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德云

子不教母之錯(一百七十五)

大德云_子不教母之錯(一百七十五)影書

:yingsx子不教母之錯(一百七十五)子不教母之錯(一百七十五)←→:

堂主凱旋回京時已是隆冬時節,大雪紛飛,銀霜覆甲。

德云書院的少爺們都來了,少爺與陶陽身著白衣外披黑紗站在最前頭。

這是親人喪禮的衣袍。

風卷衣裳雪染鬢,他們站在城頭等著兄弟歸來,風華依舊卻不見意氣風發。

書里常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盛京城里死過許多的人,卻不是人人都與他們相關;“死”這樣沉重詞,他們只是聽過嘆過,沉默著。

直到有一天,身邊同著一塊兒玩鬧嬉笑的人,一塊兒飲酒風流的人,不在了。

如夢驚醒。

可這不是夢,是真真切切的失去與無措;甚至還來不及反應,只聞著那桐花又盛,醇酒正濃,風揚一束香,故人長笑去。

風雪寒,尸不腐,恍若昨日眠未起。

秦夫人沒有給孩子準備壽衣,而是親自給玉溪梳洗畫眉,換上了孩子房中那身一直細細珍藏的喜袍。

正給秦霄賢換上喜袍時,胸衣處掉落下一錦囊,一直也沒人去看。

只覺得他既隨身帶著,也該隨他而去。

“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歡娛在今夕…”秦夫人看著手中錦囊,喃喃低語。

青絲為繩,交錯相織。

可惜了,今夕不見璧人歡娛,子孫繞膝。

夫人一向是疼愛孩子的,從小就寵著疼著,仔細教養著;不求富貴顯赫,但求平安喜樂。

要他萬事順意,一聲瀟灑肆意就好。

到頭來,這孩子不管不顧地一心求死,倒是真順心隨意了。

夫人紅著眼,強忍著不在孩子面前掉下淚來,只是抬手在孩子冰冷且毫無氣息的臉上撫了撫。

“是娘錯了。”

“該打你罵你,要你向大林那幾個一樣兒,懂得敬孝師長,委曲求全。”

茍活一生,強顏歡笑。

這一身心心念念的喜袍終于是見你二人同穿,愿執子之手,來生偕老。

堂主只在靈堂下跪著,看著地面兒怔怔地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安靜失神兒地掉眼淚。

師兄弟幾人都陪著一塊兒,無人勸慰,無人哭喊,無人離去。

節哀順變。

本是人死不能復生,字字如針,穿心刺膚也無人感同身受。

他們都是一起長大的,陪著彼此走過了許多年頭;喝了不少的酒,賞過了許多場春華秋實,今年隆冬大雪,月寒心寒酒也寒。

夫人沒有責怪他們任何人,只是沉默著給孩子換了衣服,再將兩人十指相扣,同棺而眠。

都是相貌極好的孩子,上了妝看著更是紅潤喜慶了許多。

“你這娃兒,一天天消停過沒有?”

“我哪兒不消停了?”

“早些成親,給娘生個大胖小子。”

“我看上了小師妹,等過了七夕就勞煩您去提親!”

“怎么非要過了七夕?”

“我想親自和她說。”

“娘,我要去榕城了,您把禮備著啊!等我回來咱就上門搶媳婦兒去!”

“混小子,搶誰媳婦兒!”

“我媳婦兒啊。”

“別害人姑娘,得明媒正娶!”

“知道了!”

“旋兒,聽娘的話好不好?”

“娘,她怎么就不在了呢?”

“你吃點東西好不好。”

“她說過要嫁給我。”

“旋兒,今年生辰你…”

“不過了。娘,我想和玉溪成親,就生辰后。”

“好,你想好了就成。”

“旋兒,旋兒…”

“旋兒,快好起來,別讓娘擔心。”

“娘,我好想她。”

“你聽著,咱們老秦家沒有孬種!我兒子是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不會做那種蠢人才做的傻事!”

“你看,桐花又開了…”

“起來吧。”夫人看著堂下的孩子們,知曉這一跪不是給秦霄賢的,是給她。

為國為君的無奈,為情為義的自責。

“他自個兒選的。”

耳邊恍惚又響起了他在清宵閣泣不成聲的哽咽,撕心裂肺且不知所措的模樣兒:娘我對不起她,沒隨她而去,茍活于世。我對不起您,只想隨她而去,負您養育。

“父母師長,六親眷屬都不及你。”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article_title}》,微信關注“優讀文學”,聊人生,尋知己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