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風云_035各有算計(上)影書
:yingsx035各有算計(上)035各有算計(上)←→:聽王在晉說要看信物,親兵立即去拿過來一個比巴掌稍微大點的扁東西遞進轎中,順便也把攔轎的女子領了過來。王在晉皺著眉把這個黑色的扁東西翻來復去看了好一陣,突然心中一動,挑開轎簾看了看轎前的女子問道:“你叫什么名字?這個硯臺是誰的?”
王在晉說是硯臺,親兵心想:“大人的眼睛不好使了?這上面一灘一灘的全是燒化的蠟燭,應該是燭臺才對啊。”
轎前的女子聽到王在晉發問就說:“民女名叫秀姑,這硯臺是民女母親的遺物。”
王在晉聽到遺物兩字不由得有些失神又問道:“你母親叫什么名字?”
秀姑說:“母親死的時候民女還小,只是恍惚記得有人喊她叫紅姑。”
“紅姑?”王在晉聽了秀姑的話一陣激動,又慢慢鎮定下來問道:“你父親是誰?攔住本官的轎子有什么事?”
秀姑說:“民女不知道民女的父親是誰,從來沒有見過他的模樣,今天攔住大人的轎子是遇到了大困難,沒辦法才這樣的。因為民女的母親死前說過,今后如果遇到難辦的事可以拿這個東西來找大人相助。”
王在晉聽秀姑說不知道她父親是誰猛地睜大了眼睛,低沉著聲音問道:“你是哪年生人?怎么恰好知道本官要從這路過?”
這時親兵在旁邊低聲說道:“大人,街上說話不方便,現在前后都堵了不少人,是不是先找家客棧然后進去慢慢問?”
王在晉看了看周圍圍觀的人,點了點頭說:“你安排吧。”
這時秀姑說:“不用那么麻煩,民女就在前面小巷里住,不知大人可否隨民女到家中一敘?”
王在晉想了想說:“那好,你前面帶路。”
一行人跟著秀姑從大街拐進小巷口走了一段后進了一家小院,王在晉叫人把轎子停在院中,自己跟秀姑進到堂屋里。秀姑請王在晉坐到椅子上,自己去倒了一碗水放在椅子前的桌子上請王在晉喝。王在晉低聲問道:“你還沒有回答我的問題,你今年多大?怎么恰好能找到我?”
秀姑說:“我是萬歷二十年生人,今年三十四歲。我每天早晚都會在巷子口等著,只是為了能遠遠地看你一眼。”說完這句話后眼中已經流出了眼淚。
王在晉嘴里念道:“萬歷二十年。”心里不由得想起了三十多年前的往事。萬歷十九年王在晉十八歲,正準備參加萬歷二十年的會試,由于家在南方怕路途遙遠誤了考試,所以提前半年來到北京京郊的舅舅家中借住順便讀書。十八九歲正是血氣方剛的年紀,讀書之余難免有些寂寞難耐,恰好他舅舅有個女兒也就是他的小表妹喜歡跟他說話。小表妹芳齡十歲很是活潑可愛經常纏著王在晉讓他講故事,還經常叫丫環給王在晉送吃送喝,但王在晉不耐煩敷衍小娃娃,反倒對小表妹經常派來送東西的大丫環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一來二去兩人就擦出了愛的火花,后來干脆就睡一塊兒了。天下沒有不透風的墻,他舅舅知道后也沒有怪他,只是叫他好好讀書,考中進士后就把這個叫紅姑的丫環送給他。在愛情的力量驅使下,王在晉不負眾望金榜題名,中了進士后緊接著就是在家里的安排下跟一個名門望族的小姐完婚,婚后幾個月去舅舅家找紅姑,才知道自己的老婆早已經知道紅姑的存在,提前叫人從舅舅家中接出紅姑后遣送他鄉,王在晉暗自傷心又遣人尋找一陣無果后也只好罷手了。現在他手中的這個小硯臺,正是當年紅姑經常給他磨墨的硯臺,是他臨行前送給紅姑的信物。想起當年“紅袖添香夜讀書”的情景,又剛知道當年的佳人現在已經作古,睹物思人王在晉不由得有些傷感,好一陣后才低聲說道:“秀姑,你說你天天早晚在巷口看我從這路過?”
秀姑紅著眼睛點了點頭沒有說話,王在晉說道:“那么你應該已經知道我是誰了,你家里還有什么人?怎么到京城里來的?”
秀姑說:“母親臨死前我還小她就把我托付給鄰居,后來嫁給鄰居家的獨子,公公婆婆去世后我們就搬到這里。丈夫是當兵守城門的,我們生了五個兒子,前面三個都沒養活還有兩個都還小。”說完向里屋喊道:“大毛小毛快出來見人。”
只見兩個十一二歲的小男孩走了出來,依在秀姑的身邊怯生生地看著王在晉。
王在晉伸出雙手說:“過來,讓我抱抱。”
兩個小孩看了秀姑一眼,見秀姑點了點頭才慢慢移了過去,王在晉一手摟住一個問道:“你說你遇到大困難,究竟發生了什么難辦的事?”
秀姑說:“孩子他爹守城門時沖撞了一個官宦人家,上司把他關了起來,據說還要悄悄把他殺了讓人出氣,我沒辦法才來找你的。”
王在晉說:“沖撞了誰?”
秀姑說:“是一個姓孫的大官的家人,聽說這個大官在遼東帶過兵好像還是皇帝的師傅。”
王在晉說:“孫承宗?這個死老頭又跟我過不去。”隨即叫過親兵說:“拿我的片子去五城兵馬司叫他們放人,順便去孫大人府上說那個人是我的親戚,請孫大人高抬貴手。”
待親兵去后王在晉說:“今天走得慌忙沒帶什么東西,明天再來看你們。”
秀姑答應了然后將王在晉送出了家門。
第二天,王在晉到了軍務院看見孫承宗后說道:“聽聞下官的親戚沖撞了孫大人的家人,下官在此賠罪了請大人原諒。”
孫承宗說:“這沒什么,只是不知這個人究竟是王大人的什么親戚?怎么快四十了還在守城門?怎么不稍微提拔一下?”
王在晉說道:“不是什么人,不過也有些關系,反正下官領你的情就是了。”
孫承宗聽了一笑而罷。
中午吃完飯休息一會兒后,孫承宗找到王在晉說:“王大人,皇上對昨天軍參處四個人提出的建議很上心,尤其是對那個依照火槍炸膛之理造出能丟出去炸人的東西很感興趣,并下旨讓倪元璐專門負責,不過這選址、派人、銀錢花費等具體事務上需要我們兩個商議。”
聽說是皇帝交代的事王在晉不好說什么,急忙與孫承宗逐條商議確認,以他原來的習慣只要是孫承宗提議的他都要挑點毛病,但他今天一反常態全是同意,搞得孫承宗很詫異,差一點兒想試探一下說把他老婆賣了看他是否也同意。等把所有事情都敲定后王在晉就像接到了軍令一樣風風火火地沖出了軍務院。
王在晉來到昨天的小巷里,離小院老遠就看見很多人堵在小院門前,王在晉立即停了下來讓人去打聽一下是怎么回事。一會兒親兵來說:“稟報大人,是夫人和公子在里面。”
王在晉說:“他們怎么會在這里?”一邊說一邊向里走,旁邊圍觀的人見他來了紛紛讓路。
一進門就聽見自己的老婆在問秀姑:“小妹子,你說說你跟我家老爺是什么關系啊?其實不管你們是什么關系都沒關系,現在就跟我回家去怎么樣?”
秀姑只是低著頭兩只手一手摟住一個男孩,任憑大家七嘴八舌的詢問都不說話,時而還抬起頭四處打量。
王在晉進門后看了一下院里的人,都是自己家的仆婦丫頭,自己的兒子靜立在院門邊沒有說話。王在晉問道:“你在這干什么?誰讓你來的?”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