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暫時撤兵上_勛陽布衣_穿越小說_螞蟻文學
第214章暫時撤兵上
第214章暫時撤兵上←→:
視線順著或彎或直的道路和運河向北,來到距離杭州三千里的幽州城。
大后天便是清明。江淮以南好些地方,種子已經發芽。河東和京東大有不同,多數地方剛剛開始播種,少數地方則要再等半個月到一個月。
長城燕山以南,此時的遼國百姓更加關心如何保命的問題。
長城雖然殘破,但漢人千多年間修筑的關口還在。遼國雖然屢次大敗,依然擁有近五百萬子民,數十萬軍隊。
在草原上奮戰百多年,最終建立大遼國的契丹老祖宗,應該從未想過有那么一天,他們的子孫要躲入漢人修建的城池續命。
凍死人的天氣一過去,都沒等到雪化,新興的金國便走出塞北,兵分兩路攻打遼國。
二月初,女真人一路攻城拔寨,攻下張家口重鎮。
作為皇帝的完顏阿骨打不欲和兄弟子侄們爭功,停留在張家口,督促西路的完顏宗輔、完顏宗翰攻打遼國西京大同,督促東路的完顏宗望、完顏宗弼攻打遼國南京幽州。
女真內部有傳言,說皇帝陛下、大勃極烈舊傷復發,不能再戰,所以留在了張家口。
二月中旬,完顏宗翰兵抵大同城下,馬不停蹄地開始晝夜攻打。不到一天的時間后,完顏宗望掃清了幽州以北的檀州、代州、薊州,初步完成對幽州城的合圍。
女真族保持了自己的優良傳統。追求財富和地位的猛安謀克們殺死孩子和老人,每日變換著花樣折磨婦女,將傳承幾百年的鄉鎮付之一炬。攻城的時候,催逼著漢人和契丹人上前送死,這樣的事情更是家常便飯。
十多天的時間過去,天祚帝所在的大同已是岌岌可危。
“還好頂住了,真是好險。”
實際控制了太行山以東,自立為南院大王的耶律明來到城墻上,看著城頭的斷臂、殘肢和血污,感慨到。
幽州城墻高池深,城墻總和達十五里以上。城墻過長也有壞處,那就是需要攤薄兵力。
耶律明采納了蕭振的建議,將契丹軍和漢軍混編,在飯食和軍餉上不分彼此。因為查抄了上百萬石的糧食,耶律明得以征發幽州城內的大量青壯幫助守城。
半個時辰前,一直驅策室韋人、奚人進攻,將漢人當成炮灰使用的完顏宗望突然改變戰法,派出一千七百人的女真族士兵攻打城墻。戰力相差過大,城頭守軍很快潰退,女真人占據了好幾處城頭。
關鍵時刻,耶律明帶著全部披甲,養精蓄銳已久的預備軍殺到。精銳的遼國士兵身披冷鍛甲,使用強弓硬弩,鋼刀狼牙棒,堪堪阻住女真戰士的兵鋒。
準備已久的拋石機、拋石車、床弩和霹靂火球,成功阻斷了正準備登城的女真援軍,在不到一柱香的時間內,給女真士兵帶去了上千人的傷亡。
女真人的攻勢為之一滯。
蕭振的身體不復從前,他緊了緊袍子,憂心忡忡地說道:“女真族人太少,如今不過五萬余本族兵丁。大王雖然打退了上次的進攻,卻暴露了不少底牌……完顏氏幾無庸才啊。”
想到之前交戰的那一幕,心志堅毅如耶律明也止不住地心涼:自己用糧食、女人和金銀喂飽的三千披甲精銳,居然在不到兩千的女真本族軍面前步步后撤?女真本族戰士越發可怕!
順著耶律明的視線望去,不到兩里的地方坐落著女真大營。
前來傳達阿骨打旨意的韓民國,從專供謀克以上女真軍將淫樂的洗衣營前快步經過。
一位小名花花的蕭姓貴女瘋癲著跑出來,看到漢人儒士裝扮的韓民國后小跑過來,用遍布傷痕的胳膊抓住韓民國的衣袖,“漢人,帶我走。我是契丹貴女,只要你帶我走,我就下嫁于你,一輩子伺候你。”
韓民國閉上眼睛,不去看這位蕭姓貴女腫脹污穢的下半身。
旁邊一副女真軍將打扮的韓道昌正要拉開這位被折磨到發瘋的女孩子,便看到一位辮發散亂、面目猙獰、甩蕩著下身的猛安走出營門。
說面目猙獰,并不是說這位猛安的表情有多兇,而是臉上受傷所致。中了一發霹靂火球,這位猛安的大半張臉血肉翻卷,痛癢難耐。
已經從老林子里出來十多年了,這位猛安當然知道,他受的這種傷幾乎沒有幸存的可能。所以……
他要在臉上流膿前盡情地多玩兒契丹女人,漢族女人,盡可能地多殺豬狗一樣的漢人陪葬,盡力給妻子、兄弟和大姑多搶些金銀、銅錢和糧食。
被一把抓住頭發,然后被拖向營門的蕭花花,突然恢復了清明,“還是你們漢人好,會作詩,會種田,會做好多好多東西……請記得我,漢人,我小名叫花花。我的親人全都死了,請記得我。”
那個猛安拖著少女走的同時,還不忘瞪韓民國一眼。若不是覺得韓道昌不好惹,外加知曉某些漢人不能隨便惹,很可能便一刀砍過來了。
完顏宗望的親信迎了上來,客氣地對韓民國道:“韓大人勿怪,那廝活不了幾天,失禮也是難免。”
韓民國心里一陣膩歪:失禮?你們這些女真野人,知道什么是禮?
來到中軍帳前的校場,韓民國一眼便看到了等在那里的完顏宗望,于是急趨向前,俯身作揖道:“下官有禮。”
“韓大人客氣了,還請進里面說。”完顏宗望瞇著眼睛,仔細打量著眼前這位名頭漸盛的漢人,稍微錯過身子,“邀請”韓民國。
見完顏宗弼也是皮笑肉不笑的樣子,韓民國哪里敢走在前面。
這等刁難對熟讀史書典籍,見識了一千多年繁文縟節的韓民國來說,簡直是幼稚。女真人打仗是厲害,但要論玩心眼兒?韓民國真沒怕過誰。
只見韓民國上前,真誠地說起自己對宗望的仰慕,和對宗弼的佩服。宗望身先士卒攻打遼國的壯舉,宗弼在戰場上的果決悍勇,從韓民國的嘴里說出來,竟然給人一種氣概吞天的感覺。
宗望便這么被韓民國這位老粉絲吹捧著進了帳篷。
韓民國刻意控制了步伐,落后宗望半步,卻和宗弼保持一致。
一盞茶后,韓民國和他的大兒子走出帳篷,朝守在大帳外面的幾位女真軍將點頭微笑,然后便在一位漢人小吏的陪同下,走向自己的住處。
宗望拿著手中的圣旨,有些不知所措。那個韓民國,竟然就這般將旨意交給自己?不是該召集眾將宣讀嗎?
旁邊的宗弼急吼吼地走來走去,憤聲道:“這個韓民國,狡猾!竟然把圣旨放下就走,咱們難道要私自打開?”
“阿父,哦不,陛下即位以來脾氣越發怪異,經常莫名其妙地發脾氣,對這種涉及到自己威嚴的事情非常在意。”
“出征前夜,伴隨陛下五年的厄同部婦人就因為叫了陛下的小名,就被拉出去打死了!這份旨意不能私拆,韓民國身為使者又跑了,該怎么辦?這個韓民國,當真該殺!”
宗弼提著新得到的宣花斧,正待出門去砍韓民國,卻陡然聽到一聲大喝。
“回來!”
宗望一聲大喝,嚇了宗弼一跳。
完顏宗弼回頭一看,只見完顏宗望冷汗直冒。
完顏宗望把跟隨自己多年的親信叫進來,右手緊緊攥著東珠,“從搶來,不,繳獲來的東西里挑些文人看重的,給韓民國送過去。”
“明白,做到什么地步呢?”機靈的親信向來沒有廢話,大咧咧地揣度宗望的心思。
“讓韓民國滿意為止。”
親信心中一抖,撫胸彎腰,下去辦事了。
“大兄,你為何……”完顏宗弼真是驚到了。
完顏宗望揮手,止住了宗弼的問題,擦了把臉道:“不應怪罪韓民國,相反還要多謝那人,不然我倆挨頓訓斥都是輕的。”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