勛陽布衣

第271章 瞞天過海 上

第271章瞞天過海上_勛陽布衣_穿越小說_螞蟻文學

第271章瞞天過海上

第271章瞞天過海上←→:

四月十七日,深夜時分。

皇城禁中,政事堂內外的幾百燈籠亮著,將政事堂所在的一大片區域照成白晝,與黑亮的天空構成黑白兩級。

蠟燭的香味和煙火氣,籠罩著十幾棟宮殿。

政事堂正中有把紅色椅子,莊重典雅,其上坐著一位身著圓領衫、佩戴方心曲領、腰系金玉帶的中年男子。

中年男子面白,短須,看上去像是一位面容和煦的富家翁,又像國子監里沉迷書畫的中年儒生。

那把寬大的紅色椅子只有一人能坐,也就是大周皇帝陛下,柴喆。

大周官家聽完江南戰局的下一步計劃,面無表情地看著站在面前的趙鼎、李綱、陳康伯、汪伯顏、黃潛善、梁師成,終于擠出一絲笑容說道:“幾位宰執,賢相,前些時日有勞了。”

“諸位提出的進軍方略,吾已看過。希望真如幾位所言,能夠一舉將方臘逆賊剿滅。”

“只不過耗費的錢糧太多了些,波及到的軍府州縣也太多了些。國朝好些地方還未從災情中恢復,諸如四大寇的反賊還在鬧騰,幾位宰執既然身在其位,還請盡快擬定一份安撫方略,好讓六部、諸館閣院寺、地方州府的臣工有個準備。”

說完后,大周皇帝陛下擺擺手,沒有多理會作揖行禮的六人,快步離去,大內總管李彥招呼著侍衛跟上。

大周官家有理由不高興。即位沒多久呢,便出現了方臘這樣的大反賊,能高興才怪,連帶著對幾位宰執的觀感也差了好多。

還好大周皇帝陛下是位有修養的人,雖然不想理會朝堂上的麻煩事,卻也謹記祖訓,強壓心頭的怒火善待士大夫。

“官家慢走。”

趙鼎等人行禮如儀,待聽不到皇帝陛下的腳步聲,才直起身板。

江南兩路糜爛至此,江淮兩路和福建路也受到了不小影響,幾位宰執當然愧疚。但幾位宰執也沒歇著,前些天一直留在宮內熬夜,直至計劃即將開始的今日。

以趙鼎和汪伯顏為首,六位宰執大人終于結束了在皇城禁中的連續熬夜。一些內侍提著燈籠,和殿前司的幾十個軍士一起,護送幾位宰執走向皇城南門。

宮城大門緩緩關閉,沉悶的門軸聲落下。

李綱向南望去,寬敞干凈的御街大道上空無一人。

汴京城很少有宵禁,但御街管制很嚴,除重大節日外,汴京市民百姓只能在白日里的規定時段上街。

黃潛善朝左右的大道望了望,燈籠組成的長龍一眼望不到邊。

貫穿汴京中部的皇城南街附近,除了館閣院寺、皇家寺廟,便是豪門巨富、高門顯貴的宅院。按照約定俗稱的規矩,皇城南街附近都要點起燈籠,宣示尊崇、地位和富貴,襯托汴京的繁華。

陳康伯看向東南方徹夜經營的兩道甜水巷,看著遠處隱隱被照亮的夜空,聽著模糊不清的叫賣嬉笑聲,欣慰的同時也有擔憂,吸口氣道:

“端午還有十余天,汴京城便如此熱鬧。這便是我大周,亙古未有的繁華大周。”

“商賈徹夜經營是好事,但須注意防火,免得發生禍事。坊巷街道里,軍巡鋪屋的鋪兵需得提點到,夜間巡警,收領公事,不得怠慢。”

“高處砌成的望火樓更要提點到,火龍一現,軍廂主、馬步軍、開封府領軍須得立時到場撲滅。潛火隊的潛火兵,使用的桶索、旗號、斧鋸、風燈、火背心,要一一點算清楚。”

梁師成整理了一下漂亮長須,補充道:

“開封府支錢措置的滅火云梯、唧筒和水囊,也應讓戶部、工部、兵部的主事查驗清楚,安排到各個街巷。”

“出外大名府許多年,見了許多次公人懈怠,以至火場肆虐的慘案。汴京雖然臨近黃河,有運河環繞,不比大名府天干物燥,人卻也太多了,須得更加用心。”

“幾年不見,樊樓和潘樓越發熱鬧了,不愧是我大周一等一的所在。”

趙鼎聞言,也看向東面偏北被人間燈火照亮的夜空,分辨著混成一片的絲竹管弦聲,肅容說道:

“方臘還未伏誅,如此徹夜飲酒享樂,終歸不好。”

黃潛善先是夸贊了一番梁師成,說他身在大名府卻對汴京的防火事宜如此了如指掌,然后接過趙鼎的話頭道:

“國朝每年單從樊樓和潘樓,以及潘樓夜街,便可獲得接近二十萬貫的商稅。”

“江南戰局緊張不假,卻不好勒令潘樓和樊樓歇業,到頭來還是國朝的損失。”

“好在依照方略,王稟和楊可世當于今晚對永樂偽朝發動雷霆一擊,希望很快便有捷報傳來。”

幾位宰執對視一眼,不論政見如何,平日有多少不愉快,都含笑點頭。

忙碌了一個多月,終于要開始收獲了,幾位宰執當然心情舒暢。互相客套幾句后,幾位宰執便乘坐馬車各自離去,回府補覺了。

江南戰火連天。在這樣的時局里,汴京的在籍居民總數居然突破了百萬大關。

將視野盡量放遠,遠離汴京、遠離大周、遠離漠北、遠離高原……本時空的其它地方,在夜里都是漆黑一片,只有炎黃大地遍布星星點點的燈火,甚至有十幾個城市照映夜空,恍如不夜之城。

同一時刻,杭州城。

方臘自從把虞允文趕到錢塘江南岸,解除了杭州城的直接威脅后,一直心神不寧。

方臘以少勝多,打敗大周名臣帶領的優勢大周軍,讓永樂朝的將校士兵歡呼雀躍,斗志進一步提高。

永樂朝還有一些零散的船隊,能夠在海上騷擾大周軍的漕船隊,逐漸把虞允文手上兩萬出頭的殘兵逼入絕境。

杭州城擁有充足的糧食,足夠百萬人吃上一年零三個月。

方臘依然很擔憂。

虞允文在錢塘江南岸的營地非常小,還有江上的戰船隊作為支援,防守得非常嚴密。方臘軍把珍貴的器械用上,也不好使,反而會被大周軍的戰船破壞。

虞允文已經成為永樂朝的心腹之患,一旦被其抓住機會,便會狠狠地向杭州城進擊。有一支能打的船隊,已經成為虞允文的勝負手,水陸結合的新型作戰方式讓方臘軍很不適應。

方臘用一只眼緊盯著錢塘江南岸,另一只眼不斷在各處戰場掃視,期望發現大周的下一步計劃。

什么都沒發現,但虞允文在錢塘江南岸拼命,其他地方的大周軍卻完全保持平靜,已經暴露出不少信息。

方臘堅信大周有更大的圖謀,而且不會太久。如果沒有后續計劃,大周朝肯定會把跨海而來的奇兵放到最后,不可能提前拿出來。

難道大周還能動員十萬大軍?方臘緩慢地搖頭,動員大軍前都有大動靜的,不可能瞞得一絲不漏。

再來十萬大軍,便需要動員海量的錢糧物資,還要組織至少二十萬的民夫青壯。供應十萬大軍,跟賑濟十萬災民,完全是兩碼事。

永樂朝的斥候和間諜也不是吃干飯的,更何況永樂朝還可以從走私渠道獲取不少情報,很清楚大周沒有更多的大動作。

不經過準備,直接帶十萬大軍踏足江南?

方臘只是稍微想了想,便把這種荒謬的念頭甩掉。

江南打成這個樣子,大周如果沒有準備好足夠的糧米、銅錢和物資,貿然增派大軍,只能把死亡線上的小民更多地推向永樂朝,那樣的話方臘做夢都會笑死。

方臘想不出大周到底有什么盤算,汴京那幾個聰明絕頂的宰執到底有什么陰謀,想得有些心煩意亂,以至于頭昏腦脹。

既然睡不著,方臘便起身到后花園的練武場中打拳。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