勛陽布衣

第258章 蔽江蹈海

勛陽布衣_第258章蔽江蹈海影書

:yingsx第258章蔽江蹈海第258章蔽江蹈海←→:

圣熙三年三月的最后幾天,凡是被卷入江南戰事的地方,都是異常忙碌的景象。

江南西路、江淮東路和荊湖兩路,各地官府忙著清點物資,解運錢糧。這些地方的廂軍、鄉兵和弓手也沒閑著,除了鎮壓殘余水盜的,剩下的大部分人都被動員起來,準備隨時踏入戰場。

臨近戰場的太湖以西地區,更是在虞允文和幾位朝堂宰執的命令下,全力打壓疫情,外運人口,為大軍踏入江南做準備。

每日里有大量的石灰、烈酒、柴炭、繃帶被官府購買,有數以千計的口罩、面罩和鞋子被官府下發。

每個來江南行商的商家,都只能帶少數人過來,臨走時還要帶走一些饑民到別處安置。當然了,染疾的饑民還是被集中看管。

數以萬計的饑民被大軍動員起來,修橋補路、休整河渠、運送物資、打造軍械,也是以工代賑的一部分。

官府和大軍開始采購數倍于以往的物資。更多的礦窯作坊,便意味著更多饑民有了活計,不必每日在死亡線上掙扎。

大周的恐怖潛力只是揭開了一角,便讓很多人震驚到心悸。

明明是萬物勃發的季節,杭州城卻仿佛籠罩在巨大的天幕之下,一般人都不敢大聲說話。

圣公方臘的“皇宮”早已停止修建,原本打算修建館閣樓臺的地方,都開始長草了。開春之后每逢下雨,一大片爛尾的地方更顯凄慘迷離,沒有見識的百姓乍見之下,還以為是幾百年前哪個小王朝留下的遺跡。

看一眼都心煩,所以方臘稱帝之后,幾乎不來這片地方。

可是今天,方臘居然來看“爛尾皇宮”了。

“邢政這便出發,一定死死守住吳江,不使大周軍從蘇州南下。”

邢政接受了方臘的重托,起身前往吳江,好使得石寶騰出手來,專心應對大周軍姚平仲部的攻勢,還有大周水軍的偷襲。

邢政之后,翟源、張韜、王仁、黃愛等將陸續被方臘勉勵幾句,然后奔赴戰場。

方臘送走了增援前線的將領,看著凄涼的爛尾情景說道:“你們可知,吾為何在這個地方送別諸將?”

方肥和沈壽對視一眼。

方肥上前一步,回答道:“當是鼓舞諸將死戰。”

方臘點頭,“不錯。吾就是要提醒他們,若是擋不住虞允文的大軍,我永樂朝便如眼前的情景一般,要長草了。”

沈壽心中苦澀,不敢吭聲。

方臘想起前幾日方天定的奏報,“那個把麒麟兒氣得夠嗆的李響,兩位搜集到多少情報?”

李響在大周只是一個帶兵不過千的鄉兵營指揮,沒幾個人認可他率領的人馬的戰力。

墻內開花墻外香。李響用幾百疲兵連續作戰,將方天定耍得團團轉并最終救出老泰山,在占據一隅的永樂朝可是婦孺皆知。

不僅是作戰時智計百出,李響還私下和方天定交換戰俘,包括他自己的手下還有劉成棟部被俘的士兵,明月莊子弟更是一個都沒落下。如此作為,在崇尚義氣的永樂朝便更加聲名卓著了。

沈壽將李響、劉成棟翁婿倆的過往介紹了一下,還著重提到了以前的明月寨,現在的明月莊,“李響在奇技淫巧和經商之道上堪稱奇才。暗探打探到的消息稱,大周之所以如此快地壓下疫情,非常有賴于李響和明月莊過來的商人。”

“大周軍那些武夫,據說也是和李響合作,才在太湖以西賺到很多。”

聽到李響一步步地把赤貧的明月寨,帶成現在衣食不缺的明月莊,方臘的內心狠狠觸動了一下。

“若是當年我適時收手,尋求招安,如今也是一介豪強吧?”方臘在腦中設想,但隨即把消極的僥幸想法趕出腦海,“不一樣的,李響只需要照顧數千寨民。可我當時一起事,投奔我的災民很快漲到了五萬人!”

“李響有被逼上山的岳丈幫扶,有聞名天下的大儒當老師,朝中還有宰執為明月寨說話,我有什么?若我當時一個服軟,最好的下場也是被梟首。”

“就是這樣。我和李響不一樣,我只能硬挺著朝前走,和大周拼個你死我活!”

方肥也對李響很感興趣,“像李響這樣一心想當豪強的人,也不一定有好下場。”

“大周只認功名,最核心的永遠是功名。秀才有秀才可以照看的家業,舉人有舉人可以照看的家業,進士有進士可以照看的家業,超出太多便有禍事。”

“我永樂朝的文官武將大多吃過血虧,不知李響如何應對將來的禍事?不過那都是以后的事了,眼下最關鍵的,還是虞允文的三萬多大軍將從何處加入戰場。”

方肥的分析,道理上是沒錯,但他不是很了解李響的過去。

李響已經和垂涎明月莊財富的大周勢力交手兩次,第二次差點演變成起兵造反。由于方臘等起義軍吸引了大周朝堂的視線,李響又一向善于隱藏,再加上應對得力,明月莊終于走上了明暗雙線發展的新路線。

若明月莊一直膨脹下去,即使隱藏得再好,也是不容于大周的。等大周朝堂,尤其是把持道統的士大夫再次揮起筷子,準備在明月莊大快朵頤時,李響還能如何應對?

方臘皺眉道:“還真是不好判斷。虞允文帶著船隊,完全可以直入太湖。”

“太湖以南的湖州、太湖以東的蘇州、長江邊上的太倉,都有可能是三萬多大周軍踏入戰場的地方。”

“湖州東南,鄔福學著大周軍鎮壓疫情,部下已經恢復了戰力。蘇州南邊,吳江的水陸連寨修建得很堅固。太倉往南的沿江地帶,石寶有鄧元覺和司行方兩部的配合,在各路中是兵力最雄厚的。”

“吾親率一萬精銳,到杭州城北面的塘棲古鎮作為后援,應該沒有大的破綻了。”

左相方肥、右相沈壽、侍郎高玉、御林都教師賀從龍,四人齊聲勸方臘,不可以身犯險。畢竟方臘是永樂朝的皇帝,理應作鎮杭州城統調各路人馬。

方臘揮揮手,讓面前的四人起身,“吾曉得輕重,只在錢塘江北、塘棲以南的數十里地域,緊盯著大周軍的動向罷了。若非生死存亡,吾不會親自上陣。”

方肥和沈壽這才放心了一些,但當天晚上還是派人提醒方臘身邊的衛士:一定不能讓陛下上陣。

四月初二,太湖以西。

因為氣溫升高而有所抬頭的疫情,被準備充分的大周官府和官軍再次壓下。集中起來的醫學教授、醫學博士、醫學助教,以及少數幾個翰林醫官、太醫局醫學生,判斷疫情已無大礙。

四月初五,蕪湖城外。

長江邊上人生鼎沸,再次賣出一船菜蛋果蔬的翟穩當,也在船頭觀看大軍出征的盛景。

吉時已到,虞允文在長江邊上,面朝西北方宣誓出征。

劊子手隨即砍殺幾個永樂偽朝的軍將,還有幾個怯戰避戰的大周軍將作為祭品,整個出征儀式才告結束。

十多萬百姓發出聲嘶力竭的歡呼。

虞允文帶領第一批船隊,幾百艘船只出發,即將登臨戰場!

四月初七,船隊經過了建康,經過了鎮江,經過了江陰……就在太倉以南的石寶認為,三萬多大周軍將在太倉附近登陸的時候,虞允文帶領船隊楊帆入海。

船隊一刻不停,足足用了一個多時辰,才消失在石寶的視線中。

石寶呆呆地看著依稀可見的一片船帆,喃喃道:

“大周軍想要做什么,怎么可能……世上怎么可能有這種戰法?!”

四月初十,虞允文帶領三萬多大周援軍,蔽江而至,蹈海而來,突入杭州灣!

自大周一統天下后,時隔將近兩百年,大周水軍再現驚世之威。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