勛陽布衣

第一卷 橫空出世 第15章 大理國

第一卷橫空出世第15章大理國_勛陽布衣_穿越小說_螞蟻文學

第一卷橫空出世第15章大理國

第一卷橫空出世第15章大理國←→:

大理國的重臣已經習慣了這位曾經英明神武的國王發出“碎碎念”,他們按照套路一起行禮,口稱不敢,請陛下一定保重身體云云。段祺瑞哈了一口氣,無奈地請他們免禮,翻起了白眼。

陸一鳴作為百官之首,大理文官的定海神針,首先開口:“陛下萬安,請王上收回出兵嶺南的軍令,和大周修好。”

丞相好直接!在場地文官、武將和宗室竊竊私語,現場嘈雜一片,宴侍官敲叉示意肅靜。

陸一鳴等現場再度安靜之后,繼續道:“大周南部的精兵雖然被方臘吸引走大半,大周幾年前也確實被遼國重創,但其根基未損。大周富有四海,大理國小民貧,若激怒……”

大理丞相反對的是出征嶺南一事,嶺南主要包括現在的廣東廣西,大周分別稱為山南東路和山南西路。方臘派遣使者,請求大理發兵,南北攻擊大周,事成后以嶺南和福建酬謝。

大理重臣雖然不看好方臘,但卻對嶺南眼饞不已,想趁著大周虛弱來個不告而取,反正西夏國也從大周搶過不少領土。

陸一鳴代表的文官集團和一部分老將不想和大周開戰,破壞兩國得之不易的長久和平,但有人不這么想。

“丞相此言差矣。大周五年前牛哄哄地出兵,結果在所謂的討土之戰中折損了十幾萬大軍,充分暴露其軍隊虛弱。現又被方臘攪亂膏腴之地,關中流民四起……”一位近年來冒頭的土司將領侃侃而談,現場土司出身的軍將附和一片,然而在場的大多數文武面露不屑。

“此時大周國力正弱,正是我大理開疆拓土之時。丞相怎可長他人志氣,而滅自己威風。難不成丞相有女兒嫁給了大周人,便把自己當成大周人,要投靠大周朝廷?”一位宗室出身的青年將領憤憤不平,說出了誅心之言。

四方之國,也許會對大周的軍隊等有微詞,但無一例外地對中華文化心生向往。那是百鳥朝鳳的仰慕,又是對于文明的向往。還是那句話,大周文辭鼎盛為歷代之最,如當空艷陽。

陸一鳴有些氣結,自己是和大周王家聯姻不錯,自己仰慕天朝文化也不錯。可自己身為大理士族,怎會拋棄操守,有違圣人之道呢?

居然還懷疑老夫的氣節,在座大部分重臣和將軍,哪家不想和大周士族聯姻?你這武夫想高攀,人大周的名門也看不上!

陸丞相脾氣上來,當下怒不可遏,長身而起,遙指那位宗室將領。

老國王段祺瑞瞇起了眼,嘴角帶笑。老臣宿將也知道這位丞相,當年大理國第一風流才子即將發飆,紛紛正身看戲。有幾個已經致仕的文官老將拋棄了以往的芥蒂,互遞瓜果,邊吃邊看……

陸一鳴站到正堂,抬起頭,身上儒服筆直。側身,沒有背對著段祺瑞。“豎子辱我,想我陸家扎根大理兩百余載,向來恪守圣人之道,子曰……”

那位宗室將領自知失言,怎么就沒忍住,惹了這頭倔烏龜呢?!這位年輕將領是二王子一方,主戰派,急于反駁陸一鳴,情急之下懟了一把。

這下糟了!回去老媽肯定要打我,這該咋辦,這老頭子可是出了名的惹不起呀!

陸一鳴至少在大理,當真是無人敢惹。其出身大理國第一書香門第,曾經高中大理狀元,在十幾年內壓制整個大理文壇,當真是打遍大理無敵手。

陸家家訓嚴格,世代名臣重臣不斷,是大理文壇支柱。而且只從文不從武,和王室以及大理士族多有聯姻,深受歷代國王信任。夸張點說,陸家不造反就可以在大理橫著走,何況也沒理由造反。

陸一鳴不僅文壓大理國,還曾游學大周。因為不忿某些大周士子對大理文壇的詆毀,其在大周國子監大辯三天,最終引得王珪出面才惜敗,名動大周、遼國和西夏文化圈。

消息傳回西南,從此大理國的名門經常上演這么一副場景:貴婦拿木棍打著兒子的小手,還不忘數落:“你看看人家陸丞相,年輕時多么…你再瞧瞧你,我怎么生了你這么一個兒子。”這一幕成為幾代人的童年陰影,導致很多年輕人對這位丞相又恨又怕,敬而遠之。

那位和二王子親近的年輕將領升官不久,第一次參加這樣的大場合,居然就敢怒懟陸一鳴,真是好多年沒有這樣的事了!

段祺瑞揉了揉眉頭,看向大殿上方的蛟首,不顧形象地開始掏耳朵。下面的文臣武將三五扎堆,自嗨起來,打聽那位小年輕的同時,也開始調侃陸一鳴的懟人史。還有幾個不地道的老家伙,反正也不在官場了,居然開始打賭這次丞相會懟多久。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陸某即便…”時間過去了大半時辰,陸一鳴依然引經據典地懟著那位小年輕,大理的文武開始同情那位一臉懵逼的宗室了。

之乎者也的聲音連綿不絕,大王子聽得如癡如醉。二王子怒目看向那位族弟,心里想著你丫惹他干嘛,不知道老子也惹不起嘛……

老國王開始有點犯困,杜晨幺趕忙上前,給陛下按摩減壓。陸丞相畢竟年紀大了,有點氣喘,不忍看他活活累倒的段祺瑞拋出板凳。

“那什么,小木棍兒是吧,還不給丞相賠禮,回去宗人府面壁三天。陸丞相身為大理國柱石,你這小年輕,又是宗室,怎可出言輕侮。”

已經開始抽噎、即將懷疑人生的那位宗室,突然聽到陛下喊自己的乳名,感動之余趕忙向丞相賠罪。狠狠地提醒自己,以后真得管住這張嘴,尤其是在丞相面前,太可怕了!

有了臺階下,要說的也差不多了,主要還是體力跟不上,陸一鳴于是欣然接受了這位小年輕的賠禮。

摸著這位小年輕的頭,陸一鳴說了些孺子可教之類的肺腑之言,差點讓對方又是一個趔趄。在場很多人松口氣之余,還有點遺憾,換到十年以前,丞相大人可是能把挑釁自己的人懟到精神崩潰的!

陸一鳴坐回座位,這么一搞,原本對立的雙方也被他給攪得氣氛全無,氣氛十分尷尬。老狐貍就是老狐貍,陸一鳴這么多年的鹽不是白吃的,努力維持著日漸分裂的朝堂。

最后還是一位辭官的老將,見老國王不忍冷場,于是出聲質疑大理能否打過大周,又怎么防范南越李朝。戰和雙方開始比較“文明”地扯皮……

大王子段鱗杰和二王子段麟烈的爭斗已經公開化,大王子得到了文官集團和一些老將的支持,二王子得到了一些青年將領和大半土司的力挺。

大王子段麟杰本不想斗,但想置身事外也不可能,只能被人推著斗下去。段祺瑞在位期間,整頓吏治發展生產,很得百姓和文官擁戴,臨老卻遇上兒子爭位,經常唉聲嘆氣。

主戰的將領都是老二那邊的,這些新銳將領和土司想要建功立業,提高地位,獲取財富。二王子也想以擊敗大周的功勞壓大哥一頭,雙方一拍即合。

辯至深夜,最后還是主戰派占了上風,便宜不占白不占!大理國決定出兵,陸一鳴擔憂南越國趁機來犯,想最后努力一把。

主戰派卻早有主意,提出讓大王子鎮守南部邊境,防范南越國。這個提議一舉三得,既把大王子踢開,又擋住了南越國,同時顯得大王子戰功赫赫。

宴會結束后,老國王很疲憊,仿佛在喃喃自語。“晨幺啊,你覺得有什么方法,能夠讓老大老二握手言和呢?”

撲通一聲,杜晨幺這老太監連忙跪倒。“皇爺,您可別拿老奴尋開心了,奴婢這心肝兒受不了啊。這種國家大事,老奴怎敢置喙,還不被那幫文人生吃了。”杜晨幺汗如雨下,恐慌到了極點。

“起來吧,你這老滑頭。”段祺瑞也知道難為他了,開心過后,一笑置之。

大理處處向天朝看齊,文人治國的傳統有過之而無不及。杜晨幺這些太監貪財也就罷了,畢竟是國王的心腹,但只要敢向朝政伸手,那真就有點找虐了。更何況和大周的天下一統不同,大理國還有很多土司豪族。

“謝皇爺!謝皇爺爺!”杜晨幺看上去奴性十足,完成他的表演,眼睛深處卻閃過刻骨的仇恨。

大周欽宗二年初,大理國秘密出兵六萬,突然叩關大周嶺南。大周軍隊后退幾百里,同時進行堅壁清野,成功把大理軍隊擋在廣西群山之間,不得寸進。

南越李朝隨即進攻大理,大理國的大王子在幾位老將的幫助下,將敵軍擋在北越三關。

方臘突破包圍圈,待要攻取整個江南東路,卻遭到各地突然出現的民間武裝的游擊。同時周圍的府縣收縮防御,物資只出不進,方臘只好退守杭州府。

女真遼國決戰之前,大周、大理和南越國已經開啟三國混戰,再加上方臘的兇猛勢頭。真是處處不平靜,時時聞戰聲。:mayiwsk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