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78:致富從挖寶開始

第294章價格離譜的私房菜館

重回1978:致富從挖寶開始_影書

:yingsx←→:

“這是什么首飾?”

顧久看到打開的第二個匣子,紅色的絨布上面放了一支像小指大小的玉器。

玉器成色和剛才看到的手鐲成色一樣,很像是同一塊翡翠打造的。

“這是笄,和簪子一樣的功能,卻是簪和釵的鼻祖,它出現的時代比簪和釵要早。”

笄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比簪和釵的樣式更簡潔,花式沒有那么繁復。

如果不是翡翠太過珍貴,其實是笄是盤發很實用的發飾。

第三個格子里的匣子打開,里面沒有懸念,依舊是發飾。

一支鑲了很多細小滿綠翡翠的步搖,懸掛了不少細小的珠子,在手電筒的照耀下很通透,非常漂亮。

第四個格子是釵子。

“這個和前兩樣一樣,只是款式有點不一樣。”

顧久以前只見過母親王素珍盤發用一根銀簪子,對于女性的發飾沒有什么研究,現在有點分不清這些發飾的名稱,在他看來都差不多。

“剛才那個掛了很多流蘇的叫步搖,現在這個雙釵的叫釵,釵主要是用來固定頭發,而步搖主要還是起點綴的作用。”林舒耐心的講解。

看著同是滿綠的發飾,林舒吁了口氣,今天開出的盲盒太值錢了。

接下來開出來的有玉佩、金鑲玉的項圈、耳環,最后是非常漂亮的瓔珞。

左側八個格子開出八款首飾,右邊的八個格子到底是什么?

“你們女人的首飾還有什么品種?這邊八個格子不會還是首飾吧?”顧久一手抱一個孩子,避免他們兄妹倆搗亂。

“古代女人所用的佩飾有不少,應該不會都是佩飾吧,那得多大一塊翡翠才能做這么多件。”

從第一個匣子要摸索著尋找機關,慢慢多開了幾個匣子,現在林舒熟練的好像這些匣子就是自家的一樣。

從格子里抽出匣子,一按一拉就把匣子打開了,沉重的重量讓林舒意外,但匣子打開了又沒什么意外。

如她猜測的一般是小黃魚。

一匣子小黃魚。

倒出來數了數,一百克重一塊,一共十二塊。

林舒平復一下激動的心情,調侃道:“在粵省,我常聽他們那邊的形容數量用一打來計算,現在我們這算不算抽出一打金條?”

二寶看到金光閃閃的金條,努力想掙脫顧久的禁錮,想去拿這些閃閃發亮的‘玩具’。

林舒拿了一塊小黃魚遞給了二寶,又拿了一塊給大寶,讓他們感受一下黃金沉甸甸的重量。

別說,小黃魚一入手,二寶就緊緊抓住不松手,咧嘴笑得口水都流出來了。

她這愛財的模樣直接把夫妻倆都逗笑了。

“下面這些匣子我猜都是放了黃金,你覺得會是什么?”

林舒微微瞇眼,并沒有馬上贊同,“我覺得不一定,和賣主接觸下,聽他說起這個是他奶奶還是太奶奶的嫁妝,既然如此,年代應該在清末民初。而大戶人家女孩子的嫁妝是從小就開始攢,那么這張千工床極有可能是清代末期打造的。你說都到了民初了,這里藏的怎么可能全是小黃魚。”

果然不出所料,右邊八個格子,里面匣子六個裝了黃魚,兩個匣子裝的是銀元。

顧久看著又放回去的匣子,已經震驚到麻木了,他就說無利不起早,買下這么多舊家具原來還可以撿漏,漲見識了。

“不愧是古都,文化底蘊暫且不說,就說原來住在這里原住民,可能隨便拉一個人出來,祖上說不定就是達官貴人,家族底蘊真是不可小覷。”

林舒將床頭恢復原樣,拍了拍手,從床上跳了下去,“現在你還嫌這些舊家具嗎?”

顧久搖頭:“別說嫌棄了,你現在說再去淘幾樣,我馬上去幫忙找出租車。”

林舒聽了忍俊不禁,接過他手上的大寶,把大寶放在地上,大手牽著小手往外走,“時間已經不早了,我們現在先去吃飯。”

今天能淘到這張拔步千工床完全得益于系統的提醒,如果沒有系統,誰能想到千工床里內藏玄機。

不過,首都這個時期,很多古玩沒引起重視,在舊貨市場很便宜就可以弄到手,如果手里有閑錢,多淘一點收藏,到了后世隨便出手一兩件基本就可以衣食無憂。

當然,真真假假讓人難辯,如果眼光獨到,發家致富應該不難。

這次好不容易來了首都,林舒想多淘幾樣古董,選一些比較珍貴的當傳家寶,傳給孩子們。

即使以后孩子們平庸到要為了生活奔波,拿出一兩件藏品也足夠他們過上優渥的生活。

經濟復蘇,首都自然走在前沿,自從改開以來,首都原先不少有名氣的菜館酒樓又重新開業。

今天收獲不少,自然要慶祝一番。

顧久帶林舒進了一家藏在朝陽門胡同里的一家私房菜館。

私房菜館設在一座三進的四合院內,裝修風格是現成的古風風格。

再配上宮廷菜肴,說是宮廷御宴應該也有人相信。

剛進門就有服務員帶著他們到了一間雅意,再看菜單,林舒眼珠子都差點瞪出來了。

顧久從林舒拿起菜單起,他就一直在注意她的神情,看到她震驚又努力掩飾的模樣,忍不住嘴角翹起。

林舒抬眸就對上顧久戲謔的眼神,輕咳一聲:“上次我們在南方吃這種老鼠斑多少錢來著?好像是三十多塊錢吧,你看這里的價格。”

說著林舒把菜單舉到顧久面前,上面實實在在寫著一百二十八。

這是純純的大冤種啊。

顧久抿了口茶:“這里距離海邊遠一些,而且做法也不一樣,想吃就點,今天我請客。”

林舒自然知道這里距離海邊遠,她也不是不舍得吃,就是純粹的感慨下價格。

對于他說他請客這話只當沒聽見,他的人都是她的,何況是錢。

“紅油腰片、撈汁烏貝、熗拌鮑芹,再來兩樣飯后甜點。”

顧久點了點頭,看向站在旁邊的服務員:“都記下沒?”

林舒等服務員出去了,喝了口茶壓壓驚:“我剛大概算了一下,這一桌就要三百多,人均八十。”

在八十年代初,三百多是普通工人一個的工資了。

如果除去日常開銷,想存三百多塊錢要幾年時間,可想而知這家菜館的菜貴的有多離譜。

“你怎么知道這里這家菜館?”價格還這么離譜的菜館。

顧久看了眼門外,故作神秘的湊到林舒耳旁:“一個朋友開的,他家祖上是御廚出身,價格雖貴,但值得,等會你就知道了。”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