勛陽布衣_第273章驚濤拍岸上影書
:yingsx第273章驚濤拍岸上第273章驚濤拍岸上←→:
永樂朝的全面潰敗,在大周軍達到二十萬眾之后,便注定了。
跟隨方臘起兵的老兄弟們,大部分人有各種各樣的腐化,但是在方臘本人的全力控制下,依舊敢打敢拼、能打能拼。
永樂朝的大小將領依然能打,還有不少年輕將領依舊狂熱,卻擋不住從四面八方殺過來的大周軍。
方臘消耗了大量寶貴的錢糧,培養選拔出六萬精銳,把在杭州城搜到的和戰場上搶到的鎧甲兵器全部下發,盡可能提高精銳部隊的戰力。
永樂朝的精銳部隊戰力確實不俗,卻擋不住大周軍的優勢軍械、船隊和敢戰之軍的配合作戰。
支持圣公方臘的百姓多達幾十萬人,沒有安生過一天的永樂朝沒有虧待這些人,將大量田土下發。饑寒交迫多年的流民擁有了土地,大部分都是水稻田,于是徹底成為了圣公方臘和永樂朝的死忠。
加上一身熱血、滿腔悲憤的鄉兵或者說雜兵,永樂朝的軍隊人數竟也達到了二十萬。同樣是二十萬,被包圍的永樂朝頂了沒兩天,便出現了缺口。
方臘軍戰線全面后撤,是從蘇州以南的吳江連營被破開始的。
吳江連營由邢政作鎮。
邢政在太湖東南的狹長水道上擺開上百小船,利用機動靈活的戰法抵抗太湖之上的大周水軍。
邢政更是利用了吳江地區湖泊與小河組成的復雜水網,將戰力一般的部隊分成數十股,各自死守小型營壘,自己帶領主力死守經過修繕的吳江縣城。
名將王稟先是帶著一萬多大周軍精銳猛扣吳江縣城。說是精銳,也就是戰力還過得去,不是那種太爛的部隊罷了。
太湖之上,漣水軍的戰船隊齊頭并進,利用改裝過的鐵頭船把方臘軍的小船逼到一處,然后用火箭、火球、火油焚之。
四月二十五日,王稟發動手上的全部兵力,三萬大軍淹沒了小小的吳江縣城。
激烈巷戰之后,邢政全身衣甲焦黑,皮肉翻卷,腹部和大腿破了幾個血洞,一邊咳血一邊抽搐。
王稟身著黑亮沉重的烏錘甲,在甲葉的晃動聲中停下腳步,取下鐵面甲,隨意問倒在墻腳的邢政道:“你叫邢政?”
邢政挺起胸膛,朝王稟吐了一口血污,鼓起余力大笑道:
“要殺便殺,少來消遣本將。”
“想要本將在死前投降,絕無可能!”
“我去你娘的大……”
邢政抽刀劈砍,沒讓邢政罵出來。
甩了兩下刀,交給旁邊的親兵,邢政對幾位傳令官道:
“抓緊收拾戰場,不要被死戰不降的方臘軍拖住。”
“遇到拼死抵抗的街巷宅院,立即用火燒燒,用床弩射,扔火器燒死他們!”
“最晚于今夜子時,一定要把吳江縣城的殘余方臘軍清剿完畢,做不到的軍法處置。”
傳令官將邢政的冷酷軍令傳達到各個營指揮、都頭。
吳江縣城各處,石塊兒、箭矢、床弩大箭、火器開始飛舞,方臘軍殘余士兵的慘叫聲大起。
邢政成為大周軍反攻以來,第一個陣亡的永樂朝高級將領。
四月二十六日,王稟馬不停碲,帶領兩萬大軍離開吳江縣城,向南進軍,一頭扎到了邢政布置的營壘群中間。
王稟離開吳江縣城的同時,合兵之后超過六萬人的楊可世和姚平仲不甘落后,再次和永樂朝的石寶、鄧元覺、司行方展開大戰。
淀山湖以東、黃浦以西、松江以北、嘉定以南,接近十萬人在這片大小正合適的地區往來奔突,砍得昏天黑地。
永樂朝一方,石寶等人手上的正兵加上雜兵,一共不超過四萬人,卻在連番戰斗中數次擊潰大周軍的軍陣。
石寶數次帶人突進,在戰場上如入無人之境,依然拿大周軍的神臂弓、床子弩、投石車、三哨炮等軍械沒有辦法。
“石寶、鄧元覺、司行方,都是永樂偽朝的兇人,難纏一些,倒也說得過去。”姚平仲對楊可世說道。
姚平仲曾經敗在石寶和方天定手上一次,之后帶著新建之軍在嘉定縣和華亭縣來往偷襲,牽制方臘軍進攻,好抵消之前的大敗。
折種兩家耐不過姚平仲的懇求,在請示朝堂之后,增派了近千名西軍士卒到江南,成為姚平仲的最大倚仗。
前幾天每逢危急時刻,姚平仲軍中的西軍士卒便賣命搏殺。若非西軍士卒賣力,此時大周軍的情形還要糟糕很多。
然而每當想起西軍士卒的放縱和胃口,姚平仲心中便七上八下。
今日開戰還不到一個時辰,大周軍的情形便再度危急,又是西軍士卒率先頂了上去。
楊可世見到兩里外,鄧元覺部沖陣的勢頭被壓下,松口氣道:
“西軍士卒果然善戰,不愧是國朝的西北屏障。”
“姚將軍不愧是將門,不到半年,便在江南練出一支敢戰之軍。”
“哪像江淮這些老爺兵,稍有傷亡便支撐不住,前天居然被方臘軍一口氣沖破了二十個軍陣……”
姚平仲為人很機智,明白楊可世還需要借重自己這支人馬,所以才對自己這般客氣,當下抱拳道:
“楊招討使過獎,在下只是帶著幾千人奔忙了幾個月,再軟的兵也能漲點兒本事。”
“這幾日連番大戰,主要還是靠楊招討使帳下的優勢軍械,還有火器,才能擋住永樂偽朝的數萬精銳。”
姚平仲在言語中,將分配戰功的主動權完全交給楊可世,因為他有好大一口鍋,需要楊可世幫著抗住。
楊可世瞇眼點頭,突然轉頭看向東方,說道:“來了!”
接近七萬的民夫青壯一起動手,日夜不停地疏浚著黃浦河,短短幾天時間,便把戰船隊和漕船隊送到了戰場。
望著連成一線的船帆,大周軍士兵聲勢大振,山呼萬勝。
司行方來到石寶面前,咬牙說道:
“大周軍的船隊沿河向南,過不了兩天,就要和北面的五萬多大周軍,對我軍形成包夾之勢。”
“吳江縣城破了,西面不再安全。現在最要緊的,是退到松江,保證松江和嘉興的安全。”
“撤吧!”
流星錘被丟在了戰場上。石寶抹了一把臉上的血汗,收起砍出數道口子的劈風刀,“你,我,還有鄧元覺帶著的都是精銳,圣公陛下的小半精銳都在我等三人手上。”
“我們以少敵多,對陣大周軍不落下風,卻擋不住大周的大量民夫和海量錢糧。大周竟臨時疏通河道包夾我軍……”
“我們沒輸,卻要撤退。我,老子不甘心啊!”
石寶等人帶領的方臘軍正兵打得很好,牢牢占據著戰場優勢,卻不得不撤退。對將領來說,沒有比這更難以接受的事了。
周圍的永樂朝軍將默然低頭,不少年輕人羞憤欲死。
司行方閉上眼睛又睜開,拍了拍石寶的肩膀,“此地不能留了,若是西面的王稟向南直插嘉興,我軍的后路便斷了。”
“即使嘉興守得住,我軍的糧草也要被斷。更加糟糕的是,王稟如果引兵前來,那我軍就有被十萬大周軍包圍的危險。”
“仗還有的打,把更多人撤回去才是正經事。”
司行方的最后一句話,讓石寶如遭雷擊。
是啊,大周軍來勢洶洶,永樂朝幾乎是在瞬間,便扛上了如山一般的壓力。
吳江縣城被大周軍一鼓而下,邢政戰死,永樂朝的其它地方說不定壓力更大。石寶能夠多帶回一個士兵,便是為接下來的大戰多留一分力量。
石寶不再耽擱,很快和司行方議定好撤退順序。
一刻鐘后,方臘軍開始交替撤出戰場,殺得失去理智的鄧元覺被石寶帶人拉走。
楊可世見方臘軍全面后撤,頓時覺得神清氣爽。楊招討使翻身上馬,大聲下令道:
“諸位軍都虞侯、指揮使、營指揮、都頭、將虞侯,各自管束手下人馬,齊頭并進,不可貿然追擊。”
楊可世穩扎穩打,逐步接管方臘軍撤離的地域。
之前幾天,十萬人大戰多場的地方一片狼藉,近萬具尸體流出的鮮血將大片地域染得斑駁不堪。難聞的味道涌入空蕩蕩的鄉鎮,蚊蟲大起。
黃昏前,石寶等人帶兵撤入松江城,以及松江周圍的幾個營壘。
為了確保和西南方嘉興城聯絡暢通,司行方帶領一萬人,準備連夜趕路,到松江、嘉興中間的嘉善縣城增援。
接下來的三天,楊可世安排兵馬逐步包圍松江,和方臘軍的小股部隊接戰十余次。除此之外,大周軍并沒有大的行動。
楊可世之所以勒住人馬,不是怕貪功冒進,而是現實條件不允許。
朝堂文書里寫的明明白白,江南的官員和大儒連連提醒,虞允文、韓世忠等人更是語重心長,就怕王稟和楊可世等人初到江南,小視了疫情的厲害。
心里發毛之下,楊可世只好安排戰力較弱的部隊,和一部分民夫青壯一起,優先清理戰場,焚燒尸體。
收拾戰場,預防軍中士兵染上疫情,當然束縛了楊可世的手腳。但楊可世做出暫緩攻勢的決定,主要還是因為:物資耗盡。
只楊可世一路,便有數萬大軍、數萬民夫青壯需要吃飯。民夫青壯只要吃個半飽,打發回家時給點銅錢就行,士兵的要求就高多了。
吃飽是必須的,皇帝也不敢使喚餓兵。兵器要更換修理,否則士兵的戰力會直線下降。撫恤和賞格要盡快下發,不然士氣難以保持……
王稟和楊可世遇上了相同的難題,于是從四月二十六日晚上開始,只和方臘軍發生頻繁摩擦,下一批補給到達前無力發動大戰。
杭州以北戰場,太湖以東進入了短暫的平靜,雙方都在蓄力。
太湖正南,韓世忠率領數萬大軍,已經和鄔福部大戰七天。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