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調教

第708章 山羊馱磚

官場調教第708章山羊馱磚_wbshuku

第708章山羊馱磚

第708章山羊馱磚

韓冰對黑鐵膽說,定城磚這個叫法很好。世上的萬事萬物,雖然都是變動的、發展的,但在某個特定的時期都需要“定”。鎮江、定海、安西、南寧、西寧等地名,彰顯出國家對長治久安的渴求。對了,還有一個城市本身就叫長治。孫悟空的那根如意金箍棒是東海龍王的定海神針。老孫頭將其拔掉后,龍宮立刻變得東倒西歪。人們要想心平氣和,那也是需要“定心丸”的。

王悅仁在一旁笑笑說,表嫂說的極是。一個人要想干成一番事業,必須要有一種定力。堅守理想,不隨波逐流。

在韓冰的眼里,在修建嘉嶼關時,冰道運石與山羊馱磚的傳說也很有意思。

冰道運石:當初,修建嘉峪關城時,需要成千上萬塊長2米、寬0.5米、厚0.3米的石條,工匠們在黑山將石條鑿好后,卻人抬不起,車拉不動,且山高路遠,無法運輸。

大伙兒邊鑿石條邊發愁,眼看隆冬季節就要到了,石條還沒有從山里運出一塊,若要耽誤工期,沒有工錢是小,這腦袋可就難保了。

大家正在長噓短嘆,這時,忽然山頂一聲悶雷,從白云中飄下一幅錦綢,眾工匠趕緊接住,只見上面若隱若現有幾行字,大家看后恍然大悟,按其行事。

等到冬季到來后,眾人從山上往關城修一條路,在路面上潑水,讓其結成一條冰道,然后把石條放在冰道上滑行運輸,結果非常順利的把石條運到了嘉峪關城下,不但沒有延誤工期,反而節省了不少時間。

眾工匠為了感謝上蒼的護佑,在關城附近修建廟宇,供奉神位,并成為工匠出師后必須參拜的地方。

山羊馱磚:嘉峪關城,城墻高9米,還要在城墻之上修建數十座大小不同的樓閣和眾多的垛墻,用磚數量之大是非常驚人的,當時,施工條件很差,沒有吊運設備,全靠人工搬運。

而當時修關城所用的磚,都是在40里以外的地方燒制而成。磚燒好后,用牛車拉到關城之下,再用人工往上背。由于城高,唯一能上下的馬道坡度大,上下很困難,盡管派了許多人往城墻上背磚,個個累得要死,但背上去的磚卻仍然供不應求,工程進展受到了嚴重影響。

一天,一個放羊的孩子來到這里放羊玩耍,看到這個情景,靈機一動,解下腰帶,兩頭各捆上一塊磚,搭在山羊身上,然后,用手拍一下羊背,身子輕巧的山羊,馱著磚一溜小跑就爬上了城墻。人們看了又驚又喜,紛紛仿效,大量的磚頭很快就運上了城墻。

這三個故事,韓冰都給兩個孩子講了,他們聽了也很感興趣。

不過,韓冰心里很清楚,類似這樣的傳說,在很多地方都有,反映出中國古代人民的聰明和才智。冰道運石和山羊馱磚,更反映著民間的智慧和老百姓的樂觀主義精神。

在嘉嶼關,給眾人帶來視覺沖擊和心靈震撼的有兩處景點,一是黑山巖畫,二是七一冰川。

黑山巖畫主要分布于嘉峪關市西北約20公里處的黑山峪谷的陡崖峭壁之上。整個巖畫群總計約150余幅圖畫,綿延約2公里,刻劃時代約從戰國時期至明代。這些巖畫所處位置,最低者距離溝底僅05米,最高者則在5米上。畫面有的一組有幾層構成,有的則只是一人或一兩個動物構成。畫面大小不一,一般高為02—24米,寬約03一3米。

黑山巖畫形象生動、內容豐富,主要有人物、動物及其各種活動場面。畫面描繪的動物有十幾種,馬、牛、羊、鹿、狗、雞、魚、虎。狼、蛇、龜、雁、鷹、駱駝等,無論是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動物,還是在生活中常見的動物,都成為了當時人們筆下樂于表現并反復描述的對象。

而畫面所反映出的人們的各種活動場面,更是豐富多彩,其中既有游牧民族趕著家蓄放牧的場面,又有農閑時節狩獵的活動;既有列隊射箭練武的操練演習場面,又有競相射雁的實戰操作;既有自然界生存競爭中虎逐牛羊的驚險情景,又有動物們為了爭奪統治權而進行的溫和的角力場面,如野牛相抵的力感。

而人們平時騎著馬或駱駝四處走動,高興時則歡聚一堂翩然起舞,在狩獵季節,除了個人的捕獵行為,常常還聚集眾多的部落成員,進行大規模的圍捕獵物的活動,所有這些日常生活情景,都構成了巖畫畫面所表現的重要內容。

畫面反映了古代牧民對精神生活的強烈追求。據考證,黑山巖畫為羌族文化遺跡,對研究河西走廊古代羌族的社會生活與歷史文化有重要價

這里巖畫不僅內容豐富,黑山巖畫還善于表現大型的場面。如人們的狩獵活動,除了表現一人用弓箭射殺山羊或糜鹿的單獵活動外,更多的是表現群獵和圍獵的場面。如在四道溝巖畫的一幅圍獵圖中,許多徒步引弓的獵人,圍住了幾只野牛和長角鹿,這些牛和鹿體態碩健,揚尾抵角,作困獸猶斗狀,于是除了獵人們趕快射箭之外,外圍還有騎手引弓以待,防止突圍,右側還有人高聲呼喊,吶喊助威。

在這一巖畫群中,還有一幅大型的操練演武場景,堪稱大型活動場面。整幅畫面共分為上、中、下三層,共有30多人。

上層共有9人,其中2人橫排列隊而立,左起第二、三人一手叉腰,一手向前伸出,其余人均雙手叉腰,似在觀看操練,而隊前一人,面前豎立著靶標,手持弓箭,似在練習射箭;右后方站立一人,遠遠地觀望。

中間一層共有12人,其中9人橫排列隊而立,他們一律都左手叉腰,右手握拳向前舉起;右起第一人,手牽一犬而立;隊前有2人,面前有靶狀物,其中一人做練武動作;隊伍左側較遠處有一人一手叉腰,似在遠望。中間這一層的人物似乎在進行徒手進攻的練習。

下層共畫有9人,其中6人橫排列隊,隊前2人做練武動作,隊后一人雙手叉腰觀看,這些人物形象大小不一、神情姿態各異,顯示了豐富的表現力。

整幅圖中人物的形象和衣著服飾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濃郁的民族風情,人物頭頂都豎立著高高的尖狀飾物,衣著上有的長裙束腰,只露出雙腳;有的身著短裙,顯得靈巧輕便、在另一些舞蹈場景中,熱情的人們身著束腰長袍,頭頂羽狀飾物,叉腰揚臂,扭動身軀,或列隊群舞,或單個獨舞,富有生活情趣。所有這些畫面,真實地反映了當時這一地區人們的生活情景。

在黑鐵膽的眼里,黑山巖畫圖像風格粗擴、手法古拙、造型生動、境界高古,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文化研究價值。

黑鐵膽甚至有了一種要跪倒在黑山巖畫前的沖動,先民們的作品太偉大,太了不起了。藝術作品只有這樣深入生活、深入到人的心靈深處,才能生命長青、永放光芒。:wbshu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