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宋

五〇三 報紙雜志

逆宋五〇三報紙雜志_wbshuku

五〇三報紙雜志

五〇三報紙雜志

經濟的高速發展,造就了很多市民。

大周的市民文化也開始萌芽,瓦舍之中,百戲薈萃,雜劇,雜技,講史,說書,皮影,傀儡戲,散樂,諸宮調等,無所不有。

親軍司密探傳回來的消息,以及柴宗訓自己在汴梁街頭流連的感受,社會真的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以前是簡單質樸,現在各種商行導引人從奢從淫。

再就是價值觀念發生了改變,禮拜金錢之風十分強盛,商人地位前所未有的高。“好色”“好貨”成為一種社會風尚。

因為紙張便宜,識字的人也多了很多,先前的詩詞歌賦等士大夫文學雖然依然受追捧,但白話的也開始流行了起來。

譬如《大唐西域記》,《三國群英傳》兩本書竟讓大周一時洛陽紙貴。

苦思如何人人平等的柴宗訓豁然開朗,奴隸地位低,文化低,不能像男女平等那樣做。

畢竟推動男女平等的,是那些誥命夫人,她們的地位可不是奴隸能比。

要讓奴隸覺醒,只有一個辦法,先喚醒他們的思想。

有了計劃之后,柴宗訓便召來了呂蒙正。

最近呂蒙正春風得意,能夠得到皇上青睞,平步青云是遲早的事。

能夠炮制出君為天下綱的人,喚醒民眾思想問題不大。

見禮之后,柴宗訓說到:“呂卿,朕召你來,是要成立傳媒司,辦報紙雜志。”

呂蒙正當然是蒙的:“皇上,敢問報紙雜志是何物,請皇上示下。”

“所謂報紙,是刊載新聞和時事評論為主的定期向臣民發行的印刷出版物。是消息傳播的重要載體,具有反映和引導社會輿論的功能。”

柴宗訓說到:“朕讓你辦的社稷日報,每個大朝之后刊印,向全國發售。”

“至于雜志,是以期,或者年月出版的刊物,介乎于報紙和市面流行的書籍之間,主要起個輿論導向的作用。”

這種新玩意,呂蒙正心里沒底:“皇上,報紙雜志該登些什么內容呢?”

“報紙將每次大朝詳盡情形全記錄,告訴天下臣民,皇上做了些什么,朝臣又做了些什么。”

呂蒙正問到:“皇上,這不是邸報么?當不須再開衙門重新做吧。”

“不,”柴宗訓解釋到:“除了邸報內容,報紙后應刊載些評論解釋,皇上為什么這么說,大臣為什么這么做。”

呂蒙正緊張到:“皇上,這豈非妄議朝政?”

“朕涉你無罪,”柴宗訓說到:“但你須牢記報紙的中心思想,君為天下綱。”

“其后的版面,可登載些地方新聞,譬如某個官員愛民如子,或某地出了孝子等等。”

呂蒙正這么玲瓏剔透的人,自然明白柴宗訓的意思:“皇上,臣懂了,報紙要敬告天下臣民,君為天下綱,仁義禮智信。”

“差不多是這么個意思吧,”柴宗訓說到:“但是有一條你得保證,記錄事情必須真實,不得胡編亂造。”

呂蒙正想了想,似乎沒什么困難:“臣遵旨。”

“至于雜志,倒比報紙要寬松一些,半月出一期。”柴宗訓說到:“可刊載實事,也可刊載趣聞,甚至對朝廷的不滿,也可以寫一寫。”

“雜志內容比報紙豐富一些,所以除了君為天下綱和仁義禮智信外,還需加上人人平等的意思。”

“獲取內容,除了各地奏折外,也可與侍衛親軍司密探多聯絡,他們掌握的奇聞趣事要多一些。”

“或者這個傳媒司的衙門,就設在豐樂樓后院吧。”

“除此之外,還可接受天下臣民投稿,稿件采用,要付給稿費。”

呂蒙正在心里算了筆賬:“皇上,如此辦下來,得花多少錢?”

柴宗訓笑到:“除了啟動的錢,后續朕沒想過給你撥款。”

“啊?”

“報紙雜志想要賺錢還不容易,只要發行量夠多,可將廣告位公開招標,賣得的錢維持傳媒司正常運轉綽綽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