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離策

22 命運

和離策22命運_wbshuku

22命運

22命運

裴承安從書房出來的時候,月色正是清明。

聽小斯說老太太來過,后又離去后,也不曾放在心上。

這書房本就是當年父親的,父親去世后,年邁的老太太就曾來這書房瞪著眼看了三天三夜。

想來老太太是懷戀父親了吧。

老太太是第三日晚間才見到裴承安及裴瑾渝父子。

“母親。”裴承安看了看老太太有些凹陷的雙眼,關切地問道,“可是未歇息好?”

老太太揮揮手,讓身邊伺候的林嬤嬤帶著人退了下去。

“母親這是?”裴承安有些納悶地問。

老太太也不看他,只看向一旁默不作聲站著的裴瑾渝,“阿渝,祖母對你如何?老國公對你如何?”

裴承言沒料到她有此一問,笑道:“祖母何出此言?孫兒是祖母的孫兒,祖母對孫兒自是極好。”

老太太微微點頭:“既是如此,這封文書,不知你何時才簽?”

老太太將手邊的紙推到裴瑾渝身前。

“母親,咱們不是說過等到議功事定后才議此事?”裴承安看了看那張紙,見裴瑾渝并不說話,只得開口。

老太太問:“朝中之事,你父親經營了幾十年,議功之事必會有波折,然而只要今上心中有數,阿渝功績明顯,又有何懼?”

“母親話雖不錯,然而此次卻不同。”裴承安對老太太說道,這一次出聲的是謝家,謝家雖然已在沒落,然而在文官集團和勛貴派中依然有著巨大的影響力,連沈家這次都被謝氏炮轟得不敢再說話。而鄭家又向來和裴家遇兵必爭,可是這一次卻空前的沉默。

而皇帝向來對謝太傅是頗有幾分尊重的,所以這次之事,裴承安不得不更謹慎一些。

老太太冷笑:“你二人都知這次要謹慎,那么早早休了俞氏才是緊要之事.難道你等要等到俞梓淵之事暴露出來,連累完裴家之后才做?”

她的話一出,裴承安便知道前日他和大郎所議之事竟然被老太太知曉了。那書房的密道只有老太太和他知曉,那時他只當不是大事。哪想此事還是被老太太聽了去。

“俞梓淵之事未定,祖母還是稍安勿躁為好。“裴瑾渝緩緩出聲。

老太太看向他,“阿渝,你飛得再高,也該知曉裴家才是你的后盾。切不可因一時心軟而毀了整個家族。俞梓淵之事無論是否為真,但一旦被皇帝知曉……”

今上可以容許無才之人,甚至作奸犯科之人存于他的朝廷,然而皇權的至高無上卻不能有任何人挑戰,也正因為如此,對任何與齊王有關的事,皇帝的態度都很明顯。

裴瑾渝緩緩跪下:“孫兒自然知曉,然俞氏之事,孫兒說過自會處理。”

“你自小主意就極大,裴家無人能管你。可如今連裴家人竟也不顧了?”老太太大怒。

“母親息怒。”裴承安趕緊上前,“阿渝,還不給你祖母道歉。”

裴瑾渝卻站了起來:“俞梓淵之事真假還未可知,此事孫兒自會處理。其余若無事,孫兒告退。”

“你祖父說的話,你敢不聽?”老太太突然斥道。

裴瑾渝離開的腳步不由緩了下來,“祖母這是何意?”

“俞氏無子,可棄。”老太太抖索著從懷里掏出了那封塵封了多年的書信。

一旁的裴承安不由驚訝了。隨后又微微了然,老國公雖然促成了這件婚事,然而老太太始終不喜,終日悶悶不樂,想來這封信也是為了老太太留下的。

只是沒想到今日當真起了作用。

現今裴家還有誰能阻擋得了裴瑾渝,老太太想唯有已經過世的老國公。

一旁的裴承安卻有些難安了。

然而還未等裴承安再細想這事時。朝中卻因周光的折子引發了一場巨大的動蕩。

六月二十,晉國已經進入炎夏。

晉國的朝中經歷了最大規模的論戰,而焦點就是裴瑾渝能不能做天下兵馬大元帥之事。這場爭論持續了一月之久,遲遲未有結果。

而一則“裴郎在,天下興。御史臺前見清明。裴氏亡,百姓苦,皇帝門前見后土”謠言悄然而起。就連三歲小孩都會念上兩句。

御史大夫周光平日里最是不愛說話的人,然而每次他上折子,都會引起軒然大波。比起他的下屬崔湛每次上折子罵人,朝中各官員更怕他盡言。

裴家代表的是頂級豪門,即便裴瑾渝已經提拔了很多寒門之子。然而晉國還有一堆世家,一堆勛貴,他們的勢力交織在一起,就連皇帝想要為裴瑾渝加官進爵也不能隨便。

每次議功之事,都是一次晉國權利結構的更新換代。是以朝中官員對這一次的爭論并不感到奇怪。

而周光的折子正是這時候上的,折子所言正是現在悄然興起的那首歌謠。

朝中頓時鴉雀無聲。

皇帝信任裴家,尤其裴瑾渝。然而再多的信任也不能動搖皇帝至高無上的權利。

皇帝高高在上坐著,看著眾人的眼光忽明忽暗。

裴承安心中又驚又怒。然而還未等他想明如何做時,裴瑾渝已經跪地請罪,并懇請圣上同意大理寺并刑部查明折子中流言來源,同時請辭了現任的上將軍一職。

“大理寺并刑部徹查此事。朕知愛卿之心,愛卿不必憂心,待徹查結果出了再議不遲。”皇帝只留了一句話,便已起身丟下了滿朝文武。

對于前朝之事,高門中的后宅自然有所耳聞。

議功之事暫停,反去查童言所在,看來這次裴家的敵人出了最為犀利的一招。裴家的敵人不多,但也不少。鄭家自然是其中之一。

周光這次真是做了件大事啊。

然流言據說是從江南和邊關同時傳來,而這兩處都非現在鄭家的勢力范圍。

當然比起朝中之事,婦人們更為關心皇后的壽宴和仲夏夜。

皇后與皇帝少年夫妻,然而皇后卻不得皇帝寵愛,是以皇后的千歲宴影響非常小,只叫了一部分命婦入宮賀喜。而這次千歲宴,裴家一向不得出席這場場合的俞鈺晚卻又被皇后邀請上了。

當日出席宴會的婦人們自然不是等閑人。對此各人心思各異。

皇帝想讓大公主嫁給裴瑾渝,雖然不能明面上說,但大家對此都心知肚明。而大公主和裴家確實也走得近。俞氏被休或是被降為平妻不過都是裴家遲早會做的事,卻不料這時候皇后卻對俞氏青眼有加。這其中到底是皇后自己的意思還是皇帝授意?

“湘兒說你和她很是投緣。本宮就讓你多留了一會兒,和她說說話。這孩子自幼就在我身邊長大,身邊親近之人少之又少。難得得你一個投緣的。”皇后見俞鈺晚一副不解的樣子,便解釋道。

俞鈺晚躬身道:“若公主不嫌臣妾駑鈍愚笨,臣妾也很高興能和公主說上話呢。”

一邊的三公主笑道:“母后,我看你們就不要客氣啦。以后每次都這么客氣來客氣去的,說話還有什么滋味。”

“你這丫頭。都大人了,還這般。”皇后搖了搖頭,口中卻未斥責。

三公主笑嘻嘻上前挽住皇后的手,笑道:“我也就敢在母后身邊這樣啦。再說,晚姐姐也不是外人。”

晚姐姐?俞鈺晚心中一嘆,三公主想來真是太過孤單了。

皇后眼中一黯:“今日你既然叫了世子夫人一聲晚姐姐,以后就定要把她當姐姐一般尊敬。”

“這個當然了。”三公主笑道。

俞鈺晚心中一跳,忙跪了下來:“臣妾不敢當。”

皇后一笑:“這丫頭自幼沒人說話,如今能和你說幾句話,我也是高興的。”

三公主眉梢間全是笑意,“母后,我有了弟弟,又有了晚姐姐說話,最近父皇還看了我兩次,我心中真是歡喜。”

俞鈺晚心中的猜測越發確定了,可是不知為何,看著三公主眉梢間的笑容,她心中微微生出些許苦澀。

“恭喜娘娘,恭喜公主。”俞鈺晚站了起來,躬身笑道。

一個無子的皇后和一個有了嫡子的皇后,地位自然是不同的。

想起這些時日的風雨,俞鈺晚心中終于升起了一絲希望。

皇后扶了她起來,輕聲:“我知道你是個懂禮的人。”

若俞鈺晚不聰明,又怎會嫁到裴家,且還平平安安;若是不聰明,如今流言四起,她怎會如此安然。那日宮中之事,她又怎會處理脫身得如此干凈利落。

俞鈺晚低頭,并不回答。

“這孩子來得也是突然。我讓俞太醫瞞了下來,但也不會太久,想來再過幾日,天下人都該知曉了。”皇后道。

她口中的俞太醫,便是俞鈺晚的四叔。

這樣事關皇帝老兒子嗣的事,四叔居然如此大膽。俞鈺晚方要說話,皇后卻又道:“你也不用擔心,這兩月宮中事務繁忙,本宮記錯了天數,也是有的。”

俞鈺晚低頭:“是。”

皇后是有心將俞家扯了進來,俞鈺晚心中一嘆。不過如果皇后真的生了一個兒子,那么這朝中之事,想來格局應該也會變吧。

“如今大公主和湘兒都大了,大公主之事一直是皇帝讓蕭貴妃打理。湘兒之事,真是愁煞本宮了。”皇后笑道。

俞鈺晚方要接話,哪想三公主噗嗤一聲笑了出來:“母后,哪有你這個道理的。你這話去對我父皇,對我外祖母說說就罷了,還拿來對俞姐姐說,這不是要誠心愁壞俞姐姐嘛。且不說如今俞姐姐的處境,就算沒有這樣的事。難道我一個公主的嫁娶之事,她一個臣子婦人能管得了的,能左右得了。讓人聽了去,都會編排起俞姐姐呢。”

皇后一笑,“我不過是說了一句,倒是惹你這般話多。”

真是聰明的一對母女。皇后恐怕已經暗中看出了俞家與鄭家的和解了吧。

皇后娘家沒有什么影響朝局的人物,但是鄭家有,裴家更有。

皇后是要借俞鈺晚連上鄭家。俞鈺晚若依然是裴家媳,自然更好。若不是,既然大公主和裴家倒向三皇子一邊,那么皇后所出的嫡子便會有鄭家的支持,而不是孤單的一個人。

而連上鄭家最好的辦法,自然是三公主的婚事。

俞鈺晚嘆氣,為什么古人都這么聰明呢。:wbshu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