勛陽布衣_第211章心路歷程影書
:yingsx第211章心路歷程第211章心路歷程←→:
失意的讀書人如何生活?
有點兒家底的還能過上鄉老的日子,整日里訓導不識字的小民,作為良善人家和官府打交道。作為小民口中的“善人老爺”,在一縣八鄉也有點兒地位,多少能安慰一下受創的心靈。
家里沒根底,窮苦出身的讀書人,各有活法:
大周工商之盛,市井之繁華屬歷代之最,超過兩成的子民居住在城鎮,遠離田土而活。市民文化興起,好些讀書人混跡于汴京、西京洛陽、應天府、大名府、潭州、廣州、泉州……寫點兒淫詞艷曲,話本戲曲,追求的是瀟灑自在;
大周冗官現象嚴重,靡費無算,卻也更加追求治理的專業化,細致化。但經制官員還是離不開幕僚、屬官和師爺,尤其是知州以上的大員。給實權在身的官員們出謀劃策,處理事務,足以慰藉好些讀書人的治國情懷;
大周文華蓋世,圣熙元年的識字率超過百分之三。城鎮鄉野,官辦、族辦、捐辦的蒙學、私塾需要大量的教書先生,為很多窮苦出身的讀書人提供了生計。
上述的幾種情況,還算不錯,足夠安身立命。
能力有限,得罪過人,或者聲名有損的讀書人,也有活路。撥弄算盤的賬房,幫打官司的訟師,埋首案牘的文書,都可以養家。工商正在大踏步地朝前走,識文斷字的人遠不夠用。
自覺才華蓋世,不忍委屈自己,終日放浪形骸的讀書人也有,但很少。
螻蟻尚且偷生,何況讀書識字、開了眼界的讀書人?別的不說,總得賺錢養家、養兒育女吧?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可不是說說的。
真有本事,或者自以為有本事的讀書人還是不滿。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大周讀書人的共同理想。
寫話本也可以名揚天下,幕僚當得好可以名利雙收,教書育人也算體面……
沒有用,失意的讀書人還是不滿。他們會給自己取一個化名,寄托自己的愁苦和遺憾。跟親友寫信時,他們從來不說自己的職業,覺得丟人。
如果有成為經制官員的機會,絕大部分的失意讀書人不惜放棄辛苦掙得的田產、房舍、金銀和名氣,只為了治國平天下的終極夢想。
士林觀念的催化,終于把失意的讀書人轉變為憤懣的野心家。
在大周的士大夫階層看來,寫話本、當幕僚、做蒙師都算不得正途。“細枝末節”,他們如此評價。
事實上,相比前朝,大周的風氣已經寬松多了。
失意的讀書人不干了,他們為了養家糊口放棄理想,壓力本就很大,終于在士紳輿論的催化下心聲憤懣。
儒學社會從來不缺野心家,很大程度上來源于此。某些瘋狂的野心家,不惜投靠外敵,也要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
方臘軍每到一處,幾乎屠盡士紳、豪商和官員,導致了士紳階層的極度敵視。除了腿軟投降的,和暫時虛以委蛇的,幾乎沒有士子大儒真心投靠。
永樂朝沒有勝算,簡直是和尚頭頂的虱子:明擺著!
然而方臘一稱帝,照樣有“隱居民間,懷才不遇”的讀書人大獻祥瑞,大談永樂朝取代大周的正當性。
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老夫做了大半輩子學問,精通實務,朝廷卻以幾篇文章論短長。朝堂貪腐成風,盜匪不絕,起事不斷……若是這個天下換個主人,老夫豈不是一步登天?
野心家心懷萬一之念,內心獨白恐怖如斯:不跟老子玩兒?都別玩了!掀桌子啊……
言歸正文。
方維良接手了新任務,內心七上八下地離開。
李響看著方維良的背影,皺眉不語,“這個方維良在想什么?剛才心神不寧的,有毛病?”
方維良卻是誤會了莊主大人。李響竭力發展作坊和奇技淫巧,只是想讓莊民過上好日子,同時擁有一支敢戰之軍。
造反或者取代大周,成為下一個超級地主,從來不是李響最看重的。
歷朝歷代,哪家皇室的下場好得了?
皇室享福是不假,卻充滿了血腥斗爭,到了末世還要被各方勢力玩殘,淪為統治階層的替罪羊和新朝祭品。
李響的眼光十分長遠,不干這樣的賠本買賣,更別說還有巨大的風險。在他看來,讓兒孫們辦作坊、開礦山、搞海貿,一直過著有錢日子,比什么都強。
在大周生活了好幾年,莊主大人當然清楚,在大周沒有足夠的地位,很難保住相應的財富。
追求最高地位,到達無人敢惹的高度,子孫會陷入治亂循環的泥潮,最終被人屠戮一空;猥瑣發育,早晚會碰到大周的天花板,要么淪為魚肉,要么造反爭雄。
兩頭堵,真是好難受。
李響自認掩飾功夫足夠到位,為此付出了不小代價,卻還是屢次被為難。明爭暗斗,明槍暗箭,自明月莊開始辦作坊起,糟心的事情就沒停過!
有那么幾次,李響真想一挽袖子,殺光黃立仁全家,扯旗造反,最后還是忍住了。他不是生性涼薄的人,至少現在還不是,做不到為了最高的那個位置,就拉著一起生活多年的全莊人走上九死一生的道路。
無奈之下,李響只能死撐。
一要竭力掩飾明月莊的新奇制度,奇技淫巧,和與日俱增的財富。
二要利用種種手段練兵,掌握一支靠譜的武裝,具備一定的自保之力。
三要為岳父和自己謀求一個過得去,但不顯眼的地位,剛好能夠自保最好,絕不能陷入權力漩渦。最好在汴京找到份量足夠的靠山,維持明月莊的安穩發展。
四要為自己和莊民找好退路,做好準備,隨時利用積攢的資本另起爐灶。
五要培養和招攬足夠多的死忠人才,尤其是工匠和讀書人。
既要兼顧,又要平衡,還要做得悄無聲息。如果沒有不斷改革的公中接過大部分事務,李響早已活活累死。
李響非常佩服自己,居然能從巨量的事務中堅持過來,他心想:換成原時空,自己估計是那種白天在課桌上睡覺、晚上打游戲、周末和女友啪啪的大學生吧?咳咳,前提是自己有女友。
有些事情,一旦開始,就停不下來。
為了自保,為了過上吃飽穿暖的好日子,李響點醒了明月莊。
為了抵抗士紳的貪欲,為保證能夠在可能到來的淪陷危機中幸存,李響賺錢養兵,猥瑣發育。
為了推動發展,探究新道路,李響投入巨大精力,研究新技術……
到了相應的位置,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有點兒強迫癥的李響撐過了最勞累的幾段時間,終于把明月莊初步打造成一輛戰車。他還要經歷更多的艱難險阻,才能給這輛戰車裝上動力源,從此飛馳而去。
“繼續撐吧,不就是那回事嘛。”李響時常給自己打氣,“比起終日勞苦的秦嶺山民,失去一切的江南饑民的不容易。每日處理上百事務,寫上幾十封信,絞盡腦汁想辦法,又算得了什么?自己還年輕,拼得起。”
“等大周、遼國和女真在北方分出勝負,再做決定。”
“一路來到江南,沿途所見,大周的潛力簡直可怕,還有韓世忠這樣的猛將,自己應該是多慮了?大周能頂住最好,那種情況下,最壞的結果不過是反出大周,過自己的小日子。”
“若是大周頂不住,老子就領兵抵抗,失敗了就跑出海外。作為炎黃子孫,還是要盡力抵抗的。盡力而為吧,天塌了也不是自己一個人的事。”
李響不稀罕當皇帝。
眼光長遠,思維開闊,對士紳階層充滿警惕,都是李響的寶貴特質。沒有被大周的普世觀念帶進溝里的李響,對那把椅子的厭惡、同情,多過渴求。
李響對九五至尊的位置沒有太大野心,還有一個原因:累。
當上莊主,管理幾千莊民已經這么累了,管理接近一億的民眾,豈不是要累死十次八次?還怎么生活啊……
其實,當皇帝不一定很累的,比如藝術造詣高超、講究生活情趣的當今圣上。
莊主大人的想法,當然不是李夢空、張萬里、成吏員、方維良等人能夠全部了解的,他們只能以自己的價值觀來揣度莊主大人的用意。
在李夢空等人看來,莊主大人開辦作坊、攻伐秦嶺、隱瞞財富,都是在積蓄力量。
作為豪強,積蓄力量,還能干嘛?
順著莊主大人有“大志向”的思路,推動武裝商隊遠行、打通京畿道市場、拓展江南市場、不斷招收新莊民……無所不能的莊主大人推動的大小事情,有了另一番解讀。
商隊往外走,陜西、河東、京畿道、四川路、荊湖、江南……販賣貨品的同時,也可以收集情報嘛。
打通京畿道市場,拓展江南市場,說明莊主大人思路很清晰,一下就認準了大周的要害。
隱藏賬目,推動走私,是莊主大人不想在“起事”前打草驚蛇。
李響讓方維良調查江南民眾的思維方式,探究“屠龍術”,無疑是給了方維良一個很大的誤判。
方維良回莊之后,收到“莊主暗示”的明月莊高層心情復雜地開始準備,以配合莊主大人的“大計”。
很久之后,李響被某些人家的“默契”驚嚇到脫力。
李響沒有造反的想法,莊內的上層人家偏偏認為有,誤會就此產生。
明月莊的命運深受影響。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