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老答應

125.冬至前

清穿之老答應_影書

:yingsx←→:

十月初三,又是皇太后的圣壽節,從九月開始,科爾沁的博爾濟吉特們就陸續奉旨進了京,所以這一回的圣壽不止沒有從簡,反而大操大辦了一場。

孝莊有四個兄弟,都沒她老人家長壽,到這會全都去見長生天了。卻是把愛新覺羅家封賞的世襲的爵位傳給了他們的子子孫孫。

整個十月,琳瑯去壽安宮給皇太后請安,每次都能見到新來的萬歲爺在科爾沁那邊的親戚。

怕應酬時出岔子鬧笑話,琳瑯趕緊惡補了那邊的族譜。

一邊讓鐘嬤嬤和桂嬤嬤給她科普,她一邊就畫了張枝干龐大的樹形圖。

光是孝莊的大哥吳克善就生了六個兒子(這人琳瑯有點印象),繼承他親王爵位的三兒子弼爾塔哈爾又生了五個兒子。

畫到這里,琳瑯還在旁白加上了固倫雍穆長公主愛新覺羅·雅圖的名字。對,弼爾塔哈爾娶了他的表妹,也就是孝莊的大女兒,然后兩人的大兒子鄂齊爾到這會已經當上爺爺了。

光是從吳克善傳下來的這一家子,只算男丁就是幾十口人,當然能奉旨進京的肯定沒這么多人,可大概的情況琳瑯心里得有個數,總不能一說起話來,她連萬歲爺的親姑姑雍穆長公主是什么時候死的都不知道吧。

除了孝莊的大哥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傳下來的這一支,她的四哥達爾罕親王滿珠習禮的家譜也是需要琳瑯牢記于心的。

至于原因也很簡單,因為皇太后就是滿珠習禮的孫女。如今的達爾罕親王班第也就是皇太后的堂哥。

至于皇太后的家里,她的父親本來只是個鎮國公,因為皇太后的緣故,在康熙元年晉封為貝勒,到這會,她的大哥鄂濟爾已經襲封了父親的貝勒頭銜。這一次鄂濟爾是帶著一家子進京來看妹妹和姑祖母的。

過了頒金節,又輪到琳瑯和榮妃在慈寧宮里值班,琳瑯和榮妃都不太會說蒙語,于是二格格也就抓了差,在這天的茶話會上做起了陪客。

茶話會的主賓是淑慧公主,琳瑯和榮妃坐在她的左手邊,右手邊則是科爾沁的三個親王福晉,二格格則坐在榮妃的旁邊。

淑慧公主的蒙語說得和滿語一樣溜,和蒙古福晉們一路熱聊,心情顯得少有的好,有她控場,琳瑯和榮妃倒是樂得清閑了,只需要時不時的起個身倒茶端點心,顯出好客的樣子就行了。

反而是二格格,還是頭一回和這么多長輩一起吃茶,還都是蒙古來的,面上裝小扮乖,心里卻是覺得很無聊。又想到等以后嫁去了蒙古,自己就得天天和這些身上都有股膻味的蒙古人一起喝茶說話,她心里更是厭煩起來。

二格格不怕嫁去蒙古,她是皇阿瑪最喜歡的女兒,哪怕嫁到天邊去也照樣尊貴,可她不想嫁給蒙古人,她想要的額駙應該像納蘭容若那樣,斯文又有才華,而不是蒙古的目不識丁的莽夫!

二格格的小情緒,榮妃都看在眼里,連琳瑯也有些發現了,二格格雖說臉上是笑嘻嘻的,可眼神一直是飄著的。

等開完茶話會,又伺候孝莊喝了藥,總算回了咸福宮,她一邊泡個腳解乏,一邊想起這事,就吩咐石楠,“我記得年前萬歲爺給了我一套馬具,你去找出來,送去給二格格。還有,記得讓張小桂傳話,就說二格格今天做陪客也辛苦了,我這有副好馬具,正好給她騎馬用。”

五月時,琳瑯見榮妃一直在愁二格格的飯量太小,連調理大姨媽的補藥都吃不下,就和她提議說:讓二格格多運動,自然就能加飯量。

這話琳瑯也只是隨口一提,飯量小只是二格格的表面問題,要想把大姨媽給調順了,最后還得聽太醫的,可/榮妃卻一聽就信了。

琳瑯的好胃口如今在宮里面也是出了名的,這么能吃會吃的人,卻是就不往身上長肥肉。

就她剛出月子那會,那小臉加纖腰的俏模樣可是叫好多宮妃心里羨慕的。

而且,更氣人的是,因為怎么吃都不長肉,萬歲爺好像還心疼上了,前一陣天天都往咸福宮賞菜,就怕她吃不好吃不抱似的。

能吃好喝好,還惹人憐惜,要是二格格能有這份口福,榮妃可得高興壞了。

所以,她一聽瑜嬪說了秘方(琳瑯:我真是隨口說說的!),就立刻給三阿哥安排了任務——每天下了學就陪姐姐去校場騎馬,至少半個時辰。

還別說,二格格天天都去騎馬后,飯量翻番不說,氣血居然也順了,這兩個月的大姨媽已經照著日子來了。

一起討論了幾回大姨媽這樣的私密事,琳瑯和榮妃母女間的交情也漸長,也算是熟悉起來了,至少不至于坐著就尬聊。

話說,和二格格相處多了,琳瑯發現這小姑娘其實比大格格討人喜歡,怎么說呢,二格格雖然沒有大格格懂事,嬌氣不說還有點占強,可她身上也有種小公主似的傲氣和可愛勁。

而大格格的那種懂事法,接觸久了,就顯得刻板了,她太想面面俱到,用力過猛的時候就會讓人覺得……有點假。

就拿去看六阿哥的事來說吧,開始時琳瑯只覺得大格格懂事,和康熙聊天時還因此夸過大格格。

可后來聽多了好話,覺得不對勁,她就嚇唬了一下管病房的那兩個嬤嬤,結果她們倆都收過大格格的好處。還不止一次。

顯然,大格格是怕做好事不留名,所以給自己找了兩個吹手。

這種做法太功利了吧,再一聯想大格格之前一次都沒有見過六阿哥,可這會卻天天來看他……琳瑯感覺先前自己夸錯大格格了。

想想大格格的身世,和她在宮里的處境,琳瑯能理解她沒安全感,所以才想事事都刷滿好感度,可這事給她的感覺就是,她要是再有個女兒,會希望她的性格像二格格而不是大格格。

如今,前院的三間庫房是石楠手里管著的大頭差事,她早就把三本庫房冊子全記了下來,等琳瑯一說完,立刻就應聲去了庫房。不一會就找到了那套鑲金鍍銀的馬具給了張小桂。

張小桂自己拿著馬鞭。讓兩個小太監捧著馬鞍和韁繩,趁著還沒下鎖,趕緊就去了趟鐘粹宮。

鐘粹宮里,吃完了晚點,榮妃正在說二格格。

“布順達,你先前怎么回事?難得公主那么高興,你卻木呆呆的在那里坐著。”

二格格悶聲道:“我不是一直在笑嗎?”

榮妃道:“你那是笑嗎?你身后的春華春鶯都比你笑得上心。”

二格格聽得不服氣,她也不直接頂嘴,卻轉頭去看春華和春鶯,“你們剛才是怎么笑的,怎么能比格格我笑得還開心。”

被殃及池魚的春華和春鶯立馬跪下了。

二格格見了又道:“跪什么跪,覺得我冤枉你們了?”說完話,她就癟著嘴去瞥榮妃,就差沒在臉上寫“明明就是我受了委屈。”

榮妃被氣得吸了口氣,正想說些重話,大宮女春露卻進來傳話說,“娘娘,瑜嬪派人來給格格送禮了。說是今兒讓格格受累了,所以送一套上好的馬具,好叫格格騎馬時用。”

榮妃理理衣擺,等二格格也坐下了,才道:“讓人進來吧。”

等張小桂跟著春露退下去了,榮妃心里的火氣也差不多沒了,想了想,她又搬出大格格來激將。

大格格和科爾沁的人就處得很好,都是這一輩要嫁去蒙古的皇格格,難道二格格愿意讓大格格專美于前,把她襯得黯然無光。

二格格當然不愿意,也就一臉不情愿的點了頭,答應榮妃下一次的茶話會上一定好好的表現。

到了冬至前,紫禁城里下起了這年里的第一場雪。

細細的雪粉無聲的落了一夜,早上一起來,琳瑯就往身上加了件夾棉鑲狐皮的長馬甲。

紅苕邊端來早上吃的燕窩,邊笑著道,福寶阿哥在隔壁也醒了,已經喝了奶,正吃魚肉糊糊了。

“今天冷,就別往這邊抱了,我過去吃早飯吧。”一邊讓茴香石楠給自己梳頭穿鞋,琳瑯一邊就交代道。

這時,郭小寶突然在屋外掀了簾子。

“什么事?”守在簾子前面的白果立刻問了一聲。

郭小寶小聲道:“昨晚儲秀宮那邊,恭親王府的六阿哥……沒了。”

冬至前死人,還是主子正管著的儲秀宮,真晦氣!白果聽得直皺眉頭,趕緊就進外間報了信。

琳瑯匆匆吃了早飯就趕去了儲秀宮。

先問太醫的話,看昨晚的醫案,再看著宮里的薩滿給六阿哥念經祈福然后收殮。一直忙到中午,六阿哥才躺進了早就為他準備好的小小的棺材里。

其實早在十月底,見六阿哥遲遲不能止住腹瀉,朗文和太醫院的人就改了說辭,誠惶誠恐的和琳瑯請罪說,雖然解了毒,可六阿哥的脾胃傷得太重,只怕是……

因為梁九功來傳了旨,所以六阿哥的棺材一直放在儲秀宮的院子里,琳瑯也沒走,她心里為六阿哥難過,就想送他走完人世的最后一程。

一過午時,康熙就領著弟弟恭親王來了儲秀宮。裕親王也跟著來了后宮。

這是琳瑯頭一回見到康熙的兩個兄弟,和康熙跪安后,她就退到他身后,看著身材有些肥壯的恭親王常寧趴在六阿哥的小棺材上大哭了一場。

康熙和裕親王福全一臉沉痛的勸了兩回,他才停了下來。

琳瑯被他哭得心酸,忍不住也紅了眼睛,康熙見了就叫梁九功送她回咸福宮。

康熙要是早知道儲秀宮里會先后死掉兩個小阿哥,任琳瑯再怎么求他,他都不會讓她來管這事。

玉兒很喜歡孩子,心又軟,先前就為了那個噎死的小阿哥消沉了好幾天,常寧家的六阿哥這一死,她又要傷心好一陣,怕是連今年的冬至都不能好好的過了。

隔天的早朝上,康熙寒著臉,先宣布了六阿哥的死訊,然后就當場頒旨,立下了極嚴苛的規矩:從今往后,凡販賣烏香和一應相關物事者,皆處凌遲之刑并誅其全家,另,買者也與賣者同罪,皆處凌遲,其家人如提前有揭發之舉,則可免罪。

琳瑯下午時就聽說了這個消息。

販毒死全家不說,要是誰敢吸毒的,為了不一起死,他的家里人肯定得搞揭發。萬歲爺這一招夠狠的……狠得琳瑯又想給他點贊了!

“萬歲爺萬歲!”她高興的歡呼道。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