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幼清

第213章 發錢

清穿之幼清第213章發錢_wbshuku

第213章發錢

第213章發錢

康熙話音剛落,黃家眾人便一臉的不服氣,想要狡辯,但是康熙給他們機會,他們的嘴一直都是被堵著的。

打谷場上的村民們聞言頓時炸開了鍋,謝謝多年來原來他們本不該過這么苦的日子,原來都是黃家人搞的鬼。

想到這里,眾人看著黃家人的目光充滿的仇恨,隨后便開始唾罵起來了,也不管旁的。

一時間黃家眾人被嚇到了,臉色更白了些。

這些年因為這些稅收的問題死了多少人,多少人被迫進山再也沒出來,多少嬰兒剛出生便只能被扔進山里,養不活,留著大人就是一個死,只能扔了,因為交不出稅錢多少人年紀稍微大了一點就直接往山里去再也沒出來過。

這都是一條條活生生的人命。

可以說,黃家如今的體面都是這十里八鄉的村民們用獻血和命澆灌的,也不知道午夜夢回的時候會不會因此做噩夢。

要不是有衙役攔著,村民們差點就要上手去打了。

這多年他們恨過怨過,跟衙門不做人,恨當皇帝不給他們活路,恨老天爺不公,只是沒想到到頭來竟然是黃家人在作怪。

康熙覺得差不多了,給梁九功遞個眼神過去,梁九功咳嗽一聲:“大家肅靜一下,都不要說話了。”

眾人這才又安靜下來。

康熙開口道:“鄉親們這些年確實受委屈了,這事我們衙門也有過失,沒有監管好所屬機構,今日本官在這里給諸位一個保證,從明日開始,大家可以去衙門領這些年家里交過的稅錢,沒有戶籍的可以登基戶籍,三十歲以下的人按照年齡來領,一歲領四錢銀子,二十歲那就領二十年的銀子,十五歲就領十五年的銀子,三十歲以前的人都領三十年的銀子,同樣是一歲領四錢銀子。”

這算是把還活著的人這些年所受的苦還了一部分,至于那么已經喪命的,康熙也無能為力了,他是個皇帝,不是閻王,沒能力讓人起死回生。

康熙這話一出,眾人紛紛不敢相信,真有這么好的官?

交出去的還能要回來?

“本官給諸位保證,絕對不作假,另外十年之內你們也不用再交賦稅了。”

這片地方是真的窮困,十年不交賦稅,足夠他們緩過來。

隨后康熙繼續道:“若是你們愿意,可以拿著這筆銀子去山下買些良田來種,住在山里,進出不便,你們也不容易受人蒙蔽。”

康熙這番話算是為這里的人考慮了。

在山里雖然不至于餓死,但是情況屬實算不上好,進山危險,山里的孩子讀書也是個問題。

若是可以,康熙還是希望這些人能讀點書,最起碼看得懂衙門前張貼的告示,也不至于被蒙騙幾十年之久。

若不是親眼所見,康熙簡直不敢相信竟然會有這樣的事情,簡直太過離奇了。

等眾人散盡的時候已經是傍晚了,黃家人在接受了眾人的唾罵后暫時被關進了柴房。

晚上,邊順和邊勇明顯拘謹了許多,畢竟有錢的老爺和有權官爺這期間的差別還是很大的。

第二天,康熙和幼清便打算回去了,他們回去的時候,平山的村民們都出來相送,在他們身后,烏泱泱跪倒了一片。

他們不懂什么大道理,但是知道自己該謝誰。

當老百姓其實心里清楚當官的不一定是好的,要不然也不會有那句民不與官斗,這都是老百姓總結出來的經驗。

不是民不想“斗”,是“斗”不過,告御狀要是沒個好身體都撐不過,老百姓想要申冤太難了,還有當官的想要欺騙百姓也太簡單了。

回去后,縣衙里新縣令已經來了,這次過來的人是快馬加鞭從京城趕過來了,也才剛到。

這位新縣令可不是小縣城不識天顏的人,新縣令是正經的滿族人,阿瑪在朝為官,職位不低,他本人能力也出色,科舉入朝為官,在翰林院帶了兩年,這次聽說了這件事,他阿瑪便把他安排過來了。

這里雖然是個小縣城,以前也沒什么名氣,但是至少這個地方入了萬歲爺的眼,以后做出點什么成績,萬歲爺指定能夠第一時間想到他。

那么這個小縣令自然也就是個肥差事。

“奴才唐馳飛見過萬歲爺。”

“起來吧!”

康熙對唐馳飛有些印象,當然了,這個印象主要來源于他阿瑪,在朝為官,康熙跟前總有些近臣,他阿瑪算一個,再加上唐馳飛也算出息,在一眾遛狗逗鳥的八旗子弟中甚至顯眼。

翰林院的差事唐馳飛做的還行,如今他既然愿意過來,那邊看看他的本事,若是真有能耐以后康熙定然會重用他。

“路上應該已經了解這邊的情況,不過這里又有些新情況,待會兒朕讓梁九功說與你,該怎么辦,你自己拿定主意。”

唐馳飛激動道:“奴才遵命。”

唐馳飛知道這是一次考驗。

隨后唐馳飛便出去忙活起來了。

康熙和幼清倒是清閑下來了。

“要不要出去逛逛?”

幼清點頭:“也好。”

這些天碰了不少事,一件接著一件,心情都算不上好,出去逛逛散散心也好。

從衙門里出來,兩人穿著打扮尋常,周圍跟著不少護駕的人。

小縣城里其實買東西的不少,該有都有,不過有一點不好,就是東西太貴了。

幼清想買個糖葫蘆來吃,發現同樣的糖葫蘆這小縣城買的比府城買的都要貴上那么一文錢。

至于原因,幼清沒打聽也知道。

還是跟那些舊問題扯不開關系。

元、羅、齊三家幾乎壟斷了整個縣城的市場,他們雖然也斗,但是對外卻出奇的一致,稍有出頭的商人變會被打壓,最后要么改行,要么遠走他鄉。

小縣城只剩下些小商小販還有些生存空間,只不過礙于三家壟斷市場,縣城里的消費本就貴,這些小商販為了多賺點錢,也只能買貴一些。

原本中午幼清打算在外面吃飯的,只不過聽說整個縣城的幾家酒樓都是元、羅、齊三家開的,她便沒胃口了。

在回去的路上倒是遇到了點插曲,讓幼清覺得這元、羅、齊三家趕緊毀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