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風云

317 軍民分工

天啟風云_317軍民分工影書

:yingsx317軍民分工317軍民分工←→:

天啟風云317,正文317軍民分工

王永光帶著隨從到肅州來了,他本不想年前來但他不得不來,東南督軍袁克立在跟熊廷弼交待了遼東軍務后,第二天就帶著人去東南軍區治所實地考察去了,在會上王永光叫困難叫得最多,現在必須有個相應的態度表明他叫苦是是為了朝廷事務而不是為他自己天啟風云317章節全文字。他也是第二天就出發還帶著監軍洪承疇和兩位副將曹文詔和祖大弼,曹、祖兩人中一人帶兵到了寧夏就停在那里觀察寧夏的城防,另外一人南下去臨洮以西去剿滅亂匪。

王永光在寧夏跟曹文詔他們分手后,帶著一部分人沿長城一路向西走,經過涼州、甘州直向肅州而來,馬世龍得到報告后立即叫人收拾地方灑掃庭院作準備,自己第二天一早就帶人前出二十里親自去迎接王永光王督軍人見面后很說了一番客氣話,其它的話馬世龍沒怎么注意但王永光的稱呼讓他感到詫異和興奮,因為王永光當著陜西巡撫的面稱其為將軍,這就意味著朝廷對自己有了新的職務。

在大明一般小兵叫自己的長官都叫將軍,但那是私下叫屬于想有個好口彩,正經場合都叫官職不會濫叫將軍,因為大明真正明封的將軍少之又少。大家到了肅州城后聽王永光宣旨,果然圣旨上明說朝廷任命王永光為西北軍區督軍總領西北地區所有軍隊,馬世龍為玉門將軍總領西北軍區的所有野戰軍隊,其他的守城部隊由陜西總督命人統領,因為原陜西、四川、云南等三省總督蔡復一去世,現在暫時由陜西巡撫代行其職。

大家聽完圣旨互相恭賀一番后來到總兵府議事,因為在軍務院習慣了所以大家也都坐到一起,王永光首先問道:“馬將軍,你知道朝廷為什么要封你為玉門將軍嗎?”

馬世龍回答說:“末將不知請督軍大人明示。”

王永光說:“唐人有詩說‘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渡玉門關。’這玉門關是千百年來抵抗外敵守衛國家的重要地方,朝廷任命馬將軍為玉門將軍當有重用將軍之意,也有讓將軍出關拓土之念。只是從宋以后中土跟西域不再通行,玉門關不再是必須鎮守的雄關,我大明將士也只在肅州邊的嘉峪關防守,不知道玉門關現在還有險可守嗎?”

馬世龍說:“末將年初來時曾經去玉門關舊址看過,古長城還有一段一段的沒有連通不能構成防線,所以末將以嘉峪關為依托布置軍力天啟風云317章節全文字。既然朝廷封我為玉門將軍,而也明說我主管野戰軍隊不涉及防守,那過一陣我就帶人去玉門關駐守,不負朝廷的期望。”

王永光點頭問道:“玉門關到嘉峪關之間還有沒有人住?”

馬世龍說:“末將來時沒有發現沙州和瓜州一帶有人,偶爾有幾個都是路過的土人沒有場之民,朝廷發來的一千余死刑犯,我讓他們慢慢適應里面的生活,一是為朝廷的實邊政策探路,另一個也是為了為軍隊作耳目,避免有敵人從北面搞突然襲擊。”

監軍洪承疇說:“自從屬于赤斤蒙古的一些人在嘉靖年間遷移到肅州以南在祁連山邊牧馬放羊后,玉門關附近就沒有了人,馬將軍說將朝廷發來的死刑犯都遣送到那里,算是提前走出了實邊之路,值得肯定和贊揚!”

王永光驚奇地問:“洪大人知道這些事?那你能不能說說其中的來歷?我雖在軍務院但對西北的邊事不甚了解,什么沙州瓜州玉門關的很有些搞不清。”

在軍務院中洪承疇就發現幾位軍機大臣里就數王永光忙,但他忙得不是地方,別人都想的是怎么把手中的事務做好,王永光整天忙的是如何討好孫承宗,還有怎么拉攏其他人跟他的關系,洪承疇對此是看在眼里鄙視在心里。

見王永光問洪承疇說:“下官對此事也只是一知半解而已,說漢武帝時為了表彰驃騎將軍霍去病的戰功,漢武帝下旨將河西分為武威和張掖兩郡,后來又增加了酒泉和敦煌兩郡,這四郡成為鎮守西域的重鎮。在四郡之西又在險要處設立兩處雄關,北面的叫玉門關南面的叫陽關,王大人開始提到‘春風不渡玉門關’的詩句,想必也知道‘勸軍更別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詩,以馬將軍所說現在不但西出陽關無故人,而且陽關和玉門關附近都沒有人。”

王永光聽后不由自主地點了點頭,洪承疇繼續說到:“朝代的更替使地名有了變遷,漢代的武威就是現在的涼州,而張掖現在叫甘州,酒泉就是現在的肅州,敦煌也就是現在的沙州,也許具體城池有些變化但大致位置差不了多少天啟風云317章節全文字。本來玉門關在沙州之西北陽關在沙州之西南,是過往行人的必經之地,但后來發現了一條路可以不從陽關和玉門關過,而是從沙州東北方向的瓜州過,渡過疏勒河后向西北過星星峽經哈密到吐魯番。”

王永光問:“既然有了近路肯定就沒有人走遠路,玉門關豈不是沒有作用了?”

洪承疇說:“人是會變通的,宋之時人們將關卡設在瓜州,所以后來的瓜州人又稱瓜州的關為玉門關,只是陽關是徹底沒有人再提起。倒不是說從瓜州過要近一些,而是走新路不容易迷路走著放心,因為沙州以東就是茫茫一片的大戈壁,人進去了沒法找到方向,總不能老看以前的駝馬糞便做指路物吧?而且大戈壁里面還經常出現盒蜃樓害人,所以大家就走新路放棄老路了,加上宋之后被異族占領道路不通,也就沒有人記得起這些。”

陜西巡撫見洪承疇說得有條有理,不禁說道:“洪大人是內地人但說起西北之事卻如數家珍,讓我這個陜西巡撫汗顏啊,看來朝廷是讓馬將軍到瓜州一帶主管進攻,要把幾千里長城的防守交給我,這滌也太重了些我怕擔不起來。我看還是先由馬將軍統一調配,等時機成熟后在攻守分家,反正現在外面也沒有什么敵人讓馬將軍打,這些年來南面的藏人、東邊的畏兀兒人還有北邊的瓦喇人都很本份。”

王永光說:“做好了再移交那是自然,馬將軍應該將陜西的防守要害給地方軍隊交代清楚,等地方軍隊能夠防守得住再放手專心進攻。到最后要做到野戰軍不管守城,防守軍不管進攻軍隊不管民事,大家平時互相監督戰時互相配合。我這次來還有個重要事務就是關于那些死刑犯的事,不知道馬將軍這一年來是怎么安排他們的?皇上親口說讓你寫一個文書給他看,內地很多地方想從你這里學點經驗看能不能找一些專門的人做農活。”

馬世龍說:“陜西的防守主要應該是防守北邊的蒙古人,東邊的畏兀兒人沒聽說有什么大勢力會對大明不利,假如蒙古人要南下有三個地方位置比較突出容易受攻擊天啟風云317章節全文字。一是靈州城以北的寧夏城,萬歷年間發生過叛亂但城防堅固,只要有一定的守軍扼守住險要處應該沒有問題。二是涼州城以北的鎮番衛,三面都是沙漠沒有可防之處易攻難守,不過敵人攻下來作用不大可以作偵察之地戰時將兵力收回涼州。”

陜西巡撫問:“那還有第三呢?”

馬世龍說:“第三就是肅州城西的嘉峪關了,蒙古人如果和柛駛蛘呶謁共氐牟厝斯唇嵩諞黃鸕幕埃癰手蕕剿嘀菡庖幌臉さ卮禿莧菀妝蝗飼卸希嬲庋幕拔掖竺饗蛭韉穆肪突嵬耆環饉饋2還窘熱皇苊朗丶斡兀衷謨質苊煊衩漚饈刈∥鞔竺挪11蛭髟儐蛭韉牟唄圓換岣謀洌絞焙蛭頤槍ナ嘏浜嫌Ω妹揮形侍狻醮筧絲妓禱噬隙閱切┧佬譚負芄匭模蟻衷詘閹怯迷諫持莨現莞澆苡杏茫詰匾敕掄湛峙虜恍小!包br

王永光問:“這是為什么?難道這些人做的事內地百姓做不了?”

馬世龍說:“各地有各地的不同情況,內地百姓多種糧食但本地氣候不適合種糧食,所以我想讓他們專門放牧養馬。瓜州之所以叫瓜州是因為那地方早晚溫差大特別適合種瓜,種出來的瓜又大又甜很好吃,但種糧食恐怕不會有收獲。既然開始已經說了今后軍不管民事,如果那批人要我管理我就讓他們養馬,這里的水草好養出來的馬比蒙古人的馬差不到哪里去,如果要把他們一同給地方官府,那就由巡撫大人去安排。”

孫傳庭是隨同來的參謀,這時候他說:“馬將軍說在此養馬確實是高見,下官見書上說過當年赤斤蒙古的首領就給朝廷進獻了很多好馬,當時的太祖皇帝還大加賞賜。赤斤蒙古以前就生活在沙州和瓜州一帶,可見那地方確實適合養馬,不過聽說朝廷有些新品種糧食作物,到時候在空閑地方也可以試一試♀些栽種出來的糧食在平時也許不算什么,但到了關鍵時刻還是能幫上大忙的。”

馬世龍驚訝道:“看不出來一個監軍一個參謀都對此地這么了解,那我就更放心了,今后我們團結一致好好合作,爭取把西北軍區搞成最好的軍區,讓皇上放心也讓朝中各位大人放心。”

天啟風云317,正文317軍民分工更新完畢!

永久地址:官家記得收藏]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