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德云

不愛(一百一十二)

不愛(一百一十二)_大德云_穿越小說_螞蟻文學

不愛(一百一十二)

不愛(一百一十二)←→:

余荌的葬禮十分簡易,也沒有太多親眷來。她們家是盛京城的富商,結交的一向是豪門富甲,派個人過來了表心意就算是完了。

死亡這樣的事兒哪有那么多的感同身受,不是至親骨血,誰能體會深刻。

玉溪蒙著面紗,被老秦護得嚴嚴實實的,在靈堂前敬了香,看著牌位發愣了許久,問了自己許多遍:余荌就躺在這靈位后的棺木里嗎?

她真的再也醒不過來了,再也不能去孟府吵九良了,再也…見不到她孟哥兒了。

這心口泛酸,她難受得躬起背直想卷縮起來。——余荌,或許你是甘之如飴的。但我,仍是覺著天命不公啊。

老秦擁著她站到了一邊兒,看孟哥兒和九良上前來了。兩人眼中都是血絲,看著既疲倦又悲戚。

這世上最令人痛苦的,不是你的無能為力,而是你分明有所選擇,卻選了一個最殘忍的。明知不忍,還是要忍。

九良站在靈堂前低聲說了幾句話,或許只有余荌能聽見吧。

但玉溪想,那一定是余荌最想聽的。

葬禮過半時,諸葛來了。

不出意外地成了眾矢之的,不說她先前和余荌的那些“過節”;單說這一回的盛京叛亂,罪魁禍首就是她舅舅。

沒有這一切,余荌也不會死。

余家的母親早就把眼淚哭干了,整個人憔悴得不像話,眼下烏青,雙眸通紅,一見了諸葛恨不得立刻讓人把她打出去。

堂主和少爺拉住了人,好生解釋了一番,夫人這才冷靜了下來。

但她說的話又像尖刺兒,一只一只地扎進了眾人心口。

“我何嘗不明白,京中局勢堪憂,家國為重。但你要是不利用她對德云書院些個孩子們的心思,又怎么會吵起來?”

一切根源,還是你。

“諸葛姑娘,你真的沒錯嗎?”

“還有她回京來…”夫人神色空空,像是回憶著什么:“要不是因為你,她又怎么會異想天開地去救周家的少爺?”

“孟鶴堂,你也沒錯嗎?”

從最初,利用她心急的性情吵起來,進了大貞觀,送了陶陽出京城。到后來啊,她知道消息,不顧一切地出京,為的就是確認一個人的安危。

回京來,頭一件事兒不是向爹娘認錯,而是去了孟府,以卵擊石地去救周九良。義無反顧,毫不猶豫,爹爹與娘親就這樣日盼夜盼地等來了她的尸體。

你不殺伯仁,伯仁卻因你而死。

這世間因果報應,如此循環往復,看似毫無關系,到歸根究底都為一己之心。

“沒出息的丫頭啊!”夫人撫摸棺木,濃聲罵著:“動了不該動的心啊!”

這凡心,就是凡人的劫數,千苦萬難不可動啊!

玉溪晃了晃眼里的眼淚,從秦霄賢懷里脫出;扶著余家夫人去了內院兒,摘下了面紗,告訴她:“夫人,您知道嗎,秦霄賢還愿意娶我。”

“余荌愛的那個人,也是對的。”

德云的少爺們,個個兒都是值得讓人付出生命去愛的。

她說:“夫人,余荌的心里話您知道嗎?”

她說:“夫人,余荌一直想像您一樣,嫁給自個兒打小喜歡的人,舉案齊眉。”

她說:“余荌說,要把余生的安好都留給他。留給她的心上人。”

她說:“您是余荌最親的人,他是余荌最愛的人,要是見了您這樣,她就是死了也不得安寧。”

為您而生,為他而死。

癡心不錯付,一心向孟。

不知道說得對不對,但玉溪覺得,這應該都是余荌的心里話吧。否則,她也不會違抗母命,私自出京。

“我叫余荌,能陪他白頭到老,護他余生安好。”

或許她最后的心愿,就是孟哥兒好。

會的,都會好的。

安撫過了夫人,玉溪帶上了面紗,捂著胸口扶著木欄,一步一步地走了出來。

秦霄賢就在院兒里等著,皺著眉頭不知思量著什么,一見她來了,這眉心當下又舒展開來了。

上前兩步給她披上披風,裹在了懷里,握著她的手揉了揉。

道:“好了。”

是告訴你,都會好的。不要因為余荌而變得更加多愁善感起來;她希望孟哥兒好,也一定希望你也好。

玉溪看著他,不自覺就紅了眼眶,覺得心揪了起來。

“旋哥,你愛我嗎。”她說。

可這語氣里沒有半點兒疑問,連她自個兒都覺得這話真多余。

“嗯?”秦霄賢一怔,恍惚以為聽錯了。隨即笑了笑,擁著她向院兒外走去,道:“誰知道呢,先生又沒教過。”

先生好端端地教你這些愛不愛的做什么!

想了想,他們似乎沒有向對方說過“愛”這個字,從一開始的誤會,到后來彼此相知,到現在…

見她沉默著不說話,秦霄賢一笑,揉了揉她的腦袋笑道:“師父老夸你,不如你教教我好了。”

玉溪笑了笑,推了他一把。看著是說笑的樣子,只是這笑容里沒有從前輕松的笑意,反而多了些苦澀和心事重重。

“傻姑娘。”秦霄賢道。

不知道愛不愛,只覺得不能沒有你而已。

不愛吧。

這樣,那我像余荌一樣不在了,你就能像孟哥兒一樣好好活著。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