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善登關于武俠電影、功夫電影的創作思路,讓韓三平耳目一新。
對比傳統武俠靠音效和剪輯表現內力,展現功夫,沈善登所描繪的無疑更震撼人心。
這也許就是產業升級的所在,這也許就是工業化電影,這才是真正的電影工業......
韓三平想著。
“廠長,這邊來,為了實現具現、生理級別的‘內氣血肉’,我們成立了單獨攻堅部門。”
沈善登領著韓三平來到一處專門騰出來的工作區域。
要讓韓三平深刻理解他面對的困難局面。
國內這邊,越是接近一線,靠近市場的部門、行業,就越是激進,幾乎偏執的追逐新技術。
在國產電影還沒擺脫存亡危機的當下,中影在電影設備上的投入、更新是不惜代價的。
緊盯好萊塢最先進技術,特別是數字化浪潮,生怕落后了。
在這方面的舉措,比好萊塢大公司、相關院線更有冒險性。
所以,中影在當下,絕對擁有國內最頂尖的電影制作設備,尤其在膠片拍攝、洗印和新興的數字化后期制作領域。
和好萊塢大廠也能比一比。
只是在規模、設備的新銳程度,尤其是技術應用,以及普及度上仍有差距。
但這方面怪不到中影頭上,技術和設備也要人用。
如今中影頂級設備,只有大片導演能用一用。
沈善登也想用!
而且還想韓三平幫忙協調一下,最好友情價,甚至免費給他騰出一些設備。
韓三平又不傻,從這架勢就看出來了。
但是沈善登厲害就厲害在,讓他無法拒絕。
甚至他比沈善登本人都著急。
韓三平直接道:“有什么困難盡管開口,我們一起想辦法解決。”
沈善登更不知道什么是客氣:“技術論證之后,我們想要的效果完全可以做到,問題就在于我們走的路,是一片無人區,所有問題都是全新的問題。”
內氣血肉的呈現,是督公項目最大的難點,也是最大賣點所在。
督公只有一千多萬的制作成本,放在如今電影里面確實算中等制作。
但和動輒上億、幾億的古裝大片相比,什么都不是。
港臺明星用不起,甚至在港臺圈混出來一定名氣的大陸明星也用不起。
吳京在港圈拍片要價不會很高,但他要是回大陸這邊,真要是按照市場價,不比陳道明低。
這就是當下行業的現狀。
沈善登當然知道大陸明星有號召力,但是沒用!
沒有人證明這一點,那就是沒用。
大陸新生代,準確的說已經是新中生代,陳坤、黃曉明都三十了。
他們這些人上不了商業大片的戲,那就沒有電影咖位。
咖位這種東西,是虛的,但也是真的。
首先,媒體報道方面。
有咖位的,就會多給很多版面,自帶流量。
已經形成了一套產業鏈。
港臺明星拿了這么高的溢價,人家公司自然有錢做營銷。
大陸明星,拿不到相匹配的片酬,也就沒有空余的錢拿去營銷。
其次,對于觀眾來說,用港臺明星也是一種誠意展示。
也許不是對的,但他是貴的。
觀眾能感受到被尊重,至少表面被尊重。
甚至不只是表面。
因為觀眾沒感受過真正的尊重。
沒在商業大片里面,體會過口音不違和,不用對口型配音,表演水平碾壓港臺明星的本土明星,表現力有多好。
沒有享受過,觀眾也就沒法分辨什么是真尊重,什么是假尊重。
沒成功前例,也就沒法做成營銷點。
而07年的輿論環境,只能說懂的都懂。
輿論使然,這就導致督公也沒法把歷史的厚重感、自豪感、內在邏輯作為賣點。
營銷了,人家的嘲笑、解構、批評蜂擁而來,嚴重點可能都沒法在圈內混了。
觀眾也會茫然。
和演員一樣,觀眾沒嘗過宏大敘事的爽。
一直被壓制。
觀眾沒經歷過理直氣壯的在電影院里為自己的歷史而自豪,不知道贏起來有多爽。
宏大敘事,也只能作為錦上添花的一環。
或者說要達到一定上限,不能少了這些東西。
但是要保住下限,先存活下來,督公必須給出可視即可得的東西給觀眾。
明星卡司一目了然的給不了,宏大敘事給不了。
能給的只有流暢爽快的劇情、精美華貴的服化道,以及震撼人心的大銀幕效果。
當然,沈善登也可以擺爛。
他瞄準色戒上映,話題度也有了,不用中影做小動作,電影也不會賠錢。
但沈善登覺得,賺觀眾的錢還是要給觀眾提供一定的服務。
畢竟,誰的錢都不是大風刮來的。
“我們團隊已經和國內優秀的模型師和道具師聯系了,橫店等影視基地,是有一些很厲害的技術人才的。”
沈善登介紹具體進度:“綠幕我們是不想了,國內也沒幾個綠幕棚,國外的,制作成本不夠,數字生物技術也遙不可及。”
“所以我們還是研究終結者,摸著好萊塢的屁股過河,摸著卡梅隆過河。”
韓三平表示贊同:“成功的經驗,我們要大膽的借鑒。”
轉了一圈。
沈善登不想影響劇組人員工作,把韓三平帶進自己的辦公區域,深入講解。
“我們初步決定利用可拆卸的樹脂模型逐幀拍攝,通過定格動畫+微縮模型+光學合成做出我們想要的效果。”
“醫學顧問參與設計下,制作人體血肉解剖模型,盡可能做到真實。”
“電影巔峰戰,是查江南大案,主角團對決蘇州豪族孫家請的活了一百五十年的武道宗師枯木叟,我們請了計春華老師來演,他的人體模型,要盡可能做全身的。”
“其他人物受限于制作費用,只能做局部模型。”
“再就是在人體血肉解剖模型加上‘氣’的運行脈絡,目前打算用LED燈帶模擬經脈發光,以機械傳動裝置表現氣的流動。”
“這部分需要找到精密模型師,還有就是電機精度問題,我們也在和電機廠家進行溝通,看有沒有興趣,以合作的方式,給我們制作足夠精度的電機。”
“成本來說,還是采用‘實體為主+數字增強’用真實模型拍基礎光影,后期用CG添加氣流動效。這樣比純CG省錢,也比純實體可控。”
“難點在于讓發光氣脈和真實血肉如何真實呈現,特別是打戲,如何做到血肉模型、內氣運轉、演員動作精準同步。”
“目前先開發簡單的機械臂帶動光點運動。”
“成本估算的話,血肉解剖模型加上氣脈,這方面如果沒有醫院提供幫助的話,我們自己花錢要四五十萬。”
“定制發光裝置,以及機械傳動系統,還有電機,沒有資助的話,恐怕要上百萬。”
“還要動作捕捉服,然后基礎特效鏡頭按每秒2萬算,四百萬預算只夠兩分鐘。”
“如果中影能夠在設備上為我們提供幫助,后期省一省,制作特效鏡頭的成本省一省,降到1萬一秒,我們就能做出四分鐘的特效。”
沈善登總結道:“只有真實,才有力量,只有力量,才能產生真正的感染力。”
“科幻電影,也是西方對于技術、關于未來的一種幻想,既有他們技術領先的基礎,也通過文化產品加深這種印象,從文化產品,到商業產品,形成正向循環,無往不利。”
“甚至形成了只有好萊塢才能暢想未來的局面,只有大漂亮玩的才叫高科技的刻板印象,哪怕他們的想法很俗套,他們的技術只停留在PPT。”
“但我們沒玩過,所以解釋權就在人家手里。”
“我想,基于真實歷史的武道電影也可以成為中國文化的一種浪漫幻想。我們既有真實的信歷的基礎,也有功夫電影的基礎,只要實現了文化升級,也可以通過文化產品加深我們古老國度的印象。”
“甚至,也能形成獨屬于我們的局面,畢竟他們沒有信史。也許在未來,他們了解自己的過去,要通過我們的電影。他們的祖宗是誰,他們的合法性來源的解釋權在我們手里。”
“這條路要是走出來,結合功夫境界化、標準化,能在大銀幕走出一條新路,獨屬于中國電影的類型。”
沈善登滔滔不絕,如數家珍。
越說越興奮,思路打開,習慣性的描繪美好未來。
哪怕只是做到一部分,也能和流浪地球開啟中國科幻的重工業之路一樣,直接把好萊塢太空歌劇給打爆。
是可以銘刻在電影史的成績。
“小廖你記一下,中影會全力支持督公項目。”
韓三平很干脆給了承諾。
他心動了!
之前韓三平的工作,只能說“填補了中國電影空白”,電影產業在不被好萊塢沖垮的前提下,盡可能趕上好萊塢發展水平。
而如果能按照沈善登所說的那樣,這就是開創性的。
至于掌握外國歷史的解釋權,韓三平暫時不敢想。
贏的太大了。
輸怕了的老同志,沒嘗過這種工業贏學的味道。
廖云重重點頭,已經習慣。
老頭這是被徹底拿捏了。
而陪同的制片主任張能手,見到韓三平如此好說話,哪里受的了這個刺激。
心中已經無比駭然。
也無比慶幸。
剛一進組就擺正了位置,否則后果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