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姓瑯琊

第142章 狡虎何曾不啖人

冒姓瑯琊第142章狡虎何曾不啖人_wbshuku

第142章狡虎何曾不啖人

第142章狡虎何曾不啖人

柳憕心思幾轉,覺得顏幼成的話非常有道理!

最主要是讓他終于找回了那種久違的優越感!

這就是顏幼成這番“勸解詞”最成功之處了。

柳憕的最大心結在哪?

不是女人,不是牛車,而是優越感沒了。

對于柳憕這種天之驕子,一路得意,順風順水,向來以才學聰明自負,結果遇到王揚,清談輸,論兵敗,斗詩慘敗,一而再,再而三的大鎩其羽,這種各方面被壓倒的感覺是他不能接受的。

人就是很奇怪,他可以接受王融對他的各方面碾壓,因為大部分才子都被王融碾壓。也可以接受京中各有擅場的才士們在各自最擅長的領域蓋過自己。但不知道為什么,就是不能接受這個不知道從哪冒出來的王揚對他的各種“勝利”。

或許是最開始心里給王揚的定位定的不高?又或許是王揚此前名聲不顯?再或者是王揚接二連三地讓他和他阿兄在眾人面前失了顏面?

但不管怎么樣,王揚把他的驕傲自尊都打碎了。

連他自己都不愿承認,他其實已經開始害怕王揚了。面對王揚時,再也找不回之前的從容和自信。

可現在經過顏幼成這么一說,他愕然發現,其實自己還是凌駕于王揚之上的!哪怕王揚才華再高,也改不了這一事實!

并且如果真能把王揚收在麾下,那王揚就是他的下屬。

謝星涵和自己平輩論交,她父親謝朏論位論勢,雖然比不上自己父親,但畢竟是中書令,謝柳兩家一向也是分庭抗禮,她謝星涵會看上柳家的門生?

如果真看上了,那就隨他們去好了!到時看著她和王揚給自己行禮,看著他們為了前途討好自己,就讓她一直在后悔中度過。

柳憕越想越愉快,不愧是“快詩手”,興奮之余,心中成歌詩兩首:

“狡虎何曾不啖人?天教降伏自通神。碧霄縱躍青云外,始知天師是此身!”

“曾觀惡虎萬山中,踏斷重關百丈虹。只恐道旁逢柳憕,也須低首拜英雄!”

(柳憕認為王揚狼子野心,又姓王,故詩中以虎喻王揚。世傳張天師騎虎,故柳憕以天師自比,暢想降伏王揚,縱橫乾坤。)

顏幼成看柳憕自己在那兒面露笑容,頗顯詭異,心道:該不會因為被王揚刺激得太厲害了,所以傻了吧

午后停云,簾幕風輕。

王揚書房內,滿地禮盒禮箱。

陳青珊倚在門邊,正念著手中禮單,聲線清冷悅耳。

王揚坐在桌案前,執筆記錄,筆尖觸動潔白的紙張,發出沙沙的聲響。

小阿五則坐在一片禮盒之間,安靜地收拾著。

“懸泉街懸泉布莊張掌柜,蜀錦一端,青釉盤口壺兩個,彩鳳熏爐一座。”

“三河里楚南繡坊李掌柜,鑾金銅燭臺四只,銀鐲一對,螭紋玉龍帶一條。”

“福瑞織場趙場主,瑞草紋緋袍一件,斑文錦兩端,白纻夏衣兩件,錦袴兩件。”

“城西錦茵堂周掌柜,文石長枕一只,上黨碧松煙墨一笏,紫石——”

“碧松煙?在哪?”王揚驚詫出聲。

小阿五找了找,舉起一個雕木漆盒:“公子,在這兒!”

王揚面露喜色:“這個直接放我桌上就行。”

小阿五馬上迂箱繞盒,把盒子送到王揚手上。

陳青珊好奇問道:“怎么?這是很好的墨嗎?”

王揚把玩著色澤光滑的墨錠,悅然而嘆:“上黨碧松煙,夷陵丹砂末。這可是名墨呀!”

陳青珊看著王揚在日光下白衣似雪,目如流星,端詳掌中墨塊,一副欣喜享受的模樣,只覺有一種莫名的氣質。

王揚察覺到陳青珊定定的目光,向她看去,

陳青珊迅速低頭,催促道:“快點繼續,我還要去練功。”

王揚放回墨錠,重新提筆。

這幾天他都在忙訂購錦緞的事。巴東王要的貨量太大,直接采買成品根本不夠,并且如此大肆采購,很可能引得價格上漲。

錢是固定的,價格漲一分,他賺的就少一分,所以王揚把現代“招標采購”那一套拿來,辦了一個招標會,讓各布行、織場自己競標,想掙多少錢,就競多大份額的標。誰的價格合適,誰就競標成功。

有瑯琊王氏坐莊,有巨額訂單引誘,再加上“買方市場”一形成,各商家積極性暴漲!爭相整合資源,盡全力加大競標份額。

王揚也變被動為主動,不僅分配完了巴東王要求的生產指標,還壓縮了成本價格。本來巴東王給的預算成本是一千八百萬錢,余下兩百萬是王揚的酬勞。但經過王揚一頓操作,余下錢款竟足足漲了一半!

也就是說,如果這個生意順利完成,王揚將獲利三百萬!

好處是巨大的,但也存在弊端。

弊端就是一套折騰下來,免不了要和那些商人們多打交道。這對于一個士族來說,可不是什么美名。世家大族參與商業的雖然不少,但大多都是幕后操控,像王揚這樣,親自下場,還搞出這么大動靜的,往小了說叫“乘時要利”,往大了說叫“玷辱士風”,雖然不是什么大過,但總歸不算好事。

可這么做的好處就是可以降低王泰和神秘女的心防,讓他們感覺自己正一門心思,只想著賺錢,放松警惕,提高王揚反攻計劃的成算。

并且如此大量的采購本來就瞞不住,那些商人又都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兒,這么大的生意,這么新的模式,王揚就是想退到幕后,也沒那個條件。

說到底還是底子太薄,根基太淺,若王揚在荊州有足夠根基,那他即使派“代言人”出馬,也能得到認可。

當然,前提是得有足夠實力,能撐起場面的代言人才行。黑漢代表王揚跑一下折扇作坊,那沒問題;但要說坐鎮如此大宗的錦緞生意,還差得遠呢。

不過其實王揚也并不太忌諱與這些商人往來,除了他的現代觀念之外,更重要的是,他現在面臨著兩撥神秘力量的重大威脅,急于增加實力,不僅要多攢些資本,同時也要擴展自己的人脈。商人地位雖不高,但也是一股不可輕忽的力量。

對于商人們來說,王揚算是“折節下交”,一方面覺得喜出望外,另一方面感念王揚帶來的巨額商單,再加上也有維系關系、攀援上流的想法,所以在簽訂契約之后,這“謝儀”也就如流水一般送進王揚宅中。

謝儀不光有器物,還有食物,比如陳青珊正在念的這份禮單:

“蛤蜊三十斤,野兔四只,鮮鴨四只,紅菱兩盒,宜都大枇杷一盒。”

王揚很喜歡吃炒花蛤,可穿越之后還沒吃過,聽到東街的劉掌柜送了這么多蛤蜊,便道:“阿五,和宋嫂說,今晚吃炒蛤蜊!咱們自己留五斤,剩下的分五份,郡學、謝府、別駕府、宗府、庾府各送一份。”

正說話間,黑漢來報,說柳憕求見。

王揚一怔:柳憕?他來做什么?

注:當時宜都地屬荊州,特產大枇杷果。《藝文類聚·果部下》引《荊州土地記》:“宜都出大枇杷。”:wbshu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