫肆虐罷了,于民無益。”

“這天下歸屬主要也就看關中、河北以及江淮了,而江淮已經被我們排除,最終能夠決定這天下也就是這兩方勢力。至于其他的義軍縱然縱橫一時,最終也會歸于沉寂。”唐書沉聲說道,他之所以說了這么多,不過就是為了展示漢軍的優勢以及前途,相比李靖對此也是心知肚明。

但李靖依然忍不住為之動容。因為唐書的一番分析深入淺出的將紛亂的天下大勢說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等只會任何人看到都會忍不住震撼的,特別是對于李靖這樣有著足夠雄心壯志的人而言。

“想來李兄應該清楚我說這番話的用意,漢王認定了李兄的大才,不忍錯失一國之柱石,所以一直在探尋李兄的蹤跡,這次恰巧被我遇到,我自然也要說服李兄了,我也知道李兄這等有著驚世才華和雄心壯志的人物肯定也有著足夠的判斷力,所以我將漢王對天下形式的分析講給李兄聽。”

唐書貌似很誠懇的說道,但直到現在,唐書依然沒有開口招攬,頓了頓,唐書轉了個話題,開口詢問到,“李兄以前在馬邑防御突厥,和突厥之間多有爭斗,相比對于突厥精兵有著很深的了解,當今中原紛亂,大隋日暮西山,諸多人杰梟雄爭奪如畫江山,但是作為中原人士,卻不能忽略外族的覬覦,如今塞外諸族都是摩拳擦掌,對中原虎視眈眈,甚至很多異族都已經開始插手中原形勢。”

隨著唐書的言語,李靖的神色也沉重起來,李靖乃是兵法大家,因為過往的職務,對于塞外異族也保持著莫大的警惕,因為他深知類似突厥這樣的異族的強大。

“馬邑劉武周以及朔方梁師都等人起兵之前都和突厥有過溝通,深知不惜大量錢財女子工匠交給突厥,這樣的行為無異于出賣中原的利益,交好異族換取兵馬支持。除了他們之外,突厥對于中原諸多勢力也都有著勾結,可見突厥的狼子野心,突厥的始畢可汗老奸巨猾,這般行徑不過是想要分裂中原而已。

他們深知統一的中原的可怕,所以他們也會竭力維持著中原的分裂,如今這種形式還好,突厥還會安之如飴,因為不用他們出兵就可以得到大量的利益。但是如果中原形式漸漸分明,有統一之勢的時候,突厥肯定會出兵干涉,到時中原該如何自處?

類似劉武周之類的漢奸無疑會歸順突厥,到時候稍有不慎,又是一次五胡亂華的大災難啊。只可惜很多勢力首腦只看到突厥帶來的助力,甚至為了自身的富貴根本不理會中原民眾的死活。”

唐書神情冷厲,說道漢奸的時候,眼中更是殺氣凜冽,這可不是做戲,對于那些漢奸和帶路黨,唐書的仇視是絕對不用懷疑的,不管是什么時候,對于那些漢奸帶路黨,唐書都會讓他們知道什么叫做嚴刑酷法的。

李靖緊皺著眉頭,神情也滿是憤懣和憂慮,他很清楚天下形勢,也知道突厥的狼子野心,他深知唐書所言絕對是有可能發生的,而且可能性甚至極高。正因為如此。他才越發的憂慮。到時候內憂未平,外患又起,又是一番國破家亡的趨勢啊!越是深思,李靖的神情漸漸憔悴起來。

顯然他絕對不想看到那一幕的發生,對于中原人而言。在大漢時期已經有了民族主義的萌芽,類似于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就可以證明,但那種民族主義的萌芽也是十分的萌動,直到五胡亂華之后,中原民眾的民族主義徹底覺醒,當今天下民眾對于投靠外族的人也是憤怒不喜的。

而唐書就要憑借著這種民族危難來徹底的打動李靖。

“除了突厥之外。其他的異族同樣很不老實,諸如鐵勒,如今南方的鐵騎會的任少名就是鐵勒飛鷹曲傲的兒子,另外還有契丹,也派出了不少人擾亂中原,如今就是我們中原內憂外患。風雨飄搖之際。”唐書一一將這些證據講述了出來,要讓李靖徹底的了解到當今的情況。

“我們大漢支持漢統,我們的民族是世界上最為優秀的,絕對不能容忍外族的奴役,如果到時候真的發生這樣的事情,我們大漢不惜一切也要阻止那些異族!”唐書很是慷慨激昂的說道,這依然不是謊話。唐書確實有著這樣的決定,不過唐書也有把握掌握住中原的形式,有著作弊能力的人你傷不起啊!

唐書這番斬釘截鐵的言語振聾發聵,李靖怔了怔,旋即站起身,分外鄭重的朝著唐書施了一禮,不過他并沒有多說什么,因為這只是代表了他自己對于大漢這番豪言壯語的敬服。

“大漢占據河北之后之所以沒有一鼓作氣的拿下幽州,有著很多的考慮,除了國內的形式之外。也有著不想引發突厥重視的原因,大漢的細作發現如今突厥的始畢可汗身體不佳,可能一兩年內就會去世,到時候就算有著武尊畢玄壓制,東突厥也會出現一些分裂的情況。那時才是大漢大舉擴張的時機。”

唐書仔細的講解道。這種將本方的形式和戰略講述出來,可以說完全就是把李靖當成了自己人,這其中也體會了唐書絕對不會放走李靖的想法。

“而且真的出現預料之中最壞的情景的時候,也不是沒有辦法處理。突厥精兵確實強大,但我們漢軍卻也不是吃素的,只要給我們時間,我們有著很大的把握擊敗突厥。就算到時候力有未逮也有著其他的方法,突厥在塞外雖然一家獨大,但也不是沒有反對者,到時候我們完全可以聯合那些外族,特別是西突厥一起對付東突厥,只要我們展現了足夠的實力,相信對方絕對不會錯過這個機會的。”

唐書一副江山盡在他懷中的模樣講述著,吐字清晰,言語中蘊含的莫大自信迅速感染著旁人,不管是李靖還是素素這時候都是分外認真的傾聽著。

“再退一步說,李兄可有衛霍之志?單于夜奔逃,封狼居胥永遠都是我們漢人的驕傲。”唐書說著看向了李靖,李靖自然是神情激動了,為將者哪能不敬服衛霍,能夠在于外族戰爭中揚名的永遠都是最為令人佩服的。作為兵家,李靖自然也有著比肩衛霍的雄心壯志。

“如果真的出現最為危險的狀況,我們也就需要行險一搏了。屆時派出一員大將提精騎一萬,北渡陰山,千里奔襲,直搗他突厥王庭,番胡無主,必起內亂,再從中間而謀之,各個擊破,何愁不解危局!之后我們統一中原,整合全國力量,再次出兵塞外,直接給它一個亡國滅種,才能彰顯我們的能力!”唐書揚眉說道,

李靖眉頭一展,豁然開朗,站起身,再次朝著唐書大禮參拜,

“太白兄智比天高,一言保我華夏百年安寧,在下膺服于衷,還請受我一拜。”

唐書扶起李靖,卻發覺李靖強行拜了下去,唐書到也沒有繼續阻攔,這既然是李靖的心意,唐書也就接受了,說起來,唐書的這番策略也不過是拿來主義者,原本歷史上,李靖就是這樣滅了突厥的。現在唐書提前說了出來,卻讓李靖如此佩服敬仰,唐大少爺卻也絲毫沒有不好意思。

要的就是這樣的效果,讓李靖知道只有加入漢軍才是拯救這個國家的危難,才能讓這個國家再次威名遠播,才能給民眾安定幸福的生活。

“李兄客氣,在下倒是有些慚愧,這些想法本身就是漢王連同樞密院和政事堂的諸位一起商討出來的。”

“無論如何,不管是太白兄還是漢王以及列位,對于這個國家都是功勛卓著,避免了中原再次淪陷在異族的鐵蹄之下,各位都值得我李靖拜服。”李靖毫不在意的說道,顯得很是坦蕩,也可以看出李靖的心胸來。

“國家積弱,耐得何來?!如今天下大亂,民眾流離失所,這損傷的都是我們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的元氣啊。我們都恨不得能夠直接統一中原,休養生息,讓中原再度恢復天朝上國的威望。”唐書如是說道,很是有些悲天憫人,但李靖卻也很是贊同,唐書的一番言語之后,已經讓李靖對唐書很是敬服了。

對于一個人才而言,你展現了更高的才智,自然而然的就會讓他的態度改變。

“其實很多人猜測漢王從何而來,似乎就是突然間冒出來的一般,由此很多人也就認定了漢王之前只是普通的民眾而已,事實上他們都猜錯了,漢王和我們自海外歸來,祖上乃是在東漢黨錮之禍時遠離中原的人家。我說這些并不是說我們的門庭……”唐書隨意的說道,好家伙,這又給自己安排了一個來路。

李靖卻是絲毫不覺只是認真的聽著,李靖對于世家門閥或者是普通民眾并沒有什么歧視,但事實上,世家門閥的子弟和普通民眾在知識和能力上確實有著一些差別,這就是傳承和培養的功勞了。原本李靖就有些懷疑,唐書在他面前表現的如此才學,以及漢王乃至漢軍的諸多人才,

一般人從哪里弄來這么多的人才啊!對于漢軍的政策制度,李靖也有過一些了解,雖然并不是很詳細,但是他也看得出來,這些政策和制度的先進優越性。能夠規劃出如此政策的人顯然非同一般。

而普通民眾就算是再怎么天縱奇才,在沒有知識和培養的時候也很難有這樣的見識啊。如今唐書的說法倒是解開了李靖的疑惑,同時因為唐書的言語,使得李靖對漢軍雖然還是有些陌生,但也多出了很多的好感,這時候也是仔細傾聽著,正如之前兩人所說的。

當今天下,真正能夠逐鹿定鼎的不過是兩個勢力,一個是漢軍,另外的勢力還沒有出現。有著雄心壯志的李靖難免對漢軍更多一些關注了,因為那關系著他的未來啊。(。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請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