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青寒

第十三章 心思各異的家宴

第十三章心思各異的家宴_暖青寒__筆尖中文

沖天升騰的煙火綻開一片火樹銀花,照亮了侯府滿院的富貴。婢女們端上元宵,全家共食,寓意團圓。

去年的上元節,她和郡主是在應天一起過的。

郡主知道她不喜歡湯圓里芝麻餡的焦香味,單獨給她做了一碗紅豆餡的,說是我們寒兒吃了紅豆餡的,今年一定紅紅火火。

在京師,扶桑說叫元宵。

南方的湯圓,會放豬肉、雞肉,做成肉糜餡的葷湯圓,用的是水粉做皮,包出軟糯細膩。

北方的元宵,則是以甜餡為主,蘸了水后在糯米粉中用反復滾動的方式,滾出一個個外皮松軟,內餡硬實的團圓。

一碗節令食物,分出了南北風味。

銀勺柄鏨出三多纏枝紋,佛手以鎏金點染,再嵌了一顆紅瑪瑙雕成的壽桃,寓意“福祿壽”俱全。陸青看了看,正廳里沒幾個人,“多子”這個愿望似乎沒達成。舀起一個元宵,咬了一口,是芝麻餡的。

去年那碗紅豆餡的湯圓,她沒吃完,被郡主用一碟子膠牙餳粘了牙,母女倆笑得直不起腰。她拉著郡主的袖袍擋住臉,鬧著說不吃了,牙都粘在一起了。

郡主哄她,“我的寒兒定會長壽平安,這不是粘住了歲月嗎。”

確實粘住了歲月。

她仿佛永遠凝滯在那一刻,扯不斷的甜縷,是那些與郡主嬉笑玩鬧,不知歲月的歡樂啊。

一回首,她成了陸青,再也不是郡主的寒兒了。

“青兒,青兒,”老夫人喚她,身后扶桑輕輕推了推陸青,“青兒想什么呢,想得這么入神。”居上首的老夫人溫柔地笑,看過來竟有幾分郡主慈愛的影子。

陸青用力眨眨眼,團圓的日子不能哭,她還活著,這不是很好嗎。

“回祖母,孫女兒看滿院子的彩燈,看花了眼。”陸青抿唇淺笑,月光的銀白與煙火的絢爛交織,襯得陸青冰瓷凝脂,光彩瑩瑩,像極了那年春宴上冷玉生輝的長姐。

對面的小喬氏看得一驚,手中的酒盅差點摔了。

“咚——”

陸青看過來,小喬氏不敢抬眼,容嬤嬤湊過來,“夫人今天高興,多喝了兩杯。”

“青兒是不是胃口不好,為父看你今天沒怎么動筷子。”武安侯今天高興,多瞅了女兒幾眼。太夫人以身子不佳為由,推了今年上元節的宮宴,讓一家人團聚在府里,好好吃頓團圓飯。

不用去宮宴受凍,忍受“九爵禮”的敬酒儀式,時時刻刻警惕著,還能吃到熱乎乎的家宴,恣意放松,喝他喜歡的金莖露,清澈甘冽,宮里的太禧白有些辣喉,他每每都不習慣。

陸青看了眼黃花梨鑲綠松石的桌案,青翠中透著木紋的厚重,鳳紋鎏金盤中滿是珠翠之珍。

一道海鮮八珍,以金蝦干打底,加魚唇、魚肚、干貝、鮑魚、燕窩、海參燴制,入口鮮嫩,鮮香撲鼻。

一道八寶攢湯,以羊肉湯熬煮數個時辰,里面放了羯羊肉、黃芪、山藥、蓮藕等藥材,溫陽潤氣,最適宜冬季滋補的藥膳湯。

一道烤黃鼠,裹上面糊小火慢燉,里面放了川椒末,扶桑說吃起來肥美鮮嫩。

黑漆木描金攢盒里,荔枝,柿餅,桂圓,栗子,熟棗,寓意百事大吉,祈求吉祥如意。

還有椒末羊肉,鹿茸雞,竄團子,油腰子,羊肉包子......

呃......

許是江南呆久了,她吃不慣這些,倒是那道銀魚燴金羹,還能動兩筷子。去年在應天,郡主是將銀魚、冬筍和鴿蛋放在一起,燴成一道賽春鮮,她喝了一大碗。

陸青放下烏金箸,遙遙向上首舉杯。今日家宴備下的是荷花蕊和茉莉香,適合女子的果酒,她選的茉莉香,郡主喜歡茉莉花,說清香淡雅,她也喜歡。

“上元佳節,青兒恭祝祖母,父親,”她頓了下,“姨母,阿弟,歲歲長安,福樂無邊。”也祝郡主諸事順遂,喜樂安寧,她在心中默念。

母親這兩個字,恕她叫不出口。莫說她對小喬氏并無一絲親切,就是小喬氏看她,也是一副如臨大敵的樣子。

說起來是親姨母呢,怎么一點都不親呢。

陸松看了眼小喬氏,提議,“今年午門那扎了八仙慶壽的鰲山,有十余層那么高,燈內放了上萬只蟈蟈,鳴叫“萬國來朝”。一會我和長姐去看燈祈福,”看見小喬氏張口欲出聲阻攔,“長姐病愈正好去走個橋,消除百病,母親您說是吧?”

小喬氏又不高興了,“外頭人多,青兒病剛好,不宜去人多擁擠的地方。你們姐弟二人,一人提一盞燈,繞府內的鰲山燈棚走三圈,再跨個火盆,也是祛晦氣,焚千病。”

上元節松兒只想著跟陸青去觀燈,沒說陪她看戲投壺。

要是生病靠走橋就能治好,還要大夫干什么。

陸松皺眉,那是丫鬟婆子們不能出門,才在府里走的儀式。

“國子監布置了課業,陳祭酒讓監生們寫一篇元夕觀燈賦,要能“張燈為表,載道為里”,兒子不去觀燈就寫不出來,交不了。”陸松顯露為難之意。

這話把小喬氏接下來的回絕堵死,容嬤嬤在桌案下悄悄對她擺手,母子倆上次鬧過一次,第二天公子來陪夫人用飯相談甚歡,勉強算是過關了。起碼表面是維持住了母子和諧,公子不再提長姐的病,夫人也不再嘮叨不好。

阿彌陀佛,容嬤嬤在心中祈禱,讓她安生過個節吧。這些日子她陪著夫人擔驚受怕,陪著夫人來回試探,夫人揪心她難受,夫人發脾氣使性子她更難受,還要自己安慰自己后再去寬慰夫人,當真把她累得夠嗆。

她都一把年紀了,再這么搞下去,她怕是要先走一步了。

再防著公子與大姑娘親近,也不能阻止上元節觀燈,那是傳統習俗。每年都是這樣過,偏今年不讓去,這也說不過去。

“去吧,你們小輩們好好玩玩。我上了年紀就不去湊熱鬧了,府里養著的海鹽腔家班十二伶還是先唱《琵琶記》,侯爺又另點了昆曲名優來唱《游園驚夢》,”太夫人看了一眼小喬氏,“我與候夫人就在府里休息看戲。燈市人多嘈雜,松兒看護好長姐。”

太夫人一錘定音,小喬氏什么也說不出來了,連她想跟著去都不行。

深深看了眼陸青桌案上未動的芝麻元宵,太夫人也放下了銀勺。

陸青看著陸松笑了笑,這個弟弟,處處護著她,也不知道沈園里,那個弟弟怎么樣了。badaoge/book/145479/54020736.html

請:m.badaoge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