勛陽布衣

第219章 鼓動莊民 上

勛陽布衣_第219章鼓動莊民上影書

:yingsx第219章鼓動莊民上第219章鼓動莊民上←→:

南陽盆地也是大周的一路,也就是京西南路。

與京東路、江南東路等路不同的是,京西南路沒有安撫使、轉運使、常平使等路一級的大員,主要還是因為南陽通道的戰略地位太過重要。

大周中樞對地方割據十分敏感,想方設法地加強對六百里外南陽府的控制。將南陽府獨立出來,直接受朝堂的控制還不算,還老是插手其它州縣的事務。

大周安穩并進入鼎盛時代后,皇帝陛下和幾位宰執也覺得京西南路的治理太過混亂,于是直接把安撫使等大員召回,讓南陽知府、唐州知州、襄陽知州等人直接對政事堂負責。

京西南路獨一無二的地位,就此得來。來這里主政的官員,要么是能力超強,要么就是受到了排擠,總之是各有特點。

清明節當天,虞允文抵達南陽府。

方臘軍大肆毀田,激起饑民無數的驚天消息傳來。虞允文絲毫沒敢休息,當天下午便宣布,三月初三在南陽城外的校場點兵。

三月初三,南陽城南郊,臥龍崗以北,白河以西。

校場北面的高臺上,中書舍人、樞密副使虞允文,南陽知府,勛陽知府藺養成,十堰知州,唐州知州,襄陽知州,隨州知州端坐其上。

負責擊鼓的小校收到命令,雙手使力,以大槌擊巨鼓。

鼓點變換,大旗搖動,點兵開始。

襄陽的水軍船隊第一個登場。

白河之上順流而下幾只靶船,隨后出現了裝備一對或兩對輪槳的車船、外形酷似海魚的海鰍船若干,還有幾艘平底船跟在后面。

戰船上的軍士使用火箭、投矛、大弩等武器攻擊靶船,靠近后再用拍桿兒破壞船身,很快把幾艘改裝過的漁船拆成碎片。

“很好,若是江南的幾支水軍能夠配合如斯,哪里會讓方臘軍猖獗到今日。”虞允文滿意地點頭,對掌管廂軍正印的襄陽知州說道。

“襄陽地處國朝要沖,下官為保水道通暢,不敢稍歇。”襄陽知州客氣道,心里卻有點兒小得意。雖然不知道虞大人調集水軍要做什么,但自己明顯是過關了。

然后是十堰廂軍。

十堰州城往南,全部是地勢復雜的山嶺,與夔州路相接。臣服大周的番部組成的番兵,以及全部由山民組成的弓箭手,一直是十堰廂軍的兩大王牌。

弓箭手上前,在營指揮的響箭射出之后,全體搭弓來了次齊射。百米開外的一片稻草人被射得千瘡百孔,看得虞允文眼睛微瞇,嘴角含笑。

以尖刀繩套、短矛鐵鉤、長柄斧刺作為武器的番兵上前。

番兵袒胸露背,不少人還在身上刻有圖案,一出場便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他們尖叫著,奔跑著,只一會兒便登上了獨龍崗,將“賊軍”的旗幟放倒。

在繩套和鐵鉤的幫助下,所有的山地都不是問題。

“翻山越嶺,如履平地,番兵果真厲害。還有這弓箭手,手上的力道都在一石以上吧?”虞允文撫須微笑,看向十堰知州。

十堰知州被黃立仁狠狠地坑了一把,到現在還沒有擦干凈屁股,他微微欠身道:“十堰州城以南,山高林密,番部和山民悍不畏死。商旅不行,道路不靖,若是沒幾手看家的本事,下官一早便待不住了。”

虞允文哈哈一笑,接過小校遞來的硬弓試了兩下,“不必過謙……嗯,這弓不錯,看著不像官作局的。”

十堰知州心里咯噔一下,生怕虞允文看出什么來:為了湊出幾百硬弓手,他可是專門寫信到明月集,讓王三想辦法為他搜羅了一大批硬弓。官作局的弓箭質量堪憂,他根本沒考慮。

虞允文沒有太在意手上硬弓的出處。大周禁弩不禁弓,民間出產一些好弓再正常不過。

南陽廂軍已經被劉成棟帶走了大半可用之兵,故而不再抽調大量士兵。但不愧是朝堂直管的重要地方,南陽廂軍抽調一千人組成的投石軍,給虞允文留下了深刻印象。

唐州的馬軍,和隨州的投矛營也各有特點,虞允文也夸贊了幾句。

勛陽廂軍最后一個出場。

校場一角,緊張不已的勛陽廂軍都指揮使張天壘,眼神閃爍地問熊成文:“咳咳,熊家侄兒,靠譜嗎?人家一個個的看上去這么厲害,你倆提議的法子……真能讓本將被虞大人看重?”

“刷刷刷”的鐵矛雨貫穿了隨州投矛營面前的木板,虞允文激動之下,直接起身觀看。

鄧宇順和熊成文一起,被李夢空等明月莊高層派過來,只為幫助張天壘獲得獨領一路的資格。

鄧宇順收回目光,語氣篤定道:“都指揮使大人還請放心,只要虞大人確實是能臣,我倆的法子便沒有問題。”

張天壘嘆口氣,心想:如今再有驚天的法子也來不及了。誰讓自己沒有朝堂大員賞識,也沒有鄉紳的大力支持,最后只能求助李響這樣的豪強呢。

熊成文和鄧宇順看著張天壘認命般的表情,心里暗暗好笑,還有些氣惱。

看臺上的虞允文正在用茶。他剛剛看過隨州投矛營的演練,非常激動,找來隨州知州好一陣夸贊。

勛陽府的廂軍,向來只是對付東部秦嶺中可能跑出來的“盜匪巨寇”,虞允文不抱什么期望。

虞允文臨行前查過很多卷宗,知曉勛陽府是開國時,為了防范蜀地政權設立的,后來也沒撤銷。

形式還是要走一下的,虞允文和京西南路的大人們再次就坐。

沒有動靜?虞允文很疑惑。

疑惑很快被驚訝、不解、欣賞、贊嘆等情緒取代,虞允文不知不覺間站直了身體。

只見校場門口突然走進幾列老頭兒,幾列神情嚴肅、穿著破爛的老頭兒。

軍衣上全是補丁,卻漿洗得干干凈凈。矛頭多有破損,卻打磨得格外鋒利。

大周的廂軍沒有退休一說,尤其是被充軍的人,一輩子也就這么過了。在各地廂軍中,年老端不動槍的軍士占比很高。

臺上一片愕然,不少人看向勛陽知府藺養成:點兵當然要把最好的軍士放上來,你勛陽知府這是要搞哪出?

藺養成心里七上八下的,此刻很后悔。之前張天壘跟他說,李響手下有能人在幫忙,他也就放心地做個甩手掌柜,繼續在南陽府城參加文會了。

“張天壘要坑我?要聯合李響那個豪強坑我?”藺養成猜測著張天壘的用意,“沒理由啊,他一個武人,能有這么大膽量?再說他也沒什么好處啊,李響也沒動機,到底是為何……”

虞允文的臉上看不出喜怒。

很快地,所有的老年士兵入場了,一共三百人。他們排成整齊的三隊,步伐沉穩有力,緩緩地從臺前走過,全程不發一言。

不追求步速,專注于隊形的做法,終于引起了臺上隨州知州等人的興趣。

一聲大喝之后,所有的老頭子兵右轉。

還沒完,五百人的壯年兵接著入場。刀牌手占一列,長矛手占兩列,弓弩手占一列。

和老頭子兵一樣,壯年兵的穿著大多破舊,卻縫補漿洗得很干凈。武器也有破損,卻明顯被精心改動過。

又是一聲大喝,所有的壯年兵右轉,站在老頭子兵的后面。

虞允文本以為結束了,用八百人來演練已經不少了,前面的各州廂軍最多派出六百人。

然而并沒有結束,足足兩百人的娃娃兵從校場西門走進。

娃娃兵的年齡都在十五歲以下,他們的穿著也好不到哪兒去,大多穿著改動過的大人衣衫。武器方面,娃娃兵雙手握緊短矛,或者手提單刀,臂上都戴著嶄新厚實的小圓木盾。

娃娃兵站到了壯年兵的后面。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