勛陽布衣_第298章梟雄落淚影書
:yingsx第298章梟雄落淚第298章梟雄落淚←→:
火藥大箭是唐末亂世時被廣泛使用的一種箭矢。粗長的箭矢綁上火藥筒,提高射程的同時,也大大增加了箭矢的殺傷力,屬于噴射推進型火器。
蒺藜火球是利用火藥爆炸產生的能量,將鐵蒺藜濺射到四面八方傷敵的濺射型火器,優點是工藝成熟、制作簡單、殺傷力穩定,是大周最為倚重的一種火器。蒺藜火球一般都會綁上一小段麻繩,方便士兵甩得更遠。
霹靂火球是大周自主研發的第一款密閉爆炸型火器。一般是竹制外殼,中間塞上火藥,將剩余空間用碎瓷片、銹鐵片、鐵蒺藜、小石子、鐵釘等塞個嚴實,工藝較為成熟但威力不穩定。
大周還有更厲害的幾種火器。但由于成本高昂,運輸不便,容易造成事故,再加上永樂偽朝沒多少厲害的軍械,大周軍便沒有攜帶多少。
床弩發射了三百多支鐵葉大箭,弓弩和車載床弩發射了六百多支火藥大箭,投石機和投石車扔出十幾萬斤石塊兒。射程最遠的七哨炮和三弓床弩投射了上千枚蒺藜火球和霹靂火球,約占杭州城下官軍大營存量的三成。
付出如此巨大的代價,韓世忠和王稟終于轟塌了杭州城東北角的城墻。當年參與修繕過杭州城的幾十位匠人出力不少,因為他們最清楚城墻的弱點。
城墻塌陷前,方臘守軍眼看大周軍集合了數百架軍械,哪里不明白大周軍的意圖?
明白歸明白,但遮蔽天空的大箭、石塊兒、弩矢和火器破空而來之際,城墻上根本無法站人。方臘的二兒子命令所有人撤下,其本人在斷后時受了重傷。
煙塵過后,地面停止晃動。
塌陷口附近的方臘士兵紛紛咽口唾沫,感覺渾身的力氣都被抽走了一些。
塌陷口里面的永樂朝士兵和青壯看著斷口處透進來的日光,聞著相比城內顯得十分清新的空氣,不由自主屏住了呼吸。
某一刻,城外的大周軍吹響所有號角,敲起所有戰鼓。
總攻開始!
六萬余大周軍全力登城,不到半個時辰便從五處地方登上城墻。每有一處破口,相應位置附近便有大周軍在瘋狂破壞城墻,以造出更多塌陷。
田大寶的老家距離方臘老家不遠。方臘起兵之時,田大寶全家正在餓死邊緣徘徊。
老父老母不愿拖累兒孫,趁家里人不注意跳下深井。田大寶葬了父母,燒掉祖屋,帶著十幾個窮漢投奔了方臘。
田大寶在方臘身邊待過一段時間,由于為人憨直,給方臘留下過深刻印象。
攻下杭州后,田大寶成為帶兵五百的小校,離開方臘身邊,開始為永樂朝守衛城墻。
杭州城的北面城墻和東面城墻北段,已經分割成一小段一小段的戰圈,大周軍和方臘軍在生死搏殺。武器沒了用牙咬,胳膊斷掉用頭撞,臨死也要拉上對方一人跳下城頭。
數萬永樂朝青壯見到城樓倒塌的那一幕,手腳都有些發軟,卻咬牙拿起簡陋的武器,哭喊著朝大周軍撲去!
妻兒在城中,我們無路可退。不想退,不能退……
田大寶身披扎甲,頭戴無櫻鐵盔。他左手持一圓盾,右手緊握一把刀身短闊、厚背薄刃、刀柄短粗的制式手刀,和二十多名披甲弟兄充當救火隊員,哪里頂不住便撲向哪里。
“賀將軍有令,絕不可讓大周軍控制塌陷口附近的城墻。田大寶當立即前往支援,務必將塌陷口附近的城墻牢牢控制!”
負責守衛北面城墻東段的賀從龍派人給田大寶下令。
塌陷口在杭州城東北角。若是被大周軍控制了塌陷口附近的城墻,再被大周軍士兵使用弓弩、床弩、投石車居高臨下地射擊……到時不僅是塌陷口守不住,城墻也保不住了!
田大寶不聰明,但也能想到這一點。他絲毫不敢怠慢,快速移交城墻陣地之后,便帶人朝東行去。
大周軍的器械實在太多,弩矢和石塊兒一刻不停,時不時還來一輪火器投射。
方臘軍漸漸揣摩出幾個規律。比如大周軍從不往雙方混戰的地方投射,怕傷到自己人。
永樂朝的士兵陷入兩難。放大周軍上來肉搏可以減少傷亡,但要冒著被大周軍挖塌城墻的風險。把大周軍擋在城墻下要消耗大量箭矢和石塊兒,還要被投石機和投石車狂虐。
選擇只會留給綜合實力占優勢的一方。方臘軍沒有選擇,只能被動地跟著韓世忠等大周將領的節奏走。
田大寶帶人穿過揮舞著棍棒刀叉的青壯,以及在矢雨彈幕下反擊的士兵,途中順手幫忙維持了一處戰圈。三百五十多人到達塌陷口附近時,已經不足三百人。
“弟兄們,把大周軍趕下去!”
手下的弟兄用布條將田大寶的右手和刀柄綁緊。田大寶看著前方擠成一團的雙方人馬,咬牙下令:
順著城墻兩側走,分兩路包抄。直接向東推,將大周軍從塌陷處擠下去!
一根弩矢從田大寶的耳后飛過。田大寶緊了緊頭盔,朝城下的幾十個神臂弓手吐口唾沫,繼續揮刀超前,也就是朝東方砍殺。
一千八百人擠成寬十米左右、長度不足一百三十米的長條,當真是人擠人。
很快有大周軍士兵發現了不對。城下的弟兄沒有再登城的了,逆軍士兵卻越來越多。西邊和城墻兩邊兒都是方臘賊兵,難道是……
看著東邊近在眼前的塌陷處,一位圓頭圓臉的大周軍都頭突然明白了什么,大聲叫喊道:
“這些逆賊想把咱們擠下城墻摔死。快跟他們戰成一處,別讓他們跟咱們徹底分開。”
圓頭圓臉的都頭看得明白,卻說得太晚了。
大部分城墻還在方臘軍手里,城上作戰還是方臘軍占優。田大寶不斷呼喊,讓永樂朝的士兵退到城墻兩邊,不讓一名大周軍走脫!
田大寶身邊和身后的弟兄越來越多,推進的速度越來越快。
被圍在中間的大周軍士兵拼死突圍,除少數幸運兒跳下城墻未摔死外,都被裹挾成一團向塌陷處行去。
第一個大周軍士兵摔下去之前的幾十息內,田大寶所在的塌陷口附近,叫罵聲、哭喊聲、刀槍交擊聲格外密集與激烈。
日光最烈時,田大寶與近千名方臘軍士兵排成人墻,將七百出頭的大周軍士兵擠下塌陷處。
城樓和城墻塌陷之后,鄰近的城墻與地面的距離不是很高。
然而架不住磚石、石子和土方帶來的凹凸不平,以及木刺、槍桿兒等尖利物事形成的殺人地帶,第一批掉下去的大周軍士兵,五成以上受傷過重并當場身亡。
七百多名大周軍士兵,就像石頭堆里的石頭一般互相擠壓。骨頭斷裂的聲音此起彼伏,令人毛骨悚然。更兼大周軍士兵是和手中的武器一起摔下,所以……
七百多人堆成一團,從里向外的慘叫聲混合之后,仿佛降低了方圓三里內的氣溫。這種死法聞所未聞,死得太慘了!
田大寶居高臨下地看著斜下方的人堆,眼神里沒有一絲憐憫。他用遍布傷痕的胳膊搬起磚石,狠狠地朝僥幸未死、邊爬邊哭的大周軍士兵扔去,然后是一根投槍,接著是箭矢。
城墻上的方臘軍士兵和青壯使用各種武器,繼續攻擊七百多人組成的“肉堆”,直到聽不到大周軍士兵的呻吟聲才罷手。
方臘本人剛好趕到距離塌陷處不遠的地方,很欣賞田大寶這位小校的戰法。人眼能看清的距離太有限,他看不清田大寶的面相,但總覺得有些眼熟。
“要來了!”
既然有了塌陷口,大周軍肯定要從這里大舉進攻。方臘親自到這里坐鎮,就是要看看大周軍還有什么殺手锏,免得出現難以挽回的局面。
首先是上萬名永樂朝俘虜。
方臘軍士兵咬牙切齒,用弓箭、石塊兒和刀槍一頓屠殺,便將這些可憐人打崩潰。
被迫朝以前的自己人下手,方臘軍的士氣難免受到一些影響。
其他地方的戰斗仍然激烈。韓世忠和王稟保留到最后的殺手锏,終于出現在塌陷口。
看著不遠處出現的亮閃閃的一支鐵甲軍,高玉低聲喊道:“步人甲?!”
方臘也吃驚非小。他瞇眼細觀一會兒,暗中松了口氣,搖頭道:
“不是步人甲。大周向來防范武人,如今只有西軍和三衙禁軍手里有步人甲,都不能輕動。”
“步人甲的頭盔、護肩和護臂,制式鐵扎甲,臨時趕制的八字鐵護檔……韓世忠和王稟好生厲害,竟然在戰時拼湊出這么一支鐵甲軍!”
方臘親軍中最精銳的兩千多人,之前一直在城墻上輪番作戰,終于在此刻被全部召集起來。
一刻鐘后,簡裝版的三千鐵甲軍列陣完畢,朝塌陷口攻來。
大周三千鐵甲軍的后面,是總數上千的蹶張弩手、神臂弓手和硬弓手。兩側各有一千五百騎兵壓陣,還有六十架各式床弩、二十多輛投石車、十幾架五哨炮、九架七哨炮助陣。
五千多有甲在身的方臘精銳上前,和大周鐵甲軍在碎石、瓦礫、夯土、木料和兵械混合而成的垃圾堆上交戰,塌陷口內外頓時煙塵鼓蕩。
喊殺聲、慘叫聲被杭州城東北方的特殊地形放大,悶雷滾滾。
雙方共計八千多甲兵,很快進入第三次刀槍相接。
方臘精銳盡管人多,卻處于全面劣勢。他們只有用刀槍去攻擊大周鐵甲兵大腿以下的部位,或者鎧甲縫隙,才能順利取得戰果,否則便只能承受著巨大的傷亡比去以命換命。
兩種方法說著簡單,做起來談何容易?
鎧甲、武器、訓練和營養帶來的全方位差距,使得人數已不滿五千的方臘精銳步步后撤。大周軍的弓弩手趁勢上前,將普通的菱形箭矢、四棱錐模樣的箭矢和小鑿子般的弩矢射向方臘精銳。
方臘精銳傷亡慘重,加快了后撤步伐。
大周鐵甲兵分兵掃清兩邊的城墻,不出意料地遇上了兩千多最精銳的方臘親軍的迎頭痛擊,只能步步后撤。城內準備多時的簡易投石機、三哨炮、五哨炮拋射兩輪,數百名鐵甲兵倒地不起。
最受方臘重視的鐵甲親軍也被大周軍的強弓硬弩殺傷幾百人。
鐵甲親軍將大周鐵甲兵向外擠,剛露出頭便被大周軍的床弩和投石機攻擊。
好在此時的遠射軍械準頭都比較次,大周軍為避免傷到自己人只能盡力往城內拋射,倒沒殺傷多少鐵甲親軍。
試探結束。方臘軍的優勢在于有城墻作為防護,減弱了大周軍優勢軍械的威力。大周軍的優勢在于強弓硬弩,最厲害的當然是防護較為周全的鐵甲兵。
雙方的普通部隊、精銳部隊輪番上陣,塌陷口處就此陷入鏖戰。
塌陷口處的血戰陷入僵持后,鄰近塌陷口的城墻成為大周軍的重點目標,駐守其上的方臘軍士兵傷亡大半。永樂朝的精銳部隊也在塌陷口處傷亡慘重。
強弓、硬弩、投石機、投石車和火器,實非方臘軍人力所能當!
戰至傍晚,大周鐵甲軍逐步后撤,仿佛要罷兵。
方臘不顧勸阻,靠近塌陷口安撫傷殘士兵,陷入了韓世忠的設計。
八十多根床弩大箭、上千塊兒大小石頭、三百多火器被同時射向塌陷口內里,剩下不足兩千五百的大周鐵甲軍返身再戰,附近集合起來貌似要撤兵的一萬一千大周軍猛沖過來。目標都是一個:方臘的人頭!
方臘呆在原地,眼見著便要淪落到當年遼周大戰時,檀州城下那位遼國大將的下場。
床弩大箭的嘯鳴聲、石頭劃破空氣的嗡嗡聲傳達十里,火器的引火繩在晚霞上留下幾百道劃痕。
十幾位姓方的年輕人從全身冰涼中略微恢復,哆哆嗦嗦地朝方臘這里跑過來。
方臘身后和身側的士兵腦子嗡嗡響,張大嘴巴,沒命地朝方臘這邊飛奔而來。
速度最快的,卻是剛剛被輪換下來的田大寶。他頭發里、粗眉毛上、絡腮胡子上全是血,聽到聲音后抬頭一看,腦子突然聰明了一把,想也不想便朝方臘奔過來。
田大寶推著方臘急速奔逃,在一堵未完工的羊馬墻后躲好。他把腳邊的木桶抬起來,把所有的水倒在方臘身上,然后把方臘壓倒在地。
田大寶憨厚地笑道:
“陛下,還記得俺嗎?剛投奔您的時候,您還說我太能吃呢。”
“俺不知道您能不能活下來,只有這么一試了。咱這輩子做得最聰明的決定,就是跟著陛下闖蕩一番。”
“往日把咱當爛泥的名門小娘子,咱睡過了。往日把咱當狗屎的官大人和士紳老爺,咱也殺過。這幾年能吃飽喝足,都是因為跟著陛下,咱知足。”
“若是陛下活下來了,能不能……”
一槍三劍箭、霹靂火球、蒺藜火球、人頭大小的石塊兒密密麻麻,將方臘藏身的羊馬墻附近炸成廢墟。后面的話語,方臘沒聽見。
韓世忠和王稟不惜損毀兩百架軍械,也要將方臘一舉擒殺。
土石崩碎,鐵石四濺。大地搖晃,天崩地裂。毒煙遮目,灰塵蔽空。
于精神恍惚中,躲在城墻下的高玉看到了令他銘記終生的一幕:
十幾位鐵甲親軍撲到方臘身上,很快被砸死、炸碎、穿透。
好幾位方家年輕人撲向方臘藏身的那段羊馬墻。羊馬墻很快炸碎,幾位年輕人的身體大多不全。
幾十名披甲士兵跑著,被炸傷之后爬著,朝那段矮墻撲去。十幾息之后,肢體血液四濺。
更多方臘軍士兵,甚至幫助守城的青壯哭喊著、尖叫著,朝那段矮墻撲去。他們大多撐不到那里。
一層層的人體蓋上去,一層層的人體被炸開。又是一層層的人體蓋上去,一層層的身體被穿透。再來一層層的人體蓋上去,一層層的人體被砸爛……
方臘被一層層的人壓在下面,整張臉被血液和淚水淹沒,失去了知覺。
“方臘已死,弟兄們沖啊!”
一位大周軍營指揮露出缺了半顆門牙的牙齒,在急促的鼓號聲中揮刀再戰。
“拿下杭州城,永樂朝必亡。升官受賞在明日,有錢有賞有女人!”
立志建功立業的都頭被震天鼓號聲感染。他奮力鼓舞著手下兄弟,在營指揮的帶領下沖向城墻。
銀白月光照亮了下半夜。
杭州城北面,約占杭州城四分之一的面積還在燃燒。
高玉帶著幾百名鐵甲親軍,走到一處碎尸堆前,點頭道:“就在這里,小心點挖!”
渾身上下劇烈燒傷的方臘早已蘇醒,只是不能動彈。他緊閉著雙眼,眼縫上全是血渣與眼淚形成的臟東西。
被從碎尸堆里拖出來的時候,永樂朝的陛下,身受重傷的方臘喃喃重復道:
“朕想起來了,你是很早便投附的田大寶。”
“孤知道你,憨實敢戰的田大寶。”
“我認得你,你叫田大寶。”
重傷未死,梟雄落淚。
新書推薦: