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調教

第288章 言首泌蜜

官場調教第288章言首泌蜜_wbshuku

第288章言首泌蜜

第288章言首泌蜜

這天下午,因為還有一些時間,黑鐵膽便帶著大家來到北山烈士陵園。

這座陵園創建于1987年,占地面積400畝。園內篆刻烈士名錄具名一萬五千七百四十四人,無名烈士四萬八千余人。忠魂堂安放有5位老紅軍戰士的骨灰,陳列室向世人講述參加過井岡山斗爭的5位元帥、75位將軍生平事跡。由鄧小平題字的“井岡山革命烈士紀念碑”座落于園中。

在革命烈士紀念碑前,黑鐵膽他們敬獻了花圈。在這里,黑鐵膽又帶著大家重溫了一次入黨誓詞。

讓黑鐵膽慚愧的是,如果不是有人領讀,入黨誓詞他竟然是說不全了。作為一名縣委副書記,一位縣委黨校的校長,一名共產黨員,這是很不應該的。

黑鐵膽又想了想《國際歌》和《國歌》,如果沒有提示,他也同樣有一些歌詞記不清了。

黑鐵膽站在井岡山革命烈士紀念碑前,低下了羞愧的頭顱,深深地鞠了三個躬。

第二天早晨,黑鐵膽很早就被小鳥的歌聲叫醒了。披衣出門,此時的井岡山已經相當冷了。

看著眼前群山如聚的大好河山,黑鐵膽真的是感慨萬千。陸定一曾說過:井岡山,兩樣寶,歷史紅,山林紅。

有人說,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搖藍,在八卦風水中屬“陽山”。當年蔣介石在廬山培訓的七八千軍官,一個個威風凜凜,可一見到井岡山畢業的,就被打得丟盔卸甲。共產黨兩個打仗最牛氣的元帥,林彪、彭德懷,都是從井岡山起家,打出軍威打出黨威,可也正是這兩位元帥,都裁倒于廬山。

黑鐵膽覺得有點意思。

黑鐵膽此時的心情,大概只能用毛主席1965年5月重上井岡山的兩首詞來表達了。

第一首是《念奴嬌•井岡山》。

參天萬木,千百里,飛上南天奇岳。故地重來何所見,多了樓臺亭閣。五井碑前,黃洋界上,車子飛如躍。江山如畫,古代曾云海綠。

彈指三十八年,人間變了,似天淵翻覆。猶記當時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獨有豪情,天際懸明月。風雷磅礴。一聲雞唱,萬怪煙消云落。

第二首是《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岡山。千里來尋故地,舊貌變新顏。到處鶯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過了黃洋界,險處不須看。

風雷動,旌旗奮,是人寰。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是啊,“獨有豪情,天際懸明月”,“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這天上午,黑鐵膽帶領同志們參觀了井岡山歷史博物館。在這里,大家的心靈都受到了強烈的震撼。

在博物館第二展廳,看到一張烈士遺照。烈士犧牲時,被敵入挖去雙眼,砍去雙臂,身中18彈。聽講解員說烈士犧牲時,年僅22歲。

在第四展廳,看到一份當年的入黨誓詞。24個字中,竟有9個錯別字。“嚴守秘密”4字全寫錯了,寫成“言首泌蜜”。但是,沒有人懷疑那些淳樸的黨員對黨和信仰的忠誠,為了那寫錯的幾個字,他們也愿意獻出自己火熱的生命。

在第四展廳,大家又被一位偉大而美麗的女性深深打動,她就是朱德總司令的第四任妻子伍若蘭同志。

伍若蘭湖南耒陽人,是當地活潑漂亮的女秀才,不僅文筆出眾,還是一員手使雙槍的女將。1928年春,42歲的朱德與24歲的女共產黨員伍若蘭結婚。

二人剛過蜜月,朱毛會師井岡山,朱老總宏圖大展。不幸次年井岡山第三次反圍剿時,為掩護朱德突圍,已經懷孕幾個月的伍若蘭率警衛班斷后,在激戰中負傷被捕,受酷刑而不屈,她說:“要想讓我投降,除非太陽從西邊出來,贛江的水倒流”。

蔣介石親發電報命令“割頭示眾”。朱德聞訊后,在毛澤東面前灑下了熱淚,敵人將她的頭顱示眾三天。

胡小云小聲說,原來只聽說過朱老總一生喜歡蘭花,現在才弄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是啊,聽導游講,1962年朱老總重上井岡山時,親手采挖一株蘭花帶回北京。

黑鐵膽想,是啊,無情未必真豪杰。當年的革命者為了新中國真的是付出了太多太多的犧牲。

下午,他們又聽了一場報告,這是一次針對井岡山精神的專題講座。

其實,井岡山的精神到底是什么,每一個的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江總書記所概括的24個字,“堅定信念、艱苦奮斗,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勇于勝利”。三句話,24個字,相當精辟和準確。

聽罷一個半小時的報告,黑鐵膽一行人就去參觀了位于大井村的毛澤東舊居。

毛澤東舊居位于井岡山市中心——茨坪東山腳下,面對波光粼粼的挹翠湖。房屋坐東朝西,土木結構,面積798平方米。房東名叫李利昌,家中開有一小雜貨鋪。1927年10月下旬,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部隊抵達井岡山茨坪后,房東騰出此屋的一半給秋收起義部隊居住。1929年1月14日,毛澤東、朱德率領紅四軍主力出擊贛南后,敵軍一度占領了井岡山,茨坪大部分房屋被敵燒毀。1961年,井岡山人民按歷史原貌恢復遺址,供人們參觀。

毛澤東同志舊居是一棟座東朝西、土木結構的民房,位于茨坪挹翠湖岸邊,過去稱店上村,這里也是毛澤東與賀子珍同志在井岡山斗爭時期共同生活和工作過的地方。

1927年10月至1929年1月,毛澤東常在這房屋的右后間居住。在這里,毛澤東經常夜以繼日地工作,不知度過了多少不眠之夜。按照部隊規定,連部以上機關夜晚點燈辦公可以用三根燈芯照明。毛澤東身為前委書記、紅四軍黨代表,為了節省用油卻堅持點一根燈芯。

就在那微弱的燈光下,毛澤東同志在這里起草了《井岡山的斗爭》這篇重要的著作,在這篇著作中,他總結了井岡山斗爭的經驗,闡明了“工農武裝割據”的光輝思想,指明了中國革命的前途。

毛澤東同志還在此屋的廳堂里,多次召開黨、政、軍的各種重要會議,研究部署根據地建設的各項工作。

在這里,毛澤東同志領導井岡山軍民度過了艱難的歲月。當時,由于湘贛敵軍對井岡山實行嚴密的經濟封鎖,紅軍的軍需給養非常困難,物質生活十分艱苦,毛澤東與普通戰士一樣吃紅米南瓜度日。

1929年2月,國民黨反動派占領大小五井,燒毀了大井的全部房屋。此屋僅存一堵殘墻和屋前毛澤東平時讀書看報時坐過的讀書石以及屋后毛澤東常在樹下觀看紅軍練兵的兩棵常青樹。

兩棵樹,一棵是海羅杉,一棵是鑿樹,當地人稱它倆是“神奇樹”。1949年,這兩棵被戰火燒得傷痕累累的大樹突然抽枝發芽,長得枝繁茂。1965年,毛澤東重上井岡山,故地重游。這兩棵樹竟第一次開出滿樹如雪似銀的小白花。1976年,這兩棵樹又莫名其妙地枯萎了,這一年的9月9日,毛澤東逝世了!

黑鐵膽想,兩棵樹的神奇,在于人民群眾對毛主席的深切懷念。是不是如此,不必過多的考究了。但八角樓的燈光,朱德的扁擔必將成為不死的傳奇。:wbshu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