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離策3刁難與對策_wbshuku
3刁難與對策
3刁難與對策
陸月華的母親裴夢宣是范氏唯一的女兒,嫁到了江東世家陸家。
陸月華繼承了母親的美貌,一張極為美麗的瓜子臉,丹鳳眼盈盈如水,相當招人憐愛。一看就是大家出來的見過相當多世面的名門閨秀。因而裴家上下都很喜歡這姑娘。
裴瑾渝二十七歲,成親的時候是二十四,已經算晚婚了。俞鈺晚今年才二十二,其實說起來也奇怪,俞鈺晚和裴瑾渝的婚事卻是在俞鈺晚十四歲時就定下了,且為何老太公要堅持讓嫡長孫娶一個家世對裴家毫無幫助且還小五歲的俞家女兒,當真是讓整個京城都呆了。
當然,這也是現在俞鈺晚很納悶的問題。
陸月華的年紀比俞鈺晚還小一些,年紀雖小,但是當年老太太可是為裴瑾渝量身定做的官配。陸家與裴氏歷來交好,若沒有當年裴老太公的堅持和皇帝的腦抽風,今日的世子夫人便是陸月華了而不是俞鈺晚了
京城誰不說俞鈺晚當年的運氣好?而陸月華的運氣相對的就不好了。
正因為此,裴家對這小表妹非常愧疚,據說當年俞鈺晚與裴瑾渝成婚的時候,陸月華還生了場大病,可把老太太心疼壞了。于是更加要補償這小姑娘了。
去歲,也即就在俞梓淵戰死之前,老太太便將陸月華接到府中住了一段時日,前幾日又接了過來。
俞鈺晚微微一笑,向老太太和婆婆福了福身子,口中問安請好。
老太太眉頭都未皺一下:“來了,就坐下吧。”
話語是冷淡的,臉色是不喜的。老太太從來都是直接的人,她不喜歡誰都很明顯。
“謝祖母。”俞鈺晚回答。
俞鈺晚慢慢轉身,輕輕往后退了幾步。
世子這一代中,俞鈺晚的妯娌有四人,俞鈺晚嫁的裴瑾渝是排行老大的世子,自然她的位置也是這五人中最高的。
然而此時,她那幾個妯娌的身旁卻沒有座位,而僅有的位置就只在那一堆沒出嫁的裴家姑娘中,俞鈺晚自然不能去座哪兒。
面對這樣尷尬的境地,在座的卻沒有一人有反應。她們依然在聊當下最流行的花樣或是八卦。
“這兒還有位置,表嫂不如來此坐。”聲音甜美,笑容嫵媚。
可是那個位置并非裴家孫媳婦的位置,且還是最下首的位置。這位表妹的提議還真是有趣。讓她去做裴家庶出姑娘的位置,說出去外面恐怕又是一頓編排。
“你表妹有心,讓你去,你就去坐下吧。”老太太笑道。
旁邊的人都微笑看著俞鈺晚。
俞鈺晚看了看老太太,回頭卻對陸月華笑道:“多謝表妹。不過表妹恐怕不知那是十妹妹的位置。一會十妹過來還要坐的。我還是坐回我的位置好了。”
陸月華一笑,不再答話。
范氏的臉色微微一沉,而王氏卻面帶微笑。
俞鈺晚慢慢走到那該是幾位孫媳婦坐的位置面前。
坐在最前面的是二房嫡出裴瑾智的妻子蕭氏蕭沐蘭,裴瑾智如今在翰林院做事,蕭家雖比不上其他幾個百年世家,可是在這三代卻已經躋身六大家族,當朝右相便是蕭家現在的當家人,且現在宮中的蕭貴妃一直很得圣心。蕭家一門的風光現在幾乎無人能及,蕭氏雖是蕭家的旁支,可是蕭氏的父親卻是并州刺史。
因而在范氏及幾位太太心中,蕭氏一向很得臉面,且她還生了一子。
見俞鈺晚走到她跟前,蕭沐蘭也不起身,只微微點了點頭:“大嫂。”
俞鈺晚笑:“呀,二弟妹今日真是委屈了。”
“大嫂這話我竟不懂。還請大嫂明示。”蕭沐蘭笑道,目光微帶鄙夷。與俞鈺晚相比,她的家世是要更好一些,且如今又得公婆喜愛,雖說嫁的不是世子,但是卻生了鎮國公府的重長孫,對俞鈺晚,她是看不起的。
嫁了世子又如何,出生差,不得丈夫婆婆喜歡,還總是一副清高樣。這門婚事若不是裴老太公堅持,她俞鈺晚又如何能和她們坐在這同一位置!
“這往日里大家的位置都是一起的,咱們家一向重規矩,歷來位置長幼有序,這位置一向都是長嫂坐著,今日你的位置是哪位沒長心的奴婢沒搬來嗎?害得你不得不借了我這位置坐了一下。這也是當著咱們家里人的面,若是傳了出去叫外人知道,還當我們家里里外外不懂尊卑長幼呢。難聽點的恐怕還得說一句弟媳這想覬覦長嫂之位呢,更甚者人家還以為咱們家的世子換人了呢。”俞鈺晚笑,轉身卻對一直坐著微笑不語的老太太范氏笑道,“祖母,你說是吧?”
既然你們不給我臉,我也不給你們臉。
坐個位置,卻被她編排成覬覦世子之位。
蕭沐蘭的臉色變得難看極了,一把站了起來,“祖母,孫媳冤枉。大嫂這話忒誅心了,今日這位置本就少……”
“好了,給二郎媳婦搬了座過來。大郎媳婦說話也應當顧及身份。”老太太向來自詡規矩長幼尊卑為重,她雖然疼愛自己的孫子孫女,但是家里人坐的位置,站的位置都一向有規矩,絲毫不給人亂了。此時聽了俞鈺晚的話,面色變得有兩份難看,她不喜歡俞鈺晚,今日之事往日里也會發生,但是俞氏向來都會自找曲線方法化解像這樣的尷尬。但是像今日這樣正面反擊,卻是未曾有過。
老太太看著俞鈺晚的臉色越發的難看起來。
但俞鈺晚卻絲毫沒有反應,她施施然坐了下來。
而蕭氏的一張俏臉卻變得有兩分紅。
此時見了俞鈺晚給了蕭氏沒臉,一旁的方氏微微笑了起來,她丈夫是長房庶出裴家排名四郎的裴瑾文,裴家向來重視嫡系,她的丈夫是長房庶出,地位自然比不上蕭沐蘭。
可是這些妯娌中,雖說俞鈺晚的出身并不好,但好歹也是世子夫人,世子又馬上歸來。又且是蕭氏能比得了的。但看起來蕭氏卻一直擰不清,雖然長房嫡子庶子加起來才兩人,人丁實在單薄。但是繼承這國公府卻是長房。
“母親,昨兒個我聽老爺說大郎不日就歸家了,這可真是大好消息啊。”蕭氏的婆婆王氏笑著對太太太笑道道,“大郎打了勝仗回來,這下母親的心總算放下來了。大嫂這下可總算能好好養病了。”
如今這鎮國公府管事的主母并非長房蘆氏,而是嫡出二房的王氏。老太太將管家之事交給了王氏。王氏確實也是一把好手,將府中之事處理得甚得范氏歡心。此時她的話,成功轉移了在座所有人的注意力。
“大郎驍勇善戰,人是一等一的聰明。這次回來,圣上對他必定會更歡喜呢。”王氏的妯娌庶出三房的周氏接口。
一個勝仗歸來的世家子,皇帝自然會大賞的。裴家的風光將會更顯。
“只要大郎平安歸來,我這病都好了幾分呢。”蘆氏靜靜開口,她其實是個溫和美麗的婦人,然而臉上總是帶有幾分病態的倦容。
老太太范氏笑了笑,“大郎既然回來了,老二媳婦,趁著這天氣將好,你就著人給這些丫頭們多做些衣服首飾,兄長歸家,你們幾個小姐妹也樂呵樂呵。”
“祖母,這次大哥回來,是不是就不用再去打仗了?”六姑娘問,她是這個家里受嬌寵的姑娘,這樣的話自然也只有她能問。
范氏笑:“自然不用,前幾日我和你母親,二嬸進宮,貴妃娘娘都說這一仗打完,最起碼可保大晉江山十年安穩。”
晉國一直深受外族羌人之患,這次裴瑾渝確實為晉國除去了一大邊患。不過要說江山十年安穩,恐怕也是言過其辭。如今晉國的形勢其實并不大好,去歲越國之事,俞梓淵戰死后,晉國軍隊反而被趕到了兩國邊境,如今正僵持著。而與越國勾結的齊王在洛城也待得好好的,絲毫沒有受到戰爭影響。
“那太好了,表姐這次可要在家多住些時日才好。”六姑娘笑著將話題轉向陸月華。
對陸月華不是她大嫂一事,六姑娘一直覺得很遺憾。
陸月華聽了還未說話,卻聽王氏笑道,“哎呀,六姑娘恐怕還不知道,今后你表姐就要長久在咱們家。”
原來陸月華的父親要調往泉州,舉家搬往,但泉州氣候不太好,裴夢萱舍不得自己的女兒去受苦,是以將女兒這次送到自家娘家。
聽聞這樣的緣故,眾人又是一番感嘆,但是對于幾個未出嫁的姑娘來說,自小玩在一起的表姐能留在京城,是最好不過的事。
待眾人都告辭離去時,俞鈺晚自然也不會多留,然而范氏卻單單叫她留了下來。
“你可知我為何叫你留下”待屋里只剩下俞鈺晚一人,老太太才悠悠開口。
俞鈺晚回道:“祖母是要說外間流言之事。”
經過前幾日的思索,今日的談話她也大概能猜到了。
老太太抬頭重重看了看她,她倒未料到平日里一聲不響的孫媳婦竟然……
半響,她才道:“你倒并非平日模樣。”
“人都是會變的。”俞鈺晚回答,她想,范老太太平日里連看都不看她一眼,現在又讓她留下,若不是為了裴瑾渝,以老太太對她的一貫態度,是不會叫她留下的。而她也不打算繼續低調,畢竟老太太也不是一個喜歡繞彎路的人。
對待直接的人,就用直接的辦法。
老太太眼神一沉,轉而又道:“你兄長去歲已去世,我看你悲傷過度。聽說你父親身體也不大好。唉,人老了,就會惜命一些。你若在他身前盡孝,想來他也會好一些。”
這是間接的告訴了她裴家的態度。
俞鈺晚抬眼,裝傻:“祖母的意思呢?”
老太太一頓:“你還年輕,回去服侍你父親兩年也是好的。你嫂子恐怕謝家對她還有其他安排吧。唉,只可惜了你那侄兒,那哥兒年紀也要到開蒙的年紀了吧?裴家的族學倒是極好的,你找個時間,送他過來給先生看看也好。”
這便是離棄之說了。
俞鈺晚沉默,并不言語。
老太太抬眼看她,緩緩問道:“你可知若非先皇,你怎會做得了大郎的媳婦?”
“先皇讓我嫁給世子,不過是不想世子再與其他世家聯姻,且裴氏與我外祖鄭家不睦,此舉先皇自然是意在打壓裴家,而裴家不得不遵從。俞家自然也不敢不從。”俞鈺晚回答,其實為毛當年裴老太公會在她十四歲就將她說給自家的長孫,且還得了老皇帝的做媒。所有人都不解。她也只是猜測而已。
此時外間流言四起,對這段門不當戶不對的婚配來說。至少老太太的態度已經很明顯了。不管公主之事是否為真,若能成功讓裴家甩了俞鈺晚這個于家族毫無助力的人對裴家而言并非壞事,壞的名聲畢竟比不上手中的實權,人們的忘性畢竟很大。
這晉國和俞鈺晚知道的歷史并不一樣,這兒的駙馬是可有實權和官職的。
俞鈺晚也深知自己此時手中毫無籌碼,她唯一能想到的此時就只有借外祖鄭家的風。
“我沒想到你今日倒是伶俐。”范氏不是蠢人,她做事一向果斷。她掃了一眼在桌上放著的參湯,那是今日一早就已準備好的,她倒并非要讓俞鈺王喪命,只是讓俞氏明白裴家對她的態度而已。
處理一個家族已經沒落的女子,對國公府來說并不是難事。
俞鈺晚自然也看到老太太的眼神,頓了一頓,才慢慢開口道:“祖母不喜歡我,我不管聰明與否,無論如何回答,你都不會喜歡,索性就直說了。我要歸家,也得有個說法吧?沒有這說法,我若擅自歸家,讓我俞家如何自處?裴家如何做,我雖不才,但還是能猜一二分的。”
范氏皺了皺眉,她畢竟是經過了很多風雨的老人,很快地就道:“你既然知道,也該知道如何選擇。”
她不喜歡俞氏,不僅僅是俞氏出身低門,而是俞氏嫁給裴瑾渝真真的壞了她的一筆謀算,自己的外孫女月華被裴老太公和老皇帝一票否了,這讓她不舒服了好幾年。裴家的風光怎能輕易讓低賤的俞氏享了去!
婚姻是結兩姓之好,然而先皇的一句話,使得當年還活著的裴老太公堅持讓自己的孫子定了俞家的女兒。這件事也讓歷來自持家世的她和兒子裴承安非常不滿意,覺得自家被先皇看低了,尤其是裴承安覺得自己的兒子裴瑾渝受了很大委屈。
大兒子裴承安一生只有這么個嫡出兒子,因此此事一出,讓他憋屈了很久。
裴老太公堅持,裴承安幾兄弟和她也不敢反對。但是裴老太公沒過多久就去世了,先皇雖沒有做出賜婚這樣的事來,可是卻也讓已經當家的裴承安很不爽了。而老太公之死,裴家也自然地遷怒到了老皇帝及俞鈺晚身上,認為是老皇帝逼迫老太公的。于是,在先皇屬意的弟弟齊王與現在的皇帝二選一時,裴家果斷選擇了今上。
而齊王最終淪落到固守洛城。
如今外面流言并非空穴來風,皇帝又讓蕭貴妃暗示了有意結親的意思,老太太笑了笑,大公主是個什么樣的女人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后面的家族,還有皇帝對公主的寵愛。
名聲與公主代表的權勢而言,這點犧牲是必須的。但她畢竟也不是趕盡殺絕的人,若是俞氏能配合,那么和離的理由也只是子嗣而已,若是俞氏不配合,那么休妻都不過是最仁慈的結果……
俞鈺晚抬起了頭,看向老太太:“云影公主是今上最寵愛的公主,我雖是內宅婦人,但也曾聽聞公主外家沈家是一方重臣。裴家用一點名聲換取這莫大利益,也不是不值當的,且今上如此寵愛公主,說句不敬的話,今上能登大寶,裴家居功至偉,因而世子與公主之事若為真,今上想必也會支持。不知我說的可對,祖母?”
此時正屋中只有俞鈺晚和老太太兩人。俞鈺晚想若自己還是依然保持之前低調裝不知的模樣,想必老太太和國公府會更加肆無忌憚。
裴家雖然是百年世家,和離或是休掉原配,都會損失一些名聲。但若只是損失一個名聲,卻能讓裴家與皇家能更加緊密,裴家應該不會太過介意。
歷來世家規矩其實都是變通的。俞鈺晚雖然不通這些權勢的彎彎道道,但她曾是財務分析師,所有的數字背后都是利益糾葛,因而這點猜測還是能想得到的。
老太太眉頭微微一松,這俞鈺晚畢竟是俞梓淵的親妹妹,看來確實有那么兩分大局觀:“以后每年裴家也給你三千兩進項,權當對你的補償。你無子嗣,歸家去平靜度日,也好過在這高門中煎熬再多遭罪,你家人也能放心。”
子嗣對一個家族來說是多么重要的事,這樣和離的理由確實無可挑剔。且每年三千兩,確實不少了。:wbshu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