勛陽布衣_第210章思維差異影書
:yingsx第210章思維差異第210章思維差異←→:
早餐完畢。
明月莊莊主,半個秦嶺的實際控制者,低調的萬貫大戶李響,滿足地擦了擦嘴。
漱口完畢,李響總結道:“咱們的作坊還有一定優勢。流水線更合理,管理更好,改動過的貨品更好用。但大周的豪商和士紳不是傻子,人家學得很快。漢江邊上,大半的作坊開始采用流水線,學習咱們改進過的管理制度……”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咱們的原料需要外購,販運條件差強人意,地位和靠山也比不過那些豪商。為今之計,只有不斷改進貨品,不斷降低成本,保證貨品皮實耐用,才能保證明月莊作坊的一席之地。”
對莊主大人不時冒出的幾個新詞,讀過不少雜書、知識面很寬的方維良都能很快理解。
成本、質量、交通等說法都是有出處的,只是和大周通行的說法有差別而已。
“好句啊,莊主。”方維良大聲叫好,“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至理名言!”
李響:“呃……”
“得提醒留守莊內的李夢空等人,讓他們貼出告示,提醒莊民注意。不要強求莊民改正,本莊主不是圣人,也有可能判斷錯誤。萬一真有哪戶人家殺出一條血路,把雕飾華麗的貨品賣出去了呢。”
明月莊的產業優勢和根基所在,已經被訴說完畢。莊主大人提到另一件事,道:
“新招的那些漢子,是怎么選出三十人的?”
李響聽到那些新招收的廝殺漢想要盡快立功的風聲,靈機一動之下,讓方維良傳達自己的命令,這才有了劉盛臨出門的那一幕。
第一批被李響接納的廝殺漢們,只有三十人能夠跟著劉盛,早早地開始為明月莊效力。
護送車隊的活計雖然也有危險,但總比戰場來得安全。李響這位“鄉兵指揮”給的待遇和撫恤很高,莊丁都死心塌地,人品應該沒問題。張老頭的醫術不錯,治療外傷很有一套。早早效力,便更有可能被吸納進莊丁群體,更有優勢。
這一切都使得三十人的名額變得更加寶貴。
“說來真是奇怪。”方維良按照莊主大人的要求,全程觀察了八十多個廝殺漢“自行推選”三十人的過程,疑惑道:
“被精挑細選留下的這些人,不論品行如何,都是敢打敢殺,手上有點兒真把式的漢子。”
“比別人先一步為莊主效力,很可能會先一步被正式接納,對他們在明月莊立足有莫大好處。”
“大牛帶著幾個好手,準備隨時攔架,在下也十分緊張,生怕他們打得太厲害。結果……在下真長見識了,還真沒見過脾氣這么好的廝殺漢。”
半個時辰前,差點兒讓方維良拽掉胡子的事情發生了:爭奪名額的廝殺漢們,并沒有預料中的推搡打斗,以武力決定去留,頂多有幾人自知選不上,說了幾句牢騷話。
同樣的事情,放在陜西、河東、京東和京東東路等地方,早就打得頭破血流了。
方維良眼睜睜地看著那些本該一言不合便拔刀相向的底層武夫,按照地域和身份分成幾堆。每堆人里先是商量或者爭吵,然后推出一個代表。
一共七位代表,就那么堂而皇之地擺事實,講道理。有多少人,有多能打,砍過幾個人頭,都是爭取名額的重要標準。標準很簡單,復雜的他們也搞不來,卻明顯很貼合李響提過的要求。
名額被初步分配完畢后,免不了有發牢騷的,憤憤不平的。先是爭吵,有兩堆人更換了代表,然后抓緊時間,重新談判。
第二輪分配之后,只有人數最少的那堆人還有不同意見。他們認為自己這些人來自不同地方,都不是西王廟本地人,被針對了。他們派出一個鬢毛飛揚、嗓音清亮、身板挺拔的短須漢子,幾招擊敗了其他代表派出的好手,多爭取了兩個名額。
名額在七個人堆里被分配下去,此時的考量各有不同。
沒拿到名額的廝殺漢心中不甘,個別的甚至義憤填膺,卻沒有人跳出來吵鬧。劉盛提前看到了三十個新招漢子,這三十人很快被莊主大人編入莊丁。
“有意思,很有意思。”
李響原本只想多了解一下江南武夫的真性情,同時給方維良等人,也是給自己示范一下“先調查,再判斷”的行事方法。
李響覺察到了一些了不得的東西。他看向方維良,恰好方維良也覺察了什么,把頭轉過來。
“南人北人差別這么大?”
“南北之間差異這么大?”
莊主大人和方維良同時驚訝。
也就是李響具備不拘一格、只論實效的行事風格,以及跳出大周桎梏的思維方式,才對南北民眾的性格差異如此敏感。
江南戰火連天。面對李響這位來自北方的“大豪”,被視為粗鄙之人的江南武夫,居然能平心靜氣地分割利益?這種情況都不大打出手,反而先找人抱團,然后爭奪利益,李響真是開眼界了。
陜西邊民堅韌剽悍,河東民戶蠻勇無畏,燕趙俠客不畏生死,山東大漢義氣沖霄。一言不合,拔刀對砍;利益在前,管你是誰。
若不是在江南親眼所見,李響怎么也不相信,面對改變生活的巨大契機,真有人能以“打嘴仗”的方式解決爭端。而且還是一群大字不識、靠拼命過活的武夫?!
莊主大人敏銳地覺得,這個問題的答案很要緊。
“本莊主讓他們限時選出三十人,這種壓力是一方面。”李響以手托腮,開始揣摩江南民眾的思維模式,“但那不是最要緊的。沒有拿到名額的人,之所以接受分配結果,肯定是拿到了名額的那些武夫對他們有承諾。這里面少不了人情約束,利益交換。”
“這樣吧,你盡快把一些繁雜事務交給丁史航和雷達幾個年輕人。接下來一段時間,咱們不會出戰,讓他們多歷練歷練。”
“以新招武夫的利益考量為突破口,探查這些人的所思所想,以及南人北人行事差異的根源所在,這樣的重任就交給你了。本莊主也會從旁協助。”
“我總覺得,這是咱們了解江南民眾的大好契機。了解江南民眾如何想事,如何辦事,對本莊主在江南的總體計劃,以及明月莊貨品打開江南市場十分要緊。”
深挖思想根源這種事情,涉及到“屠龍術”的敏感范疇,大周的正人君子視之為洪水猛獸。充滿了求知欲和掙錢念頭的李響意識不到這點,他本就不了解“正統人士”的很多忌諱,方維良就不同了。
震驚!
方維良駭得內心狂跳:考究屠龍術!原來莊主真有那個意思,莊內人家隱隱約約談論的消息竟然是真的?!
雖然莊主雄才大略,于經營之道上更是獨樹一幟,但明月莊的財富大半來自貨品外銷,先天不足。
大周享國近兩百年,且與士大夫共天下,深得民心。莊主想取大周而代之,能有多少勝算?
學當年的黨項首領,自立為國?
不比遠離大周腹心的河西之地,秦嶺可是被大周領地四面包圍。慣于征戰的西軍,幾十萬禁軍,近百萬的廂軍,幾十萬的鄉兵番兵把秦嶺一圍,失去作坊收入的明月莊能支撐多久?
方維良念頭急轉,恐慌和憂慮充盈心田,面上卻只是稍微變色,旋即恢復正常。
按照明月莊公中的規矩,核心的任職人員都要把家屬留在莊內,方維良當然身處此列。既是保護,也是監視。頗有些理想主義的李響不想這樣,但李夢空和張萬里等人堅持如此。
家人在莊內開礦辦作坊,日子過得叫一舒坦,徹底擺脫了顛沛奔波的生涯。莊主大人待自己不薄,自己也認同明月莊的一些東西……方維良知道自己下不了船,只能跟著明月莊走下去。
至于將來的風險,走一步看一步了。
除卻用來說服自己的理由外,方維良內心深處也有一種野望:扶明主,定江山,開偉業!
炎黃土地上的失意讀書人,好多都有一種破壞欲和重建欲,稍微見著點兒機會就要跳出來。君不見,方臘急吼吼地稱帝,居然也有讀書人身懷掃平大周、治國安邦的驚天之策求見。
很刺激,刺激到戰栗,還有巨大的恐懼。
每次觸碰到內心的野望,在戰栗的同時,也有身死族滅,成為跳梁小丑的擔憂。但方維良就是忍不住去想,李夢空、張萬里、成吏員等人也忍不住。這才是他們冒著莫大風險,甘心跟著李響走下去的最大動力。
失意文人有野心,儒門的教化要負主要責任。成天喊著治國平天下,為生民立命,還想為萬世開太平,能少得了野心家嗎?真是諷刺。
每三年才能考一次,秀才考舉人如同過獨木橋,舉人考進士簡直像是登天。
只有進士才是嚴格意義上的“士大夫”,士紳之家的重要判斷標準便是有沒有進士,有多少進士。平均來算,大周每年能有多少進士?不到一百之數!
平心而論,在大周能考中進士的,幾乎都是才學過人、心智絕高之輩。
但有的人或是文風有問題,或是書法有問題,或是運氣太差……總之就是考不上進士,甚至考不上舉人。
進士名額太少,比率太低,不少有本事、有特長、有野心的舉子被漏掉了。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